《三国第一强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第一强兵- 第5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魏延从诸葛亮手中夺过几个棋子,一边在沙盘上摆弄着,一边说明:“这样一来,就可以将攻击力最强子义兄,人数最多的辅兵队晾在一边,但同样能起到切断粮道的作用。”

“离了海就不行?”太史慈对魏延的说法嗤之以鼻,冷哼道:“那就由某来守蓟县,看看蹋顿有没有本事攻下城池?”

“还是不妥。”魏延摇摇头,将沙盘上代表太史慈所部的棋子放到蓟县,然后将代表蹋顿的棋子向南一挪:“你若不在,蹋顿就没了顾忌,大可率主力攻向漂渝津,然后以疑兵分别进攻雍奴、泉州,以作牵制……”

太史慈很不满的嚷嚷道:“他又没有千里眼、顺风耳,怎么就把我军的布置打探得这么清楚?”

“就是这样才麻烦啊。”魏延摊摊手道:“有阎柔、齐周这些人在,蹋顿在渔阳、燕国就是消息灵通,耳目便利,比我军更像是主场作战呢。”

太史慈想想也是,这次幽州之战最让人心烦的就是地方势力成分复杂,根本无从判断谁和杂胡有勾结,谁没有。光靠看血统家谱肯定是不科学的,想要详细排查又需要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自己这边根本耗不起。想要通过调动来迷惑蹋顿,确实很玄乎。

他抓抓头发,恼火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文长,你倒是拿个主意出来啊。”

“某也想过了,不如干脆这样……”魏延反对太史慈的意见,当然是有想法的,否则就成了斗气了。

他大手一挥,将棋盘上一通划拉,将棋子归成了两堆,然后说出了自己的建议:“处处分兵,只会处处受牵制,不若这样,放空泉州城,让二位关将军一起守卫漂渝津,如此,即便蹋顿全师猛攻,也能坚守数日。其他部队全部集结,带足半月所用的粮草,全师北上……”

“你疯了!”太史慈被他吓了一跳,其他人也纷纷侧目相看。

后世有个事后诸葛亮的说法,就是形容某些人很喜欢在事后对经典战例指手画脚,说什么战线拉得太长,导致失败,很多地方即便没有防守,也不会有危险,因为敌人根本没去。

这些人往往忽略了其中的因果关系,有兵驻守,所以敌人不去,如果不处处设防,那就到处都是漏洞,敌人会作何选择还用说吗?

现在魏延的提议,就有这种倾向,只扼守漂渝津一处,放开整个渔阳防线,蹋顿的大军就可以随意来去。丢掉粮道容易,想夺回来却难,万一蹋顿脑子抽筋,不管不顾的南下冲进冀州腹地,局势就更乱,更难以预计了,脱出掌控简直是必然。

这分明就是孤注一掷,拿全军的命运来搏胜负。

“就是要让他来!子义兄和某的部队机动力都很高,可以快速奔袭,不求击败蹋顿,但求牵制住他。烈火骑兵长途行军速度普通,短距离的突袭却没问题,你我拖住蹋顿之后,由吕、张二位将军施以致命一击,视战场的距离,其余各部也可加以配合,如此一来……”

魏延手掌合拢,紧紧的握住了沙盘上代表蹋顿的棋子,冷笑有声:“各个击破,东线无忧,然后,我军就可以从容北上了。”

众人都皱起眉头,思考魏延提议的利弊。

不可否认的是,这个计划确实有一定的可行性,通过己方的调动,示破绽于人,借以达到诱敌的目的,从而先解决在背后阴魂不散的蹋顿,如此便可全力对付鲜卑人了。

当然,出奇兵,必然要冒奇险,魏延的计划必须每一步都不能疏忽,否则就是一场不测之祸。只是目前看来,这似乎是最具可行性的办法。

沉默片刻,有人缓缓开口,语气、语意全是否定之意:“表面看来没问题,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是很棘手的。”

第七二九章孔明之谋

魏延怒目而视,意见被人反对倒是没啥,但说话的既然是诸葛亮,他当然会生气,而且是很生气。

诸葛亮早就习惯了,无视魏延的怒目,自顾自说道:“抛开实施的细节不谈,文长将军的计划,在策略上便存在着很大的破绽。这个计划的前提是蹋顿会应声攻来,而且是在短期内就出现,可是,他要是不来呢?”

魏延不假思索的答道:“不来更好,我军以空城便吓住了蹋顿,自可集中全力去解居庸城之围!交战后蹋顿再来,那就暂且不理,只要分出少量部队扼守住西关,便不虞乌桓骑兵突袭我军侧后。反正他一时也攻不下漂渝津,万不得已时,守军还可以撤退到海上去。若他攻入河间、渤海……”

说到这里,魏延略微有些迟疑,但神情很快变得坚定起来,咬着牙,寒声道:“那就是他自寻死路了!”

因为青州军是以救人为目的,所以给居庸城解围的战事,注定了不会持续太长时间。有西关在手,青州军也不用担心被两面夹攻,或者切断后路。

至于渤海、河间的问题,魏延显然认为,那里不是青州直辖的领地,必要时可以做出牺牲。毕竟现在的局面都是公孙瓒造成的,总不成青州这边还要顾及多多吧?以这个计划相告,即便是单经,想必也不会有什么异议。

蹋顿若真的南下,顶多也只能在河间、渤海转一圈,继续深入的话,黄忠的雷霆军可不是吃素的,张燕的黑山军为了保卫家园。也不可能不奋起而战,这样一来,青州军倒是多了不少助力。等到居庸城之战结束,青州主力退回蓟县,蹋顿就是瓮中之鳖。跑都没地方跑。

放走鲜卑这头鹿,逮住乌桓这只傻狍子却也无不小补。

“若鲜卑人采取拖延战术,蹋顿发动全面袭扰,主力躲在后面,你又当如何应对?”诸葛亮语锋如刀,又快又利。一下把魏延给问住了。

这不是不可能发生的,西关可以切断鲜卑和乌桓军事上的直接联系,却无法切断他们相互之间的联络。如果他们觑破魏延的用意,紧密配合以拖延时间为主,那就真的命中魏延这个计划的死穴了。

魏延这个计划就是孤注一掷,只要超过半月不能解决战事。那大军就会断粮,再强的军队,断了粮都只有死路一条。

魏延强辩道:“蹋顿又不是曹操、周瑜,他会有这么高明?”

“军国大事,死生之地也,唯有料敌从宽,才能确保无虞。”

诸葛亮沉声说道:“蹋顿固然只是一介蛮族首领。未受过什么教化,但其天生的狡猾却也不容忽视。况且,就算他本人有勇无谋,他身边却有不少臂助,只要他肯听取意见,那就很危险。将胜算寄托在敌人的无能上,最后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可不慎呐。”

魏延虽然不爽,但也无从争辩。

他的计划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和王羽起兵之初用过的那些策略比。说不定还算是比较保守的呢。但时过境迁,青州军如今家大业大,实在犯不上冒这么大的险,攫取那么小的战果了。

诸葛亮没明说,但意思却很明显。公孙瓒可以救,但不能为了公孙瓒冒险。截至目前,王羽为公孙瓒做的已经不少了,若是实在无法可想,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让对方自求多福,求仁得仁了。

听出对方言外之音,王羽深深看了诸葛亮一眼,从前这种冷静理智的建议,都是贾诩主动承担的,现在却是诸葛亮来当坏人了。不得不说,这些智慧超卓的智者们虽然风格有差异,但在很多地方还是很有共同点的。

只是不知,若贾诩在此,会提出怎样的建议呢?

王羽很好奇,但也知道来不及了,短短数日内,就算飞鸽传书,也不能保证消息走个来回,而这么重大的事,用那种传信方式未免太过危险。

因此,他也只能站起身,走到沙盘前,先听听诸葛亮有什么提议。

“亮以为,居庸城是一定要救的,但不能急于求成。现在居庸城内还有粮草,危机不在内,而在外!故而,主公没必要考虑一次性完成救援任务,只要出兵牵制,分担城内的压力即可。”

先后发表意见的三人,出发点都不同,思维方式也各自不同。王羽对此倒是很欣慰,和这些人商议出来的对策,比一个人思考出来的,会全面很多,就算最终选择了其中之一,其他人的拾遗补缺也不会白费。

而就目前而言,诸葛亮的对策似乎是最稳妥的,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主公当继续统率亲卫铁骑坐镇蓟县,统筹并策应全局,渔阳防线保持不变,只是将子义将军和文长将军两部兵马一同留在身边。北上救援,只须公明将军统兵前往即可……”

诸葛亮挪动棋子,在沙盘上模拟出新的格局,看得众人都是眼前一亮。

太史慈和魏延的两部人马,机动力和攻击力都很强,正好能和铁骑一起行动。这样一支部队,当然比人数众多的泰山军更适合居中策应。

另一方面,泰山军分兵守泉州、雍奴之外,仍然有接近两万的战兵,虽然相对于十万胡骑,依然处于弱势地位,但却不至于形成压倒性的劣势。再加上西关还有六七千残兵,合兵一处后,应该能对胡骑形成相当大的威胁。

居庸城内应该也还有三四千人,只要压力减轻,在公孙瓒这样的名将的统率下,坚守个十天半月应该还是能做到的。

如果一切顺利,赵云、于禁先后赶到,那徐晃就相当于黏住了鲜卑大军,合围聚歼的策略得以实施。如果有万一,王羽在战局如此紧张的情况下,以两万泰山军出关救援,也算是仁至义尽了,就算是单经,也只有感激涕零的份儿。

至于东线,虽然仍然众寡悬殊,但王羽要做的也不是和对方正面决战,而是居中策应。如果蹋顿围攻漂渝津、泉州等据点,就要提防王羽的强力突袭了,居中策应的三支部队都很擅长这个。

如果他来攻蓟县,更是自寻烦恼,漂渝津的辅兵只能在防守战中出力,关平和胡才的部队却不是吃素的。等到他顿兵于蓟县城下,被城内外的两支部队里应外合,夹攻一下,还不变成肉馅?

毕竟蹋顿的嫡系部队只有两万,其他两万附庸军是纯粹的乌合之众,面对用兵如神的王羽指挥的,训练有素的青州军,他们不成为累赘,反过来伤到蹋顿自己就不错了,发挥战力?怎么可能。

就算蹋顿足够聪明,充分发挥兵力优势,在整个战线发动全面袭扰战,那也没什么可担心的。只要各据点坚守,太史慈和魏延四面出击即可应对。而这种打法会致使战事绵延的时间很长,总体来说,对青州军更有利。

按照诸葛亮的策略,青州军首先已立于不败之地,历史上那个算无遗策的诸葛孔明之风,已是初见端详。

徐晃昂然出列,向王羽抱拳请命:“参军此言大善,末将愿率部前往,请主公下令罢!”

李乐紧跟着踏前一步,高声道:“末将愿随公明将军一同前往,誓死报效!”

连一向喜欢跟诸葛亮对着干的魏延都没出声,可见诸葛亮此策有多么全面和稳妥,唯一提出异议的只有吕绮玲。

“这样一来,若是蹋顿不全军杀过来,我岂不是到最后都没仗打?不妥,大大的不妥。”女孩摇头晃脑,煞有其事的说着。

没人搭话,众人都自动过滤了女孩经由本能提出异议,诸葛亮提出的策略,才是真正的兵家王道。

主帅居中,部将四方征战,主帅发挥的是震慑力和统率力,通过部将的征战发现敌军的破绽,这才发动终极攻势,一击致命。若单靠部将就解决战斗则更好,主帅的震慑力只会提升,而非反之。

象王羽从前那种每战必先的战法,说实在的,只能算是一种邪道,刀剑无眼,风险太大了。

其他人没出声,但却诸葛亮滴水不漏的回答道:“也不能这么说,如果蹋顿袭扰的太厉害,铁骑还是要分兵出动的。”

“是这样啊,嗯,那也不错。”吕绮玲想了想,很快释然,而且还有些高兴起来。分兵出动比全军出动更好,这样王羽就不会跟着了,省得有人觉得自己的战绩都是靠王羽得来的。

看着达成一致的众将,王羽却有些心不在焉。

诸葛亮的计划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没把救公孙瓒做为优先考虑。现在攻城的主力是鲜于辅、鲜于银的部队,鲜卑人大可以分兵两路,胡骑全力对付徐晃,杂胡步兵全力攻城。

徐晃的救援或许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牵制作用,但这个作用并不大。

对付居庸城那种小城,十万胡骑本来就无法全部展开兵力,先前久攻不下,只是因为攻城器械不足,现在有了鲜于辅的帮助,恐怕……

而且,王羽还有一丝隐忧,总觉得许攸那个阴谋家不会这么消停,说不定这背后还隐藏了其他东西。

“公明可准备出兵事宜,此议暂且不做定论,须容某思之。”

第七三零章许攸毒计

“没有动静?”

“完全没有!”

“唉……王贼不是号称豪勇盖世,屡有亲冒矢石之举么?怎地此番却如此犹豫不决?莫非被他看破了什么吗?”

“此子虽勇,却非无谋,也许真看破了什么亦未可知。”

“唉!”最后,两人齐声长叹,脸上尽是一片愁云惨雾。

“子玉将军,无涯将军,二位何故叹息?”正叹息间,一个獐头鼠目的文士推门而入,看到二人神情,顿时眯着眼笑了起来。

“子远先生何必明知故问?大军设下圈套,只等猎物来钻,也没少了先生的运筹之功。可猎物却不肯便来,眼看就要应了先生事先所说的,只虚张声势来援,实则稳扎稳打,这场幽州大战,最终怕是要徒劳无功了,平白折了刘使君,幽州这个要地依然要拱手送出,岂不令人嗟叹?”

鲜于辅生着一张国字脸,浓眉大眼,口正笔直,在这个时代,以他相貌,属于那种能虎躯一震,就让人纳头便拜的高人。和一见面,就立刻被讨厌,才华盖世却始终不受重用的庞统,算是两个极端的存在。

他说话的语态、仪容也颇见文雅气质,很难将他和后世通常意义上的‘汉奸’联系起来。

但实际上,历史上造成危害的那些大汉奸,本也没几个长得猥琐,让人一看就排斥的,那种相貌的人,亲和力不足以与敌寇产生共鸣,同样不利于在汉家王朝内部攀上高位,最典型的大概就是秦桧和汪精卫了。

许攸算是个特例,但他本来也不是纯粹的汉奸。只是个纯粹的反王羽组织头领罢了。

听出鲜于辅这话的重点在于幽州的得失,许攸脸上笑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