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之亦然,王羽也不像是要把自己稳在城中。
那他到底要干什么,难不成只是为了把自己给搅晕?
张颌一个头变成了两个大,只觉这一生中,从未遇到这么古怪,这么令他为难的事。情报越来越多,可他却越来越糊涂,别说王羽的计谋,就连王羽到底要干什么,他都全然摸不到头绪。
而且,他的苦难还没有终止,就在第二天,第三个信使也到了。
让张颌兴奋不已的是,这个信使是活的!
“将军,弟兄们在城外尸堆里埋伏了一夜,果然等到了!可惜您没见到,兄弟们举着盾牌,架着弓弩跳出来的时候,青州骑兵脸上的表情有多精彩……”
报信的军士兴高采烈的夸耀着功绩,哪像是只救下了个信使,倒像是打败了青州军,活捉了王羽一样。
“好,很好,兄弟们的功劳,某记下了,日后定会在主公面前为各位请功!”不过,只要看到一向沉稳的张颌也喜形于色,这些军士的表现就不足为奇了。
“谢将军!”
信使被带到张颌面前的时候。辛毗也赶到了,张颌毫不耽搁,当即开始盘问。
“你是何人?从何处来?信到底是谁写的?”张颌从中平元年从军至今,枪下的冤魂何止百数,一身杀气,有若实质一般。执掌大军,又在这层杀气之上,笼罩了一层威严,声色俱厉的喝问出声,连辛毗都觉得心头一跳。背脊一凉,那个信使的感受更是可想而知。
“在下……我……”转眼间,那人额上就见了汗。
“哼!”张颌怒哼一声,那人身子猛的一颤,突然跪倒,放声大哭:“将军,小的是被逼的,求求您,不要杀我。饶我一命吧!”
原来是这个脓包!张颌与辛毗对视一眼,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相同的判断:王鹏举弄巧成拙。气数已尽!
压抑着心头的激动,张颌冷声喝道:“起来好好说话,你若不隐瞒,某便留你一条狗命!”
“多谢将军,多谢将军!将军的大恩大德……请将军垂询。”被张颌的气势所慑,那信使的感激涕零只说了一半,这人也是个聪明人,念头一转,就知道张颌的意思了。不等张颌再问,就老老实实的回答起张颌最初的问题来。
“小的崔耿,在灵县任少府……”
“你是清河崔家的人?”
崔耿眼睛一亮:“将军明鉴,某正是崔家旁系,将军可是与我家哪位长辈……”
“继续往下说!”张颌不动声色,又是一声冷喝。
“是,是!”崔耿一缩脖子。立时又换回了先前的自称,讲述起自己的经历来:“七月间,境内流民大起,疯狂的抢收田间庄稼。不得已,鲁令君命郡兵出城驱赶,却不料中了王羽那贼的奸计,被青州军……”
这些情报都相当旧了,张颌也猜了个八九不离十,但他仍然听得很认真,旧情报也是情报,说不定隐藏着什么线索呢。
这个活信使的身份,本身就是最好的情报了,通过此人,很可能得以判断出王羽的最终目的!
“就在两天前,青州的一个幕僚提审了小的……”
“是怎样一个人?”辛毗插嘴打断道。
崔耿不假思索道:“是个胖子,笑眯眯的很和气,但做事却……”
“毒士贾文和!”只听了一半,辛毗就做出了论断。
崔耿看看辛毗,又瞅瞅张颌,见后者点头示意,于是继续说道:“他说……让小的假扮信使,送封书信进城,就会善待我的家人,哪怕小的死了也一样,若是有反复,就一个不留的全杀光。事先说的好好的,谁想半路上,追兵却突然放起箭来,要不是,要不是……”
也不知是想起家人可能遭受屠戮,还是怕张颌算账,他越说越慢,最后一口气卡在嗓子眼,咳了几声,继而又是大哭起来。
张颌不去理他,转向辛毗问道:“佐治,你怎么看?”
“应该都是真话。”辛毗缓缓点头,战局的演变和假信的事,都在他和张颌预计之中,合情合理,不应有假。王羽之所以把信使都杀死在城下,恐怕也是怕出现这类孬种,或者心怀忠义之人,不顾家人的安危,也要吐露实情。
实际上,王羽的威胁并不十分可怕,只要能把信使安然接进城,王羽就无可奈何了,他总不能因为莫须有的罪名,对各世家展开杀戮吧?
那样的话,他就别想入主冀州了!
但对这些世家子弟来说,这个威胁还是很可怕的,哪怕是事后清算,也不能不担心。只是自家运气够好,直接抓了个孬种进来。
“贾文和智谋再高也不可能事先料到,此人会被我军活着借进城,那也就是说……”
“不错!”张颌重重点头,目光落在了那份假信上。
信虽然是假的,但一样可以从中获得情报,因为假情报的反向,往往就是真相!
耍了这么久的阴谋,敌人终于还是百密一疏,水落石出的一刻就在眼前!
在张颌的示意下,辛毗拿起了信,展开一看,当即惊呼出声,声音中既惊且喜。
“如何?”张颌身体前倾,两手握拳,极为紧张。
“将军请看!”辛毗满面笑容,将信摊开,悠然解释道:“王羽技穷也,如毗猜的不错,他的目的就是……”
第三零七章情报战精要
辛毗自以为得计,张颌被折腾得不轻,但他们不知道,其实青州众将一直也是雾里看花,不知道自家主公和军师在搞什么名堂。
所幸的是,相对于只能自行摸索的张颌,青州众将有不懂就问的便利。
开始王羽和贾诩都故作神秘,面对众将的问询,都只推说时机不到,但今天,当第三名信使被活捉进城的时候,王羽终于松了口,而且这一开口,就一发不可收拾。
“说是奇谋,其实这也是一场战斗,情报战!”
“其精要就是对信息的控制!”
“清河、平原人口稠密,我军兵少,很难达成彻底的屏蔽,短时间或许可以,却不可能长时间维持。如果强行封锁,那么就只能设法确保封锁线的严密。”
“只要敌人取得任何一项突破性进展,哪怕成果极其细微,在智慧和耐心的共同作用下,也有可能被敌将抽丝剥茧的找出事情的真相,所以,本将反其道而行之,用大量亦真亦假的信息,彻底搅乱敌将的思路。”
“调遣大量游骑,建立看得见的封锁线,让敌人无法得到我军不想让他们得到的情报;传递大量假情报给敌人,同样可以建立起一条看不见的封锁线,在找到辨明真伪的规律前,敌将同样无法得到确实的情报。”
“实际上,这一计谋能奏效的关键,就是建立在敌将会苦苦寻找这条规律的基础之上,只要他去找。那他的失败就是注定了的。近日以来,文和先生策划的一系列行动,都是为此而设。”
王羽话音落地,帐下却没什么反应,这番高论引发了众将的思考,就连太史慈这种直率性情的人,脸上都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
从春秋至今,中原大地上进行过的各种战场不计其数,名将们应用的战法、策略如同天上的繁星一般,让人难以计数。假情报这种策略并不新鲜,但象王羽这样应用,就闻所未闻了。
通常来说,假情报的作用是迷惑敌人,让敌人按照己方所期望的方式行事,务必求真。王羽的这场行动,在初期似乎就是循着这个模式进行的。
但进行到现在,事情却完全变了味。
今天首先提出疑问的,是白马义从的副将秦风。秦风是个比较纯粹的武将。执行命令的态度非常坚决,很少在战略上发表意见。今天之所以忍不住,是因为王羽的命令太奇怪了。
在送信使之前,王羽提醒秦风,要小心埋伏,后者很郑重的应下,表示自己誓死完成任务,将假信使射杀在城下,并让假信落入守军的手中。结果,王羽摇摇头。告诉他,重点是保全自家将士的安全,信使什么的,大可以随他去。
当时秦风感动不已,觉得这种体恤士卒的主公,真是千载难逢,可是回来后。他却越琢磨越不对劲,主公体恤士卒之情不假,但他不在乎那信使是死是活也是真的。
他是个实诚人,肚子里藏不住事儿。于是,在军议上,他便提出了这个问题,引出了王羽的这番关于情报战的论述。
不在乎被人识破的假情报,能产生令人期待的作用吗?众将之中,颇有几个类似徐晃这样,时刻不忘学习新知识,追寻兵法最高奥秘之人。对他们来说,这所谓的情报战,就如及时而至的春雨一般,勾起了他们旺盛的求知欲。
太史慈也不敢大意,很难说将来他会不会遇见和张颌一样的情况。困守孤城的同时,尚保有一战之力,万一围城的敌人有样学样,也用了类似的招数,他可不能莽莽撞撞的一头撞进去,总要有个破局之法才好。
“这么说来,我军早先进行的封锁,也是为了给敌将造成错觉,让他以为,我军的目的是不让他得到情报,所以他就会想方设法的获取情报喽?”
好逞勇,并不代表无谋,只是个人的风格而已,太史慈可不是有勇无谋的莽夫。用心思考片刻,他很快就注意到了某些很关键,却没人注意的细节。
“不错。”王羽赞许的点点头,目视贾诩,示意后者继续。
这计划是他提出来的,但细节的处理,却都是贾诩一手操办的。情报战,也是心理战,这是贾诩最拿手的东西,王羽提个理念就已经足够了。
实际上,若是真让王羽细致操作所有步骤,八成会出纰漏,他可不是那种特别擅长把握人心之人,他吃定张颌,靠的主要还是先知先觉的本事。
张颌不是普通人,他是三国时代的名将,有关于他的资讯,王羽了解得很清楚。这位河北名将在三国中前期没什么名气,这和他的经历有关。
袁绍是个失败者,所以,他在袁绍帐下效力时的战功,史官肯定不会浪费笔墨去大肆宣扬。官渡之战中,张颌降了曹操,虽然魏武雄才大略,但对降将的使用他一样很慎重,张颌虽然随他南征北战,却从未有独领一军的机会。
张颌真正活跃起来,是在三国时代的中后期,从魏蜀的汉中争夺战之战开始。那时河北彻底平定,士庶皆忘记了袁氏的风光,张颌这个降将用起来没什么潜在风险了,所以他才有了独当一面的机会。
汉中之战,刘备借着地利和巅峰时期的人员配备,大占上风。开战之初,黄忠就斩了夏侯渊,张飞在巴西防御战中击败了张颌,可刘备闻讯后,却不怎么高兴,他嘟囔说:“要杀就杀张颌,杀夏侯渊有什么用?”
夏侯渊是魏国汉中方面的主帅,张颌只是个先锋部将,而且又新败于张飞,两者的重要性根本没法比。刘备为什么说这话呢?
王羽猜想,八成是刘备跟随公孙瓒的时候,在河北战场上吃过张颌的亏。
但在汉中的战事中,刘备的话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张颌率偏师,挡住了刘备亲率的主力部队;夏侯渊被黄忠的偏师所杀。夏侯渊死后,张颌代其职位,沉着的指挥败兵,顶住了刘备的大举进攻,将战线维持在了汉水一线。
不过,张颌最著名的战役。要当属他街亭败马谡,打退诸葛亮首出祁山的那场大仗。
小说里把那一仗写成是司马懿指挥,但实际上,司马懿当时还在荆州造船,准备伐吴呢。真正轮到他和诸葛亮对战,是在孔明第四次出祁山伐关中开始,也正是从那时开始,蜀军从劳而无功,变成了每战必胜。搞得魏军只能闭关坚守,待敌人粮尽自退。
前期和诸葛亮对战。让对方讨不到便宜的人,其实是张颌。
也正因如此,张颌才遭了司马懿之忌,担心这位忠勇之将坏了自己的篡夺大计,在诸葛亮四出祁山的战役中,司马懿强令张颌追击,被诸葛亮在木门谷设伏,将其射死。
这样一位名将,王羽可不敢轻视。自然要派出最够分量的人对付他,贾诩当仁不让。
贾诩呵呵笑道:“张颌是个良将,就算主公不提醒他,他迟早也会意识到手中这支孤军的重要性。所以,即便邺城的消息赶在我军行动之前传达给他,他也会三思而后行。”
张颌之所以落到今天这般窘境,就是因为他自作主张。没有按照袁绍的嘱咐,待在清河虚张声势,而是主动进兵,以求策应主战场。
这个人。的确不会盲目服从命令。
“让他得到充分的情报和思考时间是很危险的,因为即便我军得到了袁绍的确切计划,也没人能保证,张颌到底何时、何地、采取怎样的行动,一个不可预知的敌人,是相当可怕的。”
“不过,我们可以藉着情报的流动,引导他的思路,既然很难让他按照我军的期望行事,踏入陷阱,那就让他彻底陷入混乱。”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乃是兵圣传下来的的准则,用兵者无不奉之为金科玉律,张颌擅谋,自然不会例外。所以,贾某遵照主公之意,因势导利,引导张颌的思路,让他在获取情报和联系后方上面下功夫,一步步踏进主公的陷阱。”
贾诩很清楚,自家主公想借着解释的机会,给青州众将上一课,增强他们的思考能力,以便将来独当一面,所以他娓娓道来,解释得颇为详尽。
“原来如此。”徐晃点头附和道:“张颌用的是通常状况下的思维模式,认为主公设谋,是为了将他引导到某个方向,所以,他会极力辨识情报中的真假,试图找到其中规律。却没想到,主公设计的初衷,就是想让他这么做!”
“正是如此。”贾诩赞许笑道:“他想到主公会设奇谋,并一直在小心提防,结果,他的警惕心被主公给利用了。现在,他应该已经彻底迷茫了。”
假情报其实没有规律,每一条都是互相矛盾的,比如被发现的那封信,上面是条让张颌梦寐以求的命令,令他自行判断局势,决定行止。
换在龙凑之战前得到这条命令,张颌恐怕会感激得不得了,但现在不行,因为他明知这是条假命令。所以,只要他看了信,思路就只会变得更乱。
贾诩续道:“说不定,他还会找人商议,试图集思广益……”
“不行,不行!”徐晃摇头不迭:“人越多,观点就越多,假情报中的信息本来就很乱,集思广益之下,只有更乱,更有人会自作聪明,自以为看出了什么,并坚持己见。到时候,就会变成一切皆有可能,最后什么都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