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强汉- 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告诉林斌,窦氏门阀几次对她进行试探,只差没有明白的问,这支军队是不是天子培养起来准备铲除窦氏门阀集团的武装?几次想安插人手进入虎豹骑军。但是被天子强硬拒绝,她也以时局未稳的借口搪塞过去。她很慎重告诉林斌:“君凡事皆需谨慎,断不可留下话柄。”

林斌虽然对政治一知半解,但也知道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信号,说明朝中的政治斗争进行得非常激烈,窦氏门阀集团感受到了天子那方强势的反击,开始有些坐立不稳了,甚至连想到了天子培养军队要用武力清除执政障碍荒谬想法。

“他娘的。天子真可怕,为了执政能利用的全利用起来了!难怪他会不计损失的支持虎豹骑军。原来是在分散政敌的注意力!”

林斌早已经不是那个只会用膝盖骨想事的白痴,以前他是不熟悉汉朝风土民俗,选择做事谨慎所以看上去才会有些木讷。经过一段时间熟悉,他基本了解了现在的政治格局,还有门阀之间的厉害关系,遇事自然也就有了自己的主见。

“你……,你说什么?”

“嗯?宏是言,大人是否遇到难题?”

“难题?哦!没有。”

甲贺也是用迷惑的表情看着林斌,说道:“公孙宏方才问及如何行军;需在何时何处与大人会师。”

林斌刚刚明显走神了,他目前也无法确定在什么时候、什么点进行重新集结,这才需要招集众人进行商议。他转头看向麾下的将领,看到他们已经安静下来在等待自己过去,赶忙甩开脑袋里那些云里雾里的政治思绪,迈步而走。

诸将抱拳:“大人(将军)!”

林斌抬头拍拍自己的脸,问:“想到了?”

诸将明确分成了三股,看来是有三个想法。

“汐与众袍泽以为,我军可进行乔装,行走于草原之间。卑下窃以为,草原部落繁杂,我等只需选出少部袍泽乔装成匈奴人,如此即可掩人耳目,又可游弋于外驱逐靠近牧民。”

林斌没有任何表示,他看向了情水。

“将军,卑下赞同乔装,但另有建议:我军为何不借道从雁门郡~代郡~上谷郡行军?如此可直击鲜卑、乌桓领老巢,也少了许多风险。”

林斌直接无视情水的建议,他们要是能在汉境行军,那还需要窝在西河?做出那么多部署做什么?要知道这支武装根本不被承认,如果在汉境行军不是被扣留就是与汉军交战,其中一条发生了都会让天子难堪,也给了窦氏门阀集团打击借口。他看向以云赵为首的另一股将领。

云赵面无表情出列:“我等唯大人之命是从!”

简单的说,他们脑袋里装的是豆腐渣不是脑汁,一条方法都没有想到。

林斌看着陈汐那帮们,走过去拍拍他们的肩膀,“你们的建议很好。”复道,“现在起。你们暂时归属公孙宏指挥。甲贺是你们的副将。”

做出调派,那也就是说他们都有资格出战,而不是留守石堰,皆是露出喜悦表情,大声应:“诺!”

情水心下一呆,知道自己建议不过关,深怕被留下来,赶忙出列,“将军。我……我们……”

林斌笑道:“你们归我直接指挥。”

“呼……”

一帮子将领松了口气,也是大声应:“诺!”

林斌看向云赵等人,发现他们似乎还没明白这样调派意味着什么,心里苦笑,“这帮子反应迟钝的家伙还是令其留守较好。”

“陈义!”

“卑下在!”

“云赵他们留守石堰,归你调遣。”

“诺!”

那帮子终于反应过来了,大声呼吁:“大人(将军)。我等亦要出战杀贼!”

陈义跳出来履行自己的职责:“不可喧哗,噤声!”

林斌合言安慰:“石堰是我们的命脉,你们的责任尤其重大。不要让我失望了。”

那帮子豆腐渣懊恼得几乎撞墙自残,但也明白军令一出。违者必死的军律,哀哀不出声了。

林斌又是一番安慰,那帮子见自家大人都放低姿态详细的说明石堰的重要性,脑筋简单的这帮子最后终于自豪接受了留守的任务。林斌心里一阵莞尔,他开始讲述远途奔袭的精要,说到这次战争的主力以轻装的豹骑时。统帅豹骑的将领明显兴奋了起来。

霜略愕然,“虎骑又如何?”

林斌没有作答,仍是讲述游战的几个特点,讲话时不断看向公孙宏和甲贺、林鹰,示意三人注意听别遗漏了什么。他又重点回答了几个统领豹骑军官询问的几个问题,等待众将再无疑问,这才停了下来。

霜心急如焚:“大人,虎骑不出战?”

关心则乱。林斌刚刚一直没有安排虎骑的任务,反而说虎骑不适合远途奔袭。以致几个虎骑的将领明显都有些按耐不住,霜率先一问,其他将领马上围上去。

只要是名将军,见到麾下军队求战欲望这么强都会十分欣喜和满意,林斌现在就因为有这么些求战欲望强烈的部属而感到非常满足。他为了培养军队的傲气一直不断用小胜利来锻炼军队,用敌人无数鲜血铸就了他们与游牧民族交战时那种强烈的自豪感,告诉他们,游牧民族不是不能

只要有一战的勇气,没有打不败的敌人。现在效果已来,他怎么能不喜悦?

按照林斌布置,这次出战的军队规模将会十分大,这也是他为什么急迫要肃清周围的潜在威胁。现在,方圆百里内的潜在威胁已经肃清,石堰的防御压力缓解,经过一番整顿,包括收编的马贼,归顺的随战仆从,林斌麾下的战力达到了一万三千余战士,除了必需留下来防御石堰两千步卒,他决定率领一万一千名骑军出塞作战。这是几十年来汉军出塞军队最多的一次,如果获胜话,这支名为虎豹骑军的军队也将在世人面前展现强大的战斗力,那时人们在想动什么心思,首先要想到是需要承担什么样的后果!

林斌见霜还是在紧张的发问,怒瞪一眼,“你急什么!”

霜被一喝哀哀退后噤声。

“重复确定一下。”

公孙宏和甲贺同时出列,“我部四千五百豹骑!”

林斌点头,“我将亲自率领两千虎骑,豹骑~北军混编的两千五百骑士,随战仆从两千。”

虎骑将领愁眉苦脸的神色一变,差点放声大赞。

陈义亦出列,“我部两千步卒留守石堰。”

接下去的事情就简单了许多,林斌命令麾下部属各自下去准备,自己则是向殿后走去。

进了后殿,就有如林斌所想象的那样,刘和刘奕翠跪坐于垫上,见自己进来连忙蹲站起来。他早知道两女肯定会躲在后面偷听,也大概知道她们应该有话说,为了节省时间也顾不得酒后的尴尬行为,亲自找来了。

一男两女默默对视良久……

“有话快说。我还得下去忙碌军务。”

刘奕翠缓缓退至一边含笑看着尴尬相视无语的一男一女。

林斌咳嗽几声。“没什么事的话,那我去忙军务了。”

“且慢!”刘玩弄衣角,“……,奴有话与君听。”

称呼的转变让林斌觉得错愕,他早已经不是什么都不懂的榆木脑袋,现在已经知道‘奴’这个自称的含义,有点儿发愣看着刘,猜不透她想法。

“莫要强求得胜,若有险情……。君……,君可避退,莫要犯险。”

林斌强装笑意,笑得有点干巴巴,“没事,你在石堰等候大军得胜而归也就是了。”

“非是奴一人,尚有族姐同等。”

“?”林斌原本还在想如果刘奕翠也出征应该怎么安排。听到刘奕翠也要留下,既感到放松又有些不理解,“不需要再派监军?”他原以为那疯婆娘会像往常那般娇喝,没想刘只是“嗯……”拉长尾音。然后就没了下文。

又是一段气氛怪异的沉默……

“我走了?”

“嗯……”

“没什么交代了?”

“嗯。”

林斌脸一抽,飞快转身迈步。他在要步出后殿时,耳边传来了两女的祝福“祝君早日得胜而归”,他顿了一下,重新迈步,这次脚步有些踉跄……

在紧张的气氛下。文官所属忙碌了起来,谁都知道这次与往常的小战斗不同,军队出战在外的日期越久,需要做的准备就越多。而即将出征的各部在出征前不必操练,需要一段时间来放松调整心态,大多是随意散步而走,遇到需要帮忙时才被招集起来。

那些不了解游战含义的军需官想大量准备粮食,林斌知道后感到郁闷。植物类粮食不适合多带,带多了会增加马匹负重。这对游战来说尤其致命。林斌吩咐不需要准备太多,文官不解前来相问,他拿出前次出征没有吃完的黄米团,文官一吃苦着脸说了句“馊的”,最后解释,“非是煮熟携带,乃是生米尔”。

“我的军队与传统的汉军不一样,粮食不需要太多,我们要的是牛羊等牲畜。明白?”

文官会意告辞。

在太仆属的配合下,大量驽马被安排了下去,目的是用来驼负粮秣。以虎骑为例,因为是具装重骑的兵种,在配置方面出现了新的格局,虎骑坐骑因为已经披甲,不能像轻骑那般驼物所以每名虎骑各自多配一匹驼物用的驽马,主要被用来放置四米骑枪和大量饮用水,只有少量是粮食。

驽马属于劣等马种,牠跑不掉,但是负重却极佳,在游动的作战条件下非常有用处。

经过十天的准备,等一切就绪,石堰城墙上的战鼓被震耳欲聋的敲响起来。

林斌全副武装立于城楼,下面是整装待发,即将出征将士。

“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尽情的破坏,见人就杀,见物就毁!一旦进入了鲜卑和乌桓的领,我们就要化身一变成为蝗虫,所过之处片甲不留!”

杀意十足的出征宣言,它飘荡于石堰城内,激起了将士的血性,兴奋、群起、而回应。

林斌攀上城垛,拔刀指天:“片甲不留!”

汉家儿郎高声回应:“汉军威武!”

林斌手中刀刃全力下劈:“出征!”

刀枪森森,枪矛如林,汉家儿郎出征了……

第一百二十四章:‘蝗虫’过境

年游牧民族都会出兵入侵汉国边境,随着季节的不同的时间段也就有长有短。所谓立春代表的意思就是,冬天过去了新的时节已经到来,在这一个时节里游牧民族会习惯性的活跃一下,视部落大小而定论。大的部落会在春秋季节更替之前调集战士进行所谓的热身,就是召集兵士入侵其他国家或者是其他部落;小的部落则是趁冰雪化开之际进行迁移,努力寻找新的、无人占领的牧场。

春秋更替季节是牲畜的发情期,无论大小部落都需要在牲畜将要发情时停止任何活动,专心管理牲畜的配种,这也是草原最为平静的一段时间,因为大家都在忙所以战事几乎没有,是难得不用担心有敌人入侵的时节。必须说明的是,草原人不害怕汉国人,因为汉国人根本不出塞作战,‘敌人’不包括汉国人在内,乃是同为游牧而生的草原人。

在出征后的第三天,虎豹骑军行军到了黄河上游,林斌寻来了柳如是,问他:“还要走多久才能到达你说的河床比较浅的段?”

柳如是在北疆多年自然对势较有了解,曾率部众多次进出河朔一带,他答:“前方五里便是。”

林斌颔首,他大手一挥,军队在苍凉的号角声中继续前进。

一段快速的急行军,大军来到柳如是所讲的段,但是却发生了让人措手不及的事情,有斥候回报:河床段竟是有游牧民族的营。

林斌号令全军停止前进,转换成备战状态,随后让伪装成匈奴骑兵的士卒过去查探,没想后续的发展却让他感到有些儿惊讶。

现在,林斌遇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那便是迁移的小部落似乎是出于畏惧,遇到林斌派出去伪装成匈奴骑兵的士卒。竟是二话没问就表示愿意放下武器。有融合进这支强大军队意愿。

林斌紧急召来几名比较熟悉游牧民族习性将领,他问:“匈奴人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处理?”

名叫左近的将领说:“匈奴人必然吞并之。”

林斌详细寻问后明白了一个事实,草原除开有限的几个大部族外,其他小部族都没有太强的种族观念,草原上的部落也多半不是匈奴人,华夏人总是自以为是的将所有游牧民族划分族群,比如匈奴人的领就把在那里放牧的族群全部当作匈奴人,鲜卑人领的族群就全当成鲜卑人。

草原战乱不是华夏人所能凭空猜想出来的景象,一般都是今天这个部落吞并了一个小部落。那个被吞并的部落自动沦为部众或是奴隶,哪天这个部落被其他部落吞并了,这个部落也消失掉,被新的强大的部落取而代之,一直这么循环下去。

简单点的说就是,草原的族群不像华夏人那样重视族群划分,他们只对强者拥有归属感。不是对某个族群、某个国家拥有归属感,说白了就是一群有奶便是娘的狼崽子,只要能给他们生存空间和食物,他们才不在乎自己是匈奴人或是鲜卑人。

“哦……”

林斌仔细权衡。是将挡路的小部落全歼了,还是进行吞并,在行军中将他们整编进随战仆从的编制。他想法是进行吞并,但是由于没有做过所以显得不是很有把握。

“草原人如果被华夏人吞并会有什么反应?”

“并无此先例,一切尚未可知。”

公孙宏心下兴奋,他要的是一个心思灵敏。拥有强烈扩张欲望的首领,绝对不想要一个只会用刀子说话的蛮夫。他心下辗转,出言道:“大人可还记得去岁遇见的先秦军队?”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公孙宏,奇怪他为什么这么问。

“先秦军队?哦!你是想说,先秦军队也是在吞并中壮大,我们也可以那么做?”

公孙宏大喜,“正是!戎人所要者,不过生存尔。”

林斌虽然知道草原人习性但是心里还是没谱。他是很想将那些小部落吞并掉改编为随战仆从,但无法确定这么做有没有把握。

“我们没有太多时间。你说应该怎么进行吞并?”

现在时间就是生命。断不可浪费太多时间在这里,按照林斌的打算,武力吞并是最直接的方法,但又担心一旦发动攻击后会有戎人逃掉,如果真的有人逃了那么虎豹骑军的存在必然会曝露,他最不想的就是太过引人注意。动手了,那时先不想其他游牧民族会把虎豹骑军当成是草原人或是什么,一旦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