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易鼎-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奔了一夜狼狈不堪的周竹,抱着孩子上前,只听“扑通”一声,跪在了李承业的面前:“主公,还请救得这孩子,这是我义父的最后一点骨血了。”

李承业一惊,看了上去,说着:“周先生不必如此,有什么事,尽管说来!”

周竹也不隐瞒,一一把话说了,磕头说着:“还请主公救了这孩子。”

李承业微一错愕,接着哈哈一笑,双目亮起了精光,仔细端详了这孩子好一会后,叹的说着:“田先生虽然作错了事,却也是对我一片好心,我安能不管?”

说着,目光带着精芒,沉声说着:“你放心,这孩子我一定保下了!”

周竹不由心中一松,磕头说着:“谢主公,臣以后一定尽心辅助,鞠躬尽瘁!”

第三十四章 破阵(上)

小雨绵绵,丛林之中,一卫之兵等候在了丛林前的一块空地上。

古时,这是官道所经过之处。

唯一值得庆贺的是,这里建了营帐,并且早上半曰到达,得以休息半曰,食了军粮,得以积蓄体力。

雨丝不停,黑云连绵,给战场上增了一丝压抑的气氛。

五百士兵都在营帐内,手中持刀、持枪,持弓,一脸肃穆和紧张、不时忧心的望着远方的原野。

此刻天还未亮,大家都睡不着了。

主营中,王守田面容平静,心下还是有几分紧张。

上千人的战斗和厮杀,单是想想,都觉得血不但不热,反而生寒。

“大人,为什么不设伏?”此时主营中,众将都集中着,何胜、柴嘉、贺仲、张毅、贺益五人都在,而柴嘉进言说着。

“川中都新将吕济是个慎重的人,这林间不厚,藏下这样多人不行,再说,如果处处设计埋伏,就失了军中正道——临之于堂堂正正之师,明白了吗?”王守田说着。

前世,如果说最有感悟的,就是一篇文章,说朱元璋和朱棣非常相似,但是朱棣就没有朱元璋那种临之于堂堂正正之师的气魄。

姑且不论这观点对不对,王守田对这句“临之于堂堂正正之师”,非常推崇。

别的不说,王守田偷袭得手,杀了陈翔,是得了些名望,但是大部分人承认的同时,也会心中想着:“无非诡计耳!”

却不会把王守田,当成真正的大将来看待,这其中差别是什么?

差别就是缺少了“临之于堂堂正正之师”而获胜的气魄和格局,只要缺少这点,无论怎么样胜利都不会凝聚出王气。

阴谋诡计不可少,但是那更应该是战略层,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或者最低层的游击战和搔扰战。

真正决战时,必须有一支敢打硬仗,敢打正面战的队伍,这才是威慑众将的真正本钱!

不过这当然不必细说,王守田淡然说着:“令军中食早炊,并且食后全军戒备,此地是川中都选择的地点,以在夜中割稻!”

此时,王守田一身战甲,平添了几分一股英武之气,说话之间,自有一股威严,由不得人不信服。

“诺!”众将都出,传达命令。

“报!”果然,过了半小时,一个斥候半跪在前面,大声说着:“前方发现敌军踪迹,大约一队人马,疑是敌军前锋斥候,请大人指示。”

“再探!”王守田命令着,同时又命令别人:“令军中全体出营,与平地上列阵!”

“诺!”下面二人齐声应着,随即行了个军礼,转身告退,传递命令去了。

命令传递而出,顿时,五百人的队伍,按照伍火队营的编制,排列而出,众人皆是一脸凝重肃穆,纵然面对同僚,也不敢有所言语,排列而出,最后在官道前一片荒野上列队,动作和队伍整齐划一,这是训练达到一定的效果。

这才是自己需要的军风,王守田在心中暗喜,他策骑走到阵列前,锐利的目光横扫士兵,说着:“将士们,敌军前来,要割我们的稻子,杀我们的家人,我现在不说废话,尔等可愿随我上阵杀敌,建功立业!”

士兵都是应着,呼声震天:“愿为校尉而战!”

王守田点了点头,说着:“此次我亲自统军,监督战事,如有人临阵脱逃,立斩无赦,本将后面的骑兵,就是监军,谁敢后退,无论伍火队营,全部斩之!”

这三十骑兵,并非是大帅的亲骑,而是自己的骑队,虽然远逊色于大帅亲骑,但是当军法队还是绰绰有余。

此言一出,五百士兵都是闭息不语。

“但是若有人斩首立功,我都看在眼中,按功提拔,绝不食言!”王守田掷地有声说着,片刻场上出现了短暂的寂静,随之,士兵都呐喊着:“愿为校尉而战!”

动员完毕,就是等待了。

远处出现了敌人的斥候,仔细打量后,就会发觉正面情况,斥候连忙搜索,甚至插入了丛林,查看有无埋伏,再回禀消息。

正值王守田等候之时,川中都中,一身甲衣的一个中年人正听着前方斥候队长的报告:“什么,敌军列阵在前,拦住我军去路?”

“是,将军,有敌军五百五十人左右,其中有三十是骑兵,并无厢兵!”

本来大军出动,就必须有厢兵当后勤和杂役,可是现在只在县内作战,不过几十里,当然不必了。

“可有黑衣卫?”这中年人,就是吕济,他是都指挥使,参将,当然可称将军了。

黑衣卫是文阳镇的精锐。

“没有,将军!”这斥候队长应着:“丛林甚疏,周围五十里并无伏军。”

“你看的可仔细。”吕济皱着眉,追问了一句。

“大人,我等和黑衣卫作战十数年,相知甚深,这敌军只有五百,有无黑衣卫,我们一看就知,断无虚假。”这斥候队长应着。

“……你们退下吧!”吕济脸色微微一变,对方的态度有些让他动怒,可是这些人是打了十几年的老兵,现在又是临阵,斩之不祥,忍了。

等斥候队长一退下,刚才没有说话的一将就出来,这将满是胡子,剽悍魁梧,半跪的说着:“将军,这小儿如此大胆,请将军下令,立刻攻破之。”

“程校尉说的没有错,这人以卑鄙手段,袭杀了陈翔将军,吾等恨不得食他的肉,喝他的血,请将军下令。”

“这小儿只有五百五十人,还是初建一卫,我军虽留一百在县此,此时有六百,岂不胜之?”

“请将军下令!”

“请将军下令!”

面对群将汹涌,吕济更是脸色微青,陈翔善战,在军中更有威望,被杀了,军中不少心腹都曰夜思之保仇。

自己原本只是一个校尉,若不顺应此心,只怕以后难以掌握大权。

这时只得忍了,并且对方的确也只有五百五十人,虽然二军相差不大,但是川中卫毕竟是老营,而对付初建,怎么都可获胜!

想到此处,吕济终于下了决心,说着:“这小儿敢于在平地立阵,我们就敢堂堂将其击破,各将听令,列队上前,违令者斩!”

“诺!”众将一起听令,军队踏步上前。

王守田远望,耐心等待着,片刻后,敌阵终于下了决心,压了上来。

“吕济终于忍耐不住了,说的也是,现在二军人数相等,若是见了我不战后退,以后他怎么压服军中?”

“杀!”远处传来了高亢的吼叫声,一队队士兵,同样列阵出现在前面。

“贺益,此战就看你了。”王守田说着,队伍里的唯一的一支三十骑,已经全交给了贺益。

前世此人能用二十骑,奔驰在数千人中,所向披靡,勇不可挡,这次面对的才七百人,并且还多是新兵,自然可以打开局面。

这就是信任。

贺益骑在马匹上,面容肃穆,不自觉带了几分肃杀之气,只是应着:“诺!”

王守田收敛了心神,面无喜悲,神情淡漠,望向远处,而甘厚距王守田左右,持刀而立,只待一声令下。

川中都上次虽然保持了一批种子,但是真正骨干者,绝对不超过一百五十人,其它的全部是新兵。

自己新建的这卫,严格的说,只有当初一队是经过战阵,其它都是新兵,只经过了杀贼一战洗礼。

但是军中训练刻苦,又有大鱼大肉,王守田相信自己士兵素质在对方之上。

单是士兵比较,各有优劣,相差不大。

但是论气数的话,文阳镇和长定镇,本来半斤八两,可现在可是现在柳思明已死,其子柳朝义继位,气运大减,而自己方面,大帅王遵之还活着,就已经胜出了几分。

川中都损失巨大,不但蒙着战败阴影,而且真正有气数的人,不过吕济一人,而现在王守田军中现在有五将。

何胜、柴嘉、贺仲、张毅、贺益,都各有气运,这时同在军中,都一损皆损,一荣皆荣,必会支持自己获胜,这气数就远在对方之上了。

再说,川中都到此,虽然不远劳师远征,但是毕竟跑了几十里路,而自己营地士兵,已经休息了半曰,好整余暇。

因此看似相当,实是胜出了许多,这若还不胜,就是天要灭之。

“命所有弓队听令,准备射击!”王守田发令说着。

一掌旗官应命,取下二把令旗,发出号令。

顿时,一队弓队迅速行动起来,在刀盾兵掩护下,提箭搭弓。

这时,敌军也不断上前,地面都被踩踏的微微震颤,二军之间的气氛,也越来越紧张。

越是紧张,越是安静,此时,当真可以说针落可闻。

“准备!”王守田待敌军临近,毫不犹豫喊着。

令旗重重一挥,五十弓手骤然起弓,一个个都将手中长弓拉满,弓弦绷紧。

“放!”令旗一指,箭射出的“嘣嘣”声不绝,敌军阵上,顿时传出了十数声惨叫,几乎同时,敌军一声呐喊,冲锋了起来。

此时,阵前只有五十米,一冲就到,弓手只能发出一箭,十数秒后,二军猛的冲在一起,杀声四起。

第三十四章 破阵(下)

战场之中,弓手的作用有限,只能射五十步内,可五十步内,如果不是城墙或者高地,一冲就上,只有发一箭的时间。

再说即使一名资深的精兵弓手,持续作战,一气连射出箭矢也不过二十枚,之后手臂筋肉便会酸软胀痛,无法发力。

因此王守田一声令下,示意弓手退下,由队正组织自由射杀。

“杀!”第一波的长枪,已经刺出。

这时,细雨朦胧,昏暗弥漫,水气淋漓。

纷飞的鲜血混着雨水而下,哭喊声,惨号声,人体被刺入的闷响充斥着现场每个人的耳膜。

短暂的交战后,双方的士兵都显出了慌乱和恐怖,而几乎同时,以老兵精兵充之的伍长和火长,迅速将新兵组织起来,卷席着向对方杀去。

不时有着人影轰然而倒。

枪阵还是起了相当作用,随着战鼓,敌军像汹涌潮水一样,狠狠的撞在墙上,数十根长枪,刺入了对方的身体。

但是长枪的弊端也暴露了,刺中之后,肉体的障碍,根本无法使士兵在数秒之内就拔出来,缝隙被敌人老兵,连人带枪撕开劈倒。

不过,这些敌人,转眼之间,就被后面顶上的长枪狠狠刺倒。

外面还有着人用弓,有着后阵的飞矢落下,洞穿许多人体,不断有人倒下,不断有人填上。

第一道枪林被攻破,第二批枪林的面前,十数具突进的尸体被刺杀。

贺仲已经短兵相接,作为队正,他率领着队伍,面容冷峻,狠命砍杀着,不得不说,此人武艺颇高,所到之处,连连斩杀,顿时身上满头满脸,全是温热的血浆。

才杀了一人,左侧,一人砍了过来。

“贼子尔敢!”贺仲反手就是一刀,只听“曝”的一声,鲜血飞溅,对方的一只左臂登时被砍了下来。

“杀!”贺仲仰天咆哮:“兄弟们,随我杀上去!”

这时,敌我的尸体交错的堆积起来,敌我双方都暴露出了混乱不堪的局面,这是由于大部分都是新兵的缘故。

“杀上去!”所有听闻此声的士兵登时齐吼一声,浑身热血沸腾,战意到达顶点,这一刻,势如破竹,无可阻挡,所到之处,不断有士兵被斩杀。

又有着短兵相接,厮杀声、兵器碰撞声、惨叫声、此起彼伏,随着贺仲节节推进,战况立即发生了微妙的转变。

“大人,浓烟已经放出了。”一个身穿藤甲亲兵,在王守田身旁,小声说着。

王守田回头一看,果然,远一点地方有着湿稻草点燃的烟,虽然不大,但是几千米内看见还是绰绰有余。

不过并不怎么样显眼,只有事先准备的人才注意到。

“恩,不错!”王守田面沉似水,不在注意着此事。

虽然要以堂堂正正之师击败敌将,虽然有着黑衣卫,以着吕济的姓格,绝对会不战。

因此周围的确没有黑衣卫。

不过,五十里内有,不,严格的说,二十里外一处就有,二十里就是十公里,实际上斥候根本无法查出方圆十里的广大面积。

这时,浓烟放出了。

五里之外的一间农舍前,生着一堆柴火,一个伍长焦急等候着,突然之间,远处看见了细微的浓烟。

“上烟!”伍长下令说着,立刻,就有着人把湿漉漉的湿草盖了上去,顿时,浓烟而起,升出十数米。

稍等片刻,再远处,又一道。

雨丝继续在下,在二十里处一处废弃的农舍中,五十骑等待中,各个身穿皮甲,手按长刀,目不斜视。

“来者何人!”门口传出一声大喝。

“报,浓烟已生,还请校尉立刻出兵。”一个伍长进来,行礼说着,他并不是黑衣卫的编制中。

为了让黑衣卫找不出理由,王守田特地派了三伍人当传令和看管浓烟。

贾斗一身铁甲,手持长枪,站了出来,目光冷冷扫视着这伍长。

这伍长头上渗出了冷汗,却又说着:“报,浓烟已生,还请校尉立刻出兵。”

贾斗冷眼扫了这人一眼,转头对一旁传令兵说着:“让兄弟们上马,我们这就出兵!”

“诺!”传令兵微微点头,转身传递命令。

片刻,五十骑就翻身上马。

……距离战斗开始已经过去了一刻钟

和许多人想象的不一样,冷兵器战斗非常消耗体力,就算久经锻炼的精锐,历史上最多也只能支持半个时辰的厮杀。

此时,就算只有一刻时间,敌我都露出了疲态。

贺仲浑身染血,微热的血浆粘黏在身上,身上的皮甲,已经有了多处刀痕,他却丝毫不在意,高喊着:“杀”

几乎同时,何胜、柴嘉、张毅三人,也各率人厮杀。

王守田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