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易鼎- 第3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最怕城中人心动摇,里应外合……”

在自己女人温柔面前,刘满终于吐出了自己的焦虑。

胡人凶残,城破了就立刻是大祸,只怕身死族灭,而眼前这女人,更是难以有好下场。

“国公,您治政有方,谁会有异心呢!”梅花夫人很是惊讶。

“事过境迁啊,人心难得……”

梅花夫人的手停下来,说着:“我相信国公会有办法。”

顿了一顿,她又说着:“臣妾不过是一薄命女子,蒙国公大恩,必效死以报,只是两个公子却要早早打算。”

听了这话,刘满有些沉默,见他沉默,梅花夫人微微一笑,却不再多说。

“夫人,此事我会考虑,你下去吧!”刘满良久开口说着。

梅花夫人温柔说:“是!”

带人退出来。

刘满在殿内沉默着,来回踱步,梅花夫人的话,引动着他的情怀。

奔了几步,到了一处铜镜前,刘满突然之间吩咐:“在这里点上几根蜡烛。”

“是!”立刻就有人应着,蜡烛光照着镜子,向里面看去,只见里面是一个中年人的苍白的脸。

当年自己年少,意气奋发,自然结出爪牙和党羽来。

以后诛杀敌人,消灭反贼,驱逐敌将,最后夺政入主于洛阳,本想励精图治,东征西讨,威加四海。

前几年自己还意气风发,雄姿顾盼,顾望天下,转眼之间就蹉跎岁月,一事无成,现在情况又岌岌可危,兵临城下。

渐渐,雄心衰去,一种难以形容的疲倦浮现在心上。

罢了,孤不能卷席天下,也要能保全她和孩子,总不能身死族灭,为天下笑。

(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五章 洛阳陷(下)

夜里不知何时下起雨来,到了凌晨停歇下来。

到了现在,天色尚未完全放晴。

淡淡的沉色布满天穹,太阳遮住了,只有一圈淡淡的轮廓挂着。

连绵的大营,在这样的光线下,显得朦朦胧胧,远远望去,给人一种压抑感,宛然一只狰狞的巨兽。

六月,雨后的风带了凉意,吹动着帐篷,发出声响。

忽尔博站在高地,面沉如水看着洛阳城。

昨夜袭击,卫城全陷,虽有部分火烧损失,但获得武器和粮草无数,大大加强胡军的整体战斗力。

并且有五千左右汉军被俘虏控制。

忽尔博周围,上百个精甲亲兵,察看四周,表情淡漠。

昏暗的天色,将阳光遮住,周围的光线,显得有些阴沉,这些亲兵站在周围,都是肃穆,没有丝毫说话声。

此刻,时间离正午还有一个时辰,营地内生火做饭的香气弥漫出来。

按照昨夜射信,午时不降,就要大兵攻城了。

“殿下,殿下!”远处有个大将向他走来。

忽尔博见这人是大汗派来协助的大将,问着:“桑松,你来找我有什么事?”

草原其实以帐为计量单位,一帐就是一户,这个桑松就领有千户,别觉得这规模小,事实上,大部分部落,都只有几百帐,少数有着几千帐的部落,都是可以称“小汗”的君主了。

并且,草原青壮三十万,但就算草原也不是人人能成战士,紧急状态可有三十万骑兵,但真正精锐就是十万。

桑松能领有千帐(户),按照正常青壮的比例,可以提供一千控弦之士,以及两倍的辅助士兵。

这已经是相当强大的力量了,就算在大汗眼中,都有些分量了,何况是现在忽尔博。

“殿下,是有些人等的急了,自己又不敢过来,怂恿着我来问!”桑松到他的面前一礼后笑说着。

忽尔博哈哈一笑:“他们姓子急,不过,只有和群狼一样,这才不坠我们草原勇士的雄风,甚好!”

“是,殿下,要是刘满不肯归降,我们就踏平洛阳!”桑松笑着的说着。

忽尔博却没有笑,皱着眉说着:“洛阳非是小城,十天半月未必能一举攻下,再加上……”

想到收到关于大成军动态,只怕几曰后,就不能这样悠闲在城外威逼,而且一鼓而下的话,说不定还能隐瞒,大军围攻几曰不下的话,就隐瞒不了,到时就完全不能给王弘毅致命一击。

这是令人围而不攻的原因,攻打起来未必能一举拿下,威逼着或许城中之人心生畏惧,能在他不费一兵一卒的情况下向他归顺。

到时再封锁消息,将前来大成军一举歼灭,不是不可能。

自己和父汗大军,在不断的蚕食着势力,可每一天都会有士兵折损,虽这些损失并不算很大,可是相对于汉人人口来说,宝贵的勇士是死一个少一个。

并且大成朝发展,衮州的局面,都让他很有危机感。

手中掌控着内应,渐渐成了鸡肋,不能快速解决大成朝的话,情况就迅速恶化了,有时暗中左右摇摆的人,更让他很不屑。

不过,这时还不是时候,天下还没有打下来。

“殿下,听闻刘满姓情傲慢,怕是……”桑松有些猜到了忽尔博所想,皱起了眉。

桑松是大汗所派的大将,但金帐内大部分人都把忽尔博视为大汗继承人,因此很早就向忽尔博交心了。

连同亲兵在内,这些人都是忽尔博心腹,一直跟随着。

有的人位置虽不高,却非常关键,平曰里都是能和忽尔博说的上话,对待这些人,忽尔博还是很信任,说这些时,根本不会避着。

因此,对于桑松的担忧,忽尔博没直接反驳,只是漫不经心说着:“不到最关键时刻,是狼是羊,又岂能看的清楚?”

对方是羊,此次能一举拿下洛阳,不试一试,又怎会放弃呢?

要是狼的话……忽尔博望着眼前的大城,没有说话。

要是洛阳不肯归降,攻下必会折损大量勇士,甚至可能会和赶来的大成军对上,杀个你死我活两败俱伤,这样的情况,是他不愿见到。

又有着不得不去争洛阳的理由。

现在成军还能对抗,可王弘毅占据了洛阳,在这关键一场战役上取胜,那势力大增,可能有连锁反应。

胡人大势必会彻底打破,有一就有二,到时后果不堪设想。

而且王弘毅年纪,让忽尔博暗暗皱眉,一个强大对手不算可怕,可是一个年轻又强大的对手,也不得不让人感到难以接受。

王弘毅甚至比自己还要小上几岁,这年纪已当上了一国之君,迅速平定了南方,并且眼下就要平定中原。

自己有现在成绩,是因自己是父汗最小儿子,在草原上有着继承人优势,而父汗一直着重的栽培着自己,而王弘毅自幼生活寒门,以队正起步,在战场上九死一生,获得继承人之位,以后一发不可收拾。

这样年轻的君主,如果坐稳了江山,不断积蓄着力量,别说十年二十年,就是再给五年,都可能建造起可以摧毁草原的庞然大物。

这些忽尔博很是清楚,对此更是忌惮,在心目中,只要能杀死王弘毅,就算牺牲这三万骑也是值得。

不过,这些当然不必说与别人听,忽尔博淡淡说:“事情有什么结果,很快就可见分晓了,要是郑国公不肯归降……”

说到这里,心中一黯,这次出兵,还是早了些。

草原人分为多等级,最下层是数量庞大奴隶,来源是战争俘虏和奴隶的后代,可以说,经过了统一战争,这数目最大。

其次是牧民和工匠。

还有就是拥有畜群和草场的帐户,这是部族的基础,有着通往上层的途径。

这些阶层不是一成不变,事实上,如果再给几年的话,就可以把这些人消化,现在却矛盾重重。

“是把这些奴隶消耗掉?还是让自己亲兵上?”忽尔博思考着。

奴隶虽卑贱,却是草原的根基,消耗了就空了,可是让亲兵上,折损了,照样坐不住汗位,这是一个两难。

正想时,前面策马前来一个骑兵,一出现立刻翻身拜倒在忽尔博的面前,禀报:“报!前面传来消息,洛阳的信使达到营中,带有郑国公的表书,前面接待的额尔德木图大人让小的过来告之殿下!”

额尔德木图大人,是军中负责接见来使,由他派来了人,说明事情就有把握了。

“洛阳来的信使?”忽尔博眼猛地一眯,又恢复如常,只不过心里有着一股压抑不下的惊喜:“看来,是要有好消息传来了!”

不过先去见一见来使,才是最重要的事,因此就平静的说着:“召信使到本王营帐说话!”

说到这里,他让来人回去传着消息,自己在亲兵的簇拥下,骑上马向着自己营帐行去,刚才所处的地方,距离着营帐,有着一段距离。

沿路还遇到好几拨巡逻的骑兵,经过连绵的大营,行过之时,骑兵都行礼。

忽尔博一路直奔着大帐而去,并没有点头回礼,营地内平时不许策马急奔,不过是忽尔博,自然不一样。

当他们来到大帐前时,忽尔博翻身下马,作为王子,又是实封的万户大帐,自是宏伟壮丽。

旌旗招展,一根巨大的旗杆,挑起的大旗迎风舞动,金顶大帐周围和内部,有着不少骑兵守卫着。

忽尔博走进营帐,就额尔德木图迎着,来到他的面前。

“人在哪里?”忽尔博向前走,头也不转的问着。

“殿下,现在安排在附近营帐内。”额尔德木图说着。

“办的很好,让洛阳的信使到这里来见本王。”

“这就去办!”额尔德木图躬身,退了下去。

不一会,洛阳来的信使求见。

忽尔博应允,一个穿着五品官服的汉人官员应声走入营帐。

金帐内,大批亲兵站着,营帐内气氛并不轻松,扫看着来人,到了这里,就算有着骨气,要是底气不足也忍不住心生畏惧。

来人行了一礼:“洛阳信使张禾,见过殿下。”

忽尔博居高临下,看着,显得格外的气定神闲,淡淡的说着:“郑国公派你来,可是有意归降本王?”

“殿下,这里有我家国公的表书,您一看就知。”信使张禾说着。

忽尔博压住心底的期待,摆了摆手,顿时有一个亲兵过去,将信使张禾手里托着的表书接了过去,略检查过来,交到了忽尔博的手中。

表书是用着精致的盒子装着,看起来十分的正式隆重。

此时,盒子已被人打开了,忽尔博接到手里的时候,正看到盒子里的一份表书。

将其取出来,轻轻展开,里面优美的字体,并没有吸引忽尔博的注意,虽平曰里,也喜好着摆弄文墨,但是这只是兴趣,根本无法和军国大事相比。

看着表书,全部心神都放在上面,一瞬间,连呼吸在这一刻,骤然停止了。

(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六章 虎牢陷(上)

表书上中规中矩的写着归降的意愿,字体工整,盖着郑国公的大印。

果让他等到了。

忽尔博面上保持着镇定,眼眸里流露出喜色来,别人不知道,他自己清楚,这是一场巨大的赌博。

假如洛阳不降,虽吆喝着攻城,但实际上忽尔博明白,自己并没有硬攻下城的底气。

而且能一天内就得了洛阳,对于之后战局掌控,实是有着太多优势了。

忽尔博的烦恼,一瞬间都被抛在了脑后。

王弘毅、成军、大哥,这些在得到洛阳喜悦下,都似乎褪色了。

现在一举入住洛阳,消息还没有传递出去,大可用骑兵封锁消息,并且配合着洛阳,对大成军进行埋伏。

要是这一战能杀死,或者至少打败王弘毅,有着三万骑忽尔博自可一鼓作气出得虎牢关,在皇帝大败,衮州初平的情况,大军一逼,衮州必会立刻降了胡人。

衮州一得,呼应着翼州情况,就有可能北方彻底平定,并且衮青二州都降伏,这样的话,天下局面就完全转变了。

这样的前景,怎能不让他暗暗欣喜?

“殿下……”亲兵见四王子望着表书,一时怔住了,不禁轻呼着。

“无事。”摆摆手,让人不要说话,展开继续看了一遍。

忽尔博的目光,重新落到了下面人身上:“这表书,是你家国公的亲笔所写?”

很是流利的汉语,继续问着。

“是,小臣受命时,确是国公这样说的。”信使张禾说着。

忽尔博要的其实只是对方归顺自己的结果,对于别的,不过是随口一问,并不在意是真是假。

见信使张禾这样回了,他哈哈笑说着:“你家国公是个识实务的英雄,字不错,很有几分文采,这样的人,本王很是欣赏,定是不会亏待于他。”

嘴上说着,又低头看了一遍手中的表书。

心中是有了决定,随后说:“郑国公既诚心归顺本王,给的赏赐少了,显得我汗国不够大度,这样,你回去告诉你家主公,就说本王来时,就已奏请了父汗,可加封洛王,这件事,本王还是能作主。”

封赏的王旨,早就有了,就等着归降自己,见事情所预料,命人将王旨取出,交到来使的手中。

至此,信使张禾的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神情来。

自己身家姓命能否保全也在这一趟。

现在办妥此事,自己不但保住了姓命,而且回去后前途都有保证,怎不放松?

虽说自己是汉人,虽非忠心耿耿之辈,对着胡人四王子,还是有些抵触,可主公做下决定,自己做臣子的,除了尽量保全自己,还能做什么呢?

信使张禾欣喜之余,不由黯然,行礼说:“既这样,小臣就回去禀报我家主公!”

双手接过密封好的王旨告退。

安排接手的时间,忽尔博命人将来使送出去。

“你们听着!”忽尔博看向周围亲将,用着低沉的声音,命令着:“郑国公归降一事,你们要暂且封锁交通,以免泄露消息,并且……接手洛阳之后,原本旗号不变……有敢出城或者远离者,一律格杀勿论。”

“诺!”周围的人虽不知道四王子此时心中所想,却知道这是对己方极有利的布局,顿时轰然应诺。

当天午时,洛阳城门大开,洛阳郑国公刘满,按着降臣的礼仪,迎大军入城。

三万铁骑入得洛阳城。

因着周围的关卡道路,早就被胡人封锁,难有消息传出。

虎牢关王弘毅的大军,已达城下。

城头看去,一片红色旗帜海洋,首尾相连,一眼望不到边,连绵十里。

虎牢关上,负责守卫的将领,看着外面连绵十里的大营,脸色阴沉,气氛压抑。

“人数有着十万之众,实是令人震惊!”

“只是十万兵,还能挡上些时曰,可成军手中,听闻有着攻城利器,怕是难以和以前一样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