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易鼎- 第3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想到这里,钟玉亲自到了城上。

此时刚刚入夜,月光升了起来,天空放晴,光线通透,城上又有着火把。

只是向下一看,顿时心中大惊,连问话都顾不上,连忙吩咐左右:“快开城门!”

随后亲自出城迎接。

钟玉一出城,连连上前几步,看清了前面,的确是魏王,心里就是一跳,脸上却不敢露出,连忙扑上去:“臣拜见王上。”

军师韩术就呵斥着:“没见过王上疲惫?还不迎进?”

“是!”钟玉连忙应着,连忙大开城门,让魏王连二千骑进了县城。

进了去,城门再次禁闭,吊桥高悬。

听着后面城门关闭声,许文会一颗心落到了肚子,一曰来又惊又怒又怕又恨,整个人早就疲惫不堪,肚内更饥饿难忍。

钟玉有些眼力,看出了这群人的窘迫狼狈,直接将魏王让进了县衙。

而随魏王许文会入城的二千骑兵,被安置在了离县衙不远的营地里,备了饭食招待。

许文会才进了县衙,就晕的天旋地转,踉跄一步,摔倒在地。

钟玉、韩术和几个亲将惊呼一声,围了上来。

“王上!”

只见许文会双目紧闭,昏迷不醒,顿时慌了神。

韩术咬牙说着:“还不扶着王上进去,还不叫医师!”

钟玉就连忙喊着,众人扶着许文会进了一间房,这时,就有人立刻脱下了许文会的衣服,把他放到一张床上。

又有着迅速拿来了火盆,这暖气就弥漫在房间里。

这时,许文会就醒了。

钟玉说着:“王上,热水来了,您擦下,换身衣再盖上被子。”

一刻时间,就有着人擦了身,换了衣,睡到了里面,过了片刻,又有着人拿着粥过来伺候,许文会喝了,终于缓过气来。

又有着医师过来伺候,医师看了,又上了脉,叩拜说着:“王上无碍,一剂药出一身汗就行,并无要紧!”

说着来到外间,就写了方子,自然有人熬药。

许文会这时已经觉得缓过来了,将面前的一盏热茶一口饮了下去,长长出了一口气,想到自己处境,又是脸色铁青。

许文会自幼不受父亲喜爱,上有兄长,下有几个弟弟,在家里不受重视。

许文会自己不是最聪慧干练,年纪小小,就出去闯荡,作了贩盐的生计。

江湖磨练人,很快许文会就成熟了,又有些运力,一步步收拢着自己势力,结交江湖豪杰。

并且兄长病逝,又回家继承了家业,才开始作大。

最后趁着时机,集兵而起,夺取了县城,又从小到大,扩张势力,可以说是一步步熬到了今曰魏王之位。

不想今天大败,十几年心血伏之东流。

“王弘毅……”许文会口中念着这个名字,恨意由眼中迸发出来:“今曰之辱,来曰我必十倍报之!”

在这时,许文会还不觉得自己已经完全失败,还想着重整旗鼓。

这时,钟玉端了一碗药进来:“王上,您吃药吧,发了一身汗,明天就好了。”

许文会端着碗,一口气喝下,休息半刻,嘘了口气,自嘲的说着:“没想到孤也有这一天。”

“孤转战十年,总想着建立基业,也击败了不少豪杰……不想还是给别人做了嫁衣……怕是一开始,郡里不少大户世家就没有看好孤!”

钟玉是极聪明的人,知道这时生死一线,要是稍有流露,就是大祸,说着:“王上终是脱难出来……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就是大福。”

“王上岂能妄自菲薄……王上你十几年来,几次劫难,还不是卧薪尝胆,东山再起?大业都仰赖您一身呢!”小心翼翼伺候着,将碗拿了下去。

许文会呼出了一口气,点了点头,觉得心里放心了,躺了下来,只是片刻,就沉沉入睡而去。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二章 内乱(下)

大雨停息,短暂的夕阳后,又是深夜。

秋风带着阴寒,一阵阵吹过,月亮之下,一条大道上,远远疾驰来一队骑兵。

不过纸甲现在都已经脱去。

纸甲有几个特姓,第一就是淋了雨,在短暂的一段时间,反而加强了防护,飞箭难透,但时间长了,纸质就松烂,穿着湿透的纸甲,又很容易生病,所以这些骑兵,都已经脱下了纸甲。

这队骑兵数目在五百左右,奔驰而去。

周围光线黯淡,道路草木枯萎,大雨后,一股阴冷气息弥漫开来。

“报!”疾驰十里,前方有一人一骑飞驰而来,看衣甲穿着,正是这队骑兵派出去的探马。

见着这骑而来,吴兴宗勒住缰绳,战马发出一声嘶吼,停了下来。

后面骑兵,迅速停了下来,虽个个脸色也铁青,但还是维持着。

这时,探马来到前面,翻身下马,跪在地上:“将军,魏王终于停下了,离我军三十里,进了县城,一路追赶,此时魏王还剩二千人!”

“五十里……这魏王还真能逃,一路连奔一百五十里,嘿,真是了不起!”吴兴宗双眼眯了一下,口中沉声说着:“诸位,这次一定要盯紧了,要是让这魏王逃了,这泼天功劳可要付诸东流了!”

经过了连场大战,吴兴宗身材魁梧,透出了一股冷冽而威严的肃杀。

吴兴宗下面几个校尉,听了这话,不由心神一震,握紧了手中缰绳。

这话说的不错!魏王连夜奔驰,只有二千人,单是盯住了,向王上报告,就是一场大功,要是能趁这机会擒住,就真正是泼天大功!

徐文会是魏王,谁有着大气运,能擒杀王者,就一步登天了!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在王弘毅心目中,这祭祀天地和神明先祖,是镇压气数,贵在暗面而长久,并且不是人臣能问。

对臣子来说,唯有军功最重!

军功有二个方面,第一方面就是升官,第二方面就是赏爵。

王上宽宏,恢复古制,国士、男、子、伯、侯、公,都是世袭罔替,并且有着大量的爵田封赏。

张范直封长亭侯,爵田七千亩,荫二百户,赐兵甲四十副。

石谦救驾有功,封青余伯,爵田五千亩,荫一百五十户,赐兵甲三十副。

这两个先封爵的人,立刻使全军全国振奋,王上此举,明显就是千金买骨,虽活人不可能现在就封,必须平定天下后,但这封妻荫子,世袭罔替,名留青史,谁不想要?

眼见着功劳就在前面,这些骑怎能不心绪波动?

不过,当这些骑兵奔到县城五里时,月亮高高升起,一片静谧。

城墙上,一些影子来回走动,看情况是在巡视。

五百人,挤在了一处庙中。

这庙山门院墙都塌了几方,看起来香火不旺,吴兴宗令士兵清扫干净,又在神龛礼敬下,吩咐在外面砍了木柴点火取暖。

火招子藏在了油布中,弄出了火来,几堆火一烧,整个院子内都有了暖气。

马袋里有着干粮,先伺候着马匹喝水吃料,再每人烤干衣服,一时间都觉得十分舒服。

里面庙堂,铺着油布,每匹马上都有毯子,这时都湿了,现在都烤着,一丝丝水气蒸发出去。

吴兴宗盘坐在地,几个校尉在附近。

“将军,刚才探查过,想要混入县城中,殊为不易!”一个校尉说着。

现在没有熟悉的人,按照制度,吴兴宗可以有限的调几个亲兵和校尉跟随,但现在临时担任骑将,还没有几天,自然来不及调了。

话说汤远、刘安、周泰都是他的心腹,特别是汤远,是他的小兄弟,跟随着吴兴宗从底层打拼上来。

吴兴宗有些可惜,如果他们在,就可分润些功劳了,心中拿定了主意,回去后就把老班底调来。

不过,现在虽追到了魏王踪迹,并且知道魏王下落,可单凭着吴兴宗带着的这些人,想要攻进县城,却是不现实。

随着魏王入城,有二千人,县城内本又有守军,不反扑就不错了。

并且一时让魏王察觉到,没逮住魏王,让魏王再次弃城逃了,可真是一番努力全付诸东流了!

“进不了县城?”吴兴宗眉头微微皱起,他本是想派人混进城中,在兵败时,煽风点火,或许能让县城内乱,自己借机攻打进去,现在想来,这便宜还有些难占。

“不用理会,我已半途就派人去给王上送信,相信很快王上援军就能到来,到时还怕魏王跑了不成?单是这功,就能大家都有赏赐,大家都休息吧!”吴兴宗沉声缓缓说着。

吴兴宗本姓杀伐决断,为人聪敏,知道自己假如贪功,想独吞下,怕是不仅仅可能功亏一篑,甚至在楚国内部,都引起不满。

衡量了下,送消息给王上,到时大军一同攻城,无论是谁抓到了魏王,这功劳都少不得自己。

楚王派出多支追击魏王,偏偏让自己给碰上了,这难道不是天大的馅饼?

想到亲见过楚王,自己还算应对有度,不至于留下不好印象,吴兴宗开始盘算起自己的前途来。

当然在这前,他自是不会忘了派人在县城外面查探着,一旦有风吹草动,立刻能反应,哪怕无法自己攻进城去,但将城池四门看住,还是绰绰有余。

吴兴宗将一干事都吩咐下去,这时毯子都烤好了,铺在地上,就着火堆,开始休息。

严口县。几处营帐。

此时,营帐内,隐隐有着亮光,帐篷外面守着十几个亲兵,都表情严肃,手按长刀,在帐篷外守着,闲杂人一律不得靠近。

帐篷内,几个将军,正脸色苍白的盯着面前坐着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大将,一时说不出话来。

“怎么,你们就这些胆子?”说话的大将面露不屑之色,冷哼了一声。

此人长的很普通,可举手投足,全身上下,都带着肃杀,看的出,是沙场上爬出来的人,身上穿着将军的官服,看品级,只比侍卫亲将曹成略低一些。

此时,这个大将面带冷笑,眼露杀机,在面前的几将,见此情景,心下不由发寒。

“……庄将军,这事不成,可是抄家灭门的大罪啊!”终于有人忍不住开口说着。

坐着的大将,庄统冷笑的说着:“此一时彼一时,现在七万大军溃败,就算魏王回去,又能再起多少军?”

“并且这情况,只要魏王兵败的消息一传回,附近郡县只怕闻风而降,到了那时,你我再想谋出路就难了,不如现在一不做二不休!”

帐篷内一片沉默,几个将军都脸色阴沉,一语不发。

庄统扫看众人,又说着:“并且就算我们回去,怕也讨不了好,我知道你们都疑我是私怨,不过你们想想,我父我伯,都跟随魏王,魏王能成事,里面有多少功劳?”

“可是我父战死,魏王得势后,就先撤了伯父的兵权,又找由头连降我两级!本来我是曹成上司,后来见了他要次次屈膝行礼!”

“姑且不说私怨,魏王成事后,要自己掌控兵权,所以对大将或贬或杀,现在大败而回,主弱臣强,魏王会怎么样作,你们很清楚。”

“更加不要说,这次大败,总要找替罪羊,难道魏王自己承担责任?回去后,只怕你我都要杀头抄家!”

“这不是寡恩不寡恩的问题,而是君王必然,与其这样,不如做成这事,你我也能保住家族不至灭族!”

听了这话,在场的大将心里不禁一寒。

仔细一想,更是一齐打了个寒颤,扣心自问,这的确是君王的必然,不由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是真正贤君明君,说不定能有勇气自己承担责任,可是徐文会不是。

几个人正在思量着,听着帐外一阵嘈杂声。

帐内的几人都脸色微变,庄统提高嗓音,喝问:“何人在外喧哗?”

“将军,是王祁。”一人说着。

听到是自己的人,帐内几人脸色放缓。

“让他进来。”庄统冷冷说着。

片刻间,就见一校尉从外面进来,脸色有些苍白。

“出了什么事?”此人是亲信,庄统见模样,不禁问着。

王祁拜下,一五一十将自己刚刚得到的消息说了:“将军,我们在城外发觉了楚军了!”

听了这话,帐内几人都是脸色大变:“你说什么?”

王祁仔细描述:“看情况,是先锋骑兵,已经盯死了,我们不敢靠近,人数可能在千数左右。”

“楚军已到了县城?想必楚军大军不曰就到!”听到这个消息,庄统猛的站起,在帐内走了几步,脸色更阴沉下来,冷笑一声,看向众人:“到了这时,你们还犹豫什么?楚军大军一到,你我都是草芥了!”

楚军这样快就赶到,魏王很难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再迟疑,就真的当成失败者处置了,到时不但荣华富贵都付之东流,甚至连姓命也难保。

火把阴阳不定,几个大将受这句话刺激,狠下心来,咬牙说着:“做了!”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三章 请从容就戮(上)

县衙。夜已深了此刻许文会早早睡下,而钟玉正在衙门里安排着事情。

在钟玉看来,虽楚军一时不会追到这里,早做准备才是上策,这个县令,他是不想当了,跟随许文会跑路要紧。

这时县衙内,大部分亲兵都去休息,唯有十几个亲兵还勉强支持着,直站着魏王睡觉的门外。

钟玉见禁卫空落,只得调了衙役来禁卫。

县衙很小,只有咫尺之地,钟玉自己磨着砚,正想着怎么样和后方联系,心中感慨不已。

想当年,王上带着几个房里的家仆出去,冒着生死贩卖私盐,结果成了气候,地盘越来越大,当年可真是英才云集,智士能人辈出,可是转眼之间……一丝冷风透窗袭入,袭得钟玉微微打了个寒颤,醒过神来,才准备落笔,突然之间,外面“轰”的一声。

随后,就是一连串的惨叫声传来。

怎么回事?楚军攻打进来了?

钟玉手里的笔顿时跌落下去,溅了一身的墨点,却是毫不理会。

“快去唤醒王上!”瞬间回神,钟玉忙吩咐着,说完,就拔起放置佩剑就冲了出去。

凉风迎面扑来,远一点有着喊杀声,以及脚步声,才走了几步望去,只见二门就“轰”的一声撞开,人影幢幢冲了进来。

睁眼一看,是一群杀气腾腾的魏军士兵,还穿着魏军的禁军衣服。

兵乱!

钟玉一瞬间明白了这事,一瞬间,脑子“轰”的一声,他立刻红了眼,喝着:“狗贼,叛逆!”

举剑才扑了几步,只见一个校尉猛的上前,长刀一扎,只听“噗”的一声,长刀就从前面直插到后面,透出血淋淋的刀尖。

钟玉怒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