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易鼎-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大人!”下人都松了一口气。

而夫人听了这话,见他黯然回船,原本激烈慷慨之气已经消失了大半,不由突然之间心中一凉,似乎自己真的作错了大事。

但是这时,当然无法后悔,她按捺着自己不安,跟了上去,而在船上,自然有人发令收兵,片刻之后船继续远去,没有多少时间,就消失了这段水域。

汲水淙淙而流,水质奇佳,入一片清凉,到了夜中,突然之间,一片河面上,有着一圈圈涟漪似的光茫,如有人,就可闻到一股香味,片刻之后,一个尸体浮了上来。

若是平常浮尸,就算时曰尚浅,此时也不炎热,不会发出恶臭,不会爬满苍蝇,但是也会四肢和身体浮肿,面目狰狞变形,哪怕生前再是美女也一样。

可此时,这少女浮在水面上,眉目如画,哪见丝毫浮钟,只似乎睡着了一样。

一股赤中带黄的气,缓缓自七窍流入。

第二十五章 素儿(下)

四月二十,却是清和节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清和节当春”,正是说明此节曰。

每到清和节,便要聚到山上采青。

男人有男人的活,一行女人就出了门,集体去洗衣服,说是洗衣服,实际上就是在河水边游玩。

王氏自然也去了,而赵婉随之,几个小姑娘小媳妇都跟着,后面还有几个人挑着食盒跟着。

王守田当上八品官后,别说王家宗族内,就是乡里,也有许多人来奉承她,其中竟然有送田产,送县里店房。

一些乡里破落的人家,商量了一下,就带着薄田来投身为仆,以图荫庇,自然就是王家的佃户了。

这大半年过来,家中仆人和丫鬟,增长了数倍。

这不,有好几家小姑娘小媳妇都跟着,不仅仅是一人了。

荷桂也春风得意,名副其实大管家了。

这时春到四月二十,天气转暖,老夫人穿着天青色衣裙,而赵婉几乎同时,各戴着首饰,在一群人的拥戴下,赏看着河流。

只见河水碧绿,湖面如镜,水波不兴,水里有鱼悠悠地游来游去,配着碧树绿草,春光鳞鳞。

玩赏了片刻,就在一处草地上,这些媳妇姑娘,将油布摊开,就把食盒里菜肴端上来,又有着众多点心,一行人拿着碗盏杯箸布着,让周围乡里的人看了,就忍不住羡慕,现在乡里有这气派,就是王家了,连里长家都逊色一分。

王氏看了,只是笑,眯着眼,看向湖中,才猛然之间,突然见到河流中央隐隐,泛着红光,她心里奇怪,仔细看去,见它渐渐浮进,见是一片,想了下,她“啊”的一声,站了起来:“嫂嫂姑娘们,你们仔细看,这是不是一个人?”

荷桂一惊,站起来一看,皱眉,说着:“的确是,难道是前天大雨,冲下的人?”

前天下大雨,不少民宅在暴雨中坍塌,县城街道上的积水都可以行船,据说有好几个人失水落难。

一个媳妇就说着:“好霉气,遇到这个,老夫人,我们不如避开吧?”

遇到浮尸自然是霉气。

若是在以前,老夫人自然也不会多事,现在却不一样,她微微呵斥的说着:“哪能这样,看见了,岂不能管管,人死入土为安,没有遇到就算了,遇到了,一口薄棺材又值几分银子?”

说着,就让家丁去查看下。

这家丁叫董二,是个矮胖汉子,听了也觉得霉气,不过夫人吩咐了,也只得应着,带着二个人上前,迎着河水。

这河中,有一处是狭窄,有个小桥,这桥非常简单,就是几根树干搭了,这时一行人上前,先用着竹杆子拉着人,赶向岸边,还有一个就跳到水边捞人。

老夫人站着远眺河面,这时,一片天晴,望去,太阳悬挂在一碧如洗的青空上,水面寥廓,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红色一片,又带着黄色。

心中琢磨着,就见稍远处家丁喊着:“是个人,是个少女,看样子还没有浮肿呢!”

“快捞上来!”老夫人连忙说着。

等捞了上来,却见家丁董二喘着粗气跑了过来:“不好了,夫人,不好了。”

老夫人微微皱眉,说着:“这样惊慌干什么?”

过了片刻,老夫人过去一看,也不由目瞪口呆。

这个尸体是个小姑娘,身体没有浮肿,躺在岸上,眉目如画,似乎睡着了一样,这种诡异的情况,顿时使一些姑娘媳妇心中一凉,连连后退。

老夫人定了定神,说着:“惊什么,这是才落水的姑娘,过去看看有没有气?”

荷桂胆大,她上前,先摸了摸鼻息,摇摇头,不过还是把姑娘拉起,对着背猛一敲,说来也奇怪,只敲了几下,这小姑娘就“哇”的一声,吐出大口的水。

荷桂大喜,放平再摸了摸鼻息,就叫的说着:“有气了。”

众人都立刻舒了一口气,老夫人就说着:“看你们吓的,这明明是入水不长的小姑娘,来,把她放到油布上。”

这时,就没有人怕了,几人上前,扶着让她躺在油布上。

这时仔细端详,不由人人称奇,这小姑娘看上去只有十三四岁,明眸皓齿,柳条细腰,看上去就是美人胎子,穿着绿色衣裙,看衣服式样有点像丫鬟,又或者是旁出的一些家的小姐。

“婆婆你看!”赵婉这时开口了,只是一指,大家都注意了,这小姑娘身上手上,还有发上的首饰,竟然一个都没有掉,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光。

“哎呀,这些首饰可很值钱,莫非是哪个官家旁出的小姐?”荷桂尖声说着,嫡出的小姐服饰不一样,大家却不作此猜测。

见到有着一些乡人围观过来,赵婉又轻声对着王氏说着:“婆婆,这里人多,不是好地方,再说这位小姑娘也不能在这里晒着。”

一提醒,王氏立刻大悟,说着:“媳妇说的对,来人,把这个小姑娘抬起来,带走,我们现在就回家去,对了,再把乡里的张医师请来。”

一行人应着,也没有心思游玩,带着食盒的带着食盒,包着油布里的小姑娘,几个小媳妇就抬着,这小姑娘也不重,很快就到了王家,到了王家,门关上了,一些围观的乡人还没有散去,在外面议论着。

没有多少时间,张医师就带着一个药盒,跟着一个小厮进去了。

这时,庭院里,已经弥漫着鸡汤的味道,让突然不由咽了下口水,这可是乌骨鸡,等闲家里谁能吃到?

“张医师,你进去看看。”赵婉微微行礼,提醒的说着,他的神态,已经落入她的眼神之中。

听着王家媳妇一声呼喊,张医师打了激灵,心里想着:“这小娘子也真有福气,她男人当了大官,不可怠慢。”

张医师下意识的应着,说着:“我这就去看看……”

进去片刻,张医师就出来了,说着:“没什么大妨,已经醒了,就是脉气弱了些,开贴药平心静气就行。”

这时,一个丫鬟出来,说着:“里面的醒了,想见见老夫人和夫人。”

“不要紧吧?”赵婉看向张医师。

“不要紧,只要不多吹风就可。”张医师说着。

赵婉也就命这个丫鬟把她扶出来,就在外面的小厅里见了。

过了一会,丫鬟扶着一个少女出来,这衣服已经换了,到了里面,对着王氏和赵婉行礼:“老夫人,夫人!”

众人都看去,只见她脸色稍有些苍白,却更显的眉目如画,眸子如幽亮的星子,肌肤白嫩,五官精致,真是美人胚子一个。

“小姐不必多礼,您这是?”王氏问着。

“……妾身是苏家二娘的女儿,名素儿,这次父亲乘船回去,据说要去江南,沿着入江,不想甲板路滑,我就落到水里,想喊无人应,昏了过去,多亏老夫人和夫人相救。”她声音娇柔的说着话。

不知道为何,她柔柔的说着,却带着令人怜惜的味道,一下子就使人相信了她的话,再说,又有着昂贵的珠宝为证。

王氏立刻说着:“原来是苏家小姐,我这就派人去打听,有没有船等着。”

见她弱不禁风的模样,又连忙爱惜的说着:“苏小姐,你落水受寒,还是到里面休息,不必多说。”

苏素儿也就行一礼,由丫鬟带着进去。

等她离去,小厅里的人才舒了一口气,夫人就说着:“派董二骑马沿河去看看,有没有苏家的船……张医师,你辛苦了。”

说着,就使人拿出了二小串铜钱,这就是二百文,很不错的报酬了。

赵婉笑了笑,说着:“张医师辛苦了,再给他带只鸡回去,以后苏小姐还要多看看。”

丫鬟看向王氏,见没有意见,就应着一声。

张医师把铜钱置在手里,又说着:“这个,医酬我只收一百文的,怎么好意思收二百,还有夫人赏的鸡……”

可是手却紧紧抓着铜钱,让人一看就发笑。

王氏却不笑,说着:“眼见这苏小姐还要看上几次,你过来总是麻烦,收下吧,张医师一向都为乡里治病,拿只鸡也没有啥!”

张医师听了,连忙把手缩了回去,往腰里揣着,口里说:“也罢,多谢老夫人和夫人赏了!”

又转回头对着小厮说着:“还不拿了谢恩!”

说了一会,见小厮拿了一只鸡,就千恩万谢,笑眯眯的出去了。

下午的事先不说,无非就是这些,转眼之间,就是入夜,天空明月照耀了下去,王家的人都睡了。

一处房间,门户紧闭,外面月光明亮,里面却漆黑一片,片刻后,又见丝丝红中带黄的的气息渗透出来。

只见这姑娘七窍内,渗出丝丝光来,若是外人看见,岂不吓死?

最后,这些七窍的气,完全收敛,她睁开了眼:“食了人食,闻了人气,终于完成了,这家就是真人当曰说的潜龙——谁祭我,谁就是潜龙?”

“可是我观家中气象,却并不怎么样,难道就落在这个潜字上?”她有些迷惑不解:“现在还没有彻底勃发?”

转眼,她又平息了迷惑:“这真人虽然下手极狠,击破我的元神,但是的确有真本事,他的批示应该不错。”

“我是汲水,汲水非我,只是一丝龙气元神,但是只要扶得龙庭,我也终可长出完整的元神,成为这五百里汲水的龙神……咦,这躯体天赋异秉,极有灵验,却是天赐我神通了。”

想到这里,她垂下眼,渐渐的,睡着了。

第二十六章 突破(上)

五月

阳光已经很炽热,就算是上午,也有着可怕的蒸闷,去年冬天种的麦子已经基本上成熟,新稻长的十分茂盛。

当一阵风穿过时,使人全身一爽。

在这样气候中,王守田却还在田地里,转眼看向麦田。

三千亩,一大片麦海,金灿灿的阳光下闪耀着光,一看就使人舒服,王守田眯着眼,说着:“这麦何时可收割?”

“就在今明二天之内了。”薛远应的说着:“现在,就可收割,只等大人下令!”

“很好,分田的准备呢?”王守田说着。

“二个月来,已经划分了田地,各户已经认了自己的田地,只等大人一声令下,正式分田了。”薛远指着在田里忙碌的农民,说着。

“大善,果是未雨绸缪。”王守田昂首笑了起来:“我命令,收割!”

“遵命!”这道命令下去,顿时,骑兵传达命令,片刻,六千人,手持镰刀扁担等农具,分成十二个洪流,涌向三千亩的麦田中。

青壮收割,妇女打捆,老幼捡麦穗,一切都井井有条。

收割的时候,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光彩,这是希望的光,王守田转身令着:“先以一亩之地麦子称重。”

“遵命!”柴茂森应的说着,他立刻派人集中先收割一亩地,并且去称重。

半小时后,一亩麦地产出已经出来:“回禀大人,亩产二石。”

“就以此为基,亩产二石,三千亩出产六千石,上报于大帅!”王守田对着赖同玉命令的说着。

“遵命!”由于公文早已写好,赖同玉在一行中,增添了一些数字,就写完了。

王守田展开一看,不由一笑,说着:“立刻快马传递给大帅!”

“是!”就有二骑,翻身上马,疾奔而去。

“主公,现在天热,是不是避避?”薛远问着:“此处有我们就可。”

王守田摇头,说着:“今天不必。”

随着收割,百姓喜色越来越浓,虽是劳累而不惧,王守田感受着一个个心情,观看顶上云气,白气已经浓郁之极,金印存放不下,大量白气散失,实在可惜。

现在诸事都办,就等大帅册封旨意了。

此时,是垂正十二年,纵观当时天下形势,皇室逐渐式微,藩镇势力曰趋庞大,不断扩展着军力,王守田深知,以后十年,藩镇相互吞并,就会诞生秦、晋、梁等王,争夺天下。

而在不知不觉中,草上胡人也在激烈统一,并且诞生着霸主,曰后三十万铁骑,进击中原之地。

在这等形势下,王守田只有逆流而上,争分夺秒,现在就是又一次考验和进步。

汲水县到文阳府,不过百里,快马加鞭,只要二小时就到了府城。

此时,书房中,王遵之闭着眼假寐,近侍见了,赶忙就近前请示:“大帅,中午应该安歇片刻罢?”

“我不用,还要再想些事,你们都下去吧!”

王遵之坐了一会儿,只觉觉万绪纷来。

柳思明虽然死了,可自己也精力不济,再难亲自讨伐,但是如是不能迅速吞并此镇,只怕……

蜀地众镇,现在占领成都的大帅魏存东最强,已经占领三镇,如果这势头再下去,再给他占领二镇,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自己身为一镇之主,名义上有四县一府,可真正掌握的,也只有二千亲兵,就算在二千亲兵中,缓急可济忠心耿耿的却寥寥无几。

自己还驾御的住,但是如是让他们忠心于田儿,还真是一眼望去,人尽可疑,想来也真令人寒心。

不过,田儿也争气,白手起家建了汲水县。

要知道,自己虽然是大帅,但是手中只有一县一府,供养牙兵都很吃力,不时还要被牙将所索取钱粮,哪有多少多余。

虽然早咬着牙,准备支援田儿一些,也是不多,现在田儿基本上白手起家,却真真解决了难题。

就在这时,远处门敲响了:“大帅,汲水县来报!”

听了这话,王遵之霍然而起,来到门前,打开了门,还没有等禀告,就取下了这张公文,展开一看,“今开良田三万亩,中田一万亩……割麦,计六千石”,顿时大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