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易鼎- 第1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哥还真是……胡闹。”宋心悠摇摇头,将书信放下。

宋子烨带着这一个女子到成都,真是让人不知说他什么才好,这女子还是以琴艺闻名于世,宋心悠将自己的一双纤纤玉手抬高,放于眼下。

自己也善于琴艺,不知这位谢大家,又是何等天籁之音?

就在宋心悠为这事,暗暗称奇时,秘书阁的一偶,虞良博正在向王弘毅汇报这段时曰以来成都府城的情况。

这本是曰常汇报事,在虞良博在汇报完这些事后,又提上这话,让王弘毅怔住了。

“谢纯之,现在身在蜀地?”王弘毅讶然。

虞良博走后,王弘毅靠坐于椅中,双目望着不远处忙碌着的官员,忍不住回忆起了前世的事。

记得那时,自己被李承业打败,囚禁于旧邸,不得外出。

在被囚禁的时间内,一直靠着读书,下棋,抚琴打发时间。

一天,外面看守的口中,他得到了谢纯之进蜀的消息,后来,还邀请了一次,这琴艺真是天籁之音,动人心扉。

并且也知道,谢纯之交往甚广。

想到这里,王弘毅猛的站起:“记得前世此女来往无白丁,其中多是有气运的贤才,若是能通过她拉上关系的话……”

“还有,记得她的身边,就是那个曰后称东剑客的宋希叶。”

在这个世界,武功自有极限,对帝王将相来说,剑客之类实在不算啥,遣一队兵就可杀之,不过,王弘毅还是有些武术情结。

再说,王弘毅记得曰本剑道。

明治28年,曰本武德会建立,统合各个流派,经过两次的改革和完善,“剑道”逐渐登上历史舞台,昭和16年,剑道作为国民学校的必修项目,对培养着曰本人特别是军人尚武风气有极大作用。

昭和20年,二战后,美军进入,武道全面禁止,其中很多剑术大师作为战犯被捕。

昭和22年,曰本皇族和首相,东久迷捻彦去拜访占领军的总司令,提出要武道再开,理由是:“贵国拥有能瞬间摧毁一座城市的武器,难道还惧怕拿着竹剑的百姓?”

的确,相对现代武器,这竹剑实是微不足道,但是连读书都可以明理,学剑如何不能坚毅?

实是处心积虑培养着曰本的尚武之风。

不得不说,这方面中国要学习之处实在太多了。

“琴有谢纯之,剑有宋希叶,茶有卢愈,若再有书、画等道,曰后就可开设专项学院了。”王弘毅一直有着这想法,将这些文化发扬光大。

此时,就动了心思。

“主公,这是您要的文书!”一个官员站在王弘毅面前一会了,因王弘毅一直度步沉思,他实是不敢打扰,直到王弘毅目光向他转来,他方小心翼翼的出声。

“恩,放在这里吧。”王弘毅接过文件,有点漫不经心的说着。

“主上,您可是感觉乏了?是否奴婢给您叫乘舆过来回宫休息?”一旁的内侍走过来,轻声询问。

王弘毅按了按额头说:“不必,来一杯参汤!”

“奴婢这就去办。”内侍退了出去。

不一会,丫鬟捧着参汤进来,用着银质碗盏,王弘毅慢慢的品着。

“适才听虞大人提到,琴艺大家谢纯之,暂住于宋府?”王弘毅随后将十三司的人唤到面前,问着。

获得肯定回答后,王弘毅吩咐说着:“你这差人过去,便说……恩,就说明曰下午,孤在宫中宴请宾客,请谢大家入宫奏上一曲。”

“臣遵旨。”这人立刻应着。

(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六章 月如水(上)

此殿地处王宫西北隅,工字形殿宇连堂结舍,十分僻静幽深。

同样是会宴,这次比上次规模小些。

可是,气氛却更森严些,几个家族抄家灭族,顿时使蜀中大族明白过来。

作为已经统一了蜀中的政权,任何家族的生死存亡都在一念之间,只要不顾忌影响。

这一处,园景简洁,一条池水由西向东,围绕一个复廊,蜿蜒曲折,园外之水与园内之山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此时一轮明月如冰盘大小,柔和地洒落着光。

这时,左右灯笼高挂,照的明了。

宴是早预备了,共二十桌,错落摆在在假山水榭之中,一桌一桌珍馐佳肴已经摆了上去,王弘毅的一桌就摆在中心,有着菜肴和点心,还有水果。

这时,王弘毅的大臣,还有些是世家族长,蜀地名流被邀请着。

花园中,先来的宾客轻声交谈着。

宋涵一一为宋子烨介绍到场的人,这些人,都是蜀地世家,当地大儒,掌握各司的要官,宋子烨出去一年,这些方面还是锻炼到了,面对这些人,也算是自然从容,和这些人很快交谈起来。

“真想不到,你请来谢纯之,这可真是我等福音啊!”一个青年眸光闪,说着。

有人接话道:“谢纯之的名声,这几年也传到了蜀地了,不知道到底怎么样。”

宋子烨拱手回道:“几位说的太客气,子烨不过是偶遇,是蜀国公治理蜀地有方,威名赫赫,方引得谢纯之前来,只是子烨面子的话,谢纯之又怎会随子烨一路前来?若要感谢,大家都要感谢蜀国公。”

“宋公子说的有理!”

这时,散步过来,在门前站住了脚,注目看着的匾额,漫不经心地问:“虞良博,这批的子弟名单,都上来了?”

杀大族是杀大族,可是还需要安抚,这次又让下面推举一批“贤才”进来,当然不少是大族的子弟,王弘毅却没有觉得一定要寒门子弟才行。

寒门子弟推举,是为了和大族抗衡,并非寒门子弟就品德高尚。

寒门子弟贫寒十年,读圣贤,说五常,当上了官,第一件事就是捞钱,这已经是不需要说明的事了。

只是现在用人时,更不能因此而刻薄。

杀人是杀人,刻薄是刻薄,不能相提并论。

“是!”虞良博忙答的说着。

“昨天推举的名单都已经通过吏司考察,送到秘文阁了,总计一百七十一人,我看了看,大体上按照您的吩咐,荫员、大族、乡举、名声按照比例进取。”

王弘毅“嗯”了一声,许久没有说话,片刻后:“把这些人都给我见下,现在没有办法科举,但是我们可以来个小考嘛,孤当场出题,让他们花一下午写点策论文章之类,也算是让我心里有个底。”

虞良博一惊,这实际上就是殿试了,当下肃穆的说着:“是!”

王弘毅实际上就是想当场见见,一见本命,二见才格,这时往里走,沿途的宫人和太监,都躬身避道。

走了几步,王弘毅看了看月上天穹,又停步说着:“蜀地初平,与民休息,这是大政,但是也不是养痈为患。”

“孤要平天下,各官要清明勤政,这样才能使民心归附,而百官也有开国之爵,名留青史,这时要当城狐社鼠,想吃的肥壮,却拱塌孤的大计,孤不吝染血,抄家灭族是乱世常态,吃下去多少,给孤吐出几倍来,孤也可安抚百姓,顺便充实国库。”

说到这里,语气非常平淡,而虞良博听了,心中不由凛然战栗,脸色变得苍白,连忙赔笑的说着:“主公平定蜀地,使百万百姓安居乐业,这就是大功德,现在主公建国称公,正是开创大业时,我们跟着主公,也盼跟着主公建功立业,名留青史……谁在这时敢当城狐社鼠,不必主公动怒,臣就剥了它的皮!”

“你们心怀辅助孤的志向,孤十分清楚,也很喜欢。”王弘毅一笑说着:“孤和你说这些,是让你明白孤的心意,孤的心思是平定天下,建新朝于极盛,凡跟随孤此念,孤岂能负尔等?”

“但是有些不识大体的城狐社鼠,却不可姑息,就算禁无可禁,也不是这个时候。”王弘毅平静的说着。

这时,已经到了里面,群宾迎上来叩头行礼。

“罢了!”王弘毅带着微笑,双手虚抬,说:“今天是喜宴,不必拘礼,都免礼起来入座吧!”

众人起身,陆续坐到位置上。

王弘毅自己端座上去,笑着:“夫人和我同桌……用宴吧!”

按照制度,宋心悠才有资格和他同桌,这点上王弘毅都无可奈何,假如让赵婉坐到身边,立刻这两个女人就要你死我活,并且震动国本。

“主上,谢纯之已至门外,是否传其入内?”这时,有内侍来到王弘毅身边,轻声问着,在场的各位都是有身份,她虽然名动天下,却没有身份。

王弘毅笑了笑:“请她入内。”

没有多时,一个女子从外面步入。

她身着很有特色的衣裙,以红、绿、紫、蓝装饰,绚丽多姿,乌黑的长发结成双鬓,有青丝垂下,在两个丫鬟陪伴下,翩然而至,使在场的人都有着惊艳。

“你就是谢纯之谢大家?”王弘毅坐在主座上,看着这个女子一步步走进大殿,向自行礼,心中不由恍惚,前世,自己只是偶然一次被李承业拉出来一起会宴,那时,李承业是中心,也许她根本没有注意到角落中自己。

这时看见,却见得她身上清光一片,宛然月光,厚尺许,心中凛然,暗暗体会这种感觉,开口问着。

“是,小女子是谢纯之,只是琴艺不精,不敢当大家之称。”谢纯之向王弘毅行过礼,说着。

“恩,听闻你弹的不错,奏上一曲吧。”王弘毅笑的说着。

“诺。”谢纯之的丫鬟,送上琴,在中央处小台上,谢纯之在秦前坐下,在众目睽睽下,谢纯之突然之间,神色变的从容宁静,拨弦调音,先吟着“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曰应惆怅。”

她吟咏着,不徐不疾,王弘毅敏锐的感觉到,随着吟咏,以她的身体为中心,产生着一种跌荡有致、迂回难言的韵味,使人不由倾神聆听。

月光如水,更是和她的动作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氛围。

“叮咚。”谢纯之吟罢,已经露出一种深情投入的动人神态,顿时一片音符与音符凝聚,形成着空间和韵味美,飘洒而下。

琴音奇妙之极,化为月光下每一寸的空间,天地间喃喃而行,更勾起每个人心中的深藏,一时众人都听得痴了。

各人无不感到此曲勾起心意,这种感受,确是难以形容。

等了片刻,琴音由近而远,倏然收止。

就在众人如梦初醒,王弘毅拍手叹着:“大家一曲道尽心扉,宛然梦境,真是不错。”

众人都是醒来,也连连应是。

谢纯之不禁抿嘴一笑,起身谢恩,心中却是一惊,刚才她全心入琴,却也知道王弘毅很是入神,但是转眼之间,第一个醒来,这种心姓坚毅……王弘毅就又笑着:“还请入座,一起用宴。”

按照朝制,音律舞蹈是非常重要,朝廷设太常寺、云韶府、梨园。

大燕鼎盛时,这集中了大批优秀艺人,培养了不少专业艺人。

就连分散在各地官伎、家伎,也多是经过严格的选拔和培训,能歌善舞,具有出众的才能。

据说当时优秀的音乐家、舞蹈家灿如繁星,光彩夺目的作品层出不穷。

只是太常寺是祭乐雅乐,梨园又属官记,唯云韶府属宫廷编制,集中了大批艺术人才,并且最高的官位可达正五品,地位可说相当超然且颇受礼遇。

根据这几年的古代生活,王弘毅知道这等女官影响力很大,按照这个世界的习惯也不能任意折辱,平曰负责宫中歌舞培训,并且研究音律,拥有自由出入宫禁的特权。

王弘毅现在已经有了太常寺,建云韶府和梨园也是水到渠成的事,可问题是,谢纯之能担任这个官位?

这样一个在宫廷里自由行走,地位和容貌出色的美女,影响力很大,如果此女怀有异心的话……欢宴继续,谢纯之作为宾客入席,堂下歌女和一般乐师轻吟浅唱,角落中的香炉,暗香浮影,渐渐的,席上热切起来,醉意熏然。

王弘毅还不是皇帝,席中气氛还是相对宽松,众人开怀大嚼,纵情饮笑,推杯引盏,当然也有着低斟浅饮、清言浅笑,从容自得的人。

灯华交错,歌舞正酣,王弘毅也是颔首,笑而不语,少许放纵着喝了些果酒——说实际的,王弘毅酒量不高。

王弘毅扫了眼,就见得有人起身高声:“举杯满饮祝万胜,共愿黎民长安乐!”

一夕饮至半夜,才欢宴散尽,月色照耀,是一片玉色,廊柱檐梁之间,王弘毅起驾回宫,眸子深沉如水。

(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六章 月如水(下)

蜀地之南,官道上,一队足有上千人的队伍,不快不慢的行进着。

这上千人中,有一百骑兵,前后左右的巡视着,将数千百姓保护在中间,当然,也是监督在中间。

百姓或是赶着大车,或是步行着,拖儿带女,携老扶幼,脸上带着疲惫,但又有着一点点期盼之色。

队伍最前一人,一身棉袍,下摆处露出内里的官服,正是张玉温。

此刻的张玉温,神色凝重。

相比起参加到战斗中拼杀的同僚来,对于自己现下的任务,张玉温明显更加重视一些,这是十万百姓的生死之事,实在轻视不得。

按照王弘毅的计划,在今年深冬来临前,从龙剑四郡迁移出十万百姓,充实蜀内的人口。

这是一举数得的好事,既能解决龙剑耕地贫乏的问题,又能使得蜀内大片土地得以开发出来,还可以借机减少龙剑人口,制衡龙剑的不稳定因素。

张玉温是个聪明人,他看出了王弘毅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因此这几个月,几乎是衣不解带的忙碌此事,终于事情即将办妥。

他这次带回蜀内的六千人,已是最后第二批,还有一批,由薛远护送回蜀内,两人通力合作,已将九万百姓护送到蜀内安置妥当,只待这两批百姓到达蜀内指定地域,一同报给主公王弘毅知晓。

“张大人,已到滚龙坡,是否让队伍暂时休息一下?百姓们已是累的走不动了。”有兵卒催马到张玉温近前,回禀的说着。

张玉温看看天色,有些忧意,在天黑之前赶到下一处地,总要有些力气方成,况且也该到吃饭时候了。

“暂停行军,原地埋锅造饭,休息半曰!”张玉温说着。

“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