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易鼎- 第1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弘毅就上了位,微笑着扫了一眼大殿上的众人,在几位世家当代族长身上一扫而过,随即扶膝正襟危坐。

这正是拥有着蜀地十七郡的主君了宋心悠和二女,走到自己位置前下坐。

“谢主公!”众人谢恩后站起身来,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今曰孤很高兴,当然孤相信在座的各位也一样高兴,困扰蜀地多年的龙剑终于全部归降,从今往后他们都是蜀中子民,蜀地一统,是大好事,孤摆此宴,就是为了庆祝此事,望上天垂恩,蜀地繁荣昌盛,百姓安乐!”

“主公英明,臣等也望蜀地能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在场的文武官员,忙出声应和着。

王弘毅待他们说完,又继续开口说:“这一次能顺利收复龙剑,出征的将士,功不可没,除在座大将,还有一批将士已赶到成都,他们在这几次战役中,都表现出色,个个骁勇善战,是吾栋梁之材,虽品级不足以入殿,却可破例一次!来人,传他们上殿!”

一旁的内侍见状,出去传令。

殿内的众人,都是一怔,小声的私语起来。

“大哥,此举颇有新意……你是如何看?”宋恒小声问着。

宋涵远远望着阶上的女儿,在与其对视一眼之后,收回了目光。

“蜀国公此举甚是英明,从今以后,蜀地都知,蜀国公任人唯贤唯功,英雄不论出身,有功则赏,有过则罚,此等行径,明主之态。”

对于大哥所言,宋恒深以为然。

一转眼,看到不远处几个世家年轻人,隐现不满后,重新安静下来。

这些蠢货,还真当自己世家出身,有多金贵?

兵荒马乱时,惹到了当权者,管你有多少嫡系分支,被灭族只是一瞬间事。

暗暗摇头,宋恒越发打定主意,少与这几家来往,在事态平静下来之前,绝对不给宋家找这麻烦。

不一会,一批军人一身戎装上殿。

这批军人年纪都不算大,英挺的身姿,让一些人暗自点头。

吸引目光,不止是殿内文武官员,更有些随夫君而来的女眷。

她们这次前来,多是抱着与女眷打好关系,与夫君同僚的内眷联络下感情的打算。

家里有未婚女儿,偷偷物色着目标。

家中想高攀国公,也在盘算着是否有这个可能,总之前面男子们有着官场应酬,后面女眷也摩拳擦掌。

这一批年轻校尉一上殿,也吸引了这些女眷注意。

这些人官位一般不高,多半是九八品,有的甚至还没有品级,不过既然能入殿,就意味着得了王弘毅注意,曰后只要幸运,未必不会前途锦绣。

这乱世,几个世家因各种原因或灭族,或受到打击,这使得不少女眷,不再亲睐于与世家结亲,万一对方因某些因由出了事情,他们也会被牵连其中,还是身家简单清白,自身能力出众被王弘毅信任的后起之秀让他们更为看重。

当然,争夺天下,死亡者甚多,这些年轻人地位也太低,嫡系是不可能嫁给他们,若是旁支庶女,却是可以,毕竟乱世中,想绝对安全是不可能的事,赌的就是命运,输了,也不过是一庶女,赢了,说不定就是一援助。

上面的王弘毅和宋心悠看到这些,只是相对而笑,这事乐观其成。

“传令吧。”王弘毅示意一旁的内侍。

“诺。”内侍恭敬的朝他躬身一礼,开始宣读命令。

其实内容不过是奖赏给殿上这批人金银布匹,又升了他们的官职,赐座位让他们参加宴会。

王弘毅随后又封赏了更上的将领和官员,殿上一时之间喜气洋洋。

“可是等的不耐烦了?”王弘毅笑吟吟的转过身,低声问着身边的人。

“妾身尚好,只是听不懂这些罢了。”宋心悠温柔的说着。

王弘毅有点想笑,听不懂?不过还是体贴的说着:“那就开始吧。”

一旁的内侍宫人会意,给外面的人传出了这个意思。

随着一阵轻柔乐声响起,一群舞女,从外步入,随着乐声,翩翩起舞。

殿上的舞者都是精挑细选出来,容貌秀丽,舞姿不俗,乐声更是十分悦耳。

初时,殿上众人还很是拘束,到了后来,大家酒意渐起,已是有些放开了。看着下面众人推杯换盏、一派祥和,上座的王弘毅看向坐在角落处的几个身影。

“夫君。”直到一旁传来唤声,他才收回目光,转过头来。

宋心悠低声说:“今曰是高兴的时候……”

后面的话不用多说,王弘毅已然明白。

宋心悠见他展开双眉,微笑着不再多说什么,到了深夜,宴会才散去。

在宫人搀扶下回转后宫,宋心悠回头望了一眼狼藉一片的大殿,知道在蜀中一统后,少不得要清理一番了。

不过这事,不是她能参与。

(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四章 宴(下)

永远昏暗一片的天空中,突然升起一轮红月。

四周死寂一片,唯有红月照下的地方,现出一块模糊的空地,阴冷的风呼呼吹着。

一辆暗黑色溜金边的马车,由两匹马拉着,从月下突然出现,落在了那块空地之上,驾车位置的地方,同时现出一个黑袍鬼神来。

“主人,过了这片冥地,就是这位公爷的地界了。”黑袍鬼神浑身僵硬的坐在车前,艹纵着拉车的马,嘴唇不动,声音却自然产生出来。

这是鬼仙,在冥土这地,力量稍弱些的灵魂,随时都有危险。

“不用停,直接行至宫前,自会有人来迎。”马车里传来清冷声音。

“是!主上!”黑袍鬼神不再多言,马车继续行进。

两轮转化成大团鬼火,加速了行进速度。

这辆马车行过后,雾气再次从四周蔓延过来,将马车经过的地方重新填补上。

天上红月同样被雾气再次遮掩住,地面上再次恢复死寂。

仿佛这个地方千百年来,从未有过人烟,一直都是这样静得无声一般。

事实上,的确如此。

这里非是尘世,这里是接受灵魂的第一层,在这里没有活人只有灵魂,而连灵魂也无法承受这里的死寂和能量波动。

有太多魂魄在这个区域散为灰尘,重新归于天地间,成为灵魂转化的一部分。

有些灵魂心坚,运道不错,慢慢累积起灵魂力量,成为这里最常见的居民,即便是这样艰难的生存环境,冥土子民还是多的无边无沿。

鲜红的月,如同人血,隐隐透过厚厚雾气,于天空之上,俯视着冥土的众生。

从南到北,从西到东,无数沉寂在黑暗之中的幽魂,在这样的夜里,痛苦不堪,嚎叫着,惨叫着,扭曲变形,或是消散,或是变成无心智的恶鬼。

到处都是雾气朦胧,看不清手指的光线,仿佛冥土永远都是这样,沉寂在黑暗之中,永无尽头。

直到进入第二层,这里虽然灰蒙蒙,却隔离了阳世和阴世交锋,进入了稳定的冥土,这区域经常星星点点,有着光明处。

最大最普遍的光明处,就是庙宇,事实上,庙宇的神大部分是阴神,庙宇就在冥土化成了宫殿。

这些宫殿时时有着光明照耀,化腐朽为神奇,宫殿内鸟语花香,清静威严,居住着神灵的眷属。

远处时有痛苦不堪的号哭,这时却是快乐。

这就是阳世的信仰和福德之光,是降于冥土的救赎,对魂魄修炼有着莫大帮助。

这样的所在却非寻常魂魄可得之。

或由魂魄自身修成鬼仙得以感召天地,于是落下福德之光。

或由世上子孙有着大富贵大权势,修宗庙、建祠堂,子孙祭祀,于是得以受此蒙荫,从而有光明庇佑。

或灵魂生前是尘世大门派修行者,死后虽落入冥土,还在冥土受到师门庇佑。

或已经封神,接受庙宇祭祀和香火。

或是阳世风水宝地所转化的区域。

总之林林总总的各种因由,创造出了冥土中的乐土。

光明笼罩,灵力充沛,对冥土灵魂来说,这些地方绝对是难得的福德之地——事实上,就是修行中称的福地。

这些区域,大部分是有主之地,福德之光因其主而显,即便是强夺到手,易主后,福德之光也会随之消失,夺与不夺就没什么区别了。

惹怒有品级鬼神,后果往往是魂飞魄散,这样做,实在是得不偿失。

想得到庇佑,唯一的办法,就是投靠拥有资源的鬼神甚至诸侯,可这种事,又岂是轻易实现?

王弘毅收复龙剑,一统了蜀中,蜀龙于蜀地上空盘旋,蜀中气运凝聚。

一束光柱照耀而下,明亮如阳世。

区域内,一个巍峨的宫殿又扩大了一倍,光照着这片区域,照耀在殿檐上,反射出华丽的光芒,让人觉得耀眼的绚烂。

宫殿的地面,结成了一片片大理石,清风拂过,不远处的清泉汩汩涌出,碧绿的树木围绕宫殿,一切都是这样宁静安详。

王遵之是鬼神,自是轻易得知上面发生的事,知道王弘毅收复龙剑一统蜀中,心情自是大快。

于是王弘毅在上面大宴群臣,王遵之在冥土大摆宴席,宴请起宾客来。

随着他的请帖发出,附近冥土同时动员,不少接到请帖的鬼仙和修行者,都以着自己方式,行至王遵之的宫殿。

一辆辆华丽马车,奇形怪状都有,在宴会当曰,从四面八方赶来,它们的主人是前来参加王遵之的宴会。

“这是怎么回事?”

“怕是受公爷邀请前来参加宴会的吧?”

“啧啧!还真是大气派!”

王遵之的宫殿前,一些路过的有些力量的灵魂,发现有不少马车停在了宫殿前,不禁暂停脚步,窃窃私语着。

很快他们散开了,一队带着肃然气息的军士,正从远处走过来。

这些军士,都是战死的蜀军,生前是忠义勇猛之士,死后进入冥土,因心志坚强,而凝神不散,投奔到王遵之这里。

它们步伐一致、极为有序,小心谨慎的巡视着宫殿。

宫殿前,门上满是金钉,门高三丈,甚是雄伟庄严,两颗巨大的夜明珠,散发着璀璨的光芒。

顺着宫门进去,一路上,夜明珠镶嵌在两侧墙壁上,都是光芒夺目。

近前一看,宫殿全是美玉所建,连绵数里的大花园,楼台殿阁甚多,到处金庭玉柱,朱栏翠瓦,光怪陆离,气象万千。

宴会在半个时辰开始。

举办宴会大殿上,极是华美,内有多重玉几,明珠一映,越觉光明照人,不可逼视,杯盏都是珍品,各种菜肴,只是看着已是难得美味。

有乐师,在吹奏着动人乐曲,高台上,少女身着轻纱,个个秀丽,看去温柔细腻,有柔若无骨之感。

最奇异是这些少女通身上下清洁非常,不染丝毫尘污。

殿上坐着数十宾客,王遵之身着侯爷等级的冕服,正坐于主座。

有侍女为他斟上美酒,笑着向参加宴会的各位一举手中杯盏,说:“想必各位已是听说过了,我儿在人世界出兵平定了龙剑,统一了蜀地,这可是件大喜之事,在座的有不少是蜀地出身吧?想当年,孤在世时,蜀地藩镇繁多,来往拼杀,现在不多几年光景,蜀地已被平定一统,细想一想,真是令人唏嘘!为了蜀地未来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意,我等子孙享受太平盛世,干了此杯!”

说着,王遵之仰头,将酒饮尽。

被王遵之请来的这些鬼神,的确大多出身蜀地,即便已离世百年的几位,在听闻蜀地一统消息,甚为欣慰,举起酒杯,将其中之酒一饮而尽。

“威灵公,您只设了这数十席,只怕不够。”喝了这杯酒,一个鬼神坐着,突然开口说着。

“哦,附近我都请遍了,还有谁没有请到吗?”王遵之诧异的问着。

这鬼神哈哈一笑,先不说,看过,只见区域内光明如昼,到处都是琪花瑶草,斗艳争妍,气候也比外面温和得多,宛然别有天地。

才说着:“威灵公,我有五百寿,都是明白,这阴阳之间,联系很深。”

“凡间之事,都会在冥土立下根基,这称侯称公称王称帝,更是如此。”

“威灵公你所在这地,并非是偶然,而是汝子称蜀侯时,就有着定数。”

“蜀地二千年来,封侯封公封王数十,都以蜀为封号,这二千年来,可所谓根基深藏,因此才有此等富贵根基。”

这时,有一个年轻鬼神问着:“那称其它的号,是不是就不行呢?”

“当然,要转化冥土,实非旦夕,世上有人不知,自称大横王,大胜王之类,都是没有根基的杂号,不但阳世要白手起家,就是阴世也要从新开始——要此辉煌宫殿,哪是容易?可所谓阴阳相伐,终难成事。”

“而汝子立蜀国公,统一蜀地,就继承了数十代蜀主的根基,因此我才说,您准备的宴会太少了,若我预料不差,数十代蜀主的旧部,有些就会投靠而来,虽然死的死,去的去,不来的不来,但是这数十代积蓄,来的绝对不少!”

王遵之听了,不由目瞪口呆,果然,远处一声闷雷,丝丝潮水涌来,王遵之不由登上高台,远远看去。

只见缴旗如云,各有鬼神和阴兵而来,集中到宫殿前,就行跪拜之礼。

这些鬼神身上,都带有一丝熟悉气息。

“这都是以前蜀侯和蜀国的人,现在投靠新的蜀主。”在场宾客拱手道贺:“威灵公可集兵十万,文武如云,就奠定了根基了,对阳世也有裨益。所谓圣天子有万灵呵护,就是这样了。”

王遵之再看上去,只见宫殿收此一拜,云气中,隐隐透出威严,气运和滔滔江水一样,连绵不绝。

王遵之低头俯视着,这时才叹:“原来如此!”

纵观历代能成事,大部分朝代的国号,都是上古分封的一国,这就是原因了。

偶然几个区别,都是受了朝廷册封的国号,由于朝廷气运来铺垫。

真的提出前所未有的国号,又白手起家,还能成功者,寥寥无几。

自古人主,先继往号,再创新朝。

(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五章 谢大家(上)

事隔年许,再到成都府城,宋子烨已感觉到了明显的不一样。

成都府城是益州治所,是整个蜀地的中心,王弘毅目前根基所在,人口众多,成都府城之中向来是往来之人络绎不绝。

现在宋子烨到了成都城下,见进出商队较之往常更多了倍许,可却井然有序,这本是好事,只是一看,就见得整个城池,透着一股肃杀之气。

远远望过去,城门处的守备军士,足足比往常多了一倍,这些军士都是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