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易鼎- 第1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俘虏马匹七百四十一匹,剩余都是不可治疗的死马伤马。”

仅仅这一会工夫,空地上已经整整齐齐躺着一百五十七具尸身,扫看着这些,樊流海深吸了一口气,命令:“卸下军械和铁牌,火葬,骨灰归档存放,以后送回乡里!”

又吩咐的说着:“敌军尸体全部集体埋葬。”

大量的尸体不管不顾,弃之荒野,极易发生瘟疫,将尸体聚在一起,点一把火,无疑是最省事的方法。

就在这时,处理这事的军务官已经上来,他是一个年轻的军官,看这尸体,神色有些黯淡,说着:“是,将军,我这就去处理铁牌和骨灰。”

樊流海叹了口气:“一百五十七人,记下他们姓名,他们应该得的不会少一分,主公会安排妥当……你去办事吧!”

就在这时,一军法官猛的上前,喊着:“将军,是破阵营,这是破阵营主将傅子成!”

听了这话,周围顿时一片抽气声。

“竟是此獠!”樊流海也倒抽一口凉气,瞳孔顿然缩了缩,这时自然有人献上大将首级,这头颅自然是狰狞,显的极是不甘。

破阵营是郭文通经过重重淘汰,反复从精兵选拔出来,凑足了一千五百,都是骑兵,追随郭文通出生入死,凶悍勇猛,屡建战功。

让破阵营名震秦川是在一年前一次战役中,这千人骑兵,在傅子成带领下,正面强破二万大军,杀节度使高常清带着数百骑狼狈而逃,并且一举奠定了郭文通在关中霸主地位,王气勃发不可阻挡。

因此大将傅子成,名震关中,算是关中享有大名的大将,就算郭文通手下大将云集,也算是倚为臂助的心腹大将。

这样强大的军队,这样的大将,竟然给自己在一次埋伏中全部杀了,樊流海怔了片刻,突然之间哈哈大笑。

“天助主公,天佑我军!”樊流海仰天大笑。

郭文通十几年,也只培养出一千五百破阵营,现在至少有六成折损在这里了,以后就算保留些种子,没有五年也再也不可能恢复编制。

灭了这支军队,杀了这将,足够抵上消灭一万军队,这无疑的彻头彻尾的大功,不仅樊流海自己名震秦蜀,就是王弘毅也得了无数好处。

樊流海笑后,吩咐的说着:“传我命令,立刻向主公报捷!”

顿了一顿,又令:“留下一卫处理后事,全军立刻向乌山进发,郭文通敢来,我就狠狠拒敌于关外!”

“诺!”周围的军官立刻应着,士气高昂之极!

面对陷阵营,都有此大胜,哪能不大涨士气?

(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二章 决断(上)

密林之役,很快传遍了附近。

同样一件地事情,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心态,可以看出不同地结果。

这晚上,月色如水,万里晴空,皓月如银,昭德祠小楼上,两个道人还在。

此时虽是初秋,但是蝉鸣还在,满目看去还才葱郁,亭廊环绕,水道潺流,小楼平台上,两个道人一案一棋,这时显出了悠闲自在的态度。

就在此时,不远处腾起一道赤色光华,其色殷红如血,把天际染红了。

左面道士一见,神色不由一变,忙对右面道士说着:“这赤光似乎并非是火德,殷红如血,必主杀伐,不知何兆?”

右面道士目注赤光,沉吟不语,默默思忖,喃喃的叹的说着:“哎……赤光殷红如血,当主战斗或者有将陨落。”

就在这时,下面有脚步声上来:“报,有信报而来。”

“进来!”

片刻,一少年道士上前,恭谨送上一信,两道人一看,顿时色变:“原来是傅子成死了啊!”

话还没有落,远处红光渐渐消退。

观看着下面,只见汉中一股赤气冲天而起弥漫天空,又强盛了几分,汉中城中白气已经接近没有。

再看着远处,一股赤气同样鼎盛,却已经停止不前。

“傅子成是大将,燕颔猿睛、帚眉方口,不想却折损在这里,原本看起来非是夭折之相啊!”左面道人说着。

“其实不然,在太平时,或可看出几分,在战时,各龙争霸,各种各样气运乱成一片,命格之局就各因大运,或有转机,或有危局,其中奥妙难以描述……”右面道人下了一子,说着:“历朝开国,主大将者,都难全周善……岂不闻将军百战死这句?”

左面道人听了这话,不由叹着:“的确如此,只是这样一来,郭公又折了一个将星,少了几分气数。”

“不然,王弘毅气候已成,郭公率兵前来死拼,只怕有大祸,现在折了此将,虽然是有挫,却避免了两龙在此交战……你看郭公赤气迟疑,不再有着一往无前之相,显是不会在汉中,和王弘毅决战了——命数造化之奇,一至如斯!”右面道人叹息。

“只是这样一来,王弘毅气运又增上一分,你见其光炽亮,气势更盛,这如何是好?师兄你见过此人,不知此人面格如何?”

“潜龙不以面相显,这你也是知道,我的确远远看过一次,此人面相只是本来商业和贵格,都只是郡级地步。”

“而此子气运却截然不同,已经凝聚五色华盖,又有青气弥漫,可见此人已经成了气候,公侯之命难以动摇。”

“最奇异的是,此子已经在抚育淡淡的紫气,这就有着王气啊,现在已经是甚有威仪了。”右面道人说着。

左面道士深知右面道人的神相之术十分灵验,连自己亦所不及,因此听了这话,左面道人更是忧虑:“由此观之,此子对郭公威胁很大,不知其寿如何?”

右面道士微叹口气,说着:“按照面相上的寿数,至少还有十数年寿命,不必希望这个了。”

心中却有些迟疑,面相上,似乎十数年后就有一死关,但是现在却有气贯穿,这又不是死相了。

沉吟半晌,左面道士又问着:“难道形相上,就没有弱点可寻?”

右面道士闻言,默然不语,许久,才说着:“大运凝聚,就算有弱点,也难以寻找,天下气运,更不是命格和风水能左右,以后再说吧!”

此时,汉中城外,主帐中王弘毅坐于营帐中,微闭着双眼,在闭目养神,突然之间,心中一动,只见鼎猛的一震,白气弥漫,涌入了其中,丝丝转化成青气。

青气如泉水一样涌现,大有着充满鼎器的模样,王弘毅一怔:“这主何兆?”

现在鼎是公器,充满着就是公器已满,再进一步就是王器了。

这时,有人进来禀报:“主公,有捷报!”

“那里捷报?”

“是樊将军的大胜,大败破阵营,阵斩破阵营主将傅子成,斩首九百!”听了这话,周围顿时一片抽气声。

破阵营和大将傅子成,名震关中,大家都清楚,只是听到这消息,王弘毅一怔,却没有多少喜色,叹了口气,接过信来仔细观看。

王弘毅在帐内度步而行,连走几步,停住了,放下捷报,他的神情有点茫然若失。

大败破阵营,阵斩主将傅子成,斩首九百,这破阵营就好比以前的黑衣卫,对郭文通的打击很大。

这本是大功,但是这时大胜,却起了别的作用。

王弘毅定了一下神,才说着:“樊流海此战大胜,打出了威风,传令下去嘉奖,并且记入军功,战后论功行赏!”

说罢,手一摆将帐幕拉开出去,张攸之忙随步跟上。

此时正是曰尽林梢倦鸟飞归时分。

营帐一段距离当然都砍光了树木,以免被人袭击,但是远处,是一面森林,枝叶蔽空遮住了晚霞。

将落的太阳洒落在森林和田野上,显的格外深邃。

王弘毅仰脸看着天,手抚前额,深深思量,在他的眼中,远处一股龙气,已经停止了脚步。

话说,王弘毅看龙气,只能短距离,只是现在郭军只有百里,已经能感受到。

见此迟疑,王弘毅就知道事情有变,不由矍然叹着:“才下了决心,不想还是回到原本设想上去,这命数之奇,还真是难说啊!”

张攸之咬着下唇没言声,他为秘书阁的冷班,暗中实际上协理阴阳,掌握中枢,使百官各有所司,实际上是宰相责司,也隐隐知道了王弘毅的心意,这时却不敢多话。

王弘毅立直了身子:“不愧是郭文通,这样都能不进兵……唉,果然没有上当。”

说不上到底是失望,还是松了一口气。

自嘲一笑:“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真是半点不假!不过这样也好,松了口气……说这些干什么?说说这次捷报的后事吧,你主笔。”

张攸之笑着:“臣领命,我想,樊将军大败破阵营,阵斩破阵营主将傅子成,这功劳不能不赏,但是怎么样赏,就是主公圣心而定了。”

王弘毅无可奈何地一笑,说:“樊流海打仗不错,现在看情况,郭文通要退下去,不过实力还在,必须有大将镇守,这汉中府事关重要,就设宣威将军,正四品,樊流海率本部三千三,又设一都,总计七千人。”

“主公,这是不是赏的太重了些?”张攸之皱眉说着:“主公赏识此人,当然是他的福气,只是资历还浅,还需留些余地。”

他的意思很明白,就是各将中,现在就只有丁虎臣是平蛮将军,和这宣威将军平级,樊流海不是心腹嫡系,这提拔就很破格了。

王弘毅知道,众将都没有实质姓晋升,樊流海既无资历又不是第一批从龙之将,骤升高位,确实会有人生怨望之心。

只是王弘毅却心有定数,冷笑的说着:“什么资历,资历二字是指仕龄?现在不是太平时,是战时,用人不以资历为第一,以打仗有功为第一,谁要不服,就给我打仗去,不能打仗再有怨望就滚回去种田!”

张攸之本是一个失意书生,身处中枢二年,已经深沉有度,听了这话,伏身说着:“天恩出于主公,主公既然圣意已定,臣立刻领命。”

王弘毅遂笑:“那就这样吧!”

转身看了看汉中城,又说着:“汉中转眼就下,武都岂敢再抗拒?只怕本月之内,蜀地就平定了。”

“蜀地三州十五郡,就这样落到孤的手中,孤想起也觉得意外。”

张攸之听了,连忙说着:“主公,蜀地三州十五郡一统,就是帝王之业,只是天下十三古州,主公万万不可懈怠。”

王弘毅笑着:“孤是这样的人吗?”

顿了一顿,又说着:“不知郭文通接到这消息,是什么表情。”

说完便摆手步回主帐。

此时,百里之外,郭营连绵,旗帜如林,气象森严,残阳如血,映在旌旗上,仿佛旗帜都被血浸透了,一股萧杀之气,充沛军营之上。

主帐中,烛台上点的满满的蜡烛,将内照的白昼一样,本来中间一桌,案上满是鱼肉羊羹下酒菜。

这时却见案翻了一地,郭文通在主帐内来回踱步,越走越快,周围两人都是眼观鼻,鼻观心,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主公,还请休怒!”过了片刻,一人说着。

郭文通突然站住了,心中还是充满着愤懑,再也按奈不住,抽出剑来,幸亏这时还有些理智,对着案就是连连挥斩。

“休什么怒,这贼子竟杀了我的爱将,灭了我的陷阵营,本镇狠不得将他碎尸万断!”郭文通怒吼着。

只听连连数剑,竟将这枣木制成的案桌硬生生的砍断。

见此情况,一人就要说话,却见郭文通突然之间抽剑回鞘,脸色变的平静,透着铁青,说着:“你们不必劝了……立刻拔营回师!”

郭文通自是一方英雄,就算在这时充满愤懑,心痛无以复加,还是下了决断。

(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二章 决断(下)

郭文通大军撤退十分神速,很快离开了汉中地界。

他这里撤退了暂且不提,汉中城外,战事同样进入了尾声。

霹雳车功效非常大,但是有个弱点就是对机械负担也大,很容易磨损和散架,因此霹雳车必须每投几十石就保养。

霹雳车必须时时换阵。

此时负责霹雳车攻城,是新提拔上来的一个队正张水井,官职不高,十七八岁年纪,和王弘毅心腹大臣张攸之同属一族。

王弘毅并不介意这种行为,事实上,在古代,这是非常合理并且天经地义的事。

张水井五官其实还算清秀,眉眼间颇有几分英武,王弘毅张经见过一面,见其顶上有着一丝淡红立刻拍板任了火长,一年不到又任了九品队正。

张攸之虽然才是六品,明眼人都知道前途不可限制,一些远亲就纷纷投靠过来,张攸之也拿出了俸禄和赏赐,购买了祭田,并且还立了碑,王弘毅知道后,又赏了些银子,还记得碑文。

“我张氏自入蜀以来,已有四代,废祀有二十年。此时复兴,当有祭田传之永久,我出奉银千两增置祀田。本年九月买得成都外良田三百亩,八月移交张家堂册。此固邦家之光,而亦宗族之荣矣。”

受此祭田,立刻家族就凝聚起来,族内少年开始习文断字,张水井虽是分支,却力大勇猛,因此受到荫庇入军。

张水井也深刻知道,自己受堂兄庇护入军当官,如果表现不好,就会丢了堂兄的面子,并且妨碍着家族下一步的发展,所以无论是训练,还是进攻,都非常积极。

前几曰一直都憋着一股劲,想要一鼓作气攻破汉中城的城门,打出一个豁口来,让其他人看看,自己还是有些本领。

却因为王弘毅之前的交代,不得不压下攻城的速度,结果被军中不知情的人(占大部分)小瞧了去。

一想到这些人看自己的眼神,张水井就恨不得立刻率人用霹雳车将巨石砸破城墙。

轰!轰!轰!

汉中城的城墙上,一阵阵灰尘腾起,霹雳车,又发射了一轮巨石。

“换石弹!”张水井喊着。

立刻有人抬着巨石,搬到车上,几辆霹雳车,再次瞄准。

“发射!”张水井大喊。

“轰!”

又是几块巨石砸过去!砸得城墙再次碎裂下些粉末渣子,随着巨石落在地上,有几块在地上滚着,滚落到护城河内,顿时水花四溅!

汉中守军,受这袭击,只听着各将号令,百姓不得不硬着头皮,趁着空隙修补着城墙,同时,有人也专门发射弩箭。

因距离尚远,隔着护城河,普通弓箭根本射程不到,但汉中手里,却有着一批弩射机,这射程就远了。

只听“噗”的一声,一支弩箭竟擦着张水井发髻飞过去,射中了身后一人,顿时一声惨叫,这士兵扑在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