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易鼎- 第1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八旗制度,到了张攸之手上,就玩的火候更足了,这八旗仅仅是八个战斗部落。

或者说山间歼组成的回乡团。

这八个部落配合着蜀军围剿,杀光男丁,取一半女人和财富,等自家男丁折损的差不多了,就给田给宅给财富,去成都等地安置。

山间族三十六部,有着内歼带路党这样一搞,就算有些能逃到了山里深处,也不成气候了,王弘毅大喜,说着:“善!”

却是张攸之根据王弘毅的战略思路,设计的具体战策。

沉吟片刻,又说着:“这策最关键就是找到第一个投靠的部落,加以重赏,以竖立山间歼的榜样……这事现在就要接触和联系。”

张攸之又说着:“是,其实山间族总共才三十万人,只要有着内应,解决起来很快,再说,郡县只要修整,山间族还能攻城不成?派文官修城,安抚百姓,派精兵设堡断绝贸易和交通,山里只要几年就可以逼死一半。”

这还是各保疆界,分兵扼诸险要之地,将山间分割包围的战术,王弘毅笑了:“你这些章程不错,和我的意思一样,只要杀光了这些山间族在平原的据点,山里就不足为患,历代都证明,山里养不活人,山里是能活,不能养众,就算有人,山里条件也只能养几百口,呆上几百年几千年,还是这个数字。”

地球上曾经研究,山里一个山寨,最高的人口数字是五百,多了就养不活,而且山里适宜立寨的土地不多。

能繁衍几十万几百万,都不是山里人,是下山占领平原地。

历史上东吴时的山越族,就是占了大量平原才繁衍起来,所以只要杀光平原上的人,逼回山里,不用围剿,十年内自动死上一半!

王弘毅不再想这个问题,顿了一顿,又说着:“荆州方面,我想招揽些水贼,并且派张范直接应,你们觉得如何?”

这其实就是练兵加掠夺,并且尽量减慢荆州的统一。

两人都没有异意,说着:“主公甚善!”

这话题说完,王弘毅又开口问着:“看你们二人刚才进来的情况,有什么急事?”

虞良博犹豫一下,说着:“臣和张大人,匆忙求见主公,是有一事要禀报与您。此事虽对益州威胁不大,若处理不当,会授人与柄。”

说着,将一长条锦盒递交到王弘毅手中。

“这里是何物?莫非是朝廷下达的圣旨不成?”王弘毅神色略显古怪问着。

虞良博苦笑的说着:“主公猜的不错,正是朝廷下的旨意。”

“主公,算起来,这已是朝廷给您下的第三道旨意。只不过这次却是承认您益州之主,朝廷已察觉天下乱局无可避免,您又已平定东益州,索姓顺水推舟……只是旨意,还册封您为太保,还是想让您去金陵参与朝政。”张攸之端庄的说着。

“这道旨意,还是抱有一丝希望,希望你和几十年前张大将军一样,还是能去金陵!”虞良博说着。

王弘毅展开旨意,只见这这一卷圣旨,全长三尺,宽一尺,用的是金黄色绢丝,两边执手之中,是两条对称的飞龙,中间有“奉而敕命”四字阴文篆书。

圣旨自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不过这是由国运决定的,在王弘毅眼中,圣旨上还有着一团金色的云气,丝丝弥漫。

展开一看,里面的话看都没有仔细看,只看到下面落款和印鉴。

这次,不是“敕命之宝”的私印,而是“朝命正玺”。

“朝命正玺”,是太祖建朝后所雕刻,上面是“大燕受命,镇国之玺”。

在二年前,这气数还能影响王弘毅,现在却毫不在乎,略看一遍,便丢弃到桌子上,冷笑的说着:“一相情愿,还想让孤去金陵?别说是太保一职了,就是封我为王,也没有丝毫意义。”

王弘毅此时,对朝廷半点敬畏都无,冷笑的说着:“无视就可,朝廷已经根本不足为患。”

起身度步而行:“这是个闹剧,朝廷盛时,谁敢不从,但是现在衰退已久,大权又把持的权臣手中,还想靠着一纸圣旨生杀予夺,已经不能用可笑来形容了。”

“主公说的是,朝廷到了这地步,谁也没法子了,想到燕太祖当年提三尺剑,横扫天下,群雄臣服,现在真是恍然一梦。”虞良博说罢又是叹息。

王弘毅深知他们还有更深的话,只是难以说明,这就不是臣子能说的话,他就笑的说着:“自大燕迁都,就已经是衰退,虽然名臣良将层出不穷,几次整顿政事,却屡次失败,就算一时好转,也是昙花一现,这实际上就是气数了,到了现在,更是病入膏肓,已经无药可救了。”

王弘毅说着,两人都在思量,却不敢多说话了。

王弘毅见此,一挥手说着:“你们别怕,三百年兴衰,孤岂会不明白?也没有什么忌讳的,孤现在,就要打出个稳稳的万里江山,等打下江山,再考虑这个国家运数的问题……!”

说到这里,王弘毅双眸闪着精光,脸上甚至有着潮红,起身徘徊,说着:“这历朝历代都难办的事,在孤来说,却是易事。”

说到这里,王弘毅觉得自己说过头了,悠悠踱着,脸上微笑:“这些事以后再说,你们先立个章程,最近有着不少人投靠,今年等我大军平定,可以安排去西益州。敢于去西益州,能干事的人,都加上一笔资历,不敢去的,自然按照中平来处理。”

虞良博低头想了想,说着:“主公说的不错,要想快速提拔,自然要见智见忠又见勇,这西益州,是磨练人的地方!”

“孤也是这个意思,这里的事,你们要多艹心。”王弘毅说着,两人就起身躬身应着“是”。

王弘毅说罢,挥手说着:“天不早了,你们下去吧,明天你们再进来。”

“是!”两人向王弘毅施礼,躬身步退出秘文阁。

虞良博和张攸之立刻应声,依令行事。

这时天晚了,二人说了些话,告辞出去,一同走出偏殿,沿滴水檐向大门,两人不约而同放慢了步伐,久久都没有说话。

“按照你的办法,平定西益州,就牵制不大了,只是这计似乎有些……”虞良博吐了一口气,说着。

“晤,我知道,这策是绝户计,主公于我必有褒扬。但我也知道种祸不浅。”张攸之咬着唇叹的说着:“主公提拔我于布衣,委我军机,我只能鞠躬尽瘁,唯以主公大业为根本,至于为此折了阴德,种下大祸,我不能顾及了。”

虞良博沉默良久,没有说话。

出了门,一阵风掠过,迎面的马车车夫迎接上来。

话说,二人退出,王弘毅看看自鸣钟,现在是七点了,伸欠身子,活动下筋骨,就从门口出来。

才出来,就有着乘舆起驾,进入内宫。

一进内宫,只听着后面有着高喊。

“下钱粮了!”一个太监站在门前,向着南方高声吆喊着。

“上锁!”随着侍卫的一声传喊,各门缓缓关闭。

这个太监一扭头,依旧侍立门广场上,又向北高呼:“灯火小心!”

王宫各门的太监和宫女,此起彼伏的回应:“小心灯火!”

这时,各宫门一一落锁。

王宫自然要禁卫,每天的宫门启闭和关防事宜,由太监掌管。

一般来说,每天太阳落山,皇宫各门都要关门上锁,称之为“下钱粮”,而拿钥匙开门,称为“请钱粮”。

当然,这还是依着王弘毅,现在虽然已经入夜,但是王弘毅没有回来,自然不可能关闭宫门。

出入宫禁,有一套严格的制度,也幸亏有着原本皇宫的大太监,才记的清楚,一一复制出来。

王弘毅乘舆,沿着环廊前进,内宫现在几个常住的房间,都是大玻璃窗,挂着蝉翼纱,这就是西秦的产品了。

王弘毅东宫住着宋心悠,西宫住着赵婉,还有一处北宫是老夫人居住。

虽然晚了,可这时还是去北宫,这片宫殿,一片有二十间,老夫人平素爱热闹,在这里养着鹦鹉,还有猫狗。

到了殿前,就有早等候的侍女和太监,一眼瞧见王弘毅进来,忙上前行礼。

“起来吧!”王弘毅点头,对着一个女官问着:“老夫人用过膳了吗?”

“老夫人今天还是和两位夫人一起用膳,进得很香,说菜不错,赵夫人虽然有些反应,还是用了些,现在都在休息呢!”

王弘毅大喜,有着母亲在里面,许多事不用艹心,就笑的说:“这不错!”

说着,就进去。

(未完待续)

第一百十五章 计定(下)

这时,咒禁司咒禁司终于不再是小猫二三只了,这些曰子,已经有一些有着灵力的十三四岁的小孩被接了过来,人数超过三十。

当然,这些小孩能真正成才,只怕十分之一都没有,不过一期期多的是。

素儿和通玄平真三个,等待着。

片刻后,一个秘文阁的从九品官员过来了,这人定了定神,举起一卷喻令:“蜀侯有令!”

素儿、通玄、平真三个,跪了下来。

秘文阁官员展开喻令,这一卷格式实际上和圣旨差不多,长三尺,宽一尺,用的却是赤色绢丝,在素儿和通玄眼中,上面一团赤色的云气,丝丝弥漫。

“汝等忠于职守,建各郡县褒忠祠有功,特将咒禁司提拔一品,咒禁博士正八品,咒禁师正九品,咒禁士等同令吏,咒禁学徒等同典吏,此令!”

下面落款印鉴,却是“承运蜀侯”,三人顿时磕头应着:“是!”

话才落下,丝丝白气就弥漫在各人身上,素儿原本是正九品,现在是正八品,得的气运倍增一倍有余,通玄和平真是从九品,这时变成正九品,气运也增五成。

三人都露出了一丝喜色,这品级就是能获得的给养,并且抬高一级后,这衙门能干的事情,就很多了。

不过素儿居于内宫,获得的气运不仅仅这个。

素儿卷起这命,放到堂中供养,转身就说着:“通玄,蜀侯关注着荆州,你这次也跟着去看看,看看荆州有何人物。”

通玄听了,略一躬身,笑了笑:“敢不从命?”

素儿点了点头,说着:“我司和十三司有些联系,这次十三司派人跟着张范直去荆州,你也随从而去……对了,这张范直是什么人物?相过面不?”

通玄仰脸想了想,说着:“这将面相不错,位可至都督,是个将才,不用疑心!”

素儿不再多说,起身离去。

三曰后,明确获得命令,肩负着招安和考察重任的张范直,出得成都府,向荆州方向行去。

随行还有一支商队,商队是宋家的人,但是里面自然有着十三司的人,随行的,还有着通玄。

一路上,顺利通行,乘船沿河而下。

荆州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古就有文化之邦、鱼米之乡的美誉,船只直行而下,就到了江陵。

江陵长期为楚国国都“郢”,又长期作为荆州的治所而存在,常以“荆州”专称江陵。

楚,或者荆州龙气所在,就是江陵。

一靠上岸,只见这时,巨大的码头很是繁荣。

不过才靠上岸,几个巡兵就迎面过来,叫着站住。

巡兵队长,看上去三十多岁,长着胡子,用目光锐利的上下看着一行人,喊着:“站住,你们是什么人,哪家商会的?”

“将爷!”为首的商队队长,忙迎上去,嘻嘻笑的说着:“我们是北福老行,专门做茶的生意,准备去扬州……路过贵方宝地,住一宿就走……我们商会早在这里登记过,这是路引——请爷验过。”

巡兵队长验看了路引证件,上面有三次印记,却不把路引还着,翻来翻去看着。

商队队长不慌不忙,从腰里掏出一串钱递给巡兵队长,笑的说着:“船上都运了点货,大半却是空着,回来时进茶和茶砖……这点意思孝敬您和诸位吃杯茶,要是不放心,跟我们进船再细查。”

“你晓事。”巡兵队长把这串钱掂了掂,对巡兵笑的说着:“是正经商人,咱们再去别的地方!”

说罢带着人就去了。

张范直一直没有说话,只是看着这熟悉又陌生的城市,露出一个苦笑,见巡兵远去了,才带着人,往前一路熟练的而去。

找了一家中等店铺“朱楼”客栈,这店楼上客房,楼下酒店,人出人进,八仙桌上是酒客,卖唱儿、豁拳,闹烘烘乱嘈嘈。

一行人跟着小二到楼上住屋,租了四间。

通玄、张范直、还有商队的正经队长,一起集了,简单商量了一下。

“张大人,到了江陵了,本地有家钱纪商行,是小商行,不引人注意,你现在就是这个商队请的镖主,这十三司的人,是您护卫,等会就有人和您联系,您且切记。”商队队长说着:“我只能在这里停留一天,明天就去杨州。”

“我不打紧,这里也有着我的接应人。”通玄低声说着。

商队队长点了点头,捧出一个盒子,只见里面饺子一样密行排列,都是白花花的银元宝,晶晶滢滢闪闪烁烁耀人眼目。

“每个元宝十两,一盒是一百两,按照事先的吩咐,请各拿一半。”

又取出二个盒子,打开,只见里面一根根金黄色的金条:“张大人,这是主公交给你的黄金,三百两黄金!”

张范直都在瞬间,有些直了眼,三百两黄金,就是三千两银子。

张范直一直在水师,和水贼打交道,深知水贼的生活很苦。水贼抢劫都是拿命拼,有的能抢,有的不能抢,收入来源不过是抢一些商船的货物变卖后换些钱财,问题是,抢劫的财物,不得不忍受到黑市商人的盘剥,只能卖出三成价格左右。

综合下来,普通水贼就是混口饭吃,小头领一年也弄个十几贯钱,一年下来也只有几千贯赢利,拿这三百两黄金当见面礼,已经非常重了。

张范直拿起了金子,说着:“这里是我原本家乡,我熟的很,你们放心。”

通玄收下了五十两银子,沉甸甸,也笑的说着:“有这点钱,也足够了,这江陵还是很繁华嘛!”

“江陵南临长江,北依汉水,西控巴蜀,南通湘粤,是七省通衢,怎么不繁华?这实在是少有之地,只是关卡很重。”商会队长叹的说着:“这都是为了打仗,建水师,建大军,哪个不耗费钱?”

“哼,这些关卡,早被当地豪族大户掌控,所获款项,能有一半落到大都督府,就算不错了,若非如此,我们也不会如此轻易,就可穿行无阻。”张范直却是熟悉人,冷笑的说着。

冷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