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万历中兴- 第1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从反对儒家‘圣人’独霸对于真理的解释权开始,然后再把诸子百家等一切可用的思想拿出来,强调所有人都有对于‘天下大同’、‘三皇治世’甚至是玄乎的‘天道’的解释权。

都是虚的。

一切思想服务于现实。

尽管思想的诞生可能偶然,但是思想的推广却一定是人为的。

欧罗巴反对天主教的势力把古希腊罗马的伟人拿出来,然后再装裱一番,就变成了他们想要的东西,大明同样,把先秦甚至更早的思想家拿出来,装裱一番,然后证明了他们很早就有了先见的哲学观、社会价值观以及人文科学的研究方式。

就如同西方古代的哲人能够用羊皮纸完成自己动不动自己许多万字的著作一样,大明同样开始造起手抄本,那种用竹简写起来估计要堆成山的著作就彻底成先秦时代伟大人物的思想了。

想要思想跳跃式的发展,那么除了不要脸的睁眼说瞎话之外,大概没有更好的主意了,这套欧罗巴人玩了,大明同样开始玩了。

万历担忧这帮人如同欧罗巴天主教迫害新教进步人士一样遭到传统士大夫的迫害,但是显然,这个担忧虽然有必要,但是却有过分了。

敲门砖没有事,李贽依旧在宣传他的思想就是证明,只要没有因言获罪这个糟糕的理由,情况还是足够乐观的。

虽然即使是这样,万历依旧要过着让锦衣卫多加防备,吃的用的全部都要细心检查才能够使用的生活。

但是显然万历理解错了,至少从士大夫们的角度来看,这种有危险的思想最反对的应该是大明皇帝才对,所以除了卫道士大儒们会和异端思想展开辩论之外,大家还等着皇帝忍无可忍的时候把这帮人给镇压下去。

名义上没有做过任何发言的皇帝应该是站在士大夫一方的才对。

但是显然不是这样,知道士大夫把自己当做主心骨,万历除了一种终于压倒对方的满足感之外,就很快地恢复自己的清醒,开始默默地观察着这场思想上的战争。

资产阶级革命会把他这个皇帝送上断头台,但是只要把握住火候,大明皇室同样可以跳到风暴之外,永远不要承担任何责任。

儒家们倘若还抱着皇帝必须用他们,不用他们别人会造反的心态等着万历出手,那么可就打错算盘了。

欧洲的君主们支持新教以抵挡神权对于世俗权力的压迫,而万历会用新思想打破士大夫对于权力独占。

当然,万历显然不会傻到把儒家这个立了几千年的牌子给丢掉,而且他也丢不掉,正如欧洲人哲学、自然科学搞了那么多年之后,大多数人依旧信奉上帝一样,儒家的思想同样已经渗入到民族里,只能改造,想要丢掉,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依靠大明的法律,可以限制人不正确的行为,然而只有依靠道德,才能约束人心中的不正确行为。”

这话是万历讲给自己儿子听得,但是却让王家屏这个内阁首辅松了口气,甚至让一众和皇帝关系不好的士大夫们安了心,他们不喜欢撼动传统儒家思想的东西,但是却同样被被自己标榜的仁义道德而限制住了一部分手脚,所以,恶人需要皇帝来做,而他们,则依旧可以当君子,皇帝对于道德的认可恰恰证明了这次皇帝和他们是一路人,那么,那些宣扬新思想的人则势必有一天达到万历能够忍耐的极限,由皇帝亲自下手清除他们。

但是真的如此吗?

万历确实认可道德,但是可不代表他全盘认可现在的儒家。

事情才不是士大夫们所想的那个样子。

“但是把道德挂在嘴边的人却并非真正的信奉道德,就像李贽所说的那样,名为山人,而心同商贾,口谈道德,而志在穿窬。”没有等到万历继续引导,朱常洛反而张口说出李贽的思想。

万历一愣,随机奇怪地审视了自己的儿子一遍,才张口问道:“你看了李贽写的东西?”

“父皇,孩儿以为李贽先生的话很有道理。”朱常洛的点了点头,随后的话更是证实了万历的想法。

“道德既然是约束人,而并非教化人,自然说明那些口中谈着道德的人只是被道德约束不是全都真的相信道德,他们并非君子,既然不是君子,不是圣人,为何要标榜自己是君子圣人?”

年轻人总是爱冲动,然后以为世界是他们的。

万历算是从自己的儿子身上看到这一点了,反正他自己经过这个年纪的时候是没有感到自己身上有这种特点,从别人身上找原因无疑是一种人类的通病,万历同样也是如此。

“申时行教你的?”万历先不去考虑自己儿子思想到的处于什么阶段,反而更为好奇到底是灌输给他这些东西的,至少他可没有把自己的儿子教的那么激进,毕竟他没有跑步进入‘天下大同’社会的打算。

摇了摇头,朱常洛说道:“申先生认为李贽思想虽有可取之处,但是却有许多不当之处,但是孩儿却觉得李贽先生之言多有道理。”

因为被自己的父亲长年教导,朱常洛显然不是真的认可士大夫口中的仁义道德,而且他的老师申时行虽然同样是儒者,但是和张居正一样,却也是一个强调功利性的人,万历二十年之前士大夫们所处的大官僚和大地主大商贾阶级甚至已经追求利益到了没有底线的程度了,但是现在这些人却依旧顶着仁义道德的旗帜,朱常洛显然看不惯。

没有等到万历引导,朱常洛自己先对儒家禁锢人思想的东西不满起来了。

万历没有教过自己的儿子以一个统治者的身份看问题,这就是问题所在,甚至由于他的刻意为之,连申时行教给储君的那一套,朱常洛也没有真的认可多少。

“你认同李贽所谓庶民王侯无贵贱的说法?”万历面无表情地问道。

“即是率民恢复中原所得天下,祖上亦为贫民,何来贵贱?!况且父皇亦是都人子”听到万历的问话朱常洛反而当做万历迂腐,张口教育自己的父亲了。

这不是件好事。

即使朱常洛的思想很进步,但是万历却觉得这不是一件好事。

大明不是跟着欧罗巴各国搞近代化,而是自己在摸着石头过河,所以道路上的阻碍不能靠外部的力量粉碎,而是只能潜移默化甚至妥协等待,而一个被李贽思想蛊惑的未来储君,显然容易出变故,理想主义者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总是让人难以捉摸。

快一步是天才,而快许多步的则是疯子,万历可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和王莽一样在大家的思想觉悟还没有达到之前就开始搞起了太过让人难以接受的东西。

“父亲,我大明强于蛮夷,非因技术,亦非因仁义道德,强于他们是因为我们的思想,父亲岂可一而再,再而三地向腐儒妥协!”朱常洛脸憋得通红说道。

让大明从只占有中原到现在囊括半个世界的是自己父亲,但是这个父亲竟然会向那些张口君子闭口仁义道德,但是背地里却男盗女娼的人妥协,这无疑是污点,换做是他,他肯定不会这么做。

“今天的事情全都不许传出去!”万历没有理会自己的儿子,转头对着退到十步之外的张鲸说道。

防止自己的儿子走向相信仁义道德,相信腐儒思想是万历一直都没有松手的事情,但是有句话叫过而不及,显然,不信愚民,不信儒家皆君子那一套的朱常洛走上另一个极端了。

没有让士大夫们发现自己反对儒家禁锢人的思想,反倒是因为自己的隐藏和退让,让自己的儿子先不满起来了。

第269章 太快

没有人在大明说过什么叫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但是这帮人显然自己懂了。

大明现在的繁荣昌盛不是依靠儒家所谓的仁治达到的,而是皇帝通过一些列战争达到的。

孔孟之道所谓的仁义能够天下大治,除了上古时代之外,其他的全部都是失败。

而且即使是上古圣君,大明现在也有人拿出‘尧幽囚舜野死’的说法证明上古圣君非仁者。

战争扩张获得更多的土地,更多的发明带来更多的财富,这才是国家昌盛繁荣的重要因素。年轻有朝气的青年们信这个,即使是顾宪成真的来了一个教化之功,也立马有军官说出:“若是弱宋,顾宪成早已为白骨尔。”

大明的年轻人相信国家实力才是顾宪成成功的重要因素,相信武力扩张才是拥有现有一切的原因,而要保持现状的繁荣,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保持这种军国主义的势头。

对所谓儒生的鄙视已经很久了,不然那些相信知行合一的年轻人不会在自己的身份前面加个新字,甚至因为因为发掘先秦思想,有些有学问的军官们已经高呼自己‘非儒实兵’。

并非真正这些年轻人找到了正确的道路,而是因为旧的东西跟不上时代,所以他们才会用新事物命名自己,以彰显自己的不同。

至于万历的儿子朱常洛,则是属于因为对于曾经崇拜的父亲软弱地向改革所需面对的旧集团退让而心生不满,十六岁的他已经到了想要证明自己能力的年龄。

大明只有像李贽所说的那样,把儒家改造亦或者接受先秦诸子的思想才能继续强盛下去,不然就会和李唐一样,停止扩张之后衰败。

因为武力强国,所以想要继续强下去,需要的同样是新科技和武力。

朱常洛对于儒家的不满让万历看清楚了自己的担心确实有些多余,儒家不是天主教,虽然同样深入人心,但是儒家毕竟又是世俗的执政思想。

武力比仁德好用打击了儒家的执政理念,同样也动摇了儒家的地位,所以从否认程朱理学和孔子说话是真理到开启‘复古思想’之间短暂的时间不是没有道理的。

因为时机比较成熟了才冒出头来,而并非直接傻傻地站出来反对,他们现在做的是有基础的事情。

既然是有基础的事情,万历就不用那么担心了,已经不是儒家说一不二的时代了,不同的话语声自然同样能够传达到大明的整个社会上。

而万历要做的,则有了从保护思想幼苗到避免思想发展太快的转变。

新阶级向旧阶级妥协则出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而激进地干到底则就成法国大革命了,万历自己绝对不会上断头台,因为他有赫赫武功做保证,他使得大明的土地扩张了数倍这点,不是几个先进口号能够撼动的,但是他的子孙可不一定,即使他的儿子同样相信新思想,而不是一个保守的旧派人士,但谁知道激进者到底会把事情引到什么地步。

大明没有共和土壤?但是先秦有啊,禅让有啊,周厉王出走,大臣推举共和伯的事情有啊,后世所谓彻底了结封建残余的事情在万历这里不是什么好事,不为别的,就因为他是皇帝。

“去把《汉书》中关于王莽新朝的东西去拿出来看看,然后告诉朕王莽为什么会失败。”万历不打算直接告诉自己的儿子到底什么样才是合理的,年纪到了十六岁的年轻人显然不会听一个成年人讲道理,尤其是万历用自己的方式教出来的儿子。

“在别人问你要东西之前,你不应该给他们,因为这样他们只会觉得这是天上掉下来的,而不知得来之艰,但是当别人问你要的时候,你也不能不给,不然的话别人就会动手去抢。”万历显然想把这话告诉自己的儿子,然后让他明白在人觉悟之前就给予他们太多,是一件多么不正确的事情。

但是现在不是时候,至少要让自己的儿子从王莽新政中了解步子迈大容易扯的道理之后才能够得到年轻人的信服。

一种看起来进步的思想刚刚被社会接纳就被应用?问问大明的百姓他们是要蔑视皇权还是跟着万历,结果肯定一目了然,即使万历是个大的封建残余,但无奈大明的百姓可是把皇帝当做圣人来看的。

万历不会给不打算为自己争取权利的阶级过多的利益,但是当一个阶级大多数人都觉得需要的时候,万历肯定不会吝啬权利的分离,皇权的消弱的。

新阶级走上历史舞台到主导这个舞台需要时间,而且这还是中产地主阶级和商贾们刚刚兴起的时刻,万历依旧当着大权独揽的独裁者皇帝。

当然,现在独裁者要做的不是发号自己的指令,而是沉默地看着思想的碰撞在大明到底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儒学到底是顽固地对抗新思想,然后在大明扩张道路上被排挤到一角,还是蜕变成别的东西,成为和施政无关但却依旧影响大明百姓心理的思想。

至少万历打算把它向后者的方向上去引导,前者是革命,后者是改革,比起一场看不到未来并且对自己没有好处的革命而言,缓慢但却稳妥的改革无疑更令万历喜欢。

像上帝一样被欧美人信奉,并且影响着他们的道德观念,万历心目中的儒学显然应该朝这个方向上发展,而不是现在这样,畸形地在思想领域和现实领域中徘徊。

“张鲸。”

“在!”

“和朕赌一赌,朕估计用不了三个月,就会有人提出以儒为本,百家齐用的说法。”说完,万历看着张鲸苦桑的表情。

“皇上,何须三个月,现在已经有人这么提了。”张鲸一脸无奈地说道。

“已经有了?!”万历的眼睛一跳,显然,这帮人反应的速度有些超乎万历的预料,按照道理来讲,这种思想上的碰撞不应该更久一点才对吗?

确实放在这个时代应该再久一点,但是那是要在万历没有给军户们完成义务教育为前提的,虽然人越多辩论起来越麻烦,但是相对的,双方中折妥协的意见出现的就会越快。

“那么努尔哈赤就不用那么快回来了。”想起自己前一段时间的决定,万历说道。

没有实力撼动儒家地位的新思想最终无疑会和儒家妥协成为新事物,但估计资本家的目的已经算是初步达到了,抛出百家思想,但是需要的,其实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其他的妥协掉了他们也不会损失什么。

只是,现在才想到让努尔哈赤缓一缓,似乎有些晚了。

第270章 思想与科技不匹配

大明的科技是在自然科学还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被万历强行拔上来的。

没有使用正确寻找事物内部规律的方式,依旧使用传统的经验主义科学,加上穿越者所带有的超时代的见识。

所以,大明在之前的科技之所以领先于世界,不在于科学家们思想上比别人进步,而是因为万历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