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篡隋-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撤吧。”

宋老生一脸颓丧,他信心满满而来,却惨败而归,这对他的打击太大了,不过,现在逃命要紧。

当下,在部将和亲卫的掩护下,宋老生率残部左冲右突、逃向城池。

然而,当宋老生逃至城下时,却见有一彪军马正拦在城门口,领头的则是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俩。

正糟的是,因为惧怕唐军抢城,城门也关上了。

“哈哈……”

李世民仰天大笑:“宋老生,没处逃了吧?还不归降,更待何时。”

宋老生勃然大怒,我堂堂大隋将军,麾下数万,岂能降你一个反贼,急眼道:“给我上,杀散唐军。”

隋军残部也欲逃命,立时冲杀上去,困兽犹斗。

而宋老生却是机灵,趁李建成、李世民兄弟被缠住,立时飞奔城下,大喊道:“快快放下绳索来。”

隋军一见主帅被人追得光腚逃命,赶紧麻利地放下根绳索。

宋老生大喜,可能逃着命了,当即弃了马匹、长槊,拉住绳索,便要像只快乐的鸟儿般攀登上去。

然而,命中注定他要倒霉。

这时,宋老生的‘仓惶行为’引起了唐军一名小兵卒的注意,他叫卢谔,太原人,刚从军不久。

不过,为人机灵,武艺也不错。

刚才在乱军中,他早就盯上了宋老生,此时一见其要逃命,如何肯放,这可是天大的军功啊。

“呔,贼将休走。”

卢谔撒腿如飞,三两步赶将上来,挥起一刀,直奔宋老生。

可怜宋老生,刚爬了两三步,便觉右腿一痛,已是吃了一刀,当下疼得一叫:“哪个混蛋砍我脚。”

“是你卢爷爷!”

卢谔大怒:还敢骂人!跳将起来,又是重重一刀斩去。

“扑——”

这一刀砍得狠了,竟撕裂了宋老生的明光铠,在背上划开了一道寸许长的血口,鲜血飞溅而出。

“啊——”

宋老生痛得惨叫一声,立时扯不住绳子,一头栽了下来。

“哈哈……”

卢谔大喜:“你个贼将,这回看你往哪里逃。”立功心切,立时一刀重重砍去。

“扑——”

血光飞溅,宋老生一颗斗大的头颅骨碌碌滚落在地,满脸依然是难以置信:我这么帅的将军,竟会死在一个小兵的手中!?

“哈哈……”

卢谔乐疯了,提起宋老生的头颅是又蹦又跳:“我杀了宋老生了,我杀了宋老生了……”

一见宋老生的头颅,隋军残部立时丧胆。

李世民大喜,厉声道:“宋老生已死,尔等还不归降,更待何时?”

隋军残部相视一眼,纷纷沮丧的放下了武器。

李世民心中大定,随即仰视城上隋军:“尔等还不投降,更待何时?”

城上隋军一见主将都完了,我们还抵抗个什么劲啊,商议一下,立时大开城门,向唐军献城。

唐军大胜,一时欢呼声震耳欲聋。

不久,李渊来到城下。

便见数以千计的尸体枕籍城下,有唐军的,有隋军的,或身异处,或肠穿破烂,其状惨不忍睹。

李渊长叹一声:“一将功成万骨枯,古人诚不欺我啊。”

“父亲,”

李世民劝慰道:“今日之小牺牲,换来明日之国泰民安,还是值得的。”

“是啊。”

李渊不禁感叹道:“这正是我义军之追求啊。对了,我听说宋老生是我军一兵卒所杀,可是实情?”

“是的。”

李世民一听也乐了:“此人叫卢谔,刚参军不久。不过,人挺机灵,武艺也不错,这才成此大功。”

“呵呵……”

李渊一听,大感乐趣:“这宋老生真够倒霉的,竟死于一兵卒之手,够冤的。对了,人带来我看。”

“诺。”

李世民笑着应了声,便让人将卢谔带了过来。

卢谔小兵啊,只是远远地见过李渊几眼,此时一见李渊亲面,激动得满脸通红,话也不会说了。

“主、主公——”

吭哧了半天,卢谔也没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哈哈……”

众将一见,都乐得不行,心中暗暗羡慕:这小子真好运气啊,我们忙了半天,结果都便宜他了。

李渊一见,赶紧笑咪咪道:“别紧张,别紧张。我问你,宋老生是你杀的吗?”

“是的。”一提此事,卢谔便激动起来,说话竟也麻溜了:“那厮要爬城逃命,我于是追上就是几刀,生生他的脑袋割了下来。”

“哈哈……”

李渊大笑,被朴实的卢谔这么一逗,不禁赤子情怀大起:“好,好,你很勇敢,很机灵,干得漂亮。”

“谢谢主公。”

听见李渊的夸奖,卢谔乐得眉开眼笑,差点找不着北。

“对了,”

李渊笑着环视众将:“这个卢谔立下如此大功,你们看如何奖赏啊?”

“呃——”

众将挠挠头,有些作难,小兵乍立如此大功,升得太高,不合适,升得太低,又无法褒贬其功。

“父亲,”

李世民笑道:“我看他挺机灵的,就让他到我麾下当一个幢主吧,以后好好调教,不定能有大用。”

“好,好。”

李渊心情不错,立时点头同意。

好吗,一个小兵,一跃成了营级干部,连升了五六级,堪称传奇啊,乐得卢谔扑的跪倒,那是猛磕头:“谢谢主公!谢谢主公!”

“哈哈……”

众将都大笑起来。

……

正文第八十八章洛口对峙

更新时间:2011…8…2217:52:25本章字数:5552

ps:继续更新,继续求下大家的收藏。

就在李渊、秦冲跃马横刀,南征北战之时,在河南洛口,另一位乱世豪雄也开始大放异彩。

他叫王世充。

王世充者,本西域胡人,后随母改嫁霸城王氏,因而得名,卷碧眼,深通兵略,极有才华。

公元617年,李密进犯洛阳,围攻甚急。

杨广于是命令涿郡留守薛世雄、江都通守王世充等领军增援洛阳,并命薛世雄为讨贼总指挥。

然而,七里井一役,薛世雄冤枉至极的挂了。

杨广接报,差点气出了心脏病,没办法,只好改命王世充为讨贼总指挥,率各路援军急赴洛阳。

意外升官的王世充大喜,迅进驻洛阳,点验隋军,共计十七万人。

王世充立功心切,立即点起十二万大军,来战李密,而李密也不甘示弱,点起二十万大军迎战。

最后,双方在洛水遭遇。

九月初三,这是一个阳光明蔚的早晨。

王世充率十二万隋军在洛水以北,李密率二十万瓦岗军在洛水以南,双方隔河相望,一脸不善。

“呔!”

王世充率先开骂:“李密反贼,大逆不道,今日朝庭天兵来此,必将尔碎尸万断。”

“哈哈……”

李密仰天大笑:“杨广冢中枯骨,来日我必取其级。王世充,若想取我脑袋请赏,那就过河来吧。”

便见这李密,仪表堂堂,一身金甲,显得气度非凡,不愧是天下总盟主。

靠!

王世充心中大骂:老子又不是傻冒,现在渡河,不是等着被你半渡而击吗。这种蠢事我可不干。

“哼。”

王世充冷笑着回敬道:“李密小儿,你不是想打洛阳吗,那就放马过来吧。”

李密也不傻,当然不肯过河送死。

于是,两人你来我往,互骂半天,费了口水无数,却都没人肯渡河,一时间,便僵持了下来。

李密先没耐心了。

他占据着洛口仓、回洛仓,有的是粮食,完全占据着主动,王世充缺粮,那肯定是比他更着急。

于是,李密冷笑一声:“王世充,本公懒得跟你费口水,先回去歇着了。有本事的,便渡河来吧。”

一甩脸,李密率军走了,离河十里下寨。

王世充傻了眼,又不敢过河,只好也离河十里下寨,然而洛阳毕竟缺粮,他急于夺回洛口等仓。

于是,琢磨了半天,王世充出招了。

当夜,月黑风高,王世充命大将费青奴领一万精骑在下游三十里外偷渡洛水,在黑石秘密扎营。

王世充的算盘是:

第二天,他便命大军摆开架势,大举渡河,趁瓦岗军前来堵截时,费青奴趁机杀出,袭敌侧后。

如此,前后夹击,必可大破李密。

然而,世上总是充满着巧合。

李密下寨后,总觉得白天一口气出不来,左思右想,一拍大腿,竟想出了与王世充一样的主意。

不过,李密打算亲自率队。

于是,三更时分,李密亲率一万精骑,也来到下游三十里外,正撞着渡河而来的隋军费青奴部。

双方先是愕然,大眼瞪小眼半天,一声惊呼后,混战开始。

黑漆漆的夜里,隋军、瓦岗军摸黑便是一通乱杀,直杀得血流成河、尸断洛水,真是惨烈非常。

然而,令李密郁闷的是,他竟然败了。

没办法,夜战更考验一支军队的素质,隋军多是老兵,而瓦岗军多是新卒,这一打起来自然吃亏。

而且,连李密麾下大将柴孝和也战死了。

无奈何,李密只好狼狈撤退,星夜逃回大营,回到营中,一说此事,秦琼等将无不是面面相觑。

这丫也太巧了!

“诸位,”

李密气不过:“这口气本公实在咽不下,你们说,怎么报此仇?”

“主公,”徐茂公也阴啊,微微一笑:“王世充不是想明早夹击咱们吗,偏不让他如愿。咱们现在便兵,痛扁那费青奴。如此,王世充必然来援。咱们趁机在河边设下埋伏,等其半渡而击。”

“好主意。”

李密拍岸叫绝,大笑道:“来啊,点齐大军,杀奔离石。”

“诺。”

秦冲、单雄心等将立时摩拳擦掌起来。

次日,黎明。

费青奴大败李密,得意洋洋地在离石下寨,正准备响应王世充、攻瓦岗军后背时,李密来了。

不过,不是一个人,而是带着二十万大军!

费青奴立时吓麻了爪,没想到李密不管王世充,竟一心想找自己报仇,赶紧死守营寨,火求援。

李密当然不会客气,领军四面攻打,费青奴部死伤惨重。

却说王世充,一早醒来,正欲依计率大军渡河,可谁想探马来报,对岸敌营竟已是空空如也了。

人呢?

王世充正大惑不解呢,费青奴急报来到。

王世充这才恍然大悟,即率大军火增援,心中盘算着与费青奴两面夹击,再次重创李密一把。

于是,王世充注定要‘杯具’了。

日上三杆时,十余万隋军大举渡河,什么小船,木筏,密密麻麻地载满了兵士,杀奔对岸而来。

很快,约有三万隋军上岸,还有三万在河中,其余还在等待。

“砰、砰……”

就在这时,南岸一阵炮响,秦琼、单雄信、徐茂公、裴仁寂等率十数万大军如狼似虎般杀将过来。

隋军措不及防,登岸的三万人立时陷入重围。

与此同时,瓦岗军大批弓弩手冲至河边,向正渡河的三万隋军倾泻下漫天箭雨,射杀敌军无数。

这半渡而击的时机,掌握得恰到好处。

中计了!

王世充在北岸气得暴跳如雷,然而,他也很清楚,现在最明智的办法不是拼命,而是赶紧撤退。

至于上岸的那三万隋军,也只能自求多福了。

于是,王世充当机立断,迅撤军而去,可想而知,上岸的三万隋军和费青奴部的下场是如何了。

而李密一役斩、俘隋军四万余人,声威再次大振。

王世充吃了大亏,一边火从洛阳征调兵马来援,一边死守北岸,不再轻出,以再寻有利战机。

……

正文第八十九章略定幽北

更新时间:2011…8…2217:52:25本章字数:6114

ps:回应下部分书友的疑问,主角是秦冲自不会错,但李渊、李世民、王世充等都是重要配角,总要花些笔墨的。配角出彩了,映得主角才能更出彩,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九月十七。

临朔宫,如今,这已是秦冲的临时行营,而罗艺一家自然是搬了出去,否则,便是大逆不道了。

是时,正值傍晚。

后花园中,秦冲正在习枪,罗艺在一旁大声指点,要知道,论及枪法,无人无人能出罗艺之右。

所以,秦冲自然要讨教一二。

尉迟恭、侯君集、苏定方等将,以及康复的‘燕云十八骑’都笑呵呵地在一旁看着,低低议论。

终于,一趟枪练完。

秦冲已是大汗淋漓,接过刘虎递过来的毛巾,高兴地擦着汗道:“子延,本侯这枪法可有长进?”

罗艺笑道:“一日比一日强了。”

这倒不是客套话,刘武周武艺本就不错,又得罗艺这名师的悉心指点,秦冲枪法自然日益精进。

即使比不了罗艺、尉迟恭,比侯君集、苏定方也不差多少了。

“太好了。”

秦冲很高兴,战场上千变万化,自己有一身强横的武艺,保命系数便大多了。

“主公,”

这时,侯君集走上前:“适才,有密谍来报,渤海郡守唐祎拒不归附,还杀了我军派去的信使。”

“什么!?”

众将大怒,一片骂声中,恨不得将这唐祎生吃了。

占领涿郡后,秦冲并末急于南下,去战窦建德,而是坐镇涿郡,积极招抚附近诸郡,以定侧后。

结果,河北的上谷、渔阳、安乐、北平,辽东的柳城、燕郡传檄而下。

这一方面是秦冲甚有贤名,诸地归心,二来,罗艺在河北、辽东甚有威望,由此,才这般顺利。

由此,秦冲南征,再无隐患。

然而,秦冲没想到的是,传檄到渤海,这个唐祎竟如此不给面子,不但不降,竟还斩杀来使。

要知道,古语有云:两军相争,不斩来使。

唐祎此举,可谓对秦冲轻蔑至极,由不得诸将不怒。

秦冲皱皱眉。

渤海位于河间郡侧后,若是归降,便等于在窦建德后方插了颗钉子,意义可谓非常的重大。

然而,唐祎此举粉碎了他的一厢情愿。

“哼!”

秦冲微一冷笑:“既然这唐祎要做隋室的忠臣,那我就成全他。诸位,谁可替本侯取了渤海?”

“主公,”

罗艺赶紧上前道:“末将愿往,若不能胜,提头来见。”

“好。”

秦冲很高兴:“子延熟悉地理,又威镇河北,此去正合适。不过,需多少兵马?多少时候?”

“回主公,”

罗艺笑着一拱手:“末将只需本部五千精骑,十天便可往返。”

“什么?”

秦冲吓了一跳,尉迟恭诸将也一脸愕然。

要知道,此去渤海不下六百里,虽然骑兵迅捷,但来往也需六天,剩下四天便能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