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婉婉一想,觉得也是,卫靖泽会支持她觉得一点都不奇怪,整个村里,她觉得最有想法最能和自己聊得来的就是卫靖泽了。只是卫靖泽没有孩子,在这种事儿上确实是没啥很站得住脚的理由,但卫靖泽肯定知道,一个软件硬件都过得了关的学校,对孩子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
“说的也是,我也是出来了才知道很多事情,城里的孩子都在努力上进,而我弟弟他们还在漫山遍野的疯玩,想想他们年纪差不多,以后要在同一个社会上竞争,我就挺担心的。我现在有很多事情就比不上我的同学,要花比别人多几倍的精力才可能达到他们的水平,都是我以前没有机会,所以才落后了。”
出去过,见过世面的,才知道自己跟别人的差距在哪里,窝在村里,便是坐井观天的青蛙,永远都没法知道外面是什么样子。
“个人有个人的造化,你就别想那么多了,有些人,是烂泥扶不上墙的。”
潘婉婉想了想,颇为赞同说:“确实是这样。”
城市里有如此多的机会,依旧有许多人不会去抓住,真也是扶不起的阿斗。
大家对这个事儿议论纷纷的时候,村长贴了通知,在下个月的会议上,大家将对村里要不要办学校的事儿进行投票表决,大家不用考虑用钱和手续的问题,这些村长和副村长会想办法解决。
于是,这个事情是要做真了,最高兴的是潘秋阳,他女儿已经到了义务教育的年纪,要是再拖下去,就要被学校强制入学了。现在的义务教育管得紧,学龄的孩子不能不读书,义务教育不能不去,可是潘秋阳是绝对不愿意自己的女儿随便上一所学校的。
为了这事儿,潘秋阳跑卫靖泽家更加勤快起来,无论是办学手续,还是资金问题,都是要卫靖泽这边来解决的。
如此积极的潘秋阳,卫靖泽也不好不见他,潘秋阳找他是因为在投票的时候,将由卫靖泽跟大家讲解办学校这个事情,比如说办学规模,办学的好处,办学的办法之类的,潘秋阳连自己养殖的虾都没有那么上心了。
“咱们村只有十多个孩子上小学,每个年级都有,真的办起来,班级挺小的。”
办学校是理想,潘秋阳也明白这其中问题不少。
“所以只能开设小班了,那样也好,老师能够照顾到更多的学生。”
“一个班一两个,最多三个学生,你觉得这样的学校大家会同意办吗?”
“那你的意思是?”
“我有个想法,那就是如果学校办起来,还可以面对周围的村子招生,将班级开展成二十多人三十人左右的班,这样人不多也不少,正好。”
现在的大泥湾小学,每个年级一般是一个班,一个班大约五十多个学生,其中二十个左右是大泥湾的孩子,大泥湾村子大,有百多户人家,所以他们的学生多也很好理解。
自己村里办学了,那明显就是要跟着大泥湾的学校对着干了,大泥湾的学生不一定会来这边的学校上学,但是周围别的村的孩子,像他们村的孩子一眼,容易受大泥湾的孩子的欺负,被老师打压的孩子,应该会愿意来这里上学的。
“这样的话,班级有足够多的人,也不至于没有集体生活的经历。我看书上说,孩子童年时期的经历,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我担心小学的时候没有同学,到了初中她会不知道如何跟班上的同学打交道。”
潘秋阳想的倒是挺远的。
“可是这样子,村里人可能就不太乐意的,咱们村的人花钱盖的学校,凭什么给别的孩子上学,他们又没有出一分钱。”
“所以我这不是来找你想办法了嘛!”
卫靖泽顿时就头大了,这还只是一个开始,就有这么多问题了,真要开始修建学校了,得多少麻烦事儿啊?
“对这个我也没办法,咱们村的人的想法,你应该了解。”
这是揶揄潘秋阳最近做工作很深入群众,跟村里人来往挺多的。
潘秋阳摆摆手说:“别提了,好多人都是鸡同鸭讲,根本讲不到一块儿去,难怪别人说跟三观不合的人说话累,是真累。”
除了这个问题,还有学校选址、校长等管理人员的设置等问题,任何利益点都可能引发争端,导致整个计划泡汤完蛋。
很多事情,卫靖泽都不太敢麻烦村长,村长那么大的年纪了,总不能什么事都去烦恼他,卫靖泽这副村长,干了不少活儿,可真是不容易。
在这百忙之后,卫靖泽还是抽了时间种下了油菜,将红薯藤都翻了一遍。
今年,卫靖泽又开了两亩地种红薯,因为野猪的能力实在是太强,这一个多月来,又有几头母猪怀孕了,以后这猪舍里是会越来越满了,卫靖泽要给猪准备足够的口粮,特别是过冬的口粮。
杨天健和何天武在猪舍每天忙个不停,猪舍里的猪越多,他们就越忙碌,也幸亏两个人要求并不多,每天吃着英奇师傅做的饭菜,然后再小酌两杯,睡一觉,就恢复了,壮年男人浑身都是使不完的劲儿。
何天武来了之后,还干的挺不错的,杨天健因为腿脚不便利,干活还有些慢腾腾,何天武就麻利多了,他自己也如自己所说,脑子不太够用,也只能干一些力气活儿,好在干力气活倒是一把好手。
卫靖泽家的现在每年出栏几百头猪,几乎每天能出栏一头,都是两个人的功劳,所以卫靖泽给两个人涨了点工资,也算是奖励两个人的辛勤劳动了。
这次,何天武也请了假,想要回去一趟。
卫靖泽没多想,出来几个月,回家去看看父母也是可以理解的,杨天健是回去一趟不容易,身上的债务又多,所以尽量少回去,多赚钱。
“这次回去,给爸妈报个平安,别惦记猪舍的事儿。”
何天武摸了摸后脑勺,笑呵呵地说:“知道了。”
卫靖泽觉得他状态有些不对,忍不住问:“怎么了?是不是还有别的事儿?”
杨天健笑着说:“这家伙还扭捏起来了,也不是什么大事儿,他家里给他看了个媳妇,他看照片觉得不错,所以要回去见见真人呢!说不定回来的时候,这小子就订婚了。”
卫靖泽意外又惊喜,说:“这可是好事儿啊!恭喜恭喜!瞒着我们干什么?”
“这不还没成么,成了再跟你们说,免得空欢喜啊!”
第229章 好心人
没想到何天武也有这么害羞的时候,大家便都忍不住笑了。
“没事儿,成不成都看缘分嘛,等缘分真的到了,事情也快得很!”老汉乐呵呵的说。
别人家娶媳妇嫁女儿,这些事儿已经不会刺激到老汉了,现在唯一遗憾的事儿,就是卫靖泽没能有孩子。有了潘亿鑫那样的孙子,老汉是对儿子一家都放弃希望了,上梁不正下梁歪,他们那一家,不闯出大祸来,老汉便谢天谢地了。卫靖泽这样一身正气又能干的孙子,偏没了传人,这是最大的遗憾了。
大家也纷纷出言祝贺何天武,希望他这次想看媳妇顺利,年近三十的汉子了,确实是应该要成家了。
见大家都安慰何天武,杨天健不免心中有些落寞,他年纪比何天武还大一点,现在这条件,要找个媳妇还真不容易,虽然一心想着先还债再娶媳妇,可是对比着别人,还是心里有些落差的。
卫靖泽注意到杨天健的样子,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杨天健转过脸来看着他,卫靖泽安慰说:“你的缘分来的时候,也很快的。”
杨天健觉得这个时候自己也不能影响大家的情绪,便笑着说:“是啊,不能心急。”
何天武不在的时候,卫靖泽也要抽时间去帮杨天健,那么多猪,杨天健一个人是忙不过来的。如今猪舍里有百多头猪,第一批野猪和家猪生的小猪也有几个月了,身上的黑毛越来越粗,外形上看更像是野猪一样,看来野猪的基因要强上许多。
这些混血的猪吃东西很厉害,比纯家猪吃得多,而且更加不挑食,可能是因为野猪在野外根本没得挑吧。家猪喜欢吃完了就躺着睡觉这些野猪并不,吃完了之后在猪栏里十分闹腾,幸好没有遗传到野猪的越栏的本事,不然都能够直接跑出来了。
卫靖泽当初计划的一个猪栏养五头猪的实行不了了,养三头猪倒是差不多,不然猪栏太拥挤了,猪会打架,猪受伤了对卫靖泽来说都是损失。
猪舍还有一些备用的猪圈,里面还没养猪,也是因为最近纯正的家猪不像以前那么好买了,附近的人家生的猪都是家猪和野猪的混血,卫靖泽自家最多,也不需要跟别人买,所以那些空着的猪栏还是继续空着,等猪长大一些,就可以进行分栏了。
李学农帮着卫靖泽联系小香猪的事儿,进展的挺不错的,估计到月底卫靖泽就能养上小香猪了。
不过小香猪据说最好不要关起来养,而是要放在户外散养,跟养鸡似得,因此,小香猪也不会放在猪圈里养着,只是要腾出几个猪圈来,给小香猪晚上过夜。
卫靖泽帮着猪圈干活的时候,老汉就忙着去种秋菜和冬菜了,九十月份要种下秋冬的菜,秋冬才好过去,除了老汉自个儿,那些老人们闲来无事也跟着老汉去地里干活,倒也不是让他们多认真地干,能干多少干多少,觉得太累了直接回去也行,反正现在工具多得很,种地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反正老人们也是量力而行,喜欢就帮着去帮一下忙,觉得想偷懒了就不去。
不过老人家们干活还是挺积极主动的。
其实在卫靖泽家里,老人们住的还不如在疗养院轻松,在疗养院,是什么事情都不需要自己动手的,连吃饭都是有厨房的人送到房间的,每天就溜达溜达,看看书,听听戏之类的,可舒坦了。在卫靖泽家里,卫靖泽家没有请保姆,很多活儿得自己干,饭菜是不可能送到厨房的,想吃什么要好声好气的跟英奇师傅商量,换床单被罩之类的,也只能自己来,房间卫生也是自己打扫,可是老人们就是住着不愿走了。反正就是感觉住的舒坦呗。
卫靖泽也从没觉得这有什么,虽然老人们出了住宿费,可是这里没有保姆没有帮工,大家是知道的,如果觉得要自己动手太累的话,可以不住的。
这不,卫靖泽忙活了一天回家,就在门口碰到了戴着草帽打电话的老人家:“啊?你要来看我?行啊!”
“什么叫我突然改变主意?你要来我能拦着你?”
“行了行了,要来就来,少啰嗦,到时候别去疗养院了,到了那个楚庄食府的门口,看到了岔路,就直接朝岔路上来!对,我现在在这个叉水村呢!”
“我只说一次,可得记好了啊!楚庄食府门口,叉水村!”
老人家门虽然在疗养院住着,家里的晚辈们对他们倒是挺挂念的,一来是老人们影响力,二来也确实挺孝顺,许多人家的孩子是隔三差五打电话,方便的,也经常过来看,不过在自家招待,还是第一次啊!
刚转身老人家就看到了卫靖泽,便拉着卫靖泽说:“你来得正好!我想跟你说,我儿子要来看我了!”
“我刚刚听到了,您是要在我们家招待?”
“是啊,你不会不同意吧?”
卫靖泽忙说:“哪能啊,当然不会,只是担心会招待不好。”
老人家眉毛一竖,说:“我还没说这里不好呢,他们敢!我跟你说,我那儿子是教育部的,你们村不是要办学校么?我就想着他既然要来,趁此机会,你们可以把这个事情处理一下。”
卫靖泽感觉有些懵,老人家的儿子从帝都过来,而且既然老人家的意思是能帮得上忙,估计是有些权力的,帝都的掌权人物过问一个山村办小学的事儿,是不是太大材小用了?这事儿一般省教育厅那边发了文件许可了,就可以了吧?
老人家见卫靖泽表情奇异,解释说:“他当然也不会擅自专权直接做点什么,但是你也知道,如果他能够在后面露个脸,你们的事情也会快一些。”
意思就是,老人家的儿子也不需要做什么,办学校也是要走程序来,但是有这么一个面子在,卫靖泽的事情能好办许多。
卫靖泽忙表示感谢说:“那真是谢谢您的心意了,办学校的事儿确实是挺麻烦的,有您儿子在,确实是要方便许多。这事儿呢,还没定下来,不过我会和村长说的。”
老人家点头:“行,我也只是帮你牵个线,都是举手之劳。”
对老人家来说,确实是举手之劳,他儿子来看他,他也只是换了一下自己的地址而已,可是这对整个办学校的事情来说,都很重要。正规程序不会少任何一步,但是这种隐性的影响力,意义非凡。
老人的好心,让卫靖泽也挺暖心的,以前觉得这些老人家身居高位,一直被人捧着,相处久了便觉得,其实他们也是一群普通的老头儿老太太,为了一块肉能吵起来,也关心自己的健康,也喜欢孩子,熟悉了之后时常会忘了他们曾经是手握重权的一群人。
老人主动帮忙,倒是把卫靖泽当成是朋友了一样了,卫靖泽自然十分感动。
回到自己的房间,卫靖泽还有些感叹,跟江延宗说了这个事情,江延宗说:“确实很难得,往日里求他们办事的人多,如果不是真的放在心上的,也不会帮,能主动提出来要帮你,说明是很看重你了。”
卫靖泽说:“确实幸运的很。”
江延宗没有说的是,他觉得卫靖泽有一种很容易让别人喜欢他的魅力,或许是因为一身正气,或许是因为细心贴心,总之和他相处起来,感觉很舒服,很自在。因为他有着这样的魅力,所以老人家也愿意帮他吧?这种能力,不是轻易能够拥有的,在江延宗所见过的众多人中,卫靖泽是唯一一个。
而且,卫靖泽自己对此浑然不觉。
于是,在卫靖泽还没做好准备的时候,就被江延宗亲了一下,卫靖泽都惊讶了一下,江延宗是很少主动的,今天倒是有些神奇了。
为了不让江延宗害羞,卫靖泽很快收起了自己的惊讶,迅速地亲了江延宗一下,江延宗果然羞了,推了他一下,说:“赶紧去洗澡,难闻的很。”
卫靖泽干了一天活,当然味道不怎么好闻了。
这事儿卫靖泽很快就找时间跟村长说了,村长十分高兴,说:“小泽,都是你的面子啊!如果不是因为你,咱们村也不会得到这样的帮助了。”
卫靖泽说:“也不能这样说,他们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