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决定下来,他也不再拖延。
“今日吧,”李彦很是高兴:“据传那边有一些旁门左道,我怕子龙应付不过来。”
前线的战况,早就传回了雒阳,据说灵帝还干了一杯神仙醉喝得迷迷糊糊,一方面为南征军的强大而高兴,另一方面又害怕军队里过多依赖赵家人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
其实,赵云即便想要篡权,也不可能现在动手,那就是找死。
不要说自己的实力,家族帮不帮手是两说,自身没有立锥之地,没有强大的私人武装,总不能一个人单挑禁军吧,还有隐门呢?更为可怕的是各地的世家。
他看见杨彪要走出去,起先因为昨晚的愤懑说的气话觉得有些过了,毕竟奴隶贩子是这个社会的产物,自己还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去对抗和扭转。
“等等,文先兄!”赵云赶紧叫住他:“你把那些人请到我的大帐里来。”
恩?杨彪瞬间懵逼。他对寒门看不起,还不至于动不动杀人,儒家可不嗜杀。
然而也有些转不过弯来,转眼间不杀了,前后差距太大,还用了个请字。
何止是他,刘安山等五人听说大帅有请,激动到不行。
这些年,他们做梦都想把势力发展到桂阳郡,早先赵纯有赵忠撑腰,寒门的人,一郡太守根本就无需出手,吹一口气就灭了。
后来真定赵家来了好多人,每次抓住蛮人和南蛮,都自产自销,什么作坊马场,用的全部是自家的俘虏。
中原人看不起荆州人,荆北人也看不起荆南人,他们也就在荆州南部打转,到交州、益州、扬州那就过界了。
“刘安山!”
“曲秀昌!”
“古明镇!”
“石开山!”
“摩沙!”
“叩见大帅!”
这次,五个人的脑袋在地上磕得砰砰响,那是真心实意的,天下间有谁做生意能比得过赵家?要是能和赵家搭上关系,就是手指缝里漏一点也能让五家赚得笨满盆满。
杨彪是一个武者,要不然原本轨迹中经过了那么多事情,还能活到八十多岁。可他目前也就三流巅峰,距离二流不远。
赵云随随便便站在那里,根本就好像没有人存在,仔细一看,才发现那里是一个人。
五个人长期在社会上打拼,哪里不清楚这是遇上了大高手?做生意的人本来就见风使舵,自然会礼数十足,好好巴结。
“起来吧!”赵云淡淡地说了一句,随即吩咐:“柱子,给五位泡茶。”
赵满囤自然要派在三位夫人身边,他做事自己最放心,赵得柱水涨船高由马夫成为亲随。
桂阳郡多红壤,茶树密布,尽管不是前世啥龙井、普洱,额,赵子龙没喝过。
这一世赵云根据上辈子什么炒茶理论,部曲实验了无数次后在这边制出的茶叶,他只是泡了解渴而已。
要知道,赵得柱泡茶用的茶叶,在雒阳一带,卖价是一金一两,还有价无市。
五个土鳖,连五溪蛮已适应汉人生活的摩沙,坐定之后闻着茶香舒服得闭上了眼睛。
“我的俘虏不卖!”赵云先把基调定好,看到已经把眼睛睁开的刘安山等人,眼睛里面并没有丝毫失望的样子。
说实话,今后要出去把自己在赵家麒麟儿、鸿都门学博士这里请喝过茶的事情透露一下,估计就是桂阳郡的当家人赵纯都会对自己等人以礼相待。
“大帅有事尽管吩咐!”摩沙就算在汉人这边生活了大半辈子,性格还是最直爽的。
“真还有事请教各位!”赵云冲他点点头:“你们把俘虏买过来以后,如何让他们听话?”
说起来,他对胡人有些心理上的障碍,北疆的时候,俘虏了不少鲜卑人,转手丢给赵东,让他们根赤部落消化,作为奴隶什么的自便。
上辈子看小说,什么昆仑奴对主人忠心耿耿,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过黑人奴隶。
“打!”刘安山说到专业眉飞色舞:“往死里打!”
赵云有些不悦,前世生活在法治社会,即便鲜卑俘虏中有人打过草谷,对于一个活生生的人,去剥夺别人的生命,他还是做不到。
“当然别打死了,适可而止。”石开山来自零陵,周边蛮人最多。真要把蛮人给打死了,说不定会引起那些部落的不满,灭族都有可能。
“大帅,少给俘虏吃的,让他们做重活,不饿死就行!”曲秀昌察言观色,再说他接手的奴隶,已经被折磨得很听话了。
摩沙不好意思说话,他本身就是蛮人的小贵族,因为和首领闹了矛盾,差点儿被杀死,迫不得已反叛。
难不成说自己对蛮族熟悉,带着汉人捕奴队去抓自己的族人?那样就会让人看不起。
还别说,五人就是专业干这个的,对付奴隶的方法很多。刚开始因为在赵云面前有些放不开,可又要展示自己。
说着说着,声音大了起来,惹得赵得柱紧张地看着。
他们还从没就这些问题认真探讨过,争得面红耳赤。
听到五人的争论,赵云的眉头逐渐舒展开来。(未完待续。)
第二十七章改变战略,霹雳车再现
有时候,赵云觉得自己很奇怪,明明融入了汉末,为何时而做事格格不入呢?
就像是俘虏的问题,很简单,每一个人被俘虏了,都有做奴隶的觉悟。
别看如今是封建社会,部曲的身份地位,和奴隶又有多少差别?你家里死了多少部曲,那是你自己的事情,官府都没人管你。
不能不说,自己还是带着前世的眼光来看待现在的社会。
部落里的蛮人,他们打仗做了俘虏,那就是汉军的财产,除非是其部族愿意花大价钱来赎回去,否则这些人的死活都掌握在自己手上。
可以说,就是放俘虏回到家都不敢,贵族们会不会怀疑他们通敌里应外合?要不然谁会放这些人走?俘虏们只是顺从上级,适应这个社会的各项制度,并不是傻子。
一瞬间,赵云觉得心头的烦闷尽去,他微微笑着:“今后你们有俘虏,不要打骂。直接交给我,有多少要多少!”
“大帅,你???你要俘虏?”刘安山马上脑袋有些短路。
我们是到你这里来买南蛮,再转卖到世家寒门手中,就是普通农人都买得起。
咋画风一变,成了你要找我们买奴隶?
“是!”赵云先给他们约法三章:“不允许把普通的蛮人抓来当奴隶,也不能虐待俘虏,我这里只需要健康的人,男女老少都无所谓。”
自己要地盘,更需要的是人口,人口有了才有财富,才有军队。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黄巾起义为何成了大汉迅速衰败的原因?
量变引起质变,被起义军携裹的老百姓太多,那群放下锄头拿起木棍甚至赤手空拳造反的泥腿子给了刘家皇朝一个响亮的耳光。
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黄巾起义,诸侯争霸,三国征战以及后面的八王之乱,造成了汉人数量的急剧下降,从而不能形成大规模的军队。
一个正兵,差不多需要三个辅兵,生产力低下的现代社会,大约一百人养活这四个人才能保证不影响土地劳作。
其实这次南征,赵云觉得四万人太多,加上辅兵差不多十四五万,从这里绵延到浈阳,到处是军营,不仅给地方带来沉重的负担,还会引起军队和地方的系列矛盾。
北征和南征不一样,北方本身就是苦寒之地,每攻取一个部族,能获得海量的肉食。至于缺衣少食的鲜卑人能不能熬过去,大家根本就没考虑。
这就是战争,残酷的战争。
见赵云的脸色不太好看,五人准备告辞,始终没有多说话的曲秀昌忍不住期期艾艾:“大帅,小人不知能否获得士卒的帮助?”
恩?赵云的脸色马上就黑了起来,你特么还蹬鼻子上脸啊。
“大帅,我们五个人表面上看来风风光光,每一次经过一个地方,都会被当地的豪门强买强卖。”曲秀昌心一横说了出来。
刘安山眼睛一亮:“大帅,到时候就怕到你的手里数量不够。”
“这有何难?”赵云想了想:“拿我的令牌到桂阳太守府借兵,允许你们打镇南的旗号!”
他声音不大,把话印在五人的脑海里:“不允许用我的令牌做其他事,不准用军队去捕奴。否则,必然以军法斩首!”
刘安山等人又是高兴又是惶恐,忙不迭磕头对天赌咒发誓。
尽管赵云说了一句一起吃饭的话,都是生意场上的人,要不明白这是随口说的客套话留下来吃饭,这生意还能不能给他们都很难说。
原本还悬起来的心,随着昨晚伏击的胜利,赵云与戏志才又做了新的计划。
中原的人喜欢内斗,南蛮的人何尝不是一样?歇马部落和驻马部落太小,根本不可能让那些大部落花大力气来救。
何况每多呆一天,消耗的粮草都是不计其数的。军队不是用来战斗还用来干嘛?
两个部落的战斗力,根本不值一提,或许就比要来到的黄巾起义军稍微高那么一点点吧,就是中军的两万新兵蛋子,他们都永远不如,纪律性太差,武器简陋。
今天下午就让曹操和袁绍进军,拿下两个部落,连这么简单的战斗任务都不能完成,那谁不行今后就给我殿后吧。
南蛮总不能全民皆兵,毕竟这些部落都是以农业为主的,如果捕鱼也算战斗力的话,汉军又不和他们在水里打战。
打下来以后,还可以获得补给,也能给自己攒一点家当。
尼玛,两个部落加起来才七八万人,洭浦关上四千多人应该就是他们的精锐了。
中军午饭后扑上去解决掉,让赵家这些个自大的将领们注意战损。
“大帅,现在就下令吧!”赵云和戏志才正端上碗,赵龙等十一个人齐刷刷地穿着甲胄出现,一个个脸上冒着红光。
“去用人命填吗?死了人你们不心疼啊!”赵云没好气地看他们一眼,随即吩咐柱子:“让黄承彦来一趟!”
那哥们儿对技术着迷,北疆战后一直呆在赵家集,听说要南征,二话不说就跑来了。
“大帅,有任务?”黄承彦脸上的兴奋与那十一个货相比不会少。
“都围在这里干嘛?下面的士卒全休息好了吗?”唉,都是赵家人,赵云真还拉不下脸面对这一群请战的人。
“黄校尉,山道狭窄,你在两边各配两台霹雳车,注意别把吊桥损毁了。”
“左边赵龙负责,带赵虎赵豹赵孝,右边赵仁负责,带赵义赵礼赵智,其他人守中军。看你们那样子,今后的仗有得打,都悠着点儿!”
“等石弹效果差不多的时候,马上领着武者上去。谁要是给普通士卒造成了伤亡,自领军法!”
说到这时,赵云脸上不怒自威。
“诺,谨遵大帅令!”十二个人单膝跪地领命。
等他们出去,戏志才看到赵云还准备吃饭,有些诧异:“你还有心情吃饭?”
“大兄,看来你的心境修为不够啊。哪怕我们经常说,狮子搏兔亦用全力,只不过是在心态上。”赵云调笑着。
戏志才有些紧张,在南征军这边,由于是平辈,他处处把赵云当做弟弟,操心太多,生怕一点小小的失误就会带来承受不起的后果。
就算他不是很清楚,也明白士卒今后是赵家军立足南越的基础,还要不断壮大。
他哪里知道,赵云就算在扒拉着饭,神识一直跟着两方。
由于是两个地方隔河相望,这次黄承彦用鼓声代替旗帜。
人多力量大,霹雳车在部队集合以后,不到一刻钟的功夫,就被士卒们抬到了指定位置。
前面有随时都在袭扰的军士,技术人员熟练地指挥人安装着。
“退后!”鸣金声中,洭浦关守军以为是正常的换班,毕竟他们能看到接班的人已经上来了。
“咚咚咚!”黄承彦亲自击鼓。
“妈呀,石头飞上来啦!”在守军的惊呼声中,石弹载着汉军的希望,砸到了洭浦关上。(未完待续。)
第二十八章一鼓而下水军至
赵佗终其一生,再也没有回到真定,他的子孙却缺乏有那么大的武力和凝聚力,硬生生把南越给丢了。
此次前来南征,自然是赵云暗中努力争取的结果。
他除了想有一块地盘,也想查清当年那位祖宗为何在秦末起义大潮中甘愿闭关自守,什么去世的老上级任嚣的命令嘱托之类,纯粹是无稽之谈。
长城军团都能和项羽争雄,何况长期在外作战的南越军团呢?对一般的农民起义军绝对是碾压,哪能憋屈的在岭南之地苟活着?
他老人家活了一百零三岁,自然是宗师级强者,武者要是没有勇猛精进的心态,永远都不可能超越一流,到了最后是精神层面的晋升。
望着巍峨的洭浦关,赵云都有些痴了。
当年那位老祖遗留下来的东西,没有霹雳车这种大杀器,要攻上去只能用命来填。
这些南越人作死啊,在两边又开了一道山关,不然真没办法让两路先锋军过去,只能堵在这边。
此时,赵云已吃完午饭,背着双手站在中军大帐前,四五里路远的关隘犹如在眼前。
这边,赵龙三兄弟加上赵孝四位二流巅峰武者轻装简行,偶尔有些零散的南蛮部卒丢下来几块石头,被他们随手击碎,下方就是他们的袍泽,可不敢任由石头滚下去。
山这边的关隘大门被突如其来的霹雳车抛上去的石头砸得不成样子,挨着寨墙的士卒基本上非死即伤,还能感应到那些偶尔还在抽搐的伤兵。
四人一边飞奔,脚下可没闲着,山路上大一点的挡路石,几脚踢到溱水里,溅起的水花有一丈多高。
三十位赵家部曲在他们后面一丈远处拾级而上,目的自然是清理小石头和攻上去抢占寨门,后续部队一个个眼睛巴望着,等大家发信号回来呢。
新兵啊,刚开始必须要打顺风仗,一个个兴奋得嗷嗷叫,精气神好像比老兵都要高。
另一边,赵仁赵义赵礼赵智毫不示弱,还稍微快一点,挨着寨门只有三丈远近。
他们两边好像在比试,不断有被南蛮掀下来的石头被踢到溱水里,无聊的围观吃瓜兵士们,时而爆发出一阵阵喝彩声。
经过赵云同意,戏志才吩咐下去,让没有作战任务的士卒们排队在溱水岸边目睹自己的战友们正在攻陷洭浦关。
不少人昨晚翻过山参加阻击,大清早回来后,兴奋之余早就困得不行。
尽管睡了一两个时辰,这样的事情大家这辈子从没见过,如何会不来看?
士气这东西,有时候就是这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