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不说,李家的实力太恐怖了。
老妖怪们甚至可以关闭自身的一切气息,你精神探查都无从查起,和山谷中的植物一般,你能感应得到吗?除非走过去看到本人。
上清宫现在就是道门最大的势力,张角的黄巾道尽管人数众多,和李家相比差了十万八千里,双方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上。
隐修的李家人众多,能在这里作为总管,人情世故必不可少。由此可以推断出,他年轻的时候,必然入世过。
否则一辈子就呆在山谷中,头顶上只有巴掌大一块儿天。连李彦都噤若寒蝉,可以想见,他为人处事极为老辣。
“青山,你只管去说!”松柏道长几近于废人,却还是不改豪气本色:“他们包括那些老不死的要是不同意,老道就找他们算账。”
“你瞪啥瞪?当年我为家族付出的够多了吧,结果被佛门的人给阴了,他们跑到皇宫里转一圈,背着手就回来,我受伤就白白受了?”
至此,赵云有一个大致的推断,除了四象道长之类的人,什么青山和松柏,或许是隐修们出家之前的字。
由此,他就更迷惑了,佛门明面上就出现了地尼和达摩俩高手,是如何把李家给覆灭的?那说明佛门的人,应该从西域甚至身毒来的高端武者更多。
赵云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些教派,动不动一大堆人。估计就是赵家对上,都没有丝毫取胜的把握。一个个不见面直接来精神攻击,都会摧毁一大片。
武力值上,像李彦之类的护道人,恐怕也不在少数吧。
“松柏,你也好意思在孩子面前出丑!”青山道长脸上略为缓和,就算在朦胧的夜色中,都能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小友,你来自真定赵家?”估计他也对松柏道长无可奈何吧,就像一块滚刀肉。
“小子正是!”见问到自己,赵云忙不迭回答。
“当年贫道云游天下,途经真定,遇到一个叫赵乾的人,不知道他是否还活着。”青山老道简直是拉关系的高手,困在这山谷中简直是白瞎了。
“乾爷爷早就突破了超一流,”赵云无所谓,聊天嘛,你不讲正题我也难得开口:“武者到了他那种境界,活个一百多岁不成问题。”
“老朋友还活着就好,”青山道长微微颔首:“我们中原之人,活个一百多岁就是极限。地尼那是第一批进入雒阳的沙门之人,如何会活到这个年龄?”
“身毒之人,有一种术法。”赵云也不是很清楚,但还是竭尽所能解释道:“普通人据说可以埋在地里,好几日不吃不喝。经过修炼的人,就更为恐怖了。”
“在小子看来,我们人活着,设若武功或者你们的道术不再精进,活到一定的年限后,开始消耗自身元气。”
“他们既然有这样可怕的传承,寿命稍微比我们中原人长一些也很正常。”
“此话有理!”松柏道长激动地一拍大腿:“这两年来,老夫感觉到自己正一天天衰老,应该就是达到了你说的那个极限。”
说完,他脸上极为唏嘘,任谁都不想被别人经脉尽毁,这样的日子赵云也曾经历过,可以理解他的苦衷。天知道是不是他在自暴自弃,才会养成看上去很诙谐的性格。
“爷爷!”李彦舔犊情深,不由轻轻叫了一声。
“你嚎屁呀,”这是松柏道长今天第一次公开发火:“老子又没死,你闹甚?”
李彦也算是言辞犀利之人,起先赵云就领教过。
听到自家爷爷的话,轻轻点头,脸上堆满愁容。
“青山,这些年辛苦你了。”松柏道长不免惆怅:“当年你受伤,老道并没有进入后山。即便后来到了这里,才发现规矩甚多,给你报仇难度不小。”
“老子就气不过了!”青山道长怒气迸发:“为何我们李家的人遇到佛门一忍再忍。一个小小的刘家天子,他的话对家族来说就这么重要么?”
“老子经脉尽毁,他们说要等待时机出手,不能莽撞。”
“好吧,老子就开始等。有一天,我嫡长子没了,他们告诉我,要忍。”
“现在这里的人青黄不接,我门家彦儿在并州还是略有虚名。他们一声令下,我孙子没有半点迟疑,立刻就归隐了。”
“好吧,他是护道人,护的何道?说白了,那一大群老家伙们,纯粹就是拿我们子子孙孙的命运在开玩笑!”
“护道人,连自己的家仇都不报,算甚护道人?敌人都要打上门来,想着逃跑?我李松柏不屑于与之为伍!”
“够了青山,你们这一支人的遭遇,老道还不清楚么?”松柏道长看到对方又在骂那些绝壁大神,只好和和稀泥。
“前辈,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赵云轻声说道。(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四章桃园结义
正值松柏道长在发脾气,就连青山道长都不知道如何处理,突然听见赵云在一旁说话。
本来他早就想说,不过也不知道两个是不是哥俩的老道,把话题给带沟里了。
“小子起先说过,道门应该走出去。”赵云不无责备:“结果你们在这里争执,话题就没有进行下去,青山道长第一句话就是问的这个吧。”
老道在夜色中看不清脸上什么状态,肯定比较尴尬。来时气势汹汹,一副装逼样,现在连他都不知道该如何说话,松柏老道太难缠了。
“上次我们来的时候,李喆道长尽管还能把控一些局面,其实对李家来说,岌岌可危。”赵云并不是危言耸听。
旁边的七个李家人,涉及到自己家族的存亡,还是比较关心这话题的。都聚精会神,眉头上不由自主齐齐皱了起来。
大概是他们与世隔绝太久了,就算不少人年轻时候在各地闯荡过,时过境迁,今日今时,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他们还不自知。
“或许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赵云叹口气:“这些人明面上以李家为主,每个人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盘。恩,那是小子刚刚发明用来计数的器具。”
“无利不起早,要是在针对佛门的过程中,他们得不到任何好处,会不会出手都是另外一回事,到时候真要和佛门开战,恐怕只有你们独自面对了。”
“不会吧,赵贤侄!”李彦毕竟进这里的时间不久,可能对道门的现状还是有些看法。
“伯父,不是小子挑拨。”赵云摇摇头:“或许这些人的师门刚开始确实是从李家出去的。要是那些前辈没有想法,也不可能离北邙开枝散叶。”
“道门分裂的种子,从他们出去之日起,就已经埋下了。”
“世俗中,亲管三代族管万年。你们和各地道门之间的关系,与世俗的亲戚又有何区别?有些人早就融入了其他学派的修炼方式。”
“一辈辈传下来,各地道门和上清宫的关系,或许只有表面上大家都是修道这个名义在维持,有的道士,他们的长辈终其一生都没到过北邙!”
李彦与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他们毕竟城府没有多深,脸上阴沉得吓人。
青山老道和李松柏老人,也渐渐严肃起来,以前从没人和他们这么分析过。
怎么说呢,上清宫这边,算是赵云前世家族企业的样子。
在企业刚开始建立的年代,一家人励精图治,事业蒸蒸日上。
后来在管理层中,融入了别的姓氏,这些人有可能刚开始就跟着李老君在修行。
一个家族企业出了问题,有制度僵化的关系,外姓人为何要跟你一条心?你想多了。
像那些出走的中层管理,确实是从这个企业里面出去的,双方好像谁都不欠谁。
人家自己又开了一家公司,避免了家族企业的危害,招收的成员什么姓氏都有。
后辈偶尔翻翻陈年账簿,才会恍然大悟,哦,我们的企业创建者原来还是那个家族企业的员工啊,有什么卵用?双方并不统属。
“正如黄巾道的张角,”赵云眼睛一眯:“此人师承于吉,连于老道他都不认,难不成还会认你们上清宫?”
“他敢!”李彦说了一句他自己都不相信的话。
“如何不敢?”赵云嗤之以鼻:“人家麾下有百万道众,这个数字或许有些水分,或许只多不少,你们上清宫加上门人有多少?”
李家人懵逼了,正如历史上功高震主,带兵将领反手之间就可以灭掉主上,还需要你这主上干嘛?专门让你在一旁指手画脚吗?
“人家不仅不会认你们上清宫,而且还想登大宝!”赵云进一步阐明:“他们在坐着当皇帝的梦,给你们说过让李家的人去坐那位置么?”
对于世间的皇权,李家人并不看重。
“贤侄,你说他们能成功么?”李彦心中火热。
连半瓢水都算不上的张角要是推翻了刘家天子,是不是李家也可以?
********的国家,总比政教分离的好,一切尽在掌握,全天下的资源可以利用,说不定李家也可以出一个先天呢。
“没有可能的,”赵云见他们殷切地盼望着,给这些人泼冷水:“一群拿着锄头的农民,能够比得上训练有素的官兵吗?”
“他们之中,估计好多人只能用粗糙的木棒之类做武器。”
场面上陷入了沉默,李家的人又不是傻子,能在山谷里隐修的,都是他们家的精英。
设若张角起义失败了,那以皇室为首的世家对道门的打击应该就会接踵而至。
那家伙失败了就是个死,最终的账,还得落到李家头上。
此刻赵云才完全弄明白,或许正是经过了黄巾起义,佛门的人联合西凉军和世家的高手,才把上清宫这个庞然大物给推翻的吧。
打那以后,佛门高手众多,世家怎么可能真心实意团结,自然不是对手,被各个击破。然后有些强大的就能在其中分上一杯羹,弱小的哪有机会?
“关系远了的不讲,就是五斗米教的张家人,你以为他们还会和你们一条心吗?”赵云接二连三把道家的弊端指出来。
人家是天师道创始人,后世尊称为“老祖天师”,“正一真人”、“三天扶教大法师“、高明上帝、张天师。
他著作《老子想尔注》,弟子有300多人,设立24治,奠基天师道。
天师职位的继承采用世袭嗣教制度,祖天师去世后,由儿子张衡接任,史称嗣天师。衡化去后,又由子张鲁接任,是为系天师。
“人家这次给你们上清宫面子,纯粹就是来还当年其祖的人情,从此就两清了。”赵云一针见血:“说白了,真正直面佛门的,只有你们上清宫。”
“这些年来,陆陆续续有沙门中人,自西域或身毒往北而来,教中高手不知凡几。”
“可能唯一能帮助你们的人,只有嵩山宋道人,因为邙山和嵩山唇齿相依。估计还有华山公孙道人,你们被攻克,他就被包围了。”
这些话够李家人喝一壶的,他们长期关起门来修炼,主张清静无为,酿下的苦果只有自己慢慢咽下去。
此处十分平静,两千里之外的幽州右北平土垠一处庄园里,今天分外热闹。
庄园之中,有一桃园,树上的桃子一个个鲜红,已是熟透了。
不少人在桃园里面进进出出,桃园的中央空地上,香案早就摆了出来。
眼看时间到了正午,天气十分炎热,好在旁边大水潭能稍微降降温。
司仪是一个道人,他和面前的四人一般穿着红色,脸上的汗珠不停低落。
“你等现在就结义吧,正是良辰吉时!”他开口说道。(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五章刘备去巴蜀
历史不知不觉间发生了偏移,譬如刘备和公孙瓒,特别是公孙瓒,崛起的时间比原本轨迹中来得更早,现在谁不明白卢植手下的头号大将就是他?
卢子干原本都很有名气,但他比较注重出身和文才。真到了北方回到家乡,才发现曾经自己看不起的武力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另外还有两个人的出路发生了天大的变化,让原本没有交集的几个人凑在一起。
如果没有赵孟的北征,他们应该出现在孙家的阵容里面,是东吴崛起的大功臣之二。
程普,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人。东汉末年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代。
韩当,字义公。辽西令支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
他因为长于弓箭、骑术并且膂力过人。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代,随从其征伐四方,功勋卓著,对江东基业的逐渐稳固和吴国的建立有着重要影响。
赵孟北征的时候,西凉也从这边征兵,在保卫家园和西北战场之间,两人不约而同选择了留守家乡,加入了公孙瓒的军中。
否则,就会顺延着原来的轨迹,到了西凉进入孙坚麾下,一步步成长。
由于公孙瓒岳父为渔阳郡太守,刚开始不少幽州乡勇自然是要到这边效力。
至于赵孟?对不起,那是谁?护鲜卑校尉了不起么?否则赵云要是知道这俩货加入了征北军序列,说什么也要把他们攥在手中,将领是越多越好哇。
尽管目前汇集了黄忠、关羽、张飞、太史慈等绝世猛将,程普韩当这样的高级将领必不可少,毕竟不可能一支军队每次都是主将上阵厮杀。
由于两人作战勇猛,就算公孙瓒立功不多,最后还是得到了曲长的位置。
在白马义从中,打建立开始,里面充斥着公孙家的部曲,两人都是史上知名的人物,怎肯和那些部曲们一起去当有名无实的义从?
本来赵孟的部队解散以后,程普和韩当也要理所当然的回到家乡,今后干嘛就很难说了。
好在卢植来的速度相当快,全盘接纳了自己的弟子公孙瓒所属,大家都是幽州人,自然很乐意留下来,继续为保卫家乡做出贡献。
刘备这个倒霉催的,上次偷鸡不着蚀把米,彻底滚出了卢植集团的核心。
而在公孙瓒周围,不是公孙家的部曲就是曾经在涿县的县吏等人,程普韩当自然也游离在边缘。又没有战斗,天天闲得发慌。
“宪和,老师那边你看还有没可能重新起用我?”刘备也是憋急眼了,直截了当。
“很难,玄德!”简雍哪怕不知道具体情节,也猜出了大概。
不过,他也不认为有啥不对,大丈夫在世,肯定要抓住一切机会往上爬。
“现今你觉得我们该如何行事?”刘备有些不死心,不到最后关头,绝不回转家乡。
“卢大人和公孙伯圭,都不是小气的人。”简雍分析:“要不你前去求情,说明当日的实际情况,干脆让大人推荐你到别处好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