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抗日巾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抗日巾帼-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来的,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唉,这仗还不知道能打到什么时候呢,万一什么时候我们光荣了,也能给活着的人留个念想啊!”
“秉义哥,你别说这么不吉利的话!我们不会有事的!”亚男焦急地叫道,可是严小龙却在一边摸了摸她的头,说道:“虎子,你张大哥说得对,前几天打仗你不是没看见过,好几个人头一天还在和我聊天呢,没一会儿就躺下了,去吧,别闹了,啊!”
叹了口气,亚男收起了她的别扭和算计,好好地照了一张“全家福”,相片的效果很不错,把他们四个都照得很清楚,美中不足的是其他三个人都笑得很开心,只有亚男是面无表情的。
为了这个事情,严小龙和张秉义笑了她好几回。
但是也不是所有的人都为这次大捷开心的,比如蒋介石。这倒不是说他不希望打赢日本人,而是绥远的这场大捷乱了在陕西“剿匪”的东北军的军心,他们现在完全没有“剿匪”的心情了,纷纷闹着要奔赴绥远抗日呢,他们也不想内战,他们想当民族英雄,一血他们身上背负着的骂名。
不止下面的战士军心动摇,张学良和杨虎城也坐不住了,给蒋介石发了好多分请战的电报,表了好多次决心,蒋介石觉得情势很严峻了,于是决定到西安去一趟,稳定一下军心。
当看到报纸上蒋介石飞往西安的消息以后,亚男的心里很兴奋,现在已经是1936年的12月份了,蒋介石又飞到了西安,这么说“西安事变”要开始了,国共合作也要开始了!
可是兴奋了一小会儿以后她又泄气了,现在“西安事变”发不发生和她也没用什么关系,她还不是只能看看报纸,难道还能跑到西安去围观吗?好好练好枪法,多打几个日本鬼子才是正经事呢。
正文 西安事变
第二十一章西安事变
一眨眼就到了1936年的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的华清池扣押的蒋介石,进行“兵谏”,逼蒋抗日。并且通电全国,还给阎锡山、傅作义、李宗仁、白崇禧等有实力的地方军阀发了通电,希望大家可以团结起来抗日。
加上那个时候阎锡山的山西就在陕西旁边,他本身是最有实力的一个,又是如日中天的“抗日名将”,所以张学良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可以支持他们的这一次活动,专门派人坐专机到了太原和阎锡山商谈这件事。
当报纸上登了这些事情的时候,大家都人心惶惶的,支持的有,反对的也有,吵个不停,一双双眼睛都紧紧地盯西安,想知道这件事最后会怎么解决,想知道蒋介石会不会丢了小命,想知道抗日统一战线能不能结的成。
亚男无奈地叹了口气,想起了以前看过的有些人对中国人的评价“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可不是吗?一有外敌的时候就怂了,打匈奴、突厥、蒙古、金人、满人的时候,朝廷里不都是充满了斗争,将军们在外面拼死拼活的,可是只要仗一打完,马上那个将军也就完了,会有无数的人跳出来说出他的无数缺点,然后卸甲归田。
现在也是这样的,只不过是小胜一场而已,甚至都没有把日本人完全赶出华北,仅仅是阻挡了一下下日军南下的步伐而已,这么多事情就闹出来了,就开始乱了。
其实,西安事变在历史上的评价好像挺高的,如果没有这件事,可能抗日统一战线结不起来,可是它貌似也没有多大用吧,蒋介石好像口头上答应得好好的,但是没有什么实际行动,一直等到七七事变以后才真的和共,产,党合作了一下的。
加上现在中日不开战了,他们四个留在傅作义的35军也没有仗可以打了,于是就亚男就想和自己的家人一起撤了,继续他们打鬼子的个人事业,不用在这里被军队拖着。
可是张秉义和严小龙不是很想离开,他们是热血男儿,喜欢军队里的这种气氛,于是想留在35军里,再加上孙兰峰旅长对严小龙他们四个都比较器重,军队里的气氛很好,于是他们就更不想走了。
叹了口气,亚男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劝他们,于是就这么在35军里呆了下来,近看西安事变是如何解决的。
阎锡山对于这件事很不看好,和自己的幕僚商量了一下以后,发了一个措辞严厉的“五乎”电报:来电均诵悉。环读再三,惊痛无以。弟有四个问题质诸兄等:第一,兄等将何以善其后?第二,兄等此举,增加抗战力量乎?减少抗战力量乎?第三,移内战为对外战争乎?抑移对外战争为内战乎?第四,兄等能保不演成国内之极端残杀乎?(注一)
张学良等人收到了这封电报以后愤怒异常,直骂阎锡山!
南京那边也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和,一派主战,还有人建议将蒋介石先从西安转移到太原,然后再好好谈判。
可是可能吗?张学良和杨虎城做了这件事以后是把身家性命都豁出去了,再加上阎锡山发了这么一个很不支持他们做法的电报以后,恨他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再把蒋介石交给他?
这个时候共,产,党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周恩来奔赴西安,进行调停。当看到报纸上这个消息以后,亚男激动异常,周总理!活生生的周总理啊!而且就在不远的西安,她多么想奔到那里去看看这个历史上的伟人,也是她的偶像。
可是当她的想法说出来以后,张秉义哼了一声,说道:“你就做白日梦吧,就你这样的,就算到了西安,也见不到那个什么周恩来!”
亚男没好气地白了他一样,可是也毫无反驳的话语,因为他说的的确是事实。亚男气的直抓头,为什么非要留在这个国民党的军队里?她愁死了,真想快点儿离开,就算不去投奔共,产,党的军队,自己单干也行啊,总比留在这里好!可是严小龙和张秉义怎么就这么喜欢这里呢?就连严大贵也喜欢,真是想不明白!
周恩来去了以后,局势缓和了很多,气氛也没有那么严重了,于是阎锡山的脑袋也活了,想攫取和谈的果实,往自己的脸上也贴上一点儿金,于是给张学良发了电报,先派人到西安去加入和谈。
可是他的想法却被张学良冷淡地回绝了,告诉他西安最近天气不好,不适合飞机降落,坚决拒绝他的人到西安去。
张学良对他的属下愤愤地说:“好汉做事好汉当,我不请阎锡山那样的客。联共抗日的事情早和他说过,他表示赞同和支持,可事变爆发后,他的回电用了好几个‘乎’字,满篇责备,毫无半句同情,并把这个电报送给南京,他打得什么算盘?这样的人不能共事,不能让他投机取巧!”(注二)
于是阎锡山和全国人民一样,只能干瞪眼看着西安那边的情势发展。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蒋介石安全回了南京,国共统一战线建立了。全国人民都在欢呼,亚男却叹了口气,她除了知道现在大家知道的这些情况,还知道张学良和杨虎城被蒋介石抓起来了,关了一辈子。在国民党失败以后,蒋介石非把杨虎城杀了才去台湾,而张学良则继续被他带到台湾去关押,关了一辈子。
亚男不知道要怎么评价张学良,说他软骨头、没骨气吧,他又冲动地弄了这么一个西安事变,说他有勇气吧,那个时候他却让东北军一枪不发地离开了东北,总之很矛盾。不过他这么一个大好的青年,真是可惜了,如果蒋介石现在让他上战场的话,也能杀伤几个日本鬼子吧,那样就不枉此生了啊!
想到这里以后亚男忽然笑了起来,想到了劝服自己的家人离开军队的办法了,打入本人啊!
于是,亚男严肃地和家里人谈了谈话,问他们初衷是什么?亚男严肃地说道:“爹、哥哥,张大哥,我们离开村子不就是为了打日本人吗?现在呆在这里算个什么事啊?看样子军队和日本人一时半会儿是打不起来了,我们守在这里干什么?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去多杀几个鬼子呢?是不是?万一鬼子的军队又打回来了,我们再加入军队不就好了,这有什么难的啊?”
虽然在军队呆得很开心,可是这么长时间没有打仗了,严小龙和张秉义的心里也不好受,现在听了亚男的话以后心里又痒起来了,这样的安稳日子真是一天都过不下去了,于是便咬咬牙听从了亚男的建议,和孙兰峰辞行。
孙兰峰当然舍不得他们几个苗子走,但是看他们意志坚决,也没有别的办法,只是狙击枪可是好东西,不可能给他们带走,于是给四人一人一把三八大盖,还给了他们好多子弹,嘱咐他们多杀几个日本人。
而和他们一起从太原过来的3个人,一个战死了,两个加入了35军,和他们分道扬镳了,他们又变成了以前那个四人抗日小团日,不过武器装备却升级了,简直是“鸟枪换炮”啊!
注一:历史上阎锡山的确在西安事变以后发了这封电报,惹怒了张学良。
注二:此处张学良的话为史料记载,摘自《乱世之狐——晋系军阀全传》
正文 打游击战
第二十二章打游击战
国,民,党和日伪军的军队在绥远对峙了起来,虽然大的战役没有,但是小的摩擦不断,很多东北、华北的汉子们都拿起了枪走上了抗日的道路,亚男他们一家四口只是其中的一小撮。
只是比起其他组织来,他们的装备更加精良,枪法了更好,经过几个月野外的实弹培训,张秉义的枪法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可是好的射击手也许真的需要那么一点点天分吧,不管他再怎么刻苦努力,他的枪法比起严家三人来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而且随着亚男和严小龙的不断成长,这个差距还在逐渐拉大。
不过个人毕竟比不上组织,好多东西都没有办法筹集到,盐巴他们还能偷偷地在集市上买到,可是子弹他们实在是没有办法补充,就算有钱也买不到。
等他们快要打完孙兰峰送的子弹以后,严大贵一拍大腿,说道:“我我们回家去吧,家里的鬼子虽然没有这么多,但是也不少,在绥远这里我们人生地不熟的,买不到子弹,回家以后还能找找熟人。而且,你娘、秉义爹和乡亲们的忌日也快到了,我想回去拜祭一下他们。”
大家都点头同意,然后千里跋涉,回了山西。
离开山西老家已经整整一年了,再次看到烧成焦炭的村子,一行四人的心情都很沉重,沉默地拜祭了亚男娘和同样死去的乡亲们,他们再去到了张秉义爹的坟头给他烧纸。
去年埋他的时候,张秉义和严家三人还不是很熟,彼此之间都在互相防备,可是现在不同往日了,一年以来的出生入死让这四个人亲如一家,严大贵跪在秉义爹的坟前,举着一碗白酒说道:“张大哥,虽然你生前咱们没有见过面,但是我知道你是条汉子!你儿子秉义也是条汉子,带种!这一年来杀了不少鬼子给你报仇了,你在九泉之下就安心吧。我严大贵在你坟头给你放下话了,一定把秉义当成我的亲人照顾,他不会一个人孤零零地呆在世上的!”
说完之后严大贵把那一碗酒到了一半在秉义爹的坟头,再喝下了半碗,当是定下了这个承诺。
一向成熟稳重的张秉义看到此情此景,也禁不住留下了眼泪,只是他没有再对严大贵说什么肉麻的话,把眼泪悄悄地擦掉了。他心里知道严家都是实诚的人,除了亚男时不时会冒出点什么奇思妙想之外,严大贵和严小龙都是一等一的老实人。只是虽然亚男脑子聪明,也继承了严家的特点,说出去的话就会守信,一口吐沫一口钉,并不因为年纪小脑子活就不像个男人。
只是他常常很无奈地想到:这么一个极灵的孩子,看起来怎么这么傻呢?特别是他一笑起来的时候,简直像个二愣子似地,不了解他的人屡屡被骗,他自己不也曾经被整的很惨吗?
如果他能活到现在,那么就能找到一些词汇来形容亚男这样的人,比如是说“厚黑”,或者是“扮猪吃老虎”。
其实是他想多了,亚男并没有他想像中的那面聪明,那些“奇思妙想”都不是亚男自己脑袋里想出来的,而是她学到了几十年来人们总结出来的经验,她学习能力那么强是因为那些东西她原本就懂。所以亚男本质上还是一个憨厚实诚的孩子,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多心眼。
不过这个误会其实也是无伤大雅的,他们现在已经是亲人了,彼此之间不用再互相算计什么的,所以看得准不准也就无所谓了。
拜祭过亲人之后,他们继续留在了大青山里打游击,住在以前那个休整好的山洞里,恢复了之前的那种生活。
其实在离开之前,他们去绥远、太原一带为的也只是探路而已,现在路也探好了,枪也淘换回来了,日本人也打过了,可以好好地留守在家里打“阵地战”了,守卫自己的家园。
离他们不远处的牛头寨在一年前因为种种原因散了,可是等他们回来以后却发现它又聚集起来了,他们可忘不了和这个土匪窝子的深仇大恨,于是头一个目标选的就是牛头寨!
他们发现除了他们之外,牛头寨似乎还有另外一拨敌人,可是那根本不影响他们的计划,他们也没有和那一拨人联络过,只是自顾自地消灭着寨子里的土匪,用如神的枪法不断地收割者土匪们的生命。
那些牛头寨里重新聚集起来的土匪们没坚持多久就又逃散了。
正当他们发愁下一步干什么的时候,那伙牛头寨的敌人们找上了他们四个,原来那伙人是一小股来探路的红军部队,领头的是一个排长,叫做王朝忠。他们的任务是来打探山西的情况,并且消灭沿途的小股土匪的。
严大贵和这个朴实的汉子王朝忠很聊得来,赞赏地拍拍他的肩膀,说道:“你们真厉害啊,这么几个人就敢来挑牛头寨,真够胆!”
王朝忠也在那里笑呵呵地说道:“这又什么?说起来真是丢人,你们才四个人,消灭的胡子就比我们二三十个人消灭的还要多!”
“我们就是这儿的人,地形熟,不像你们,人生地不熟的。”严大贵说道。
“老大哥,其实我也是这一片的人,我家就在香菜塘村,离着就几天的路程……”之后他们BLABLA地就聊开了,成了惺惺相惜的朋友。
王朝忠继承和发扬了共,产,党的特点,游说严家四人加入队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可是思前想后之后,严大贵还是摇头拒绝了他好意,四个人还是单干。
王朝忠知道了严大贵的决定以后,也没有恼,还是笑呵呵地和严大贵称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