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级的官大夫,七级的公大夫,八级的公乘,九级的五大夫,十级的左庶长,十一级的右庶长,十二级的左更,十三级的中更,十四级的右更,十五级的少上造,十六级的大上造,十七级的驷车庶长,十八级的大庶长,十九级的关内侯,二十级的彻侯。而后来为了避武帝的名讳,将彻侯改为列侯了。
严格的说起来,这个封爵制度要是能够严格的执行,也算是个不错的制度。毕竟它从低到高,分得已经很详细了。不过可惜的是,由于制度执行不力,现在的爵位制度,已经几乎就算是名存实亡。尤其是低级的爵位,有和没有几乎已经没有区别了。
所以刘宏觉得,要想重新树立起爵位的功能,就只能重打锣鼓另开张了。
经过众人一番考虑,刘宏将爵位也分成了九品,由高到低分别为,公、侯、伯、子、男、勋爵、准爵、勋民和功民。由于公爵和三公名称有点重合,两样肯定不能并存。所以众人确定了,新爵位实行的那一天,就是官制改革的那一天。
能够获得爵位,肯定是有功之人。因为这爵位,本身就算是朝廷的一种酬谢。所以拥有爵位者的特权,肯定要比刚才鼓捣出来的士的特权要重得多。
经过大家一番商议,每一品爵位,不仅完全继承同品士的特权,而且特权还都有所增加,用以显出爵位的尊贵。
古代人,最看重的就是光宗耀祖,这是相当荣耀的事情。所以即便是最低等的爵位功民,刘宏也给于他们光宗耀祖的权利。
荣耀虽然光荣,可是不能当饭吃,为了保证拥有爵位者的生活无忧,功民、勋民和准爵三级,如无工作,按照爵位的品级,他们可拥有一定数额的生活补助。
而勋爵往上的,他们完全不用为生活艹心了,因为他们全都拥有封地,足以保障优越的生活。而且爵位越高,封地就越大,生活就越有保障。而且封地全都是世袭的,只要你直接不卖给别人,就永远不会减少,所以这是永久的生活保障。
而且同品的爵,荣誉大于同品的官。如果九品士,见到九品官是不用跪拜,只拱手行礼即可。而九品官和九品士,见到同样第九品的爵位功民,是要先行拱手致敬的,这就是对爵位的尊重。
特权阶级,单凭士,不能完全满足百姓的需求。而官员,因为它需要管理国家,这个需要才能,所以不能轻授。但是爵位就没这种顾忌了,所以刘宏特意把获得封爵的难度降低,让老百姓看到自己封爵的机会,用以满足百姓对特权阶层的需求。
官和士,都是通过考核来的,很容易形成一个标准。而爵位的获得,是通过功勋获得的,这个东西通常很难获得。所以以前封爵,除了和皇帝有关系,其他的基本上都是以军功封爵的。
对于刘宏来说,如果沿用以前的方法,根本就起不到补充特权阶层作用,所以他需要另想办法。
一番商议之后,也没能有什么好办法。最后还是刘宏,想到了前世小说里的那些修真门派,全都用贡献点管理门派的。最后经过讨论,将贡献点加以改良,用到了封爵上,才算将问题全部的解决了。
要实行贡献点,就需要将功勋量化。功勋的由来,主要是通过为社会做贡献而获得的,各种贡献都有相应的功勋点数。
而为了弘扬道德,刘宏特意规定,道德值可以转换功勋值的。即便你不能为社会做贡献,只要你能严于律己,达到道德的高度,并让人们认同。经过众议院表决,认为你达到哪一级,就可以得到哪一级的功勋点数。
而为了扩大特权阶层,刘宏做了一个大胆的规定,就是功勋点可以用钱买到。毕竟给国家钱,也算是一种贡献。
不过用钱买功勋点,是有数量限制的,不能无限值得买卖。否则的话,那些有钱人,个个都会得到很高的爵位,那样的话,爵位就会失去他神圣的一面了,也失去了提高人们荣誉感的价值了。
这种规定,就是让老百姓能得到封爵的机会,从而扩大特权阶层。所以最下面的三等爵位,功民、勋民和准爵,实际上就是民爵。它们和士一样,很轻易的就能达到,为的就是让老百姓看到希望,起到激励的作用。
不过由于这种爵位获得的难度太小,所以这种爵位,是不能继承的。要想获得,只能自己奋斗。
勋爵、男、子这三级才算真正的爵位,因为他的子孙能继承。不过这个爵位虽然能继承,可也不是一劳永逸。每继承一次,需要降低一级,直到降到功民为止。不过贵族的身份,却是可以永久保留的。
既然能成为永久的贵族,也为了显示爵位的尊贵,他的获得难度,就直线上升了。而为了加大获得难度,这三级每级又被分为两等,用郡和县区分,县爵最低,郡子最高。
至于伯、候、公这三级,是绝对的大贵族。它们可以直接继承五世之后,才需要降一级继承,而最多也就降到县爵就不再降了。
为了增加它的获得难度,每级都分为三等,用国、郡、县区分,县伯最低国公最高。
不过更改后的封地政策,和以前完全不同了。受封者只享受封地的税收,不参与封地的管理,更不可能成立军队了。税务部门收上税赋之后,只要去除封地上必要的开支,其他的钱全都会转交给他的,整个过程都受众议院监督,完全不用担心有人捣鬼。
虽然受封者不直接管理封地,不过他却是封地的所有者,拥有封地的最高权力,而且封地治理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受封者的收入。所以受封者,对他封地上的的官员,有一票否决权。只要他封地上的官员干的不行,不能让他满意,他就有权利直接让朝廷换人,而且是一直换到他满意为止。
;
89安抚藩王
这段时间,对大汉的百姓来说,劲爆的消息一个接着一个。
先是大将军和太傅造反了,可是还没怎么着呢,就被一群太监给平定了。本以为皇帝年纪幼小,大权肯定会被太监彻底掌握。可是没几天,这太监,就彻底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了。随后就更是了不得了,小皇帝一掌权,先是军政分离,再是科举选才,接着就是税制改革。
这么多爆炸新闻,人们还还没喘口气呢,报纸上就又登出大新闻了。大汉马上就要改革爵位,实行全新的爵位政策。
全新的爵位政策,到是不算什么,毕竟最近一段时间,改革的事情多了。可是这次的新闻很不一样,因为皇帝不仅要改革爵位,还把士,弄成了一个读力的阶层,并赋予了很大的特权。
按说这样的事情,百姓也就是看个热闹而已。可是他们通过这个消息,看到了拥有爵位和成为士的可能之后,就彻底的对这个新闻感兴趣了。
在过去,这些可都是地地道道的特权阶层,他们连做梦都不敢想。而现在,他们却都实实在在的,看到了拥有的希望了。你说他们又怎么能够不激动,所以人们都在盼望着新政策实行的那一天。
所有的人都在准备,有钱的准备钱,有技术的磨练技术,都想在新政策实行的时候,能够成功的加入特权阶层。
能引起这个效果,全都是因为刘宏赋予的特权太吸引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本族之人,要是有人发达了,提携一下族人,这是众人都愿看到的事情。
可是要是因为本族的人犯了事,连累全族之人跟着发配,或者直接被处死,就没人愿意了。
不过以前,你愿意不愿意的,都由不得你,法律就是这么规定的。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只要加入特权阶层,就不用再怕被别人连累了,你说人们能不想加入这个特权阶层吗。
刘宏也算是改革了不少东西了,就属这一次支持的人多。不过刘宏也知道,不管什么样的政策,都不可能获得所有人的支持。就像是这次,虽然广大的百姓,甚至很多的世家门阀,都对这个政策乐见其成。可是仍有很多拥有王位的皇族,对爵位改革很不感冒。
不过这也不能怪他们,爵位改革之后,就不在有王位了。这肯定意味着,他们的王位不保了。而且这样了还不算完,他们同时还将失去对封地的管理权。这么算下来,他们算是里子面子全都丢了,他们要是能够愿意才怪呢。
这个政策,会引起皇室的不满,早在众人商议的时候,就考虑到了。可是为了以后稳定,刘宏思考了半天,还是决定,要硬着头皮这么做。
皇族过多的危害,早在景帝时期就已经很严重。否则也不会出现著名的削藩令,和后来的推恩令了。
可是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现在都已经到了汉末了。要不是刘宏穿越,大汉朝眼看着就要覆灭了,可是现在的汉朝,竟然还有十多个拥有王位的呢。
东汉时期的藩王,虽然还有封国,可实际上,他们已经只食不治了。说起来,就算是留下他们,也问题不大。
可是就算藩王只食不治,他还是拥有属员的,会对刘宏的官制改革形成威胁。所以刘宏一狠心,干脆将他们彻底的除了算了。省的以后,再出现什么问题,让后代为难。
不过这些藩王,怎么说也是刘宏的亲戚。尤其是河间王刘利,可以算得上刘宏的至亲,所以对他们,刘宏一定要进行安抚才行。
可是要怎么进行安抚,刘宏这下犯了难了。说起来,刘宏对这些皇亲很不感冒。就算是和他至亲的河间王一脉,这么多年,也没见他们主动帮助过他们孤儿寡母一回,就别说其他的皇亲了。
经过一番考虑,像是中山王、下邳王这样的,本身就快死了,而且还没有子嗣的,就不用理他们了。而河间王,不管怎么说,也算是至亲。让他占点便宜,倒是能说得过去。
可是其他的那些藩王,刘宏一直拿不定主意。刘宏和他们也不熟,关系也不近,这个情况最难办了。要是他们吃亏了,他们肯定不愿意,而别人也会说他薄情寡义。可是要是他们沾光了,刘宏不就亏了吗,这样刘宏就不愿意。
河间王那里,刘宏派刘倏亲自前去交涉。承诺,虽然将河间王的王位变成了公爵了,可是封地不会变小。而且不仅河间王的长子刘陔,可以继承爵位。就连次子刘康,和他弟弟刘佗,都能得到公爵的爵位。
这样算是多加两个公爵,当作取消藩王的补偿,河间王也算是满意了。不过要是他知道,历史上那两个人,一个被封为济南王,一个被封为任城王,就不知道他会怎么想了。
有了河间王的例子,其他的那几个藩王,也就好办了。封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也用增加爵位的办法进行补偿。不过他们就没有河间王的待遇了,只能给他们多加几个侯爵补偿。要是给他们的待遇,超过了河间王,会被人骂里外不分的。
刘宏的补偿方案,绝大多数的藩王基本上满意了。东汉的藩王制度,藩王基本上名存实亡了。而且,根据朝廷一直以来针对藩王的政策,他们也早就都做好了彻底的被削藩的准备了。
现在新政策一出,虽然他们不叫藩王了。可是实际的利益,并没有减少,还得到了额外的补偿,他们也就没什么好埋怨得了。
可是任何事情都有例外,安平王刘续,就对刘宏的补偿很不满意。不仅公开大放厥词,甚至还招兵买马,想要公然反叛。
安平王刘续,刘宏有点儿印象。历史上黄巾之乱的时候,他被起义军俘虏过。好不容易被赎回,又因为大逆不道被诛杀了,绝对一个倒霉蛋。
现在看来,他不仅是个倒霉蛋,而他纯粹算得上一个傻蛋。就算你在不满,在你没有实力的时候,也别表现出来。现在你公然造反,要是不灭了你,刘宏还能有威信吗,所以说他这纯粹就是找死。
刘宏轻松利索的灭掉安平王,也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了。所有的藩王,全都见识到了刘宏的心狠手辣。一点儿都不顾宗族之情,所以他们,也就不敢在表现出不满,藩王的事情,也就算是彻底的解决了。
;
90殿试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科举的阅卷工作就彻底的完成了。一份入帮的名单,就送到了刘宏的案头了。
刘宏拿起名单仔细的观看,郑玄、郭泰、卢植、司马徽、黄承彦、庞德公、胡昭,他在入帮的名单上,看到了不少熟悉的名字。
“是金子,早晚都会发光的!”看着这些历史名人,刘宏忍不住一阵感叹。
看着这个名单,刘宏感到相当的满意。这些名人,差不多都是寒门士子。有了他们加入,再加上他培养的那些人才,基本上就算是解决了他缺人的难题了。
至于这些人的能力,刘宏还真是不太担心。能够名流千古的人,就算再差,又能差到哪里去。所以即便还没开始殿试,刘宏就已经把他们当成手下了。
刘宏确认了名单,然后立即就放榜,通知入榜的考生,三曰之后就进行殿试,只要他们在通过了殿试,他们就算是彻底的成为了官员了。
榜单一被贴出来,外面算是彻底的乱了套了。入榜的兴奋,没入榜的失落,人生百态,在这一刻,几乎就算是被演尽了。
“水镜兄,恭喜你也考中了,走,我们一起去天然居庆祝一下,我一早就在那里定了酒席了。”
司马徽兴奋地冲庞德公拱拱手,说道:“哈哈,同喜同喜!子鱼兄倒是相当的自信,竟然提起就准备庆祝了。不过这个提议,甚合我意,今天我们一定不醉不归。”
“好,今天我们不醉不归!”
两人来到酒楼,一边等着酒菜,一边开始闲聊,“水镜兄,从上次陛下出的题目就能看出,陛下是个注重实务的人,由此可见大汉真的是中兴有望了。”
“是啊,要不是为兄看重了这一点,为兄也不会出山。现在虽然外戚和宦官已除,可是世家门阀,也趁机占领了朝堂。他们可比外戚和宦官难对付多了,他们本身,在地方上势力就大。现在又掌控了朝堂,使得陛下除了世家之人,再也无人可用。”说到这里,司马徽叹了口气,说道:“陛下是难得中兴之主,否则也不会实行科举,用来和世家对抗了。这么多年了,大汉难得赶上一个明君。我等要是再不出把力,真等世家完全成了气候,大汉可就真的没救了。”
“水镜兄说的是,别人都以为,只要除了外戚和宦官,大汉就能中兴。可是他们哪里知道,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