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帝刘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帝刘宏-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为这些人,都有妥善的安排,以后的生活没有问题。所以这件事情,进行得很顺利。

至于招收兵员,那就更顺利了。现在几乎全国招灾,到处都是流民遍地。把招兵的大旗,往流民堆里一插,想要多少士兵,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招齐。

兵员足够了,要想把他们变成强军,加强训练就行了。

这个也不用发愁,刘宏早年训练的那些私兵,现在绝对都能胜任教官的角色。让他们去训练新兵,是在合适也不过了。刘福一开始,就把他们都带在身边了,就是要让他们完成这个任务。

那些私兵,对训练新兵,那是轻车熟路。反正那些东西,都是他们早就训练过的,又有刘宏发下的训练教材,让他们训练一下新兵,那还不是相当简单的事情。

士兵都在刻苦的训练,而那些决定加入军队的官员也没闲着。既然他们选择了军队,以后就是军官了。身为军官,必要的军事技能,那是一定要掌握的。

所以,刘宏直接就成立了一个讲武堂。请那些公认的名将,和兵家的传承者,都弄到里面去授课,让所有的军官,都到里面去学习。

刘宏一琢磨,既然有了讲武堂,那些历史上有名的将领,干脆就找了来,弄到里边培养一下吧。

虽然刘宏,只是熟悉那些三国时期的将领。他们现在,大多数都还小。不过也有不少成年的,比如黄忠、黄盖、韩当、程普、马腾什么的,都是一些人才,刘宏都派人把他们给找了来。



73军政分离(下)

士兵和军官的训练,都不难解决,就是军队的体制改革,对刘宏来说,有点麻烦。

刘宏没当过兵,也不是什么军事迷。所以,他对军队的事情,了解的很少。要他一下弄个完善的军事体制出来,那不是一般的难。

刘宏,根据他脑中的那些零碎的军事资料,左思右想之下,也不知道耗费了多少脑细跑,才勉强的弄出了一份改革方案。

不过刘宏知道,这份东西绝对属于纸上谈兵。要是以此就实行,那后果难料。

不过刘宏有办法,他没有军事方面的知识,可是他可以找人商量啊。有军事知识的人多了,找几个过来问问不就行了吗。

再说了,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就算他们也不能确定,他弄得这份改革方案行不行,可是他们总能给些合理的建议吧。

想到这里,刘宏开始招人了。刘倏和三公九卿,虽然都对这方面了解不多。可是他们身份够高,这样的事情绝对落下他们。而其他的人,刘宏回忆了一下历史,决定将匈奴中郎将皇甫规、度辽将军张奂、河南尹李膺都叫来,帮他参谋参谋。本来刘宏还想把段颎找来呢,可是现在,段颎还在和先零羌拼命呢,所以刘宏只能作罢了。

众人来了之后,刘宏就将他弄得那份方案,交给众人,让他们提提意见。

刘宏根据汉朝的实际情况,在方案上,将军队分为野战军,和国民卫队。

野战军,负责对外作战和边境保卫,共分九大军区。而国民卫队,只是负责各州内部防卫,和协助巡捕捉拿重大的案犯。

国民卫队属于义务兵,兵制三年。大汉子民年满十八,除非特殊情况,都要加入其中。不过国民卫队,一般不进行调动。因为,他们都是各地的本地青年组成。所以,他们没有驻地,平时和普通人没有多大的区别,也是住在各自家中。只是在业余时间,和特定时间集合起来进行训练而已。

而野战军队,就属于正规军队了。以后他的招募,只在国民卫队中进行。

对于野战军,大家都没什么意见,不过这个国民卫队,他们就不太明白了。老将皇甫规,直接就问道:“陛下,您在个国民卫队,平时和普通人一样的话,那还能算作军队吗?”

“老将军,朕是这么考虑的。”刘宏就开始为他们解释,“这个国民卫队,算不上军队,可以把它当成民兵组织。朕之所以要组建它,就是让全民,都能接受一些必要的军事训练。平时可以防身,如果加入军队,能够迅速的适应军队的生活。”

“噢,这一点陛下考虑得很是周到。”皇甫规点了点头,表示了肯定,接着又问道:“那陛下弄得这些军衔,有何用意呢。”

“朕是这么考虑的。”说着,刘宏又进行解释:“士兵上了战场以后,只凭着将领指挥,有着很多的弊端。尤其是人数一多,往往就指挥不过来。特别是将领一出现意外,军队立即就会大乱。为了杜绝这类事情,朕弄了这个军衔,职位高低,清楚明了,让人一看就知。这样的话,在战场上,职位高的指挥职位低的,无论有没有将领,就都不重要了。”

刘宏一说完,张奂就表示了赞成,“陛下这个主意好,轻易地就解决了士兵的指挥问题,让作战轻松了不少。”

“是啊,不错的主意。”

“是个好办法!”

其他的人也纷纷的表示赞同。

这时太尉刘矩开口了,“陛下,您弄的军衔很是不错。可是陛下将它分成五等十八级,是不是太繁琐了。”

这方面刘宏并没太考虑,只是参照着后世的军衔,弄了个五等十八级:第五等共分四级,分为列兵、下士、中士、上士,第四等也分四级准尉、少尉、中尉、上尉,第三等分三级,少校、中校和上校,第二等分五级,准将、少将、中将、上将、大将,第一等就分两级,元帅和大元帅。

其中的大元帅,只能皇帝担任,其他人就算再厉害,也只能授予元帅军衔。而且不是军功不得封将,刘宏可不想他的军队里,出现唱歌的将军,跳舞的元帅,这么好笑的事情。

还没等刘宏回答呢,李膺说话了,“太尉大人,陛下将军衔分成这么多级别,才是最妙的。这样可以让众将士,看到上升的的希望。要是只有很少的几级,人们都会觉得很难晋升,就失去了拼搏的动力了。”

“不错,是这样。”

刘矩点了点头,其他的人,也都表示了赞成。

这些东西弄明白以后,就到了重头戏,刘宏弄得那些军队管理部门。为了方便管理军队,刘宏在方案里,设立了军机处,作为军队的最高管理部门管理军务,皇帝为大元帅,是军机处的最高长官。

军机处下设参谋部:研究作战、制定策略、安插间谍。

政治部:教育军士、监管军纪。

后勤部:生产、购买军需,保障军队的需求。

军事法庭:负责有关军队的案件。

军队分连、营、团、师、军分设军事主官和政治主官。

军事主官,负责军事指挥和士兵的训练等军事活动,在军事上,他们有绝对的权力。

政治主官为连设的指导员、营设的教导员、团以上设的政委,用以时刻对士兵进行思想教育,以确保军队永远忠于皇帝。政治主官只负责政工,即便军事主官被撤职,也是由下一级军事主官暂时顶替,以等待上级重新任命,也不会由政治主官接任。

团长以上不直接带兵,练兵以连为单位,军不是常设军事单位,只是在战时临时设置,战后就会被撤销。

而且为了保证军队的安全,所有军官,都定期轮换,三年一次为定例,轮换前都会对军官进行考核。

刘宏的军事改革,超前了太多,大家也没看出什么漏洞。虽然在细节上,提了不少的建议,可是到底合适不合适,也只能实行了以后,在慢慢的研究整改了。

不过弄到这个样,刘宏也已经很满意了,这么多人才都没挑出毛病,他的改革基本上也就算是成功。他琢磨着,现在还对他有威胁的,就是各家的私兵了。要是再把它们去了,他的皇位,也就彻底的保险了。

刘宏将刘福、张奂、皇甫规、段颎、李膺他们,全都弄进军机处,让他们负责新的军事部门的组建。

他们得到重用,都十分的高兴。那些新的军事部门,也在迅速的组建。可是这时。军队的训练,已经到了一定程度了。接下来,就要进行实战训练,否则成不了强军。

现在刘宏已经是皇帝了,不用再和以前一样麻烦了,进行个实战还得出关。现在他直接让军队去剿匪就行了,只要将大汉所有的土匪全都剿灭,这军队也就练出来了。

军队的整顿,有一个特殊的部门,就是驿站。本来无所谓,都是朝廷的,现在军政一分家,它的管理权就不明确了,到底归在军中,还是放到朝中,毕竟两方面都用得到。

对于驿站刘宏很重视,毕竟他知道,后世明朝灭亡,就是出自驿站的李自成弄得。

经过一番研究,最后刘宏决定,将驿站改为邮局。邮局的管理权归朝廷管,可是军方能免费使用,而且还是优先使用,只要是用了加急,还是按以前的规矩,该六百里加急,就六百里加急,改八百里加急,就八百里加急,毕竟军事上的事情没有小事。平时的时候,邮局闲着也是浪费,完全可以让他为平民送信,所得费用,还能用作平时的维护,绝对是一举两得。



74日食争分

军队的事情,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刘宏去视察了好几次,都感到相当的满意。军队经过这次改革,也算是脱胎换骨了,为了让军队看起来有个新面貌,刘宏决定要给军队来个大换装。

对于给军队换装,刘宏早有准备,已经储存了足够的棉布和棉花了。虽然布料足够,可是刘宏却不想按以前的样式做军服。汉服的样式,松松垮垮的,看着是绝对的好看,也够气派,可是对于骑马打仗就不太合适了。

这个缺点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为此赵武灵王还专门的搞了个“胡服骑射”,不过在刘宏看来,这个还是不太彻底。所以刘宏决定,他要按后世服装的样子制作军服。

后世服装,比汉服省料子省大了。刘宏也不会亏待了这些士兵,决定一人给他们两套单衣和一套棉衣。而棉衣为分为大衣、棉袄、手套、帽子和棉鞋,这一整套。有了这些,基本上就保证了士兵的基本需求了。

这么多军装要做,要是放到以前那可费了大事了。不过现在,这却是人人争抢的大买卖。

主要是现在不同以往了,织布有水力纺织机。而且经过马均的改进,它已经不比后世那著名的珍妮机差了。做衣服有了缝纫机,原来好几天才能做一件的衣服,现在轻轻松松的一天就能做好几件。

像这样的好事,当然不能便宜了别人,刘宏直接将订单扔到了商会,其他的事情,他就完全不用艹心了。

新式军装一出来,刘宏就先穿了一套。对于刘宏来说,汉服好是好,可就是夏天穿太热。刘宏早就想换服装了,可是一个人,太标新立异也不是好事,所以刘宏就忍住了。

现在有机会了,军队换装,刘宏做表率。皇燕京穿了,军人也不会因为服装怪异有意见了。而刘宏,也不用再捂痱子了,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时间一转眼就到了五月了,这段时间又是改革军队,又是给军队换装的,忙的刘宏不轻。刘宏就是一个贪图享受的姓子,要让他老这样忙活,他可不干。所以一有空闲,他就弄了躺椅,往大殿前一躺,享受的看着各种制服美女在他面前走来走去的。

刘宏看得正过瘾呢,突然天色一暗,接着就有人敲锣打鼓的,大叫天狗吃太阳了。

这么一咋呼,刘宏就知道发生曰食了。从后世而来,刘宏知道曰食是一种很普通的自然现象,所以他就没怎么当回事。可是不一会儿,司隶校尉就上了奏折,说三公不作为,引起了上天示警,要刘宏更换三公。

对于这个奏折,刘宏直接当笑话看了,“尼玛开什么玩笑,发生个曰食就要更换个三公!以后的几年,可是见年都有曰食,有时一年还好几次呢,我得准备多少三公才能换得过来。”

刘宏没搭理司隶校尉的弹劾,这下可了不得了,不仅是司隶校尉了,就连御史中丞和尚书令,也都加入到了弹劾的行列了,弄得刘宏一阵头大。最后无奈之下,只得听从了他们的意见,让太中大夫胡广,替换下宣酆的司徒之位,他们这才算是罢了休。

吃了这么一个哑巴亏,刘宏是要多憋屈就有多憋屈。三公换不换的,他倒是无所谓。这些人本来也不是他的嫡系,可是他从来没受过这个气啊。

要只是受点儿气也就算了,可是这个事情不解决,以后一发生曰食就换三公,这也太耽误正事了。

“这次的事情就算了,以后我决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在发生。”

想到这里,刘宏就把报社的负责人给叫来了。让他安排一篇报道,介绍一下曰食月食的成因,说明这只是一件很正常的天文现象,并不是上天示警。为了加强可信度,刘宏还按照史书上的记载,报出了以后几次曰食的发生时间,用来证明。

刘宏的报纸虽然已经收费了,可是定价并不贵。大多数的读书人,并不在乎这点钱。所以报纸的销量,并没因为收费而下降,仅在京城,每天就有十多万份的发行量。

这么大的发行量,可见有多人在关注报纸。刘宏的这篇报道一出现,立即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了。

人们头一次听说,他们是住在一个球上的,而且还是围着太阳转的。虽然里面也做了解释了,在海上,最先看到的总是船帆,就表明了水面不是平的,否则看到的就是整只船了。但是对于这个说法,大多数人还是都接受不了。

心平气和的人,看过之后,笑笑就算了。可是脾气暴躁的人,直接就将这个说法斥之邪说,要求朝廷严惩。

对于这个说法,不少人认同,最后真就闹到了朝堂上了。

“什么,要求我关停报社,并捉拿刊登这个曰食成因的人?这不是扯淡吗!”

关停报社,就是断刘宏财路,断人钱财,犹如杀人父母,根据这个说法,刘宏又怎么可能轻易的放过提议的人。

“你脑子是不是有病,这种事情你都弄到朝堂上来说。”看着那个提议的大臣,刘宏又说了,“朕早就说过,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权利。只要人家没有危害国家,没有危害百姓,朕凭什么要关停报社?凭什么把人家抓起来?朕要是无缘无故的把你抓起来,你愿意吗?”

看到那个让大臣还想反驳,刘宏直接说道:“朕给你说,朕做皇帝,就是要保证每个人说话的权利,不因言罪人,这是最起码的。”

这句话引起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