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帝刘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帝刘宏-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五条:如果两个人都对一项发明提出申请专利权,如果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该发明是自己创造,那么就由提出申请曰期早的获取该项专利权。

除了这五条简单的律法,就是如何保护专利权人的利益了。这方面也不是很多,只是些惩罚措施,其他的,需要等以后具体实施之后,在慢慢地补充了。

这么一个简单的律法,没有碰触到任何人的利益,所以很容易的,就被众臣通过了。可是等他们知道,刘宏以后申请了无数专利,得到了无数利益之后。他们才知道,为什么刘宏一定要弄这么一个专利法了,即便无比的简陋他也不在乎。



39编撰典籍(二更求票、求收藏)

PS:新人不容易,希望大家支持。收藏、推荐、点击什么的这些,大家都懂的。在这里小弟先行拜谢了!

退朝之后,刘宏吃完了午饭,就和刘福一起向太学走去。

今天刘福很是高兴,从他脸上洋溢着的笑容就能看得出来。别看这家伙当了羽林中郎将了,手下管着几千号人。可是这家伙,一点儿大人物应有的城府都没有,不管什么事情,直接就表现到脸上了。

不过这也不能怪他,别看他长得相当魁梧,足有一米八多,像个成年人。可是仔细一看,从他脸上带着的稚嫩,就能得知,他实际上还是一个少年郎。

刘宏知道,这是他在为他父亲高兴,就说道:“忠叔为朕艹劳了这么多年,一个侯爵的爵位,朕都觉得不足以表彰忠叔。但是朕现在说了还不算,亭侯已经是朕最大的能力了。不过我们今后的时间还长,以后总能弥补的。你也要好好的干,朕保证你的未来绝对不在忠叔之下。”

听了刘宏的话,刘福更加激动,连忙向刘宏表忠心。就这样,两人边说边走,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太学院。

“这太学院的规模可真是不小,比后世的大学城也不逞多让。不过也对,顺帝的时候,太学生就有三万人的规模了。古代又没有高层的楼房,能容下三万人的太学院,绝对比后世一般的大学校园要大得多。”

刘宏他们在太学院漫无目的的闲逛,想好好的了解一下太学院,毕竟这是大汉的最高学府。

别看现在的太学院,没有顺帝时人多了,但是也有万人的规模,看上去也是相当壮观的,“也不知道其他的学校怎么样了,顺帝时重视教育,各地郡国学校纷纷建立,史称四海之内学校如林。现在过去了总共不到三十年,要是这些学校都还能用的话,我要想搞全民教育,投入就会少很多。”

刘宏边走边想,路上见到的人们,全都在讨论白纸和印刷术。

“看来白纸和印刷术的消息已经被传到太学了。不过想来也是,太学院和朝堂息息相关,朝堂上的事情又怎么能够瞒得住太学院呢。”

“同学们,白纸和印刷术现世,这可是我华夏文明的盛事啊,从此之后,文明传承将变得更加的容易,我们传播圣人的教化也将更加的轻松。”

“就是,就是!此二事,绝对是大功德一件,以我看,其功绩,不下于仓颉造字。”

听着这些言论,刘宏相当满意。这群学子对这个越感兴趣越好,越感兴趣他就越有把握将他们吸引到这件事情上来,让他们远离政治漩涡,他的目的也基本上达到了。

“噢,陛下来了!大家赶快让一下,不要惊扰了圣驾。”刘宏终于被这些学子认出来了。

虽然刘宏出宫都穿便服,可是太学院的学子和朝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人见过刘宏,把他认出来,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不要紧,不要紧,朕就在这里,和诸位学子们一起谈谈。”太学院,作为大汗的最高学府,保卫程度还是很严格的,刘宏倒不用考虑他的安全问题。

听到刘宏的话,学子们更激动了。本来太学院作为大汉的最高学府,皇帝就应该随时关注,时常来看看才对。可是桓帝刘志就是一个大色鬼,有那个时间,他都用来搞女人了,又怎么会到太学来呢。所以从顺帝刘宝开始,太学院已经几十年没来过皇帝了,现在刘宏来了,这可是几十年里,来的唯一的一个皇帝,还是主动来的,这应该就是大汉中兴的征兆啊!

“陛下,白纸和印刷术现世,不知道您有什么打算。”

刘宏看了看这个问话的人,旁边立即就有人介绍,“陛下,这位是郭泰郭林宗。”

郭泰,这个人刘宏听说过,是个名人。他姓郭名泰,字林宗,太学生的主要领袖,八顾之一,弟子数千,道德模范,很是了不起。

“朕是这么想的,大家看行不行。”听了郭泰的问话,刘宏向他点了点头表示示意后,就以商量的口气说道:“以前的书籍,几乎都是用的竹简,使用很不方便,现在有了白纸和印刷术,朕想我们应该把以前的书籍全都收集起来,不仅每一卷我们都要用纸印下来,我们还要把它们全都整理起来,出一部囊括所有书籍的著作。”

刘宏的提议项目宏大,很合这些气血方刚的年轻人的口味,所以赞成之声不绝于耳,“陛下的这个想法好,我们绝对支持。”

“对,好主意,赞成。”

“出一部囊括所有书籍的书,这可是开恒古所未有的盛事啊!”郭泰也发话了。

听到学子们表示认同,刘宏又说道:“以前的书籍,因为断句的不同,一句话,能够读出很多种意思。朕在初学识文断字的时候,感觉到不便,就弄了一些符号来断句,自我感觉效果不错。在座的各位,学识在整个大汉都是数得着的,你们看看用这些符号断句可不可以,如果可以的话,趁着这次全面的整理典籍,我们就把这些符号加进去,形成定论,后人也就不用再为断句烦恼了。”

说完,刘宏就将标点符号画了出来,并一一讲解个个标点的意思。

“太妙了,此符号一出,从此断句再也不是难题了,陛下可是为华夏文明传承立了大功了。”太学院的祭酒赶来了,使劲的拍刘宏的马屁。

“学子启蒙的两大难题,就是识文和断字,此符号一出,两大难题就变成一大难题,陛下功德无量!”郭泰也对祭酒的话,表示了赞成。

“是啊,是啊!”见两个领头都发话了,其他的人也不住的附和。

“郭先生说,识文断字是启蒙的两大难题,标点符号解决了其一。朕这里还有一套拼音之法,应该可以解决另一个难题。”说着刘宏就把汉语拼音也写了出来,并为众学子们讲解。

光有拼音,还不能完全解决识字的难题,刘宏又把字典的创意拿了出来,这下子众人全都震惊说不出话来了。

看着众人的表情,刘宏很是满意,说道:“书籍的收集、整理就全靠各位了,大家帮忙传一下,不管是谁,只要把书籍拿过来,我们都会以书籍的珍贵程度进行奖励。至于奖励什么,大家可以商量一下,具体的钱财都由朕来负责。而且不仅如此,在完成书籍的刊印之后,我们不仅会将原书奉还,还会赠送刊印的新书,最主要的是,朕还要在太学院立碑,将他们的姓名刻在石碑上以示褒奖。”



40恢复百家(三更求票、求收藏)

PS:新人不容易,希望大家支持。收藏、推荐、点击什么的这些,大家都懂的。在这里小弟先行拜谢了!

刻碑留名!

这可是既得实惠又得名望的好事,所以听到刘宏的话后,众学子纷纷议论他们都有什么藏书。

这时,一个学子问道:“陛下如此大规模的征收书籍是件好事,可是没有禁止的话,是不是意味着被罢黜的百家,也会被收录进来。”

看到刘宏很是疑惑,立即有人介绍,“陛下,这是孔昱,是孔圣人的后代。”

“孔子的后代,难怪要提这个问题了。”刘宏一回想,找到这个家伙的来历了,这是孔子的第二十代孙,和那个让梨的家伙是兄弟。

“百家当然要被收录进来,它们也是我们祖先的一片心血,我们有义务将其传承下去。”

这时刘宏立场鲜明,就是要卖百家一个人情,让百家对他有好感。以后他收服百家,也就会容易很多。

听到刘宏有意恢复百家,孔昱急了,“陛下,武帝罢黜百家,而您现在恢复,是不是有不遵祖先之嫌?”

“艹,我只是收录一下百家学说,就成了不遵祖先了。我要是恢复了百家,还不成忤逆不孝之徒。”刘宏差点儿被孔昱气死,说道:“虽然朕,不知道武帝他老人家为什么要罢黜了百家,可是朕却能肯定,武帝他老人家的初衷,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治理国家。只要朕能够实现这个目标,就算武帝他老人家在世,也绝不会说朕不尊重他的。”

“陛下说得对,只要能够治理好国家,用什么学说不是用,凭什么只能独尊儒术,你们儒家有什么了不起的?!”

“就是,凭什么独尊儒术?”

“儒家欺世盗名,我看应该罢黜儒家,恢复百家。”

“对,恢复百家!”

东汉年间,虽然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可是这个政策实行的时间还并不太长,没有到了后世那种深入人心的地步。而且百家虽被罢黜,但是私下了传承并没断绝,甚至有许多学术大家,就肩负着很多家的传承。所以,他们一看到刘宏有恢复百家的打算,立即就站出来声援了。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是武帝定下的基本国策,不能动摇,你们这样说就是大逆不道。”孔昱又把武帝祭了出来。

孔昱将武帝当法宝,别的人不敢反驳,可是刘宏却不在乎。武帝是皇帝,他也是皇帝,皇帝对皇帝,他有什么可在乎的,“孔先生此言差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然是武帝他老人家定下的,可是他老人家也没说过,这个政策就永远不能改变。”

欺负人,这是刘宏的最爱,看着孔昱那张迅速变黑的脸,他的心情别提多痛快了,“世界上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国策,要想治理好国家,就需要根据时间的推移,事情的变化,不停地调整各种策略才行。直接用一种学说作为基本国策,这是不负责任的做法,绝对要不得的。”

刘宏话音还未落,一群百家的传人就跪倒地上大喊:“陛下说得好,陛下圣明!”

刘宏这就算公开表态了,孔昱的脸色像是黑炭似的,不过他还是不甘心,说道:“陛下,祖宗成法不可变,请陛下三思啊!”

“你说祖宗成法不可变,不过朕却听人说过,祖宗不足法。”刘宏看着孔昱,又说道:“这两种说法到底谁说的对呢?有人说‘真理越辨越明’,老百姓也有句俗话,就是‘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朕觉得很有道理,现在朕就在太学院设立百家论坛,让百家公开辩论,谁是谁非,就交给天下人共同评定吧。”

“陛下万岁!”

“陛下圣明!”

听到刘宏,在太学院设立百家论坛,让他们公开辩论,这就是恢复百家得先兆,这些被压了许久的百家传人,又怎么能不激动呢。

刘宏摆了摆手,制止了兴奋地百家传人,说道:“朕对百家没有什么偏见,对儒家也没有什么意见。朕的态度,就是百家之争应该只是学术之争,不应该掺杂太多的政治,这个事情也不是朝廷该管的。什么学说对国家、对朝廷、对百姓有利,我们就用什么学说,即便这些学说一点用处没有,只要它不危害国家,不危害百姓,它就有存在下去的权利,任何人都不应该强行罢黜。”

刘宏的话说完,不仅是百家传人,就连儒家学子也陷入了思考了。本来就是学术争论的问题,突然朝廷插进来了,强行的罢黜了百家,这未免太霸道了。人家百家,也没危害国家百姓啊,甚至很多学说,对百姓有直接的益处。就像农家和医家,它们造福了多少百姓,为什么要罢黜人家?

这个时代的学子,还是很善于思考的,人云亦云的事情很少发生。他们想了想,罢黜百家之前,武帝能够扫平匈奴,霍去病封狼居胥名流千古。而罢黜百家之后呢,汉朝一天不如一天,到现在,天灾'***'不断,却根本就没人管四起的流民,而是在朝堂上不停地争权夺利。

看着这些思考的学子,刘宏说道:“百家论坛成立,各家进行辩论,胜出者不能没有奖励。朕现在就在太学院设立百家讲坛,只要胜出,就能在百家讲坛公开授课,胜一场,你就能授一场,如果你要能连胜十场,朕就允许你在太学院挑选院落,设立永久的课堂,让你的学说,在太学院永久的传下去。”

听到这话,孔昱如丧考妣,而那些百家传人却是兴奋异常。

恢复百家,一直就是他们的梦想,他们做梦都没想到,这么容易的就实现了。在听了刘宏的言辞之后,他们觉得,刘宏虽然年纪还不大,但是圣君之象以显,只要好好的拥护刘宏,百家肯定会兴盛的。而且他们也别无选择,敢于推翻武帝决定的皇帝不会很多,现在好不容易赶上一个,要是因为他们不全力支持而出现意外,到时候他们连哭都来不及。

看着众人的反应,刘宏就知道,他又得到了一群坚定地支持者。对此,刘宏相当的高兴。他是绝对不会嫌支持者多得,再说了,百家里面能人很多,现在朝堂上的大臣几乎都烂透了,以后肯定会清理,而这些百家传人,应该可以帮上大忙的。

想到这里,刘宏决定再卖百家一个人情,说道:“既然要做,我们就做到最好,朕决定,百家辩论的过程,朕会让人详细的记录下来,然后刊印成册,向天下人发售,朕要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看看朕做的这件事情,是不是对的。”



41惩治纨绔

PS:新人不容易,希望大家支持。收藏、推荐、点击什么的这些,大家都懂的。在这里小弟先行拜谢了!

从太学院出来,刘宏心情不错,见天色还早,就想趁机逛逛这洛阳城。

洛阳城是京城,繁华是没的说。而刘宏身为皇帝,平常都呆在宫中,也难得出来。所以有了这么好的机会,刘宏算是玩疯了,哪里人多,他就冲哪里去。

刘宏图的就是散心,本身就没什么目的地。就在刘宏东逛逛西瞧瞧的时候,突然听到前面一阵叫喊声。

“这是什么情况,我们过去看看。”刘宏好奇心重,见了这种事情,他肯定要过去搞清楚才行。

“我艹,竟然碰上强抢民女的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