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豪杰去抗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组织豪杰去抗日- 第2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韩行是这样对游向前说的:“游营长啊,我看啊,我们是不是这样打。我们就紧紧地跟在日军骑兵部队的后面,就用高爆榴弹和机关枪打。他们跑得快,我们也追得快,他们跑得慢,我们也追得慢,我们的目的,就是严重地杀伤他们。就是要在心理上对他们造成重大的心理阴影。”

游向前笑了一下说:“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让我们高高地举起鞭子,始终在他们的头顶上晃着,时不时地抽他们一鞭子,做着时刻要抽死他们的样子,逼得他们疲于奔命,逼得他们疯狂,逼得他们乱了阵脚……”

韩行高兴地大叫着说:“对了!你太聪明了,我的意思就是这样……”

于是,游向前指挥着坦克营,就在鬼子骑兵大部队的后面跟着,高爆榴弹是不住地打,机关枪是不断地扫,在连续不断的火力打击中,鬼子的战马是不断地倒下,战马上的鬼子是不断的伤亡,鬼子的队伍是越来越混乱……

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说不定什么时候会死,而又没死,最终还是要死,持续地承受着这种压力,能使人的精神崩溃……

有一个小鬼子终于承受不了这样的压力,他仰望着东方,家乡的地方,仰面大笑:“哈哈哈……哈哈哈……我要回家,我终于可以回家了。”

他用马刀一刀刺向了自己的小腹,从马上一头栽了下来。

而最惨的是那些失去了战马的骑兵,他们迈动着罗圈腿(骑兵由于长期骑马,腿都变了形),在后面茫然地跟着前面的骑兵部队。一但失去了大部队的保护,他们的处境将变得非常凄惨。

遇到了中国的正规部队倒不可怕,最可怕的是遇到了土匪和老百姓,他们可不讲什么俘虏政策不俘虏政策,逮住了少数的日本人,在想尽办法折磨着你,折磨得你是生不如死。

韩行在慢慢地享受着这种效果,就和吃了蜜一样甜,小鬼子们,你们得意的时候太多了,也有你们不得劲的时候。

就让你们在逃跑中,不断地死亡,不断地溃散,直到最后崩溃吧……

在这短暂的思考中,韩行又想到了一个问题,日军的骑兵这样大机动地运动,这究竟是要到哪里去,他们究竟要干什么。

这个任务,他早就给徐大说了,叫徐大的空军想尽一切办法,了解日军的行动,从日军的行动中,预测出日军大略的计划。

另外,这个任务也给潘小安交待了,叫情报处的潘小安想尽一切办法,来了解冈村宁次这次战役的行动计划。

徐大的情报是不断地到来,潘小安的情报也是不断地到来,从这些支离片断的情报中,韩行渐渐地梳理出冈村宁次大约的战役计划。

日军擅长的战术是单翼合围,或者说是单翼包抄。

也就是日军以一路在正面强攻的同时,另外一路从侧翼包抄,试图切断敌人的退路。

这种打法在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侵华战争等历次作战中,日军用的最多,也最得心应手,是日本最寻常的战术之一。

单翼包抄是非常实际的战法,因为这种战法非常简单,但又极为实用。

一般敌人在正面遭遇日军,在激烈作战时,一旦侧翼被包抄,必然会有两种情况:如果坚持正面作战,那么由于补给被切断,退路被切断,不但战力大损,更有被彻底歼灭的危险。如果放弃正面作战撤退,那么显然一线尚且没有分出胜负,就因为侧翼被包抄导致全线撤退,被迫放弃已有的阵地,实在是得不偿失。而且这种打法,日本的伤亡也很小!

不过单翼包抄也有个明显的问题,也就是,由于只一面包抄,不是右翼就是左翼,在包围圈上往往会有一个很大缺口。如果敌人放弃正面抵抗撤退,那么很有可能截不住敌人的主力部队,不能将他们彻底歼灭。

所以,既然此次的会战目的是歼灭第五战区主力,尤其是汤恩伯集团军,那么显然单翼合围这种战法就不可行了,必须采用两翼合围,彻底完成包围圈,让国军插翅难逃。

冈村宁次认为,右翼的日军第3师团一个加强旅团从国军侧后方的河南信阳出发,可以避开国军主力部队。信阳日军出发到桐柏县这一路,距离不过70;80公里,距离很近。日军一路上应该不会遭遇国军强有力的部队,顶多遭遇战斗力弱小的川军。以第3师团26旅团一个兵力有1万多人的甲种重装旅团来说,占领桐柏应该问题不大,至于进而占领桐柏北方仅仅50;60公里,也是国军防御空虚的泌阳,也没有什么问题。

但冈村宁次认为,左翼的日军则相当不容易。日军从钟祥,京山出发,需要直线距离行军150公里才能占领枣阳,此处则遇有张自忠兵团的主力部队,日军肯定会遭遇顽强抵抗。

当然,张自忠兵团的阻击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原因,如果从京山到枣阳到桐柏,再到信阳的这个内层包围圈太小。包围圈内国军如果反应较快,只需要北上或者西进几十公里就可以突围成功。这个内包围圈的地形又复杂,山区众多,想要彻底封死有一定难度。

光靠这个内包围圈,恐怕无法彻底截住第五战区主力,尤其不容易截住汤恩伯集团军。

冈村宁次左思右想,决定使用双重包围,也就是在从京山到枣阳到桐柏,再到信阳这个包围圈外,再搞一个更大的包围圈。

这个包围圈比第一个包围圈要大上一倍,而且区域以平原为主,避开了复杂地形。

这个打包围圈从钟祥到枣阳,到新野,到唐河,再到泌阳,最后再到桐柏和信阳。

这么大的包围圈,包围第五战区主力部队绰绰有余,而且双重包围是双重保险,即使有一个包围圈被国军突破,也没有什么关系。

可以说,冈村宁次为了此次随枣会战,正是用尽了心思。

他清楚的知道,这整个战略中,显然难度最大的就是左翼完成大包围圈的日军。他们前后纵横至少300多公里,这个距离已经算是很远了,另外,这一路需要同张自忠兵团的5万大军激烈交战。

冈村宁次左思右想,决定了大规模左翼日军的兵力。左翼日军兵力徒增到2个师团又1个骑兵旅团,高达7万多人。

第69回 冈村宁次的阴谋(二)

2个师团为强加重武器的第13师团和第16师团,这两个都是甲种一流师团。他们负责正面突破,击退张自忠兵团的防御阵地。

而冈村宁次特别配备的那个骑兵第14旅团,则是突击的主要力量,他们需要沿着襄花公路,在步兵部队之前1到2天的距离突进。

日本骑兵以机动能力的绝对优势,抢在国军增援到达之前,甚至国军一线部队退到二线阵地之前,彻底击溃国军现有的防御体系,占领外围包围圈的重要支点。

冈村宁次使用骑兵旅团作为主要的突击力量,也是一招妙招,或者说一部大胆的战术。

同在南昌集中100多辆坦克,组成坦克突击群一样,这又是冈村宁次的一个新的战法,他认为这样一定会打李宗仁一个措手不及。

冈村宁次知道李宗仁是一员名将,又是一个相当厉害的职业军人,李宗仁一定会对公路进行破坏,防止日军坦克大量突击。

日本坦克虽然都是轻型坦克,但也无法越过这些复杂的地形和被破坏的公路。

所以,此时如果像南昌一样,来使用坦克集群,是不太现实的(南昌战役中,国军没有来得及破坏公路)。而且同江西北部平地较多的地形相比,湖北北部和西部的复杂山地河流,也不适合坦克大规模使用。

此时冈村宁次认为,如果单纯使用步兵作战,恐怕很难获胜。李宗仁只要判断出他的意图,一定会组织部队突围和后方部队的增援,同第五战区近在咫尺的第一战区就有几十万大军。

一旦第一战区部队增援过来,随枣会战日军也就必败了。

因为日本步兵师团和国军步兵师的机动性其实差不多,日军步兵不可能赶在国军步兵突围或者回防之前完成包围圈。

但是,冈村宁次认为:李宗仁不可能想到他会大量使用骑兵作战。

李宗仁制定的任何防御计划,一定是根据日本步兵的前进速度。

如果李宗仁估算的是步兵的前进速度,那么冈村宁次就高出一筹。因为骑兵行军速度是步兵的一倍左右,这样一来,李宗仁的援军恐怕还没赶到,战斗就要打完了。

而且按照目前张自忠兵团仅有5万人来计算,想要阻挡日军2个师团又1个旅团7万多人,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所以日军的进攻也不会有问题,稳操胜券了。

实际上,冈村宁次预计的同现实差不多,他几乎实现了自己的计划。

冈村宁次也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韩行的一个小小的坦克营,对日军的骑兵大突进造成了重大的干扰和破坏。

整个战局是挺有意思的,日军的骑兵14旅是避开中国军队的主力,快速地向北,沿着枣阳,唐河,南阳一线前进,而游向前的坦克营呢,就紧紧地缠在骑14旅的后面,就像是丢掉不了的一个粘粘糕一样,紧紧地粘在后面,不断地杀伤着日军、消耗着日军、疲惫着日军。

但是到了枣阳,韩行下令不追了,去找汤恩伯的31集团军。

也就是在5月1日,日军的左翼发动时攻的同时,日军的右翼也展开了进攻。

日军的右翼,也就是李宗仁的左翼,主要部署为日军的第3师团。他们兵分两路,一路是正面突破部队,主力从正面全线攻击,引诱国军主力集结在随县一带。这一线国军有桂军和中央军31集团军,也就是汤恩伯的主力集结,不用说,是很难打的。

另一路是做右翼包抄的,他们从东面信阳出发,杀向国军北面重镇桐柏,进而占领泌阳,唐河,完成北路的包围圈。

右翼包抄的日军也要前进100公里,好在这一线国军兵力很弱,又是两个战区的交界处,是防御薄弱环节。

李宗仁在排兵布阵方面,有一个比较奇怪的地方。

蒋介石已经明确下令:第31集团军可于襄、花路方面为第5战区之总预备队,不可使用过早。

但李宗仁却仍然把汤恩伯集团军放在了第一线,也就是距离日军第3师团出发地不到20公里的随县前线,显然,这是一种反常现象。

韩行推断,李宗仁显然是有想法的,31集团军战斗力远强于川军,如果让川军正面对抗第3师团,可能挡不住,导致正面出现问题,随枣地区可能就守不住。

只要31集团军在正面坚守一下,等到孙连仲集团军南下赶到这一线,就可以有效阻挡日军推进,那么31集团军就可以无需撤退。

就算是孙连仲无法及时赶到,到山穷水尽的时候,让汤恩伯撤退,或者转移到复杂的桐柏山区,也是可行的。

虽然是这样,这终究是极为危险的。

因为日军主攻的目标就是31集团军,为了消灭该集团军肯定不惜一切代价。如果31集团军没有及时撤退成功,或者孙连仲集团军不能够及时南下,31集团军就算能够退到桐柏山区,在日军重兵围剿下,恐怕凶多吉少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李宗仁显然并没有把日军的围歼31集团军的战略目的事先告诉汤恩伯。

今天已是5月6日,也就是说,汤恩伯的集团军已在这一块地方坚持了五天。

韩行要说是挽救31集团军是谈不上,但是心里最起码是挂念着31集团军,不想让这支作风顽强,装备精良的31集团军毁于随枣战役。

韩行立刻赶到了随县以北的高城前线,并通知殷兆立和张小三的部队也赶往这里。在这里,31集团军正在和日军的第3师第5旅团展开激战。

两军激战中,韩行没有机会面见汤恩伯,只能是等待着机会。

在等待着机会的过程中,韩行的坦克营抓紧补给。要说远离后方的补给,后勤方面早就下了下个计划,那就是用徐大的空军,空投坦克营所需要的油料、弹药等军需品。自己的经还得自己念,谁也指望不的。

在向高城前进的路上,韩行的脑子里先过一遍汤恩伯的31集团军。

汤恩伯第31集团军是当时装备最好,兵力最充足,作战经验最丰富的中央军部队。

31集团军在1938年6月8日奉令组建,下辖张轸的第13军、张刚的第98军、关麟徵的第52军及李仙洲的第92军。

可以看到,这4个军没有一个是弱旅。

当然,31集团军的主干是第13军。对于第13军无需多言,他也是抗战中战果最辉煌的部队,也是汤恩伯起家的部队。

第13军在抗战刚刚开始的时候,在南口以绝对劣势重创日军,歼灭日军5000;6000人,并且死守20多日,导致日军在华北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

南口激战中,13军利用山地地形死守阵地,为此付出巨大代价,第89师罗芳的第529团几乎全部殉国,第4师第12旅副旅长张本禹也在战斗中殉国。伤亡如此之大,却没有一兵一卒后撤。

由于13军表现出色,在1938年1月18日被扩编为20军团,下辖第13军、第98军和第85军。

另外两个军中,52军和他们的军长关麟征也是赫赫有名的劲旅。他们早在1933年长城会战时候就和日军血战数月,自己亲自前往一线指挥,结果身负重伤,被同僚们成为猛张飞。

98军稍差一些,他在1933年由湖北警备旅同湖北的中央军何成浚第3军团合并而成,之前战斗经验不多,但抗战以后也参加了多次血战。军长张刚为保定军校第六期毕业,在孙中山麾下作战了20年之久,也是一员悍将。

20军团随后紧急赶往山东,参加了著名的台儿庄战役。一般认为,汤恩伯的20军团是台儿庄战役胜利的决定力量,正是他从侧翼包抄和正面猛攻,导致日军第5师团和第10师团全线崩溃。

台儿庄战役结束以后,日军通过实战的经验,将汤恩伯的这个军团称作:精锐的中核兵团!

此战结束以后,第20军团再次扩编为第31集团军,参加了武汉会战。

主要是增加了李仙洲的第92军!

李仙洲这个将军也有传奇经历,他在太原会战时候亲赴第一线指挥,被狙击的三八式步枪子弹击穿肺部,当场昏死过去。

后来抢救他的医生说,这颗子弹就擦着心脏边缘飞出去,当时李仙洲正在呼气,所以心脏和肺收缩,子弹就穿了过去。如果当时李仙洲是吸气,心脏就必然中弹,人也就必死无疑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