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豪杰去抗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组织豪杰去抗日- 第1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由此,长江南岸的日军进展缓慢,短时间内无法实现目标。

对于此,冈村宁次急了,他命令长江北岸的日军立即全线进攻,分两路攻击田家镇。

没想到的是,国军放开了长江大堤,武穴镇以北完全被泛滥区所阻挡,同时17日开始这一带突然出现暴雨,真是让日军雪上加霜。日军不但重武器无法前进,连步兵也寸步难行,进攻自然也无从谈起。

不但东面的进军收到影响,从北面杀来的今村支队进攻路线也被泛滥区所阻挡,被迫只能向松山阵地强攻,而无法迂回了。

在日军海军陆战队强行登陆武穴的同时,田家镇以北广济的日军第6师团,也开始了大规模的进攻。

由于广济的第6师团自身也处于四面国军部队的威胁之下,无法抽调太多兵力。他们以战斗力最强的今村胜治的第11旅团的步兵第13联队和独立山炮第2联队为骨干,补充其他部队组成了今村支队。

表面上今村支队兵力似乎只有不到1万人(7000多人),但火力却非常强大,仅仅那个炮兵联队就有36门山炮。

今村胜治旅团长在武汉会战中同国军交手不下上百次,对国军也有一定的了解。

他针对此次作战,将本来以马车为主的运输方式,全部改为以单匹马背负的方式,以适应山地作战。

同时特别把师团的山炮联队也带着,以增强山地作战的火力。

广济距离田家镇还不到25公里,今村胜治得到的情报是田家镇要塞北面只有国军第2军一个军驻守,兵力约1万人。

今村胜治认为自己兵力不比第2军少,火力又是它的一倍以上,加上空军的大力配合,估计最多一周可以占领田家镇。

其实今村胜治心中认为最多只需要2到3天就可以占领田家镇,毕竟两军不过25公里,以日军进攻行军速度,一天10公里是最基本的。

所以,今村胜治定下来的一周时间,对于他自己来说,已经是留了很大的余地。

在这种日本人特有的狂妄念头趋势下,今村胜治命令部队轻装出发,仅仅携带一周的作战补给和弹药,将多余的辎重兵留在了后方,以避免被国军游击队袭击。

今村支队在海军陆战队攻击武穴的同一天发动进攻,他们在9月15日从广济出发,很快杀到了田家镇外围的铁石墩、松山口附近,距田家镇仅15公里。

田家镇要塞北面不是湖泊,就是沼泽,只有一块比较平坦的丘陵,宽大约有1。5公里。

这块丘陵的最外层是所谓的松山,其实也就是一些连绵起伏的低矮山坡而已,最高海拔仅有300米,谈不上什么山。

松山也就是长着松树的山,这一线外围阵地宽度大约7公里,是北面的门户。越过松山以后地形更差,几乎是一马平川的数公里的平地,无险可守了。

所以,北面防御核心自然是松山,国军以原有的20个永久要塞为核心,又在松山修建了大量野战工事,并且布置了雷区。

今村支队是号称日军战斗力第一的第6师团的精锐部队,战斗力自然不弱。他们经过15日一天的激战,击破了第2军第9师在外围的小股部队阻击,全线逼近松山阵地。

由于敌我双方距离太近,国军兵力不足,所谓纵深防御只能这样了,不可能像苏联人一样,动辄搞一个十几公里,几十公里的纵深防御阵地。

李延年见今村支队率领一个步兵联队,一个山炮联队近万人大军直接杀入田家镇北线,立即下令调集兵力迎战。

除了让武穴国军撤退以外,他还命令57师接手第2军第9师其它零散阵地,让第9师全部兵力得以北上松山一线,和日军决战。

今村支队攻入松山外围已经是15日夜晚,照常理来说日军一般不会进行夜袭作战,因为日军在火力上有明显优势。火力的优势只能在白天才好发挥,在晚上互相看不清对方,火力优势不明显,又容易误伤,所以日军很少夜战。

不过此时的今村胜次少将极为傲慢,他认为自己占有绝对优势,击溃国军一个第2军根本不费吹灰之力,所以居然连夜进攻。

从9月15日晚上开始,日军从田家镇要塞北面全线进攻,这也是田家镇战役的主要战场。

面对今村支队气势汹汹的进攻,李延年的第2军第9师针锋相对,双方狠打硬拼,战斗极为惨烈。

由于日军攻势猛烈,两军接触以后不到24小时,第9师所属的4个团中,已经有3个团和日军正面交火,仅有1个团作为预备队。而最前线的50团仅仅两天的交火,已经伤亡三分之一,可见日军火力之猛烈。

今村支队战斗力极强,老兵很多,武器更是相当先进。

而第9师也是参加过淞沪会战和徐州会战的强力部队,并不可能被第6师团的大名吓倒。

整个阵地上终日硝烟弥漫,血肉横飞,天空中刺耳的飞机啸叫声,地面上的枪炮声和战士们与日军搏斗的撕杀声连成一片,响彻山谷,真是惊天地,泣鬼神。

国军守军凭借即设阵地,在要塞炮兵及军师炮兵部队有效的火力支援下,沉着应战,迎头痛击来犯之敌。阵地常常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易手。

我英勇官兵奋不顾身,与敌血战两昼夜……许多负伤的官兵,裹伤后继续坚持战斗。阵地被敌炮火摧毁了,就利用弹坑作掩护,继续作战。弹药用尽了,即凭借着刺刀与敌进行白刃战。

国军53团在和日军激烈肉搏战中,第1营第3连下士班长石克俊用刺刀一个刺杀,却被拼刺技术很好的日军打掉了步枪。石克俊立即冲上去,拦腰抱住这个日军的士兵,狠狠地把他摔在地上,并用他的步枪勒着他,叫他喘不过气来,见勒得他差不多了,就腾出右手来,挥拳朝他脸上打去。

日军这个士兵被逼无奈,只得急忙扔掉步枪,也和石克俊厮打起来,两人在地上来回翻滚!

在激烈的打斗中,力气较大的石克俊将日军压在身下(日军士兵在二战期间身材普遍矮小,平均身高在1米6左右),日军士兵见打不过他,居然将时克俊的耳朵一手撕下。

时克俊忍着剧痛,奋力用双手将这个日军掐死。

第二卷 支援武汉大会战 第114回 保卫田家镇(四)

正常来说,这种大规模的攻防作战,敌我双方作战距离基本都在200米外,主要发挥远射武器的威力。一旦到200米内,基本上胜负已分,不是一方撤退,就是一方放弃进攻,很少会出现这样互相掐咬的肉搏战。

由此可见,战斗已经打到了什么程度。

日军地面炮火猛烈只是国军伤亡较大其中一个原因,更可恨的是日军飞机的猖狂。由于田家镇要塞几乎没有高射武器,日军战斗机轰炸机肆无忌惮的超级空飞行,到处投弹和扫射国军部队。

这一线负责空中支援的是日本海军第2联合航空队,包括战斗机3个中队45架,轰炸机1个中队18架,飞机总数超过60架,数量已经很多了。

当时武汉地区国军空军正在全力保护武汉三镇,由于日军飞机数量是国军的一倍多,国军空军疲于应付,虽然颇有战果,但显然无法兼顾前线控制空权的争夺了。

国军没有防空武器,只好想其它办法。第9师师长郑作民抽调一部分轻机枪手集中起来对空射击,同时指挥预备队那个团,以营连为单位,集体用步枪对空开火。

自然,这样打法基本上不可能打到日军飞机,只是对其有一定的阻碍而已。

日军飞机因地面防空火力变得猛烈,也就不太敢超低空飞行了,但轰炸和扫射还是相当猛烈。

当然,日军今村支队也不是善类,他们攻击极其凶恶。尤其山炮部队炮击非常厉害。

山炮独立联队的36门75山炮数量众多,射程高达9公里,无论火力还是射程都完全压倒我方炮兵部队。

我军野战工事在日军这么多山炮的打击下,一个个被炸得粉碎,我军伤亡非常惨重。

两天激战下来,仅仅解云祥所在的旅,排长,连长,营长就伤亡60多人,士兵伤亡近千人,但日军伤亡也不小,黄色军服的日军尸体到处都是,躺满了山野。

如果南征军不在,也就只能这样了,但是南征军在,南征军的空军在,就绝不让小鬼子的海军航空兵骄横跋扈,就要狠狠地把他们的嚣张气焰打下去。

徐大司令员接到命令,立刻率领着四架j…20战机和四架运8运输机,从济南基地起飞,向着田家镇战场飞了过来。这天正是9月18日。

不过不巧的是,17日晚田家镇附近开始下雨,18日转为暴雨,这使徐大的飞机编队进入到长江流域后,因恶劣的自然环境,没法实现空袭,只能回头返回济南机场。

突然出现的严酷的自然环境是把双刃剑。山地泥泞,沼泽水漫,加之道路被守军破坏,今村支队推进速度甚慢,其重武器难以发挥作用,飞机支援更受限制,通信联络也无法保障。

日军于17日攻占松山口附近高地,今村支队长考虑到涉田大队伤亡较重,将其配置在此处三个高地担任侧背掩护,而白浜、冈山两大队,则在独立山炮第2联队的火力掩护下,于18日晨猛攻前哨主阵地骆驼山。

10时许阵地被攻占,宣告松山口东侧山头全部陷落。第9师退守香山、竹影山、潘家山之线。16时30分,日军续攻香山,守军全连牺牲,该山失陷。18时,日军续攻竹影山,被守军击退。

而此时第五战区南下支援田家镇的各部队相继赶到,抓住战机,不断从侧背实施攻击。

18日上午,由黔军组成的86军奉命由栗木桥赶赴松山口阻敌,其先头部队第103师第618团第3营首先于9时左右赶到铁石墩附近。

在暴雨中,营长赵旭带领着3营赶到铁石墩的时候,尽管天还在下着雨,可是仍然能看到激战后的痕迹。

到处是子弹壳和炮弹坑,破烂的枪械,丢弃的绷带,这里一滩,那里一滩隐隐的血迹,显示着刚刚进行的一场战斗。死尸倒是没有了,看来战场已被双方清理完毕。

这里倒是安静了,可是再往南,马口湖与黄泥湖之间的小窄地,还有枪声在响起。看来,日军和国军第9师的部队已经把战场南移了,这里已经成了日军的后方,赵旭判断着。

也就是说,附近有日军的部队。

赵旭又仔细观察了一下周围的地形,就在西边,有一个小高地,从地图上看了看,也就是2625高地,这个高地肯定有日军把守。从2625高地再向东南方向,还有一个小高地,那就是3120高地,然后东南又是一片小高地。这三个高地地形是居高临下,若由山麓沿山脊仰攻冲锋,必为敌所阻。

在一颗小松树下,赵旭把三个连长叫到了一起,商量战事。

赵旭说:“目前我们103师618团只有一个营到了松山阵地的铁石墩,恐怕因为下雨,鬼子还不知道。我们是乘其不备进行突袭呢,还是等待着大部队到来呢。大家说说吧?”

第7连连长王家桢说:“那我们还等什么,乘着敌人没有防备,抓紧进攻呗。要是敌人发觉了,再进攻也就晚了。”

第8连连长李希平和第9连连长孙亮清也说:“对呀,对呀,我同意立即进攻。”“我也同意。”

赵旭又说:“可是我们也有我们的难处,只有一个营啊!如果一但开战,弄不清敌人到底有多少兵力,可能打起来,就是一场苦战,大家要有心理准备。”

三个连长都鼓着劲地说:“我们来干什么,就是来打仗的。”“哪一仗不苦呀,哪一仗也够苦的。”“别再耽误时间了,如果再耽误时间,鬼子发现了就晚了。”

“那好,”赵旭只好下了决心,下命令道:“第7连率部对高地发动佯攻,第8连、第9连、重机枪连利用山麓水沟作掩护,向南跃进至松山口2625高地约500公尺处,将8、9连展开,重机枪连的4挺重机枪分别配属8、9连,这样就形成了对2625高地的两面夹攻之势。动作要快,发现敌人时,迅速进攻,绝不能迟疑。”

三个连长领到命令后,各自准备去了。赵旭跟随7连行动。

10时20分,赵旭率领着第三营的7连,开始向2625高地运动。借着下雨天的掩护,到处水蒙蒙的,又利用到处是松树,部队的尖兵排就躲在一棵一棵的松树下,隐蔽着前进。

当快到了山顶的时候,突然发现了十多个的日军,正在帐篷下避雨。帐篷里,有的在升火做饭,有的在到处游荡,有的在写着家信。不远处有一个岗哨,也正在抽着烟,显得心不在焉的样子。

赵旭挥了挥手,两个尖兵悄悄地摸了过去,转在了那个日本哨兵的后面,待那个日本哨后回过神来的时候,一把尖刀已插入了他的心脏。

赵旭一看,敌哨兵解除,就对全连挥了挥手。尖兵排在前,后面是全连的官兵,悄悄地摸到了鬼子的跟前。

这支日军部队正是今村支队第3大队第11中队,中队长战死了,刚刚代理第11中队长的第1小队长深田少尉,正在刚刚经历了一场激战,部队伤亡惨重,是自己被大队长涉田久雄少佐任命为代理为中队长的。

本来是自己的第11中队守卫着2625高地。但是此时,日军今村支队刚刚占领骆驼山,前方因兵力缺乏,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后方警备兵力,第3大队长涉田久雄少佐将第9中队转向骆驼山担任守备任务,并命令第10中队转向大队主力方面机动。

这样,缺口就有了,第11中队不得不分别派出第3小队进占到该高地以南的3120高地守卫、第2小队配置于松山口东南高地。

也就是说,第3营开始对2625高地发起攻击时,该高地仅有日军中队部和1个小队。

深田少尉这时候觉得应该是稍微松一口气了,脑子里对这几天的激战回忆了一番。

对这场针对中国神圣的战争,他的战争信念是坚定不移的,那就是必须打败中国,日本才有希望。支那人是落后的,大和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优秀的民族必须要支配落后的民族,这在他的脑子中,已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信念。

但是在这场战争中,毕竟是太残酷了,他身边的士兵一个个地倒下了。中队长大玉是他的大哥,在激战中,他身上中了两枪,忍着剧痛,还是带领着11中队奋勇冲杀,但在中了第三枪时,还是玉碎了。

中国官兵的英勇抵抗,也超过了他的想象,有的中国士兵拉响了手榴弹和日本的士兵同归于尽,有的中国士兵在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