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葬宋- 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也幸亏是人少,要是人多的话,就算是鸿儿一直在身边帮他,可能也会被累垮的。刚刚算是喘了口气,正在和陈宜中、吕师夔等人商议成立“教导院”。用此来弥补民政人才的缺口一事。许继荣拖着沉重的身子前来禀报,说是五里之外又发现大量船只,看旗号应该是陈龙一军护送澎湖渔民的队伍,但是里面夹杂着几艘商船,显得有些诡异。

当下几人立即结束了商议,一起到达新建的码头,这个时间船已经进港。在军船的驱使下,有秩序的分别停驻在岸边,人员也纷纷上岸,好奇的看着涣然一心的珠海。中间有不少渔民在追逐鱼群的过程中,也曾经在这里歇脚,但是昔日的荒凉已经被拥堵的人群代替,而沿岸数里都被修葺一新。整齐的停靠在岸边,分别标上记号,作为备案。

岸上不远处翠绿的竹林依旧,但是随着风儿的吹拂,隐隐约约看见后面横竖成排的房屋,一副即将繁荣的景象。

将赵若梓等人引到姜明面前后,士卒们纷纷去补充给养,随后就要继续回到澎湖岛完成交托给他们卫戍台湾的任务。还好在澎湖岛上有建好的房屋。别的就不用准备了。

姜明见到赵若梓时不觉的一愣。仿佛有些不相信似得。在杨太后和皇上没有移驾崖山之前,赵若梓兄弟二人就已经从沙涌集聚乡民,前往崖山准备护驾,当时还是姜明接待他们兄弟的。

虽然并没有太多的交情,但是也知道他是大宋皇朝宗室之人,现在突然道了这里,姜明的第一个念头就是难道崖山海战已经提前了?简直有些不敢再想下去,面色凝重起来。

但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怎么也不能问这样敏感地问题。只得按捺着心里地慌乱。强自微笑着将赵若梓一行人引导到大宋台湾府政院内。在大厅内。将闲杂人等都暂时撤离后。才敢问出来。

赵若梓并不认识陈宜中和吕师夔等人。他只是宗室身份。并无官职在身。只是在崖山行朝面见过杨太后。被赐予“忠义之士”之号。他也不是长子。没有继承中山郡公爵位地希望。而宗室中人不得参加科举。所以一直在外游历。不曾见过朝廷大员。

但是见到姜明这么凝重地神情。还是收敛了一下作为皇族地傲气。老老实实地将内陆近期内发生地情况对大家讲了一遍。

崖山之战并没有提前。姜明地心有重新落回了原处。但是从各种迹象上看。对于大宋崖山行朝地危机不但没有减弱。而是大大地增加了。

首先。行朝依然是受到包围地状态。阿里海牙在雷州。李恒彻底占领了广州。没有陆地上滋扰地顾虑。张弘范积极在丽江浦附近筹建水军。从各种打探地结果。都是张弘范正在将水军渐渐地前移。目前井澳已经聚集约有五百余艘战船。但是幸亏上次姜明奇袭丽江浦。将大船烧毁带走近七成。一时间元军倒是无船可用。只能再近岸游弋。不能远航。这个也是张弘范没有命令水军再往前进地原因。也是赵若梓能够绕过元军堵截。到达澎湖地主要原因。

而姜明和他地奇袭军队。在各种传言中。都不约而同地有一个结果。就是力竭与敌同归于尽。而伤敌数目各不相同。偶尔有传言说姜明败走。或者是功成身退。但是始终是由于没有消息而人质疑。甚至连行朝在内。对外宣扬“奉旨钦差。领太子太保衔。代天子判广州。主掌广东军政大权。大宋国师姜明。亲率义勇万余。奇袭敌寇水军。力竭玉碎。”甚至文天祥还作《悼国师》一诗:“气战万人将。独在天一隅。向使国不灭。功业竞何如?”来悼念姜明(PS:水平有限。不会作诗。这首本来是文天祥写给张钰地。张钰既然没有死。那就让姜明用两天。各位大大不会怪罪于害虫吧?)。

但是,就在悼念姜明和敌军压境的时候,行朝突然起了分歧,据后来分析,可能是由于少了姜明制衡的原因,文天祥和张世杰的矛盾激化起来,首先是崖山附近集聚各地勤王之士日益增多,对于粮饷分割双方起了重大的争论,再则前来勤王的人中,有仰慕文天祥风采而来,有佩服张世杰的忠勇而至的,虽然抱着同样为大宋尽忠的思想,但是不可避免的发生派别之争。

特别是这些人不是训练有素的将士,他们中间有的是饱读诗书的文人名士,有的是原来落草为寇的强梁。有从海外归来的游子义士,甚至不排除有的人是元朝派出的说客细作。这些人没有军纪的约束,心中的缝隙一天天加深,渐渐文天祥和张世杰也被牵涉进去,有的时间忍住心中的不快,为投靠自己的人说话辩解。

终于有一天矛盾激化了起来。变成了朝堂之争。经过几次不欢而散之后,在陆秀夫的调解下,不知道怎么回事,文天祥竟然离开行朝,在北江沿岸一带驻扎,作为卫戍行朝的第一个关口,重点在佛山、中山附近防止张弘范的陆上力量。

而张弘范的前锋,也就是由其弟弟统帅的军马,已经离开惠州,过东莞。和文天祥的大军隔粤江对峙,目前双方都在等待时机。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由杨太后做主,丞相陆秀夫拟旨。发出“国难诏”,号召大宋皇家宗室子弟暂避海外。以保存赵氏血脉。

赵若梓道:“不但是我们兄弟二人分别避于安南、日本,还有很多宗室子弟暂避暹罗、蒲甘、吴哥和婆罗多等地,甚至连西域、大食等都有宗室子弟的去处。非我等不愿为国效力,只是奉旨行事。”

言谈举止之间,可以看出还是有些逼不得已的模样,话说完后摇头叹息不止,但是姜明、陈宜中和吕师夔等人心里却是波涛起伏,久久不能平静。

陈宜中和吕师夔是没有想到杨太后会沮丧到如此地步,看来关于崖山行朝的危机远远不是像赵若梓所说的那样表面,到底暗藏着什么呢?一时间也想不透。

而姜明却是心里有些黯然,想到自己辛辛苦苦的将文天祥和张世杰揉捏在一起,希望他们能够同心协力为大宋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不能总是去争一些没有价值的东西。其实在他的心目中,两个人都算是一个为国尽心尽力的人。而张世杰热衷于权力。文天祥热衷于名声。这些在平时可能是无伤大雅。但是在这个关头还是自惜羽翼。执着心里的那一份理想。有什么用呢?

自己觉得创造出的大好形势,在知道文天祥离开崖山行朝后,又一次感到了危机,都是一方大员、封疆大吏。为什么看不出合者利,而分者两败这个道理呢?

想着想着,姜明头上竟然出了一层细汗。现在文天祥面对的还是张弘正,如果要是再落败被擒的话,那么相比较自己所经过的历史,不过是换一个地点而已。要是张世杰也再重蹈一意孤行的历史,那么自己做了这么多,还有什么用呢?

历史又回到了原来的轨迹,没有了皇命号召,自己独守台湾,首先就少了一个大义的旗帜,反元复宋成了一个笑柄。“怎么也不能让他再回到过去的轨迹。”姜明心里这样想到。突然直身站起问道:“关于在清远败退的凌大人和王大人可有消息?还有,就是合州钓鱼城的张钰张将军呢?有什么消息传过来吗?”

本来就是离崖山行朝有千里之遥,限于交通路远,在台湾消息算是闭塞。想从赵若梓处得到一些消息,也有利于形式分析。但是听姜明问及,赵若梓却是尴尬的笑了一下。回道:“我们宗室子弟,是严禁参与朝政的,所以具体有什么消息,我也不知道。朝廷不会对我们说的。”

姜明失望的又坐了下去,只听那赵若梓继续说道:“不过我们一路行来,乘坐的是好友经商所用之船,那鞑子皇帝随时暴虐成性,但是对于行商者确实很是宽松。好友曾经在广州沦落后去过,听传闻讲,那元将李恒现在也是颇为头痛,韶关至广州沿线现在很是不太平,以至于元军的粮饷都是从张弘范部筹借。说是被击败的残兵败将现在遁入山中。经常下山袭扰其粮道,剿之不尽。要是大肆发兵,则不见其踪影。小为之,但被其击败。徒受损伤。”

停了一下,又说:“我的那个朋友叫姓郭,现在正在外面,如果需要,可将其唤来详细询问,他在广州和一些胡商关系颇为熟络,想来知道的会更加清楚一点。不过还望大人不要为难于他。我这个朋友只是行商而已,别无他心,且心系我大宋,不会出卖大人的。”

赵若梓看到在澎湖岛上的那个架势,情知道事情不好处理,此次朋友仗义将他送出,反而受到了连累。心里有少许不安。借着这个机会求一下情,说不定能将朋友放回也说不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强力推荐《星际之超级帝国》书号1236631神秘的智脑“ZERO”,绚目璀璨的迦蓝星文明,将把这位地球的少年带向何方?

大风起兮云飞扬第十六章计划

在大宋帝国悲壮的抗元战争中,有过一个现在几乎让人遗忘的组织。汉奸卖国贼听到这个名字,无不闻风丧胆,噤若寒蝉。——锄奸队。

*************************************************************************************

姜明迫不及待的将赵若梓所说的那位经商的朋友找了过来。本来以为能和赵若梓交往的,虽然只是一个商人,但也应该是一个淡雅儒商,但是一见面,就把姜明心中的猜测完全推翻,这个商人叫郭敬财,居然不是才能的才,而是钱财的财。

这个郭敬财的商人气质十分明显,肥胖的身子大约有二百余斤左右,几乎是走路就要喘气的样子。穿着一身皂白的长衫。里面却隐隐露出红色的衬里。本来宽宽的脸上五官被挤在一起显得有些憨厚。却被手指上带的八个珠光宝气的戒指破坏的一干二净。

看着这副守财奴的模样,又看看坐在一边的赵若梓。姜明想不透身为皇家宗室子弟的他怎么会和这样俗气的人交上朋友。但是这个已经不是姜明想要知道的问题了,马上就询问其现在内陆各地的情况。

这个郭敬财虽然一副暴发户的模样,但是叙述事情倒是条理分明,加上走南闯北所知道的事情颇多。又会察言观色,分得清轻重缓急。倒是逐渐的把姜明所要知道的事情讲了一个大概。

首先,忽必烈对商人比较好的原因,就是在南方的粮食跟不上了,连年的征战不休,长江以南的人基本上无心也无法耕种,粮食主要靠从原来的金国地区和高丽征收供应,但是大军运送明显的是人手不够,于是利用商人行走四方的原因,将部分收购、运送粮食的权力下放到可靠的商人手里,甚至在一些情况下,还要靠商人出面去海外或者别的国家购买一部分粮食。这就是商人在元朝的待遇还算不错的原因吧。

忽必烈之所以想尽快的结束战争,战争所带来的负担太重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尽快的结束江南战事好将重心北移也是其中一个原因。关于粮食供应,广州附近因为坚持姜明原来所提出的坚壁清野,而从韶关的运粮路线被据说是山贼的牢牢把持,无论是陆路还是水路几乎都南下不了粮食,而目前元朝的粮食运输路线基本上都是通过水路和江西一带南下,所以张弘范部的供给还算充足。

虽然说那李恒一直对外宣称在清远、佛冈一带拦截粮道的都是山贼,但是明眼人一想就知道不会那么简单,一些从那里路过的商人反而无恙,就郭敬财所听说,应该就是姜明所说的凌震和王道夫所率领的军队在那里作梗。

郭敬财还说了一个更加重要的消息,就是有关钓鱼城的情况,原来钓鱼城只是坚守不出,就这几个月以来。由于元军又调走一部分兵马北上平乱,再说钓鱼城占地面积本来就不小,又兼水陆通畅,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元军的包围没有那么严密了,趁着这个机会,张钰组织了不少小股的精兵,名曰“除奸队”每每天黑出发,天明而回。愣是将钓鱼城方圆百里之内骚扰的岌岌可危。甚至就连重庆府内的元朝官员,都接二连三的受到刺杀。还发出告示,凡宋人在元朝官府做事的,限期一个月内离开,否则视为汉奸处理。皆在清除之列,视其官职大小,分别会被处决。罪大恶极者。将灭其族,以正视听。

一时间,重庆府周边各地人人自危。胆小的汉人官员,纷纷弃官出逃,或者称病不出。胆大点的,也是出门则是前呼后拥,上书至成都寻求援助。

可能是元朝人手不足地缘故。也可能是对于忽必烈调走兵马北上而不满。川西成都地安西王却是迟迟没有做出响应。以至于现在钓鱼城形式一片大好。不但白天城门大开允许人来人往。而且甚至公开招募一些商人工匠前去。以修补城墙和补充城内物质。

当郭敬财讲到这里。整个大厅里面地气氛明显地有些轻松。大宋地日子不好过。而那元朝地日子也不好过。要是各地再多出几个像钓鱼城一样地地方。估计仗也不用打了。光拖也可以把元朝拖垮。

让郭敬财和赵若梓先下去休息。并承诺会尽快地让他们去做自己地事情。赵若梓倒是无所谓。他出来地目地无非是为了找一个安身之所。到日本也是逼不得已。能不去当然是好地。而郭敬财却是有些着急。他毕竟是生意人。明面上虽然不说什么。但是心里地着急是谁都能看出来地。

等他们二人和闲杂人等都下去后。姜明简单地把自己和张钰原来商量地对敌之策说了一下。几个人做出了估计。认为除了行朝那边文天祥和张世杰分开之后地事情比较不妙之外。其他地形式还算是不错。而郭敬财这次提供地情况如果属实地话。那么对于这支已经从元朝视野里面消失地队伍。是很好地机会。元军地粮食来源过于依赖北方。对于姜明他们是一个很好地机会。如果善于利用地话。不说长江以南地元军。至少在广州和福建地元军将会不攻自破。

就其粮道。可以想办法大大地做一些文章。因为凌震和王道夫仅仅在清远县和佛冈那样就可以给李恒地粮草供给做出很大地压力。如果再加大对其海上运输线地骚扰地话。也算是致命地。不管怎么样。还有一个蒲氏家族作为内应。做起来事情应该容易地多。

说起来蒲寿庚。就要提提前几天发过来地密报。为了联络方便。蒲寿晟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