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林家长公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林家长公子-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贾母怒骂道:“好个林海!真真混账!说好了的事情,竟然反悔,枉费我一番好意安排,居然另外就择着高枝儿飞去了!这个帐,我慢慢和他算!你现在出去,找些个真人大士来,给宝玉去去晦气,看是不是什么东西冲撞了,或是别的什么。”

    贾琏如蒙大赦,急忙说:“是是是,我马上去。”便急急忙忙退了出去。

    这边,王夫人又肿着个眼泡来了,先哭诉了一番,才吞吞吐吐地说:“老太太,宝玉这病要不要设个法儿,比如‘冲喜’,说不定有奇效。”

    贾母一听,便一拍手,说:“对啊,我怎么没想起这个。林丫头不行,不是还有其他人吗?宝玉原是有些个痴病的,所以,才会‘急怒攻心,痰迷心窍’,要是这时候有个解语花给他开导着,他心一宽,不就好了吗?”

    王夫人频频点头说:“就是这个理。要说会开导人,莫若宝姑娘第一。”

    贾母马上就不说话了,冷着面孔说:“还是先叫太医看着吧,病急了,就胡乱出主意要不得。”

    贾母心里冷笑:老二家的你不要得寸进尺,你自以为你娘家如今得势,就种种儿卖弄!我是看承着你们二房前程好,可不等于就要一切都听你的摆布,等你们把我架空了!琏儿媳妇已经是用的你们王家的人,算是我能退的最后一步了,这也是我实在看着那凤丫头伶牙俐齿会办事会讨好。宝玉的媳妇可不能再用你们王家的人,随便你们把那宝丫头夸到天上去也不行。林丫头本来是宝玉媳妇的上上选儿,现在不行了,就叫湘云丫头顶上!
=========================
    作者有话要说:林妹妹跳出宝二奶奶的角逐,喝茶吃瓜子看戏啰。

    抖抖存稿箱,木有了木有了,明天的还要今天晚上赶,大家饶过小的吧,么么哒。

 71第 71 章

    三月初九,北方尚是严寒;天才蒙蒙亮;贡院早是灯火通明;执枪肃立的卫兵三步一岗,将贡院团团围住,大门外侧;则更是戒备森严。

    即便如此;贡院外的街道上却是聚满了人群,将偌大个贡院围得水泄不通,多为赶考的举子乃至陪同相送的家属,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小声交谈着藉以排解考前的紧张情绪。

    也难怪他们紧张;十年寒窗苦读;今日便是一跃龙门的时机,是继续做浅游于溪的锦鲤,还是一举越过龙门,平步青云,飞黄腾达,就看此一役了。

    林默见余乐张大嘴巴,又塞下一个馒头,两个腮帮子又鼓了起来,便摇摇头说:“别吃了,你都吃了五个馒头了。”

    余大胖子有个毛病,别人紧张是手脚出汗,吃不下东西,他紧张,则正好相反,越是不安就越要暴饮暴食,似乎疯狂咀嚼的动作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似的。

    余乐直着脖子咽下那一口馒头,纳闷地说:“你怎么一点也不紧张呢?”

    林默的眼睛越过闭目养神的、临时抱佛脚还在摇头晃脑背书的、交谈的等等各自情态的人群,有些忧郁地说:“我无所谓名次,只想快点考完好回家去看看。我爹爹又不好了,昨儿接到我妹妹的亲笔信,笔迹都被她的泪水弄得模糊一片了。”

    余乐叹气说:“这可怎么办?说句不好听的话,就是考上了状元,你爹爹要是这么撒手一去,你也只得回乡去丁忧啊。”

    恰在此时,时辰到了,贡院盘龙华表的朱漆大门徐徐打开。

    十几位身穿朝服、头戴官帽的官员们从里面走了出来,身后跟着的是手持各类刀枪棍棒的衙役差人,足有百八十人。

    刚才还在低声交谈的举子们一个个噤若寒蝉,贡院内外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居正中站立的是一位五十开外的官员,面蓄薄须,面目清癯,此时,他一双细目威严地扫视了一圈面前的人群,沉声说道:“本府乃礼部尚书阮尚东,奉圣上之命任本次会试的主考官,主持这三年一度的国家抡才大典,在此先说明规则。因为参考的举子众多,考试将分三场举行,第一场考经义,第二场考五言八韵诗及试论,第三场考试策。……下面,报到名字的举子请到阶上来,待这里的衙役差人搜查一番,看是否有夹带什么用作舞弊的纸条或是书卷,若是没有可疑物品,便可入贡院内应试。”说着,尚书阮尚东看了身边的一个三十多岁的官员一眼,说:“唐琼,你来点名!”

    唐琼便端起一个厚厚的名册,点起名来。

    被点到名字的举子先将一块竹制的名牌递给唐琼查看姓名无误,便有专门搜身的衙役上前来,细细地搜了身,还将那举子考篮里的东西,什么笔墨、白稿、镇纸、毛巾之类的东西一一拿出来对着光细看,就连那举子的篮子里放着的十来个白面馒头也不放过,居然一个个掰开来看里面有没有藏东西,看得后面的林默都直翻白眼:艾玛,被他们那样检查过的馒头还能吃得下吗?

    林默的名字是很晚才被叫到的,阮尚东温和地看了他一眼,问道:“你就是两淮解元林默?”

    林默忙将竹制名牌奉上,恭恭敬敬地说:“学生正是林默。”

    阮尚东居然笑了笑,回头对几个衙役说:“是大才子呢。差不多就行了,别太无礼。”

    那衙役便不敢搜他的身,只是象征性地拂了拂,说:“好了。”考篮亦只是揭开来看了看就作罢,并没有乱翻。

    林默心里暗骂那个人,管得也太宽了点,不过又因为他的细致体贴觉得十分窝心,唇角不经意地上翘。

    林默对着阮卫东深深作了揖,谢过了主考官、副考官等人,深吸一口气,随着鱼贯而入的人流,提着考篮稳步进入考场。

    进了考场,林默按着安排到了自己考试号房,等待分发考卷。

    整个考试的过程都十分平稳,没有出现什么林默没有复习到的内容,是以林默细细读完考卷上的题目,斟酌再三,才提起笔来,一一作答。

    整整九日的会试下来,林默走出考场,只有一个感觉:啊?!我居然还活着!感谢老天爷!感谢老爸老妈!感谢CCTV!

    再看一起参加考试的余乐,居然瘦了整整一圈,那肥大的袍子在他依然雄伟的身躯上晃荡着,有一种飘然若仙的感觉,前提是要忽略掉袍子上一块一块的污迹。

    扫雪飞奔了过来,一路喊着:“大爷!”

    林默勉强勾了勾嘴角,表示“没事儿,还有一口气在呢。”

    扫雪欣喜地说:“大爷,刚才我在那边看到好多举子都是被抬出去的,我还想着,就大爷这身材板儿,估摸着也要去找担架了,没想到您居然还能自己站着,不容易啊。”

    林默拍了一下他的头,说:“我倒下了都还好,余公子倒下了可就够你们受的了,你还不去谢谢他叫你们几个猴崽子省力气了!”

    余乐有气没力地说:“好哇,又拿我开涮!我要不是在考前有先见之明,猛塞了几个馒头下去垫着,这会子怕是真要叫他们抬出去了。”

    扫雪搀扶着林默,回头对余乐说:“余公子,你扶着墙走,再坚持一会儿吧,到外面就有马车了,还有热热的人参鸡汤呢。”

    好不容易回了老宅子,喝了点汤水,又洗了个澡,换上了干干净净的衣裤,又吃了几块精巧的细点,林默才觉得自己算是活过来了。想起《聊斋志异》中描写乡试士子:入场提篮像乞丐,点名受呵责像囚犯,进入号房像秋后的冷蜂,出场后像出笼的病鸟,盼望报子时坐立不安像被捆住的猴子,得报中像中了毒的苍蝇……林默不禁摇摇头,深感其苦,又想道:好在考得还不错,对得起这些年的苦读和父亲的一番教导。

    想到父亲,林默简直是归心似箭,恨不能马上飞回去看看,可是三月底发榜,四月初即是殿试,这一来一回将近一个月,无论如何来不及,林默只得打消念头,每日书信一封给扬州的家里,和家中主事的妹妹黛玉交换彼此的情况。

    好在王瑜知道岳父病重,亦是百般出力为岳父诊治,而且,但凡是黛玉一个闺阁女儿不好出面去做的,他都一一在私下料理清楚了,并写信告诉林默原委,叫林默也略略放心。

    贾府那边贾赦贾政等人都几次三番力邀林默过去荣国府散心,林默哪里会去,自是推辞,看着贾琏每次鼓足勇气而来,面色灰败而去。林默不禁有些心软,想着贾府那帮子人里面唯有贾赦还像个人样子,贾琏如今也好了不少,算了,得饶人处且饶人吧,林默便说:“不是我不近人情,实在听到我父亲不好的消息,身为人子,我哪有心思和你们饮酒作乐?等往后吧。”

    林默又问起贾宝玉的病好些没有,贾琏才说贾宝玉的那块宝玉果真有些奇异之处,太医也看不了的病症,却叫穿得破破烂烂、四处游历的一僧一道给治好了。而且,他们治病的法子也很奇特,就是将那玉拿在手掌上,颠来倒去念了几句什么词儿,没听真切,不知道究竟念的什么,然后叫人将那玉挂在宝玉的睡房上方,就镇住邪物了,宝玉便渐渐地好了,次日可以食粥,再次日便可下地走动了,现在已经大安了,只是一说起林妹妹,他就眼泪花儿直流,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了,他父亲贾政又骂他,他母亲又劝他,现在总算是好些了。

    林默有些好奇,便问:“那你家宝玉的婚事也该有个眉目了吧?”

    贾琏摇摇头说:“他父亲嗔着他没出息,说是至少要考个举人才许他成亲。老太太那边护着说,还不如先成亲,把心定下来了这课业才能学得好,所以,就这么乱着,没说一定。不过,我琢磨着,还是因为没有合适的人。”这合适的人是谁,贾琏和林默都心里有数,可惜贾老太不能如愿了。

    林默便不许他再说下去,以免将话题又扯到黛玉身上来,转而对着进门的余乐招呼说:“哟,余兄回来了,今儿又去哪里游玩去了?”

    林默因为父亲生病的缘故足不出户,余乐却十分有兴致,趁着这二十多日的空闲,将京城内外的风景名胜都看遍了,此时,砸吧着嘴说:“这天子脚下真是气象不同啊,要是能留下来就好了。”

    林默笑着站起来,说:“天道酬勤,余兄往日钻研课业几乎到物我两忘的境地,想来一定会如意吧。”

    贾琏鄙视地看了一眼相貌平凡,衣着寒酸的余乐,向林默拱拱手,告辞出去了。

    三月底,会试的榜单便张贴了出来,林默高中会试之首,有连中三元的势头,叫林家上下个个喜气洋洋,人人“与有荣焉”。

    黛玉写来的信中说:林如海得知林默不负众望,勇摘会试之会元之后,本来病体孱弱的,那一日竟然多吃了一碗粥,蜡黄的脸上泛起了红光,想来被这好消息一激,父亲的病没准儿好了也未可知。林默见信喜不自胜,比知道自己高中会元还要喜悦。
=================================
    作者有话要说:考试神马滴好难写啊。下一章是默默殿试,可以看到抽风的小皇帝了,o(n_n)o ~~

    今天要不要再来一发涅,哦呵呵呵,花花在哪里?

 72第 72 章

    时间飞快;转眼就到了殿试之期。

    林默随着九十名贡生在凛冽的寒风中静候在午门外等待进殿的钟声。

    “当当当”随着钟声悠扬;左、右掖门一齐开了;贡生们排成两列,在两名太监的引领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一般走进去,唯有林默神采奕奕,也不像其他人那般惶恐得头都不敢抬,他只是微垂着头,目光却是四处流转;领略影视剧中才能见到的皇宫大殿的气象。

    金銮殿上;皇帝淳于钜身着大典的礼服;端坐于龙椅之上。

    林默因为好奇;偷眼瞄了龙椅上的皇帝一眼;只见他看起来十分年轻;眼神略有些飘忽,神情也不甚威严,缺乏了一点处在那个位置上的人应有的如山威仪和君临天下的气度。

    站在众贡生正前方的主考官阮尚东率领着贡生们跪下,恭恭敬敬地行了叩拜之礼,一时殿上回荡着“恭请皇上圣安”的声音。

    淳于钜倨傲地颔首,他身后的掌事太监便尖细着嗓子宣示:“传圣谕,开考!”

    阮尚东又率领着贡生们叩头谢恩,站了起来。贡生们都按照之前被严格叮嘱好的指示,脚步放得轻巧,屏着呼吸走向自己的考案。人数虽多,倒是整齐有序,一声儿咳嗽都不闻。

    林默端坐在自己的考案之前,看了看考题,一首七言八句应制诗,一篇策论。林默一边慢慢地磨墨,一边脑中飞快地运转:殿试和会试不同。会试的审卷官们一天要看成百上千份考卷,脑子都木掉了,所以,文章必须要按着八股格式循规蹈矩地来,太有文采的反而被视作出格。殿试则不同,皇帝不会每一份考卷都看,他只看在场的主考大人们精选出来的,所以应该会更加欣赏不落俗套的文章,就算略略脱出一点八股格式,只要文章气势不凡,想必反而容易脱颖而出。

    林默心里有了计较,文章的写法走势也成竹在胸,于是提起笔来,文不加点,龙飞凤舞起来:臣对:臣闻,经学所以致用,礼制所以宜民。慎选昭旌别之权,储蓄裕闾阎之务。……(引自清朝张岳崧殿试对制策文)

    而此时,许多考生还在或咬着笔头出神,或两眼望着殿顶凝思。

    林默奋笔疾书的样子在这群人之中十分引人注目,果然,淳于钜的目光停顿在他的身上,若有所思地看了他一会儿,便招手叫下面巡场的主考官阮尚东过来,问道:“最左边第四个的考生什么来历?会试中排名第几?”

    淳于钜听完主考官的汇报,嘟哝了一句:“原来是前科探花林海之后啊?难怪难怪。”

    一时考毕,诸贡生们纷纷交卷,淳于钜决意随意考考他们,看几位先头在答卷时就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贡生是否有随机应变之才能。

    淳于钜先口出一个对句,说的是:“风吹马尾千条线。”说完之后,唇角微勾,一脸自得之色,好像在说“世人都道状元好,朕却考不成状元,不过嘛,状元什么的都应该是朕的手下败将”。

    众人都有些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