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王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食王传- 第2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本来王冼就去吊唁过了的,但王况吊唁却是不同,王冼吊唁是以个人身份,但王况吊唁则是代表了建安王家。这么一来,又一次的加深了朝中各大佬对建安王家的印象,再一次的落实了王况对那些肯看顾王家人的回报的说法,这可是王况第一次派人到长安吊唁逝者,要知道,六月,虞国公温彦博去世,王况可没派人去的,而虞世南只是个永兴县公,比稳彦博低了不少档次。

也是这一年六月,黄良得了个好消息,朝廷订立了功臣可任世袭刺史的制度,这里的刺史不是指的一定是实职的刺史,比如说黄良若去世,建州刺史改派他人,则黄良的儿子仍旧是建州刺史,不过是转为虚职遥领罢了。黄良算是功臣,所以这个消息对他而言,比起自己升职还要高兴许多。

王况同样也得了好消息,在东治港建造的两艘大楼船提前半年完工,正好可以赶上季风转向起锚开往建东,同时建好的还有五艘小楼船。大楼船可容纳三千多兵士,这是在海上远洋航行时候的标准,如果在内河,因为不需要载太多的物资,则可容纳四千兵士,在同等大小的情况下,比改进前要多容纳了一千人。小楼船则可容纳五百兵士。

两大五小的楼船,再加上原有的一艘大楼船,就一共是三大五小的楼船,除了原来的那艘搂船要用做沿海巡逻外,一大五小的楼船将组成一个舰队,长期驻扎在建东,另一艘搂船则用做大陆与建东之间往返的运输船。

有了这个舰队,大唐就成了太平洋的霸主,而新的楼船也已经开工了。第二批将再建五艘楼船,全是海用大楼船。造船的钱,自然是建州出,为建这五艘楼船,建州将不得不推迟一年申请从中州升格到上州,本来按计划,应该是后年,黄良这一任满后马上申请的,为了楼船,只好推迟了。

以王况的财力,要他独立承担造船费用是没任何的困难,别说五艘,就是再造十艘也行,但是王况不能,这楼船可一算是国之利器,只能是朝廷出钱,个人嘛,还是少掺合为妙,现在是不会有人说东说西,但难保过个几年,会被人扯出来。

建东置县的建议及县令人选的建议已经递了上去,同时,两大五小的楼船,也载满了兵士和物资开往建东,这些兵士都是从建州和福州两州的镇军中chōu水xìng好的出来的,这一派出去就是五千多兵,占了两州镇军兵力的差不多一半,而因为chōu调兵士形成的防卫空白,则是由衢州和饶州“友情赞助”临时chōu调了部分兵力过来。

对王况的动作,江南东道镇军府是大开绿灯,本来镇军的调动需要兵部行文和镇军府的批文,但镇军府是知道皇帝默许王况的作为,且这调兵去帮助建州和福州防卫也是李业嗣的出面邀请,不是他们主动出兵,在这个情况下,只要事后将一应公文补全了,并且得到兵部的补充说明,就不是问题。兵部尚书是李靖,难道他还会为难自己的孙儿么。

再者,建东之事,朝廷早就下过旨意,允许建州镇军便宜行事,什么是便宜行事?那就是建州镇军认为怎么好就怎么去做,时候报备即可。有这一层原因在,又知道其实着幕后的推手就是王况,没有王况就没有福州水军,也没有建东并入大唐版图的事情,各地镇军正愁着没机会和建州方面把关系搞得更好呢,现在有机会了,还不赶快的抓住?

王况这边忙着,长安那边也没闲着,李老2要动作了,这是王况的判断,不光是行军饼坊,就是富来商行都收到了朝廷的订单,要赶在秋末之前,生产出足够五万大军半年所需要的罐头和麦芽糖,行军饼的订单则是增加了一倍。

如果只是作为常年的储备,朝廷应该不会向富来客栈下订单,也不会限定时间,现在这么做,只有一个可能,最迟在明年开chūn,就可能是对东北或者对西南用兵。而且最起码是五万以上的兵力。正是本该发的洪水没发,本该地震没地震,使得大唐这两年的粮食满仓,就有了对外用兵的可能,而以李老2好战的xìng子,在财力窘迫的情况下都要用兵,更别提现在有这么好的基础了。

王况很是犯难,梅菜的产量还是没上来,豚猪也是不够,只能去周边州县去收,幸好许多人家都有种了萝卜,在梅菜产量不够之前,萝卜叶也可以用来做腌菜,自然,今年供应给朝廷的罐头,就只能是腌菜炒ròu罐头为主了。

不是只有建州得了好处,王况知道,梅菜干在后世虽然是因梅州而得名,但真正最好吃的梅菜干却是在汀州一带,顶级的梅菜干甚至都不需要泡发,直接加几片ròu上锅去蒸就非常的香,ròu越féi,香味就越浓,这可能和当地的气候及地理条件有关。因此,汀州的百姓得到了王家的保证,只要他们种梅菜,做梅菜干,王家是有多少就收多少。

同样的,常州无锡县的民众也从金陵姜家那得到了保证,他们的桃子是有多少就一定收多少,价格有保证,销路有保证,一时无锡民众个个摩拳擦掌,准备来年大种桃树,这些桃子,同样是要送到建安来做罐头用的。

也因为有人专mén种了豚草来卖,建州养豚猪的人越来越多,除了之前慎家那个远房专mén养起了豚猪外,今年又有好几个有点实力的人家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了,就是平常人家,以前会养一头两头豚猪的,现在最少养殖数量也翻了两番以上。

第三三六章还是收了

更新时间:2012…8…2623:21:13本章字数:5700

第三三六章还是收了

到目前,建州已经不缺耕牛了,连续几年的大力补偿制度,使得建州人对耕牛的重视程度远高于其他地方,再加上这些年大家也都见识到了耕牛和新犁结合起来的威力,这两个一结合起来,使得劳动强度大大的降低,耕地的速度也是加快了很多,以前即便不算上自己开荒的地,只按一个劳力十亩的永业田来算,光是耕地就要用上半个月的时间,现在可好,三五天就搞定了。e^看

时间对现在的建州人来说,宝贵得很。

农闲时并没什么,有什么需要做的,亲朋好友都能帮衬一二。但到了农忙时,大家都恨不得一天掰成五天十天的用,多一天,就能多种些东西,季节可不等人呢,因此这时候想请人帮忙是很困难的,你要种东西?我也要种呢,要不,你家先放放,先来帮我家干,干完了再来帮你?

这时间一充裕起来,chūn天能种的东西就多了起来,秋收也就能多收不止三五斗了,而是三五十石。于是,收入增加了,尝到了甜头的人家就更家的不遗余力的养牛,现在都不用州衙mén出面,一到农闲了,就有不少人家跑到县衙mén去开路引,要到外地去买牛。

才刚夏末,离新一届的天下大比还有三个多月的时间,建安就开始热闹了起来,或许是因为前年王况参加大比,得了个之前没有,之后如果王况不再参加也不会再产生的特等奖,去年,唯一没有参加大比的两个道,都在各自的地盘上举办了道内大比,选拔选手参加今年的天下大比。

这些偏远的地方,因为离建安太远,不知道如今从建安到长安所huā的时间已经缩短了一半,路也好走了许多,还以为是和以前一样,算着时间,嗯,走到建安刚好赶上大比,也就提前出发,自然也就提前两个多月到了建安。

原本以为到了建安,就要白白的làng费掉三个多月的时间,却没想到,到建安后发现,建安街道的两边,早就支起了许多的空摊子,供给外地来的客人租用,不光是摊子,就连一应的家什都能从摊子的主家租到。

于是就有人开始尝试着租下摊位和家什,就地取材,做起了小吃生意来,原本没想着能赚钱,只图个能将这多出来的三个月的huā销赚回来就行,没曾想,随着离大比的日子越来越近,同时,也是秋收越来越近,各地涌到建安来采买时令农产品的商人越来越多,他们的生意也日渐兴隆了起来。见那些早租下摊的人赚得不少,其他人也就开始跟着学了起来,街上开张的摊位越来越多。

本来还有人担心,开张的摊位多了,赚不到什么钱,但事情却是出乎他们的意料,哪怕是开张的小食摊再多,就从来没有人会一直到夜了才打烊的,都是到了傍晚,头天准备好的食材就用完了,没得卖了。

这个摊位出租的主意不是王况出的,也不是林明刻意引导的,而是建安民众自发起来的,从第一年的大比开始,就有一些jīng明的人觉得,自己虽然不能参加大比,但自己所做的吃食也是建安这边吃不到的,那么多的行商,那么多的客人,为什么不趁着天下大比的机会支个小摊呢,这么好的彰显名气的机会可不能丢了,于是就找到自己住的家庭旅馆东家说合,在这家mén口支起了摊,没想到效果不是一般的好,于是,渐渐的就开始有人模仿起来,甚至出现了一些人,不光大比年来,就是建安的流水大席也来。15

后来考评局一合计,干脆,也让这些人参加流水大席,但不参加评比名次,就这么一来二去的,渐渐的,一到流水大席和天下大比的时候,整个建安的所有街道两边,几乎都支上了摊子,其中最多的就是做吃的,再有就是其他地方的特产。

建安的流水大席和天下大比,已经不光光是饮食界的盛事了,触角已经开始向各行各业延伸,已经初步具备了商贸会的雏形。越来越多的商人,如果要想选一mén行当来当做营生,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在建安的流水大席期间过来看看,有什么是适合做的,有什么是他们所在的地方没有,但又能有很好的销路的。

可以说,在流水大席期间的建安,比起长安的东西两市还要热闹许多,繁华许多,这是去过长安的商人的感觉。也只有这个时候,曾经怀疑过建安大张旗鼓的扩建街道和城区,扩建文庙广场多此一举的人才发现,扩建不是没有目的的,小东家似乎早就知道会有今天。

因此,当王况再次提出,明年城区再扩的时候,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反对声音,甚至还有人怀疑哪怕再扩一倍,也是不够用。

但王况知道,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也受到远离长安这个劣势的限制,同时,建安只是建州的政治中心,无法和长安及洛阳一个是帝都,一个是东都的地位相比,建安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是根本无法和这两个地方相提并论的,想要让建安成为能和长安及洛阳并驾齐驱的大都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是需要时间的积累的,不是你建多大的城就是多大的城。

归根到底,还是人口问题,建州今年的人口,按各乡县上报的数据来统计,达到了近三十万,远超过了真实历史上玄宗年间十七万的最高水平,仅建安一县,就达到了十五万的人口。但这和长安过百万的人口比起来,还远远不如。

建安也只有在流水大席期间才能有那么一个月左右,常住人口加上流动人口超过五十万,但这些人口所消耗的物资,差不多已经是建安所能提供的极限,想要有更多的人,就必须有更多的常住人口,而且这些常住人口还必须有谋生途径才行。

但有一点,是黄良和林明感到自豪的,建州人平均上缴的赋税是全大唐之冠,这也意味着,建州民众比长安民众的生活更富裕,收入更高。现在并不是只有建州是按商品的价格收税,早在去年,朝廷一纸令下,全大唐的行商,都改为了按价格收税,而不再采用按体积或按重量来收税了,除了粮税还必须缴纳最低额度的实物税外,其他的税全都用银钱或粮食折算。

简单说,如果一家人,以前按实物税,粮食一项,如果产出一百五十石则需要jiāo十石的税,按新税法后,如果产出三百石,则必须jiāo纳十石的粮食,另外十石,可以jiāo钱,也可以jiāo粮。

这个措施一下,对商人来说其实没什么差别,普通商品才十五税一,民众急需的日常用品还低到了二十税一,这一点税占他们的利润并不高,而且,还省了许多麻烦。以前,像是卖茶叶的,如果jiāo实物税的话,也是jiāo茶叶,经常会被衙mén以茶叶发霉,或者茶叶受cháo等等理由克扣或着拒收,劳心劳力不说,光运来运去的huā费就不少,现在好了,统一用银钱缴税,该多少就是多少,自己省事,衙mén也挑不了刺。多jiāo一点税和huā费少了两厢里一冲,没什么变化。

至于说像红菇啊,金器,yù石珠宝等其他贵重商品按六税一的高额征收,和其中的暴利相比起来,这点税也算不得什么,而且,从事这些商品贸易的行商,还能请当地衙mén协助护卫,路上安全了许多,这在以前是不可能出现的,你jiāo那么点税还想衙mén护卫?做梦吧。但现在,jiāo的税额高了,成了纳税大户,衙mén自然也就重视起来,huā点小钱请人衙役护卫可比请那些个游侠儿安全多了。

而对各地衙mén来说,却是个大喜事,不需要再有那么多的库房来堆放物资,也不用担心这些收上来的实物税会霉变什么的,而且,运送到长安去也不再那么辛苦,收上来的税又多了不少。可以说,这是个双赢的政策。

当然,能推行这个政策,还是王况的功劳,新耕种法的推广,使得粮食产量不再是个问题,既然粮食不再是问题了,就没必要纠结于必须全部jiāo粮的问题上。同样,也因为其他的税金都可以用粮食或银钱结算,对于农户来说,因为粮食产量增加,自己家人吃的外还能剩许多下来,大多肯定是会采用折算成粮食的,自然朝廷所需的粮食就不用愁;而至于商人和其他行业的人员,则一般会选择用银钱结算,没人会犯傻去买粮来jiāo税。

如此一来,朝廷能支配的银钱就多了起来,需要什么就买什么,不用再像以前一样,许多的实物税收了上来,却因为数量过多用不完而放在库房里发霉,而许多明明短缺的东西,却因为没钱买而库存不足。这是一个良xìng循环,也同时进一步的使得铜钱更加的坚tǐng起来,朝廷因为粮食增多,只要一到粮价大涨,则可开仓卖粮,粮价大跌的时候,则可以大量的收购进去补充库存,物价更加的稳定不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