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好莱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东方好莱坞- 第3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故事剧情、工业光魔的实力,甚至他们美国这边一部电影的投资大多是靠分散拉拢到的资金拍摄等等都很了解,这就由不得几人不吃惊了。

吃惊之余,像是温斯顿兄弟这样对于亚洲人多少有些歧视的美国电影人也不由提到了自己心中对新老板林孝智的看法。

很快哈维·温斯顿便开口说了:“史蒂文要拍新戏了,这个我确实知道。我跟史蒂文的交情不错,之前他还曾邀请过我私人投资一笔呢,不过我很怀疑他们能不能拍出小说中的那种效果来,所以干脆拒绝了。老板,你怎么会想投资这部电影!”

这下子轮到林孝智吃了一惊了,他诧异的看了哈维一眼,倒是没想到这货会认识大导演斯皮尔伯格。不过这念头才刚冒出来,很快就被他按下去了。

是了,这里距离好莱坞也没多远,米拉麦克斯公司虽然规模上跟好莱坞几大巨头不能比,但也是美国最著名的独立电影公司之一,会认识斯皮尔伯格并不奇怪。

据他所知,《侏罗纪公园》的小说版是改编自迈克尔·克莱顿于1990年发表的同名小说,斯皮尔伯格是迈克尔·克莱顿的朋友,在这部小说出来时他第一时间就有了要拍电影的想法。为此光是准备剧本,他就足足用去了一年,直到不久前才刚弄好,并开始到处联系拍摄资金。

《侏罗纪公园》因为对特效的要求比较高,所以拍摄成本不可能低,绕是斯皮尔伯格是北美最成功最有钱的大导演,也不愿意跟不敢自己承担这个风险。可惜当他拿着剧本为了一亿美元的投资到处奔走时,却被很多美国投资者认为以当前的特效技术很难作出原作中的效果来,因此虽然对他开出的各种条件心动,但投资者并不多。结果他是一路砍价,直到把投资降到了六千多万美元时,才从环球电影公司得到了三千万美元的投资,加上他本人跟其他一些投资者投资的钱,才最终拍出了那部横扫全球的怪兽来。

熟知这段历史的他,得知哈维跟斯皮尔伯格认识,他心里不由火热起来。他自然没有笨到会告诉温斯顿兄弟自己是重生者,所以才会这么看好这部未来大卖的电影。

当下找了个借口说:“去年工业光魔的那部《终结者2》我看了,你们应该知道我名下也有一家技术不错的特效制作公司,他们告诉我工业光魔的技术十分先进,如果投资上足够,要拍出《侏罗纪公园》所需要的效果并不困难。大家想想吧,如果有一天,有一部反应几千万年前,一群早就该灭亡的史前大怪兽……恐龙复活了,你们会不会按耐不住想去买票看看这样的电影?我的回答是一定会去看……所以哈维,我要给你安排一个任务,我允许米拉麦克斯公司拨出三千万美元,投资这部电影的拍摄……至于斯皮尔伯格那边,就拜托你了……”

第502章春天的故事

要投资《侏罗纪公园》,林孝智并非只是为了这部电影所能够带来的超高回报,其实还有一个深意在里面。

任何一个了解香港电影发展史的人都知道,93…97年是香港电影走向灭亡的几年。在这几年里,香港政府先是与美国签署了一些协议,废除了各种保护本地电影的政策、向美国资本开放了影院的经营,为美国电影的大举入侵香港本埠扫除了壁垒。

本来如果只是这样子,靠着文化、价值观的不同跟过去的影响力,香港电影还能抵抗一阵子才是。但是香港电影人过去不重视开发外埠市场,本地电影人为了短期利益之势电影粗制滥造等等问题集中爆发,在接连失去多个外埠市场后,美国电影终于靠着祭出了一个杀手锏……《侏罗纪公园》。

优秀的电影从来不分文化、种族的不同,正是靠这部老少皆宜、魅力无限的电影,美国电影首次在香港本埠击败或者说是击溃了香港本土电影,以破纪录的六千多万港币的惊人票房,拿下了香港票房历史第一并且将第二名甩出了足足一千多万的差距,这一巴掌狠狠甩在了香港电影人的脸上,也一举粉碎了大部分香港电影人的抗争决心。

是的,并非是香港电影人太玻璃心了,而是《侏罗纪公园》最终在全球卷走了超过九亿美元的总票房,约莫折合七十多亿港币。一部电影所赚到的钱,就超过了整个香港本埠电影票房五六年的之和,就算再骄傲的电影人,恐怕心中也会生出一种无力抵抗的绝望吧。

林孝智也是因此,才会对在那几年,扛起了香港电影反抗大旗的星爷一直抱有好感,即使他在跟万能影业的合约到期后选择了签约永盛,也没有任何阻拦直接放行。你可以鄙夷他的为人,但在整个香港知名艺人、导演大量出走美国傍大腿时,昔日的香港票房保障中独独剩下他一个人还在力撑港片大旗,仅仅这一点,任何一个香港电影人都没有资格鄙夷他。

虽说有了他这个重生者的存在,香港首部票房超六千万港币的殊荣已经被他的《生化危机》斩获了。有了第一之后,就算《侏罗纪公园》真就如原历史上一样,再在香港拿下六千多万港币的票房,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相信也能减少不少。

不过林孝智终究不是一个喜欢被动接招的人,他是无力阻止斯皮尔伯格拍摄《侏罗纪公园》,更没有能力影响到港英政府跟美国之间的决策,干扰它登陆香港上映。所以,他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将《侏罗纪公园》给香港电影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一部中国人参与投资拍摄的电影大卖,意义可就不一样了。

林孝智在绍森欧克斯一待就是五天,在这五天里他总算是对米拉麦克斯这家美国独立电影界的传奇有了更深的了解。

米拉麦克斯是由温斯顿兄弟俩在七十年代成立的,由于自成立之初便旗杆分明的只拍摄跟发行艺术性较高或较冷门的小众电影,减少了公司的成本支出,才换来了多年的高速成长。然而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温斯顿兄弟也受到了美国大型电影集团的影响,脑袋一热便学人家开始拍摄跟发行主流大众电影后,导致公司的发行跟拍摄成本继续增涨、收入逐渐被支出反超,结果前几年连续看走眼,高价买断了几部大众电影的发行权令公司出现严重亏损后,才导致这家原本业界优良的企业,被迫走到了破产或被收购的深渊前。

失去公司的教训对于温斯顿兄弟而言不可谓不重,在他收购了米拉麦克斯公司之后,温斯顿兄弟仍留在公司担任高层。在过去的大半年里,米拉麦克斯表现的极其谨慎,一改前两年的冒进作风,只发行了一部欧洲电影跟一部加拿大电影。在投资拍片上,米拉麦克斯也只在《生化危机》在美国大火重新唤醒美国人的丧尸片观影潮后,聘请加拿大小有名气的b级片导演伯尼·兰农,投资370万美元拍摄了一部标准丧尸血浆片,步伐走得十分稳健。

对于米拉麦克斯公司的这种经营作风,林孝智十分满意。

他在抵达绍森欧克斯第二日举行的公司酒会后与温斯顿兄弟私聊时一再称:“我虽然会在财力上一直给予米拉麦克斯支持,但米拉麦克斯的造血能力也要提上去,我也希望你们能够时刻谨记,控制成本、谨慎冒险这两点。未来三年内,米拉麦克斯将主拍小成本电影,除非遇到非常棒的电影剧本,否则暂时不考虑一千万美元以上的投资!”

这是老成之言了,米拉麦克斯的财力比起那些规模较大的美国电影集团自然远远不如,而他林孝智也显然不可能一直往米拉麦克斯公司砸钱养它,早早让它开始盈利为自己赚钱才是他的追求。

温斯顿兄弟之前显然有着利用他的财力迅速拍大片壮大公司的意思,闻言明显有些失望,但都没有反驳他的指示,因为对于投资者而言,林孝智的决断无疑是嘴正确的选择之一。

不过,对于美国这边分公司的发展,他并非毫无一点计划的任由他们折腾。寰亚未来不仅全部电影的北美发行会交给米拉麦克斯公司来做,除此外这一次的来美国之前,他还加班过一段时间,提前准备好了三个剧本交给了米拉麦克斯公司。

这三个剧本分别是《罗拉快跑》、《异次元杀阵》以及《两杆大烟枪》,都不是什么投资成本很高的电影。其中首部来《罗拉快跑》来自德国,是原历史上几年后会诞生在德国的一部创造了欧洲票房奇迹,并席卷全球的经典小成本电影,它的投资成本甚至只需要两三百万美元就完全足够,而电影一旦上映所带来的回报可是数十倍于投资。

《异次元杀阵》则来自于加拿大,是原历史上一部经典的b级片,虽然票房收益上不敌《罗拉快跑》但在口碑跟创意上都丝毫不差于它,一旦拍摄出来对于米拉麦克斯的好处可不是一点两点。

至于《两杆大烟枪》则来自于英国,则是原历史上英国知名导演盖·里奇的成名作,一部近乎被推上了神坛的黑色幽默类神作,同样也是一部投资不会超过三四百万美元的小成本电影。

唯恐换了导演之后会失去电影精髓的他,在剧本上花了不少的功夫,进行了一番完善之后,几乎他交给米拉麦克斯公司的三个剧本都根本无需任何修改,就能直接找人拍摄出来。

三部剧本交到了温斯顿兄弟手上时,起先两人并不感冒。尽管林孝智已经有《杀手里昂》、《红色警戒》跟《生化危机》三部电影登陆美国上映,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不少反响,甚至已经有美国媒体称他为亚洲第一导演了。但美国电影人的骄傲,还是让温斯顿兄弟不看好他能接连写出几部对了美国人口味的剧本来,尤其他还是一拿就是三本出来。

所以,直到林孝智离开美国前往加拿大的温哥华,视察sesi公司之前,温斯顿兄弟都没再提过剧本的事,显然因为并不看好,两人还没有看剧本呢。

洛杉矶因为纬度比较低,虽然冬天偶尔也会下雪但顶多也就是地面上铺一层白,绍森欧克斯就是这样子。而当林孝智一行人抵达了加拿大西部重镇温哥华之后,他们才终于感觉到了冬天的气氛,就在三人抵达温哥华的当天晚上,一场过膝大雪让第二天的温哥华完全变成了白色的世界,连出行都成问题,让已经习惯了香港湿暖天气的六人直接病倒了一半,竟然有三个保镖得了感冒。

如今的sesi公司在获得了林孝智的收购后,比起一年前那个濒临破产的小工作室,已经足足扩张了数倍。

加拿大的高科技产业受到了邻国美国的影响水平不低,温哥华同样毗邻美国软件之都西雅图,所以拥有着大量的软件开发人才。不过sesi在北美这边发展的并不好,一来加拿大电影受到近在咫尺的美国影响发展不起来,自然没有几家电影制作方找上门来寻求特效合作;二来美国国内还有工业光魔等多家电影特效制作公司,其中有几家的实力都在sesi之上。

所以虽然靠着前不久大火电影《生化危机》的技术提供商的身份赢得了不少关注,实际上当林孝智他们抵达加拿大时,sesi也不过才接到了两三个小单为几部中小投资的电影提供特效技术支持,至今仍处于亏损中。

对于温哥华的湿冷天气,前一世生活在大陆的林孝智适应的比较快,仅用了两天时间就完全适应了温哥华的冬天。但他在这座寒冬之城却只待了三天便匆匆离开准备提前结束蜜月旅行返回香港,因为一个他等待了已久的消息终于送到了他的手上。为了迎来1992年的温暖春天,在寒冬肆虐大陆的这个时节,一位已经退休的老人,不顾身体跟家人的阻拦,为了共和国的未来拖着病体终于踏上了一条注定要被讴歌的南巡之路,奏响了一曲‘春天的故事’。

第503章再上深圳

再次回到香港,林孝智已经感觉到,一股寒流从海的那边袭来了。

“……情况很糟糕,《黑侠》我们已经送往有关部门审核快一个月了。但至今台湾那边总是找着各种借口不予审批,开始是各种挑刺,最近干脆连个理由都不找了,就是压着不审。以至于我们在台湾那边的宣传工作不得不停下来……”

一路刚从加拿大飞回香港,林孝智下了飞机后顾不上回家,就给来到机场接机的李国兴拉回了公司里去。

自他的美亚并入寰亚之后,李国兴手握仅次于林孝智的寰亚股份,是寰亚的第二大股东。伴随着寰亚去年的上市神话,可以说除了他林孝智是最大的受益人外,就数李国兴从中获益最大。资产从四五亿暴增到了现在的超过二十亿之巨,放眼整个香港也是一号巨富。也因此,李国兴心里早就没了最初被他威胁合并的不甘,知道自己现在的财富大多来自寰亚的他可以说是如今要说是寰亚的铁杆拥簇也毫不为过。

林孝智闻言眉头微皱,自合并了美亚之后,除了香港本埠、大陆跟欧美的发行权外,其他地区的发行权都是美亚在做,台湾也不例外。

李国兴的美亚在东南亚跟台湾经营多年,他本人就是搞发行起家的,自然能够照顾到方方面面保证自己不会得罪人。那么答案已经很清楚了……

手指不经意间摩擦着左手无名指上的婚戒,好一会儿他才开口说道:“台湾那边听到了什么风声没?”

李国兴微有些犹豫,看了一眼才欢欢开口说:“是听到一些风声,半个月前我见到了蔡松林,他告诉我民/主进步党大佬辜宽敏前几日在行政院会议上提议全面封杀我们寰亚集团,台湾当局可能要对我们下手了!”

李国兴一提到辜宽敏这个人,林孝智的眼皮便是一阵止不住的乱跳。重生回到这个政治仍大行其道的时代,他也不是对台湾如今的政局毫无了解。辜宽敏这人出生于台湾省内四大家族之一的辜家,乃是省内有名的独派政客兼企业家。同样因为辜家早年就是靠给日本人当狗富起来的背景,他也是台湾省内亲/日派势力的领袖之一。

辜宽敏生在日本殖民时期,接受的是皇民教育。随后又经历了百万国/军运动至台湾的胜利时代,其本人政治上极端排斥大陆跟统一。

不过若只是因为这一点,辜宽敏也不一定非要针对他。他这一次突然跳出来针对自己,八成离不开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他本人乃是东方报业集团的股东之一;同时这两年李辉辉有意效仿大陆的改革‘私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