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老兵志怪谈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老兵志怪谈异- 第2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那个罗管家后来就暗中投降于李隆基,表面上仍然不断将有关李隆基的假情报密呈韦后,其实是在麻痹于她,让韦后放松了对李隆基的监控重视,以为他就是一个吃喝玩乐、爱好丝竹的纨绔而已。

这样一来,倒给李隆基提了个醒,并且抓紧时间、悄无声息地进行的实力的积蓄。随时准备对韦后一党发动致命一击。。。。。。

不久以后,当韦后联合安乐公主药鸩皇上、企图大权独揽时,李隆基非常果断地联合太平公主发动兵变,率领御林军直冲皇宫禁地,将韦后一党赶尽杀绝、斩草除根,不但报了以前的一箭之仇,而且拥立其父登基,以此为功封为太子、进入东宫!

而这一切,虽然与李隆基的大智大勇有关,但也多亏那个罗管家的倒戈一击,不但让他蒙蔽了韦后的注意力,给了他一个积极准备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让李隆基认清了韦后的真实面目,在最关键的时候,不像其他王室功勋一样裹足不前、心存幻想,缩手缩脚、犹豫不决,而是果断地发动对韦后一党的致命一击,为他登基称帝、开创盛世,打好了基础、拉开了帷幕!

如果说这一切多亏了罗管家的帮助,还不如说是托了那尊万骨兽的庇护。

因为如果不是它暗中发现罗管家的秘密,并且让罗管家现出原形的话,根本是极有可能没有后来的一切……………要么是李隆基早在韦后面前折翼,要么是当韦后大权独揽时,李隆基和其他皇子一样无甚作为!

故而从那以后,李隆基就更加坚信三天和尚的话了。不但在内心深处相信自己负有天命、终将君临天下,而且对那尊能够让他逢凶化吉、遇难呈祥的万骨兽信奉万分。可以说是奉若神明、膜拜不断,四时供奉、天天上香。。。。。。

后来李隆基入主东宫,那尊万骨兽就随他进入东宫;李隆基登基称帝,那尊万骨兽就随他进入后宫!

以至于李隆基称帝后雄心勃勃,认为自己天命所归、当为一代雄主,继而开创了显赫一时的开元盛世。。。。。。

那尊万骨兽,从李隆基将它运回潞州王府,一直到他驾崩之前,从来没有受到过冷落!

。。。。。。。。。。。。

刘老大讲到这里,就连一向不爱说长道短的狗蛋兄弟,也忍不住说道:“刘老大啊,你这纯粹是文不对题呀!刚开始你说的是,那尊万骨兽非常有灵性,而且十分厉害,当年安史之乱时,它曾经显灵护主!可是兄弟我听到现在,连安史之乱的边儿都没有沾啊!”

“对啊对啊!说的是给我们讲安史之乱,它显灵护主的奇闻,怎么扯的离题万里、驴唇不对马嘴的!”小李兄弟也说,“这和安史之乱有鸟的关系啊刘老大!”

其他弟兄们也是议论纷纷,表示刘老大一向讲得不错,这次总不会是喝晕了吧!

“呵呵,刘某我一没有喝晕,二没有跑题!”刘老大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如果没有这事儿作铺垫,李隆基会把那尊从死人堆里弄出来的东西奉若神明吗?等到安史之乱、国都将失之时,皇宫之内无数奇物异珍都放弃不要了,他会带上那尊重达千斤的万骨兽吗?如果他李隆基干脆拍拍屁股一路望风而逃,把那万骨兽留在了皇宫之内送于安禄山,它还怎么会显灵救主呢。。。。。。”

刘老大一连串的问话将我们问得是哑口无言……………确实诚如刘老大说的,若是没有上面所讲的事,李隆基在安史之乱时,绝对不会舍弃那么多宝物,偏偏带上一尊重达千斤的万骨兽上路而逃!

要是李隆基弃宫而逃时没有带上万骨兽的话,自然也就不会有安史之乱时,它显灵救主的奇闻了。。。。。。

【第三百五十六章】灵物之谜(19)

刘老大说的没错,若是没有李隆基称帝前的那些奇遇,他李隆基断不会将一尊从死人堆里弄出来的东西始终供奉在宫,并且在安史之乱中仓皇出逃离开都城长安时,抛下了那么多东西不带,偏偏带上那个重达千斤的万骨兽。

只是,就算按那个三天和尚所说的,万骨兽乃是无数白骨所化、诡异通灵,但它毕竟只不过是一尊奇物而已,如何能在兵荒马乱之中显灵护主呢?

所以弟兄们听刘老大讲了段李隆基称帝前的奇遇之后,就开始催促他讲讲那尊万骨兽在安史之乱中,如何显灵救主的事儿。

刘老大抽了几口烟提提神儿,再次给大家讲了起来:

话说那李隆基果然是一代雄主,他登基称帝以后,任用贤能、励精图治,开创了流芳千古的“开元盛世”,甚至在很多方面超过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

不过,世事从来就是盛极而衰、月满则亏。后来由于李隆基沉湎于歌功颂德、丝竹酒色,慢慢地开始走起了下坡路。

俗话说墙倒众人推、有果必有因,加上多年以来积蓄的各种弊病矛盾,盛世当中隐藏的火山终于在大唐天宝十四年爆发了。

得知安禄山举兵造反,李隆基当然是震怒异常、立即调派重兵前往镇压,但形势急转直下,叛军步步紧逼。潼关被破以后,都城长安岌岌可危。迫于无奈,李隆基也只能舍弃祖宗所留的都城,由龙武大将军孙玄礼带兵护卫、离宫而逃。

虽然此举甚是仓促,很多东西都不得不舍掉了,而那尊重达千斤的万骨兽,尽管随从等人嫌其太重不易携带,劝李隆基暂安宫内,等待他日返宫再拜,但由于李隆基坚持一块带走,随从等人也只好将万骨兽装车同行。

晚年的李隆基虽然忧愤交加,但他仍然相信天命不移,那尊万骨兽一定会像往常那样,暗中庇护他渡过难关、重返帝都。

可惜的是,当时的太子李亨,在历经李林甫与杨国忠多年的压制之下,数次曾差点儿就被废掉太子的身份,所以他非常渴望能够早日登基称帝。而此次离京西逃,护驾的主力就是李亨的亲兵。再加上那个龙武大将军陈玄礼,亦对太子表示效忠,所以一路之上,太子李亨都在权衡着如何下手……………尽管他并不愿意效法祖上的玄武门兵变。

然而,那个杨国忠却是不识时务,仰仗着妹妹杨玉环的受宠,一路之上仍然不知收敛一二。这就使那太子与陈玄礼不得不痛下决心,决定逼迫玄宗李隆基让位于他。

当大军行至马嵬坡时,陈玄礼按照太子李亨的授意,暗中指使禁军亲信进行哗变,不但诛杀了杨国忠父子,而且围绕在李隆基的住处喧闹不散。

李隆基见状,立即亲自出面,喝令禁军各自归营。只可惜正如古话所说的一样,虎落平川被犬欺,平时金口玉言、无人敢逆的唐玄宗李隆基,这个时候他周围的禁军,皆是太子李亨与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的亲信,纵使他龙颜震怒,亦是毫无效果。

当时,陈玄礼谒见李隆基,说那大军不发、不听号令,皆是担心他们除掉了杨国忠,而杨贵妃仍在皇上左右,甚为不安,想要皇上下令,处死杨贵妃。

虽然在表面看来,此番说辞合情合理,但陈玄礼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因为他深知李隆基对杨贵妃极为宠爱痴迷,把她视为自己的心肝眼珠一般,绝对不会答应于他。。。。。。

果然不出李亨与陈玄礼所料,李隆基听说要处死杨贵妃,立即是勃然大怒、喝斥不已,说什么也不愿意接受这个条件。

这样的结果,也正是李亨他们所需要看到的。只要李隆基不处死杨贵妃,他们二人就可以此为借口,暗中纵容禁军继续围而不散、叫嚷不止,进而逼迫李隆基退位让贤!

就在太子与陈玄礼暗中心喜,认为计可得逞的时候,没有想到一向谨小慎微的高力士,竟然大踏步闯到李隆基面前,语调变腔地劝勉李隆基,说是陈玄礼他们醉翁之意不在酒,今天最好答应他们的要求,让他们找不到借口,否则将有意想不到的灾难。。。。。。

那高力士原本是太监,说话一向温言软语、小心谨慎,怎么今天的他突然声若洪钟、见识非凡了呢?

正当李隆基惊疑之际,就看到高力士一言说完,便昏倒在地上。等他清醒过来以后,竟然对他所说的话毫不知情。

李隆基大惊失色,知道刚才肯定是有什么神灵附体,借助于高力士的身体在向他透露秘情。

思忖片刻,李隆基知道大势已去、由不得他,故而木然地挥了挥手,下令高力士,缢死杨贵妃、以求自保。。。。。。

陈玄礼亲自验尸,看到李隆基果然忍痛割爱,缢死了杨贵妃,正在犹豫不决,考虑是不是再进一步,直接逼迫李隆基退位让贤,由太子李亨继位时,突然看到从一辆马车下面,刮起一个巨大的旋风。

只见那股来得莫明其妙的旋风,眨眼间是越旋越大、呼呼作响,而且不近李隆基的住处,反而是围着李隆基住的地方盘旋不止,搅动得周围飞沙走石、天昏地暗一般。。。。。。

这股旋风根本没有停歇飞走的意思,而是愈来愈烈,将那帮企图逼迫李隆基退位的禁军们刮得是东倒西歪、睁不开眼睛。同时里面隐隐约约似有怒喝之声!

这个陈玄礼,当年曾随李隆基起兵诛杀韦后一党,对那尊万骨兽的来历与诡异自是非常清楚。故而当他看到那股旋风从装有万骨兽的马车下窜出,而且如此怪异不肯离去,知道李隆基尚衔天命在身,今日又有万骨兽显灵护主,看来没法再作太子登基的功勋大臣了。

所以陈玄礼稍一思索,立即传令禁军归位,自己则是连忙面见唐玄宗李隆基,表示贵妃去后,禁军士兵已经停止喧嚣。并且一再向李隆基表达忠心。。。。。。

因为这件事,陈玄礼知道自己无法得到太子李亨的原谅,而又不能将内幕全部向李隆基和盘托出………………那样的话,他自己也是无法得到李隆基的容忍了!

故而陈玄礼又非常委婉地向李隆基建议说,由他一行率领禁军护卫皇上西进入蜀即可,不能耽误了平叛的大事,最好能让太子抽身另进,主导平叛大计。。。。。。

李隆基虽然年老,但他并不糊涂。他心里面非常明白,今日之事,若无太子李亨在背后撑腰,那些禁军们怎敢如此放肆,不但私自诛杀国舅杨国忠父子,而且要逼迫皇上处死杨贵妃,这可是大逆不道、等同谋反的重罪啊……………更何况那些禁军,多半是他太子李亨的亲信呢?

再听陈玄礼如此又是表忠心,又是建议与太子李亨分道而行,这更说明了今日哗变的背后,绝对是太子李亨中暗中指使。只是现在随行的禁军,多是太子羽翼,李隆基虽然十分恼怒,却也深知其中利害,不但不能惊扰太子,逼他铤而走险,而且最好安抚于他!

而陈玄礼的建议,实在是再巧不过。若是让太子领兵主导平叛事宜,而由陈玄礼护送他李隆基西进入蜀,那当然是再好不过………………否则这一路上还不知道会再发生些什么意想不到的变故呢!

李隆基听过陈玄礼的建议,稍一沉吟,立即宣召太子李亨来见。于是就按照陈玄礼所说的那一套,说是平叛大事还得由太子来主导大局,不能为了护送他而延误战机。至于他们一行,由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率众护送即可。。。。。。

太子李亨认为这样也好,只要由他来主导平叛大计,天下的兵权自然由他掌控。到那个时候,随时都可以找个机会自立为帝!

后来嘛,由于陈玄礼既是李隆基的旧臣,又担心那万骨兽显灵,自然是领兵护卫着李隆基一行继续西进,最后平安到达川蜀之地。

而太子李亨,则被唐玄宗李隆基授于天下兵马大元帅一职,并领朔方、河东与平卢节度都使,主导平叛大计。

等到唐玄宗李隆基入蜀以后,太子李亨掌握了兵马实权,便在灵武面南自立、登基称帝,改年号为“至德元年”,而遥尊基父李隆基为太上皇。。。。。。

太子李亨称帝以后,李隆基感念太子李亨毕竟是他李氏血脉,好歹也总算是尊其为太上皇。如果李亨平叛兴唐,至少他李隆基归天以后,在列祖列宗面前也算有个交待。故而李隆基将那尊庇佑他的万骨兽,派兵专程送至李亨处,希冀那尊奇物能够保佑李亨早日平叛成功,恢复李唐天下……………他李隆基毕竟老了,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儿子重震大唐雄风、再谱盛世新篇。。。。。。。。

至于以后么,根据野史记载,那尊万骨兽果然再三显灵,让那个罪魁祸首的安禄山死于自己的儿子安庆绪之手;安庆绪后来又被史思明所杀;更为离奇的是,那个自称为大燕皇帝的史思明,最后竟然与安禄山的下场一样,又被其子史朝义所害…………而这一切,都显得那么诡异离奇,故而野史都认为背后有鬼神相助。。。。。。

所以嘛,就算李隆基与李亨相继驾崩归天之后,后继皇帝仍然将那尊离奇有灵的万骨兽在宫中供奉。终唐一朝、一直如此,直到五代十国,那些露水帝王们,由于听说过万骨兽的护主奇闻,一个个仍是你抢我夺的!

。。。。。。。。。。。。

听刘老大讲到这里,我们反而是全部豁然开朗、甚感放松。

“哈哈,刘老大,如果那个万骨兽真像你所说的那样,弟兄们反倒不用提心掉胆了!”小李兄弟说,“因为它好像还是蛮有正义忠心的嘛!”

“是啊,这传闻肯定是没错的,要不,它为何一再吓唬甚至祸害小日本呢!而且自从运它过来,就发生了如此多的怪事。”狗蛋兄弟也是如此看法。

“嘿嘿,依霍某来看,它不但不会吓唬我们,反而有可能会助我们一臂之力的,”霍排长说,“因为它原本就不想去那东洋岛国,而我们此行正是解救于它的!”

“既然这样的话,你们当初为什么会对那个万骨兽显得十分害怕一样啊?”一个弟兄不解地问道。

“咳,菩萨心肠还需要有屠夫的手段呢,更何况那尊万骨兽,你没有看到它那个样子,呲牙怒目、非常奇特,而又栩栩如生、非常逼真,看上去真是让人心底紧张!”霍排长说,“更何况它可是从白起坑杀几十万赵兵的大坑里弄出来的呢。。。。。。”

“好啦好啦,有关万骨兽的事儿今天就到这儿了,别说它显灵保佑我们,只要它今晚不吓唬弟兄们,那就算是烧高香了!”刘老大说,“别忘了我们此行的目的,不但要抢回宝物、炸毁敌机,而且还要找到那猎姣公主所要的番邦美人琉璃盏,否则的话,我们回去可是不好交差的……………就是人家提供的消息,这让才我们立上大功,要是弄不好的话,说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