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没错,是坐标。穿越的坐标。虫洞是可以移动的,传送的目的地,,如果没有坐标,岂不是会发生时空迷失?
还是孙猴子聪明,到此一游,放水,解决坐标问题,这样是不是可以人为控制虫洞的穿越地点呢?
想到这里,李正石眼前一亮,拿起装虫洞的手提箱,进入卫生间,穿越去宋朝,实验虫洞功能去了。
实验结果,是虫洞在两个时空都是可以移动的。一个可以自由移动,大小可调的虫洞!这是什么?外星人的时空门还是仙人的法宝?
这个发现,让李正石感觉,暗夜之中看到了曙光。一条新路。
如果,通过虫洞把宋代瓷器和雕版书籍运送回现代出售,再从现代采购大批物资设备传送去宋代。
再带一小批信得过靠得住的现代人去宋代,携带一大批科学技术文化资料和海量资料库,在宋代时空学习掌握这些现代科学技术然后教育培养宋代古人,提升宋代科技和社会发展水平,复制一个相对完备的工业体系和社会体系。
在一切都落后原始的中世纪,掌握一个相对完备的工业体系和社会体系不是一样可以实现制霸全球的目标?
李正石的父亲曾经告诉过他,出门在外,不要贪小便宜,吃亏都是从占便宜开始的;也别吃独食,如果得到什么好处也不要一心想着吃独食,俗话说了独食难肥,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有了好处和利益,要把自己的利益和别人的利益捆绑在一起,才会安全。
现在看来,自己得了一件宝贝,一个自己吃不下的大蛋糕,要不要找人分享呢?如果要和别人分享虫洞的话,找什么人合适呢?
李正石思前想后拿不定主意,决定先不想这个,一个人干起来,见步行步,以后再说。
有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废,自己先做准备好了。
那么,要从什么地方开始?
科学!技术!领先时代八百年的科学技术!
不论何种文化,科学技术都是不可或缺的事物。
科学是文明的永恒、普适。技术,它可以指物质,如机器、硬件或器皿,但它也可以包含更广的架构,如系统、组织方法和技巧。
技术涵盖了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性事物,是生存和生产工具、设施、装备、语言、数字数据、信息记录等的总和!
自从人类社会的发端开始,技术就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一刻也没有离开过。
只不过是每个人是否明确清晰地感觉到和识别出来而已!
大致地,技术按照时代可以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直到21世纪的信息时代。
一切从学习掌握科学技术开始。
出手了,李正石出手了。对末路的大宋,对蒙元,对欧洲,对蒙昧的中世纪,出手了。终于出手了!
决定移民穿越大宋就必须选定一个基地。
第一步,李正石对穿越到的孙家寨,所在位置进行了推测和判定,最后认定,孙家寨位置大致在现在的广东省北部的兴宁盆地,也就是现在的广东省兴宁县附近。
兴宁盆地,四周环以群山。北部与江西省毗邻,东部与梅州交界。
在东晋以前的古代,兴宁属龙川县地县地。
兴宁建县于东晋咸和六年(331年),由古龙川分治而立,以境内宁江而得名。其后朝代更迭,辖境多次变迁。自宋熙宁四年(1071年)分设长乐县(今五华县)。
在现代,这一带县境人多地少,劳力充裕,耕作精细。农产以水稻为主,,并有甘薯、木薯、蚕豆等种植。
经济作物以花生、油菜、大豆、烟叶为主,其次为油茶、茶叶、蚕桑、黄麻、柑橘和水草等,禽畜多生猪和家禽。
矿产有煤、铁、铜、萤石、石膏、石灰石和陶土等;其中四望嶂煤田面积大;煤炭储量丰富。铁矿储量丰富。
梅县的铜、蕉岭的石灰石、大埔的瓷土、兴宁的煤、平远的铁,以其储量丰富、品位高而颇负盛名。
宋代这里还人烟稀少,属于半蛮荒状态,开发很不充分,是典型的羁縻州县。统治力量相对薄弱。
李正石认为,这里完全可以作为穿越以后的基地。
作为基地,这里的优势在于:
一、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能源供应,能够满足工业化的资源需要。
二、有一定的人口基数,孙家寨附近人口充足,客家人勤勤劳聪明,吃苦耐劳,且有读书识字的传统,是优质的劳动力资源。能满足未来穿越后工业化的劳动力需求。
三、兴宁盆地灌溉发达,土地肥沃,有良好的农业基础,能保证粮食的长期供应。
四、位置离沿海港口潮州不远,。便于开展这个时代最赚钱的海上贸易
五、梅州一代远离南宋统治的核心区域属于羁縻州,统治力量薄弱,不会引起南宋政府的干扰和限制。
六、地处偏远,远离战乱。。能获得发展需要的足够时间。
七、依傍梅江、东江,且群山环绕,负山河之险,易守难攻,便于防御。
八、如果发展军事的话,客家人天生尚武,勇敢善战,是很好的兵员。
穿越基地,就选这里了。
计划确定以后,就是踏踏实实去实行了。
第五章学习与物资采购
创建一个工业体系,可不是玩战争策略游戏那么简单,李正石所学的机械制造业上下游行业就有冶金、采矿、化工。轻工、交通运输、能源,电力多个行业。
如果要吃饭的话,还有农业,水利,如果生病,还需要医学。
为了自卫,军事也不能忘记。知己知彼,还需要研究古代的战略战术武器装备冷兵器火枪火炮。
以及现代武器和战术。南宋时期,是航海发达的时代,又怎么可能不学习造船和航海?这些学科如果一个人搞,累死也是学不完。
好在李正石对这些只是一般的了解就行,搞到足够资料,到宋代慢慢研究就好。
为了收集资料,李正石跑遍了很多地方的图书馆和研究所,大学和学院,还成立了一家叫“穿越千年”的网络公司,来专门收集网络上的资料,感觉有用的一律用存储器存好。一些甚至还直接进行了打印。
意料之外的是,这样的穷搜之下,南宋的历史资料也搞到了不少,这些资料,都放进宋代那边的山洞里收藏好准备穿越以后研究。
纸上得来终觉浅,为了切实掌握理论上的知识,保证学以致用李正石还特地联系了一些工厂去实习参观,理论联系实际……穿越事业任重道远,路漫漫……求知的道路……无语。
越来越多的知识准备,让李正石对自己更自信,也对以后的穿越之旅充满了憧憬和期待。
穿越物资的采购活动也和学习同步开始进行,李正石的计划是注册一家公司收购现成的工矿企业,遣散人员,运走物资设备。
开公司,资金和人员是必须解决的问题,资金,李正石不缺,有了虫洞,就等于拥有了超级提款机,不知道什么原因,收藏品市场行情一直高烧不退,李正石的大宋瓷器总能卖个好价钱。
如果能把钱“洗白”,一切都不是问题,可是现在李正石的钱财明显是见不得光的,大笔资金的流动必然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
在现在的中国,没有任何势力保护,却突然获得大笔金钱,并且暴露给别人知道,就等于是一个没有任何保护的幼童捧了贵重的财宝行走于闹市,明显是不安全的。
注册公司,不能自己出面,还必须是靠得住的人,李正石打电话给表哥温大宝。
这个和李正石一直关系亲近的表哥,当兵复员,没找到工作,正在家待业。
小哥,和你说个事,啥事啊石头?我打算注册一家公司,你当公司法人吧。我不方便自己出面。我出资金,你挂名就行。
我?给我个啥官当啊?啊?总经理……没问题。什么公司啊?实业投资?好啊,身份证,我寄给你,对了,你给多少工资啊,三千!?好好,身份证我下午就去寄给你。
李正石外婆家有一个姨妈,一个舅舅,温大宝是姨妈家的儿子,不学无术却为人憨厚,做这个空壳公司的法人代表倒是人尽其才。
舅舅家还有一个表妹比李正石小一岁,叫曾经在一所专科院校学财会,毕业后,进了一家民营企业,做财务工作。后来企业倒闭,失业在家。
李正石不打算让这个从小就精明刻薄的表妹参与自己的穿越事业。
收到表哥的身份证,李正石通过中介公司注册了一家名叫“大宋实业”的公司。一切准备都做好了的时候,却意外接到表妹朱格格的电话:大表哥啊,听说你发财了,要开公司。
我怎么知道的?温大宝告诉我的啊。
带我一个,跟你借个光呗,让我当财务总监就行,工资比温大宝多点就行。
好好,不过……格格,你告诉大宝哥,这个事情,可不能再让别人知道了。最好连我妈也别告诉啊。否则就公司就开不成了……。
中国人的事情就是这样,你困难的时候,就算挨饿也没有人理睬,哪怕是至亲好友。
一旦你有了钱,三亲六故,只要沾点边的,哪怕多少年不来往的,都会找上门来。
看来指望这个“大宋实业”对自己有什么实际的帮助是不可能了。
还是另起炉灶吧。留着这个大宋的空壳子,也许还是有用的。
这一次李正石躲开亲朋好友用自己名字注册了一家工贸投资公司,取名“兴宁投资”通过猎头公司招聘人员进行管理,收购了多家小型企业。
包括一家生产硝酸氨的乡镇小化肥厂,一家经营不善濒临破产的国营机械厂,一家小煤窑,一家民营小化工厂,一家资源濒临枯竭的小型矿山和多家小型乡镇企业。然后再把这些小企业转让给温大宝名下的空壳公司。
给予足够补偿遣散人员后,把机器设备什么能用的都拆卸下来,连小高炉的耐火砖拆房子拆下来的建材都没有放过,连同原料存货工具等有用的东西一起传送去了宋代的山洞里。一切有用的都弄走。
嘿嘿,咱们也当了一把拆迁队。
采购的物资还包括一整套小水电设备,资源勘探用的钻探设备和工具,测绘仪器,甚至一个小型矿物标本库。
大量基建用的施工机械、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起重机、载重卡车,各种拖拉机,越野吉普车,以及相应备件。
机械加工设备是重点,机床带十几台应该差不多了。当然,机械加工所必须的工具量具刃具也是不能少的。
由于油料无法在异时空补充,还储备了相当数量的柴油汽油,润滑油、润滑脂。
化工原料、钢材、铜材、铝材、铅、锌,塑料、橡胶一类的物资都储备了不少。考虑穿越以后临时的居住,购买了几十套板式活动房。
。为了穿越以后的安全,还去云南甚至利用旅游的机会去越南缅甸等地,偷偷购入了一批长短枪支和大量弹药、军用压缩干粮、纯净水,粮食、粮种,农机、农具。都弄到大宋去,走私军火死罪啊,咱们是跨时空贩运自用的,这不算走私军火吧。
大量铜钱,被服还有上万套军装以及通讯器材(包括对讲机和组装电台用的零部件、老式电话以及交换机)侦察器材,航海用的老式导航定位设备,谍报工作所需要的化妆用品,改变眼睛颜色的隐形眼镜染烫发用品。
考虑到弹药无法补充,李正石还购买了一批钢片弩,和一些特制的冷兵器,做为备用武器。人民币像流水一样花了出去,资金缺口很大。
穿越,就像个无底洞。为了赚钱弥补资金缺口,李正石只好多次去宋代贩货,在宋代的活动范围也扩大了,足迹遍布广东全境和江西福建的一部分地区。
这个年代是通货膨胀的年代收藏品市场行情高涨,李正石从宋代弄回来的东西就算不是纯古董,没有时间积淀,也总是能卖出好价钱。
很久以后,李正石才明白过来,这个时期,作为一种雅贿,古玩包括瓷器和字画早已经脱离其本身的价值成为一种介质,蜕化为财富与权利输送的孔道。谁会在意什么时间积淀呢
资金源源不绝补充进李正石的银行账户,再流出去,变成各种物资。发运到大宋去,看来果然是物质守恒啊。
为了穿越以后医疗的需要,还采购了一整套手术室设备和医疗器械、医疗检查设备,还有药品。
大量柴油发动机和小型发电机和油料。
粗略估计,运送去宋代的物资有几千上万吨,这些物资设备一部分就散放在山洞里。另外一部分,都是用标准集装箱装好的,打算用到的时候再开封。
好在山洞够大,放了这么些东西还有很大的空间。
为了防止有人误入山洞造成损失,洞口被几辆拖拉机牢牢堵住了。以后如果要开通,只要把拖拉机开走就行。
为了充分利用山洞里的空间李正石学会了操作各种机械。把各类物资分门别类存放好做好简单的记录和标签。仓储管理,也是一门专业啊。
最后,娱乐和享受的需要也是不得不考虑的,海量音乐、电影、电视剧、AV、笔记本电脑、台式机,打印机、投影仪、音像器材、家用电器、小家电,单机游戏、棋牌、球类、运动器械、香烟、酒类,计生用品,生活用品、日用品。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想不到自己还在宋代的山洞里做地下工作者,却需要为大家穿越以后的舒适和享受操劳了。
不得不说:采购,也是一件很辛苦的工作啊,就算是神器在手,自己还是个劳碌命啊。谁让咱们是厚道人呢。
为了采购物资的方便,李正石收购了一家小型仓储物流企业,请自己的另外一个表哥管理,协助采购转运物资。这样李正石名下的企业就有好几家了。咱是富人了哦,暴发户的感觉,真好。
最近一段时间世界经济不景气,中国经济也受到冲击,很多企业经营困难,业主纷纷脱手,李正石也就顺手捡便宜,大肆收购,眼见得一个亿花出去了,面不改色心不跳渐渐习惯了一掷千金的资产收购活动。
他知道,相对于中国目前几万亿的经济规模,自己的一个亿这样扔出去,打不出多大的水花来。
为了做事方便,李正石还买了一辆车,做为本时空的交通工具。一辆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大切诺基,主要就是为了车内的空间够大,装运东西方便。
虽然有源源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