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人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乡人家- 第2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方初去一旁坐下,喝了一杯茶,便起身告辞。

方老太太明知留不住,也不好留,任他走了。

方瀚海和方瀚漫矜持地坐着没动,林姑妈和严氏送他出去。

在门口,看见林亦真姐妹和方纹,方初停下和他们招呼。

林姑妈便道:“纹儿真儿,代我们送送你大哥。”

方纹忙跑过来。欣喜道:“大哥来了?怎么就走,吃了饭再走吧。我都好些日子没见你了……”

林亦真打断她话道:“纹妹妹,表哥有事呢。”

对她使了个眼色,示意她别闹方初。

方纹这才想起清哑来,忙住嘴。

兄妹们便说说笑笑往外走去。

快到前面,女孩们不便再送了,林亦真便停下脚步。对方纹和林亦明道:“我有句话想同表哥说。你们先回去等我。”

方纹和林亦明虽疑惑,还是和方初招呼一声,转身走了。

方初笑问林亦真:“表妹有什么话?”

林亦真直视着他的眼睛。问:“表哥真要娶郭姑娘,一点不在乎……她曾……曾被人掳走过?”

方初静静地看着她,不说话。

林亦真轻声道:“我想听表哥的真心话。”

方初道:“真心话就是:我不在乎!不是因为同情,不是因为怜悯。而是在我心里,她一直是纯洁的。是‘出污泥而不染’的水芙蓉。”

林亦真一震,低声道:“我懂了。”

又强笑道:“我佩服你,表哥。也……也很羡慕郭姑娘。”

这回换方初一震,一时间看着她不出话来。

林亦真沉默一会。复又抬眼对他道:“你别怪外祖母和舅舅他们。他们有他们的难处,会这样处置也是人之常情,你要体谅。”

方初道:“我并没有怪他们。”

林亦真点头。又道:“你要当心外祖母,她可能会帮你定亲。”

她不知方初刚才在几位长辈面前做了防范。想起外祖母想利用自己钳制表哥的行为,不便明说,便换一种方式提醒他。

方初感激道:“谢谢表妹提醒。这个我会处置的。”

林亦真道:“那好,别的我就不多说了。若有什么事,我和纹表妹会叫则表弟告诉你。你要是有事需要我们帮忙,也告诉则表弟。”

方初再次道谢,因听见圆儿叫他,才匆匆告辞。

林亦真看着他走远,方才转回头,慢慢走去。

方初到前面,就见圆儿正焦急地等待。

听说张恒找他,他忙和圆儿赶回去。

路上,圆儿察言观色,揣度大少爷此行无功而返,便半劝半安慰他道:“大少爷,如今郭姑娘回来了,比什么都强。余下的事咱们慢慢想法子。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把牛二子也找来——那小子鬼主意多——咱们仔细商议商议,没什么事干不成的。”

这话方初爱听,因此对他一笑,道:“好。”

圆儿倒一愣,没想到他真听进去了。

方初打马前行,并不颓废失落。

忙忙赶回小石桥,张恒把清哑的信交给他,才知道她下午就要回绿湾村,不由着急起来,现在已经是午后了呢。

他便问张恒,郭姑娘可还说了什么。

张恒说,姑娘把信交给他没有就走,站了半天,想了半天,他问她还有什么吩咐,她才又特地加了一句,说她下午很快就要走了。

站了半天?

想了半天?

方初随着他述说,脑子里自动浮现清哑当时模样:一定是犹豫再三,生怕自己不重视这信,所以特地提醒张恒说,她“下午”就要走了,这是想在临走前见他一面呢。

他心里又甜蜜又急迫又慌张,同时几个念头在脑海闪过,便急忙回身坐下,略思忖一番,才提笔飞快写起来。

飞快写了回信,连同另一个竹哨,一齐封了,交给张恒。

张恒问:“少爷不去送郭姑娘?”

方初道:“去。你先回去,把这个交给她。我让黑风跟你一块过去,看他们走哪个码头。待会我送圆儿回清园,帮我办一样事。”

张恒道:“哦,那我走了。”

方初没理他,又在看清哑的信。

看到最后一句“我会想你的”,不自觉地微笑。

张恒一边走一边心想:什么送圆儿,分明是送郭姑娘。

因叫上黑风,一块出去。

黑风见那信封鼓鼓的,问:“这里面装的什么?”

张恒道:“一个竹哨子。”

又纳闷地问:“少爷送这个给郭姑娘,合适吗?”

黑风听后,意味深长地笑了,道:“合适,没有比这个更合适的了。你只要跟郭姑娘说,这竹哨是用穿羊肠的竹管做的,一共做了两个,大少爷一个,姑娘一个。她听了准高兴。”

张恒奇道:“这又是什么缘故?”

黑风回头看看,见没人留心,才凑近他耳边嘀咕道:“那天你去追卫昭,我们从水底下出来,大少爷和郭姑娘共用一根竹管换气。”

张恒恍然大悟地笑了。

********

四更求月票!

第529章 书信

他回到郭家,被告知清哑去了西坊。

郭守业和吴氏听说城里流言成风,又惊又怕,想立即把清哑带走,远离是非之地,欧阳明玉的下场对他们可谓刻骨铭心,生怕清哑有任何闪失。

可是清哑不愿意就走,她记挂着郭家作坊。

也幸亏她坚持,才化解了另一场隐形危机。

外面流言纷纷,郭家的织工当然都听说了,而郭织女被救,到现在也没露面,更使她们心慌慌的,出去都低着头,觉得没脸。

午后,清哑忽然带着福儿、盼弟来到西坊。

所有人都停止织布,都看向她。

没有神情萎靡,没有目光躲闪,她们看见了一个清新纯真的少女,一张洋溢着喜悦的笑脸,还是那样安静,又似乎有些不同。

见大家都看自己,清哑报之一笑。

众人也不知谁开的头,一齐都笑起来,纷纷道:

“姑娘回来了!”

“织女回来了!”

“少东家回来了!”

“清哑姐姐!”

“太好了!”

“姑娘看着还好,一点没瘦。”

“听说姑娘能织出毛巾了,真的吗?”

……

面对各种问候,清哑也一一回应:

“我回来了。”

“是能织毛巾了。”

众人见她一如往常,甚至精神更佳,喜不自胜。

有人迫不及待问:“姑娘,我们什么时候织新毛巾?”

清哑道:“等些日子。这些织机都要改造。”

众人都笑道:“那可要好长时候了。”

郭翠莲反驳道:“织机改起来也快。先改好的先织,还不耽误工夫。”

清哑点头道:“等织锦大会应该差不多了。”

众人听了都欢喜,不知不觉都走下织机,来到清哑身边。将她围在中间,七嘴八舌问她平安、将来打算等。

清哑并不忌讳,也不隐瞒,告诉大家说,她只是被关押,并没有受罪,又说她下午就要回乡下去。走之前来看看大家。

“姑娘要走?”有人吃惊问。

“嗯。回家看看。还有织锦大会就要到了。我回去准备织锦。城里太乱了,吵的很,不如乡下安静。”清哑解释道。

“原来这样。”大家放心了。

“你们安心做事。等我回来。”清哑又道。

“姑娘放心去吧。我们等姑娘回来。”众人都向她保证。

清哑的精神气象一点不像狼狈逃走,而是紧张忙碌,让她们安心的同时,也给了她们许多期待。都雀跃不已。

总之,清哑这一来。为郭家稳定了人心,还鼓舞了士气。

她只待了一小会,就离开了。

她走后,众女工还兴奋地嘀咕:

“哼。姑娘好的很,那些人净嚼舌根。”

“可不是,我一看就晓得了:这姑娘和小媳妇可不同。走路都不一样的。咱们少东家那可是清清白白的女儿!”

“真的,你看出来了?”

“当然。你们年纪轻,不如我们有年纪的眼睛毒。”

“嫂子,那你快说说,姑娘和小媳妇哪里不一样了?”

“哎哟,哪里都不一样:眉眼、屁股、腰、走路姿势……”

“哈哈哈……”

这些话,听得那些尚未成亲的女孩子脸都红了。

她们羞是羞,却对此事抱着无限的好奇,竖着耳朵想听明白:这女孩子成亲了和没成亲到底区别在哪,怎么就能看出来了!

蔡氏和一干管事媳妇对此情形只装没听见。

她们觉得这未尝不是好事,至少可以对抗外面的流言。

再说清哑,离开西坊后,还想去金氏看看。那是她和方初合作的坊间,她心系它不亚于郭家作坊。可事,方初自己都没公开他是金氏的东家,如果她去了,会不会坏了他的计划呢?

她犹豫片刻,决定等张恒回来再说。

回到家,发现张恒已经回来了,带来了方初的信。

清哑急忙接过,拆开来。

里面除了信笺,还有个竹哨子。

清哑狐疑地将竹哨子又装进去,先看信。

方初在信中告诉她:

她父兄拒绝了亲事。可能是受外面流言影响,觉得他方初是冲着郭家技术去的,对清哑不真心。所以,他将努力挣一份家业摆在郭家面前,证实自己的能力。同时,他也会孜孜以求地取得她父兄的好感,让他们接受他。叫她不要多想,专心准备应对织锦大会。还要她相信他,他一定不气馁、不焦躁、不退缩,勇往直前,越难越能激发他的潜力。又说了金氏的运营。然后提到竹哨,说他用昨日换气的竹管叫人做了两个竹哨,他自己一个,另一个送她;又说他会偷空去绿湾村看她,到时候用竹哨联系;最后说有事让张恒给他传信。

他并没有透露郭守业要求方家长辈出面的条件,怕清哑知道了徒增烦恼,夹在他和家人中间左右为难。

清哑看完,脸上漾起静静的笑。

因方初在信中说:他早就命金掌柜采用“以老带新”的方式,为金氏召集了一批织工。金氏往后走“分散经营”的路子,除了本身固有的织工外,有家贫买不起织机的,金氏提供织机;初学手艺不精的,金氏派熟练工免费教导,学成后与金氏签订长期用工合同,一签就是十年。所以,她不打算去金氏露面了。

就让金氏作为方初的底牌,等关键时再亮相人前吧。

这时,张恒在旁提醒道:“姑娘,这哨子是少爷用换气的竹筒做的,一共做了两个。我们少爷一个,姑娘一个。”

他一不小心忘记了:他现在可是郭家人。

“我们少爷”这样的话,怎么能说呢!

清哑却没在意,只顾拿起那竹哨,翻来覆去地看,眼前浮现昨日在水下和他共用一根竹管换气的情形,她喝了好多水呢。

把竹哨放进嘴里,用力一吹,声音清脆嘹亮。

她便笑起来,又连续吹了好几下。

巧儿听见哨声,跑过来道:“姑姑,我看看,什么响。”

清哑便递给她,说:“别弄坏了。”

巧儿拿着猛吹一气,舍不得还她了,说:“姑姑,这个给我吧。”

清哑忙拿回来,宝贝地塞进荷包,道:“这个不好。我画个样子,叫人做几个好的,你们一人一个。”

巧儿嘴里道:“好。”眼睛却疑惑地盯着清哑荷包,想:“不好怎么还跟宝贝一样收着?肯定是好的。小姑怕给我弄坏了。”

********

早课坚持求票,推荐票还在的请投给原野吧,为了后面的甜蜜!

第530章 不靠

清哑说完,抬头见张恒还等在旁边呢,忙道:“你快去准备吧,一会儿就要走了。”

张恒忙道:“嗳!”忙转身去了。

郭织女脱困后立即返回乡下,但临行时并不灰溜溜的,而是声势浩大,郭大全和郭大贵率领一众管事都来景江码头送行,沈家父子也送沈怀谨来了,更有大批箱笼礼品,络绎不绝地往船上搬。

郭大贵指挥下人道:“小心些,别掉水里了。”

一旁,郭守业对郭大全交代道:“我们回去了,家里全不用你操心,你专门盯着城里这边。卫昭害你小妹,就算他跑了也没用,你就告他和夏家官商勾结,一定要把卫家给抄了。还有夏流星,看大老爷怎么判他。最轻也要流放吧?还有谢家,也要盯着……”

他一边说,郭大全一边点头答应“嗯”“是”等。

沈亿三道:“亲家放心,有寒秋帮大全呢。”

沈寒秋表示,已经派出了人,全力搜拿卫昭。

郭守业这才好受些,看向另一边。

清哑正站在水边,到处张望,不肯上船。

吴氏催道:“上去吧,太阳毒。”

她只当清哑被关久了,所以不愿待在屋子里闷着,哪知道她心里牵挂方初,等他赶来相见呢。

细妹撑开一把伞,举起来遮在清哑头上。

清哑不想上去,因看见一趟趟搬行李的人上下往返不停,便找话问吴氏:“怎么这么多东西?”

吴氏笑道:“这不是你才回来,也没想到今天就要回家,也没买什么东西,我就把上午他们带来的那些礼全装上了。等回去。亲戚来看你,各家都送一些,也沾些喜气,也是个人情。”

说完,又催一遍清哑上船。

清哑无法,只得和她上去了。

上船后,立即走到舱房窗户边。向岸上张望。

恰在这时。方初骑着一匹白马,和圆儿等人来了。

见了郭守业等人,他急忙下马招呼。“郭伯伯,郭大哥。”又与沈亿三父子招呼,眼角余光早把周围扫了一圈,没看见清哑。便留心船上去了。

郭大全笑问:“方少爷这是去哪?”

方初微笑道:“回乌油镇。”

郭守业听得笑容一僵,心想也太巧了些。

沈寒秋意味深长道:“真是巧了。正和郭伯父同路。”

方初道:“晚辈不回去。是他回去。”他指向圆儿。

圆儿便堆起笑脸,对众人招呼。

沈寒秋眼中笑意更深,道:“方少爷倒体恤下人。”

方初笑而不答。

一时行李搬运完毕,郭守业告辞上船。

方初目送郭家船离开码头。忽听得竹哨声连绵不绝,心中一跳,便对着江水微笑起来。可惜郭大全等人在旁。不然他也掏出哨子来吹,此起彼伏。便是没有言语,和她也是心意相通的。

郭大全见他自得其乐,颇有佛祖“拈花一笑”的自如,很是狐疑,又不能领会其意,犹如查案之人发觉蛛丝马迹,无奈就是找不到证据。码头上人声、水声各种响动杂在一起,他做梦也不会将竹哨这玩意儿和安静的小妹联系在一起,所以不得其门而入。

沈寒秋也觉得不对,也狐疑地看着方初。

方初转头,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