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怎么个不小,这件事情却是摆给了李世民,想让李世民表个态。
“此事乃是太上皇钦定,送葬之时,罗彦乃是军中校尉,算不得白身,此事不要再提。”李世民这会儿脸上有些愠怒。毕竟当初罗彦也是一片好心,而且这件事情还是他帮忙办成的,这会儿被人说起,就连自己也有些脸上挂不住。
“罗彦自担任著作郎以来,从来没有去过秘书省,是严重的渎职。”这为倒是击到了罗彦的痛处。李世民当日让他当了弘文馆的助教,也有让他把重心放在弘文馆这里的意思,但是没说不管本职的事情,所以这个事情李世民也是爱莫能助。
一番安静以后,御史们又站出来说了大大小小十数条理由。
说完以后,朝臣看着一直都默不作声的罗彦,看看当事人是怎么说的。
罗彦一直没有出来反驳,支持他的人又不敢乱说,而且攻讦罗彦的拿出来的都是事实,虽然说有些被人有意误解,但没有得到罗彦真正意图的时候,这些人也不好站出来,害怕一不小心就和罗彦说的有出入。
而不爽罗彦的,还以为他无言以对,等着李世民做最后的裁决呢。
沉默了几个呼吸,见没有人继续出来找自己的毛病,罗彦站出来,缓缓从袖中掏出一份奏疏,稽首拜道:“微臣无言可说,唯有自辩之书一份,烦请陛下过目。”
内侍走下来将罗彦的奏疏拿上去,李世民急切地接过罗彦的奏疏,想看看到底说了什么。这会儿李世民也担心,想来很懒散的罗彦,不会真的认怂,直接撂挑子不干了吧。
翻开奏疏,李世民逐字逐句开始认真读起来,而台下众臣,也只能静静等待着。这会儿,对罗彦不爽的,一脸微笑看着罗彦。和罗彦关系比较亲近的几个,这会儿则是抱着担忧的心情,紧紧盯着李世民的脸。
最后做主的,毕竟还是李世民啊。
看完了罗彦的自辩书,李世民是一脸苦涩和欣慰。将奏疏递给内侍,说道:“把这个念念,让他们听听。”
躬身接过李世民手上的奏疏,内侍捏着尖锐的嗓子,念道:“臣以愚鲁,辄逢弹劾。然自命此生之事,无不可对人言者,故仓皇阅尽情理律疏,书成自辩三五章句。武德五年之前,臣苦读于庐州,久居与府学。家贫多以接济苟活,体弱向少打马游街。幸无损国之大事,略过不提。
及侥幸得举,亦勤恳与所任,恐负君上之厚望。为官半载,无有差错。蒙恩师看重,得圣贤文章。蛙居深井,不知天大。一朝出笼,方知己小。学识不深,儒生之耻。臣知卑微,发愤读书。
及平阳昭公主一事,以游侠意气,敬巾帼英雄。求得送行之举,虽曰失礼,然此心不悔。
至去年,得蒙圣主恩宠,就任著作郎。然又蒙看重,兼职助教。臣以育人子弟为大,厚此薄彼,此乃过失一者。
又以太子之命,强令弘文馆学生行稼穑之事。虽曰其罪之二,然此实大谬也。人君当神器,在其位也,在其德也。位者,承其重;德者,绵其寿。生黎性命,一言而活,德也。太子者,国之储君。其位在手,其德符焉?历数亡国之君王,豪奢无度,不顾生黎,何不食肉糜者,其位无寿也。
窃以陛下田间拾穗之往事,复太子躬耕田亩之今日。惟愿人主代代以体恤百姓为务。
诸大臣之家眷,非朝廷命妇,冲击太子行营,不忍其死,拘禁之。有诰封者,不知忠君之礼,不忍其刑,拘禁之。此罪三也。臣心无愧。
臣冒死以言,唯以无咎之心,对满朝之责。再拜。”
说白了,罗彦这就是在发牢骚。
但是这个出离了官场规则的自辩书,又让方才还步步紧逼的御史们有些无力可使。
方才他们说的那么多理由,其实也就两点是能让罗彦受罚的。一个就是罗彦带太子去了万寿县种田,一个就是强行拘禁了朝廷重臣的家眷。
但是被罗彦这么讲,两件事情他都是出自好心,而且拘禁朝廷重臣的家眷还是好心办了坏事。按他这么一说,似乎要是追究他的责任,反而要把那天去了万寿县的那些人都给处理一遍。
这就是明摆着的拉这些人下水。罗彦也不是傻子,御史这么清楚自己那天在万寿县干的事情,背后没有人通气那是说谎。既然有人不领情,那么就让大家一起难堪好了。反正自己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顿时有些人急了。
命妇,这可是个好东西啊。朝廷诰封家眷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算是这些三品高官,也有很大一部分的正妻还没落到一个诰封。按罗彦刚才讲的,完全能把放出去的诰命原封不动收回来。
这可是把那些人给惹急了,立马出来给罗彦求情。
“陛下,罗助教说的没错。太子如今躬耕田亩,以示陛下重视稼穑之事,不知多少百姓因此倍受鼓舞。可是比地方官员劝课农桑好太多了,这件事情他没有做错。”
“平阳昭公主一事,之事罗助教一时义气,便是放我等在这个年纪,也会这样做。”
“是啊,便是那些家眷,罗助教也没有做错。君子远庖厨,忍见其生而不忍见其死。何况是人。”
……
好话说了一大堆,总之就是要李世民饶恕罗彦的罪过。
看着一下子就改变了的风向,看热闹的人都有些忍俊不禁。这样的诡异的场面也就当初萧瑀和陈叔达两人对骂的时候才有吧。
然而依旧有些御史不依不饶,拿着罗彦如今不务正业作为攻讦的话柄。
“陛下,别的不说,他担任著作郎,但是从来没有去过秘书监这件事情总该有个处理的办法。如果都这样了,朝中兼职的官员可不是一个两个,都废了本职,这朝政就乱了。”眼见得李世民有宽宥罗彦的意思,这些人还是不死心,所以就拿罗彦自己承认的错误给罗彦难堪。
这下子就连李世民也没有办法给罗彦找借口了。
“那你们说,这事该怎么办?”李世民可不想因为这个头疼,所以把问题推给朝臣。
“陛下,臣以为,既然罗助教无心担任这著作郎,便免了他的职事,让他好好当弘文馆助教好了。”这是两不得罪的人说的主意。这有过,必然要罚。罗彦从来没有管过秘书监的事情,那就免了那边的职事,把兼职当作本职好了。
不过这个处罚其实也很过了。著作郎是从五品,弘文馆助教是从七品,这差距不是一般的大。而且已经算是被踢出朝堂,当闲散人去了。
这样肯定不行啊,有心和罗彦交好的几位朝臣出来,想给罗彦说几句好话:“陛下,罗助教毕竟是年少,要不,就罚俸半年,以观后效?”
说好话的立刻被嘲讽回来:“尸位素餐本来就该罚俸,如果都因为年少就姑息,那我等就专门给他收烂摊子么?”
这会儿是攻讦罗彦的人占了上风,所以更是得理不饶人。
这下子支持罗彦的人也是没话说了。本来这事儿确实是罗彦有错,要是大家和和气气,这事情估计还能缓和一下。但是看这个情况是确实不能善了了。
反驳了替罗彦求情的话以后,这些人又道:“依臣等看来,此事当以渎职论,撤销其一应职司,遣回家中,永不录用。”
其实渎职那里会有这么狠的处罚,最多也就是罚俸了事。这些人这么说,也只是想着要把处罚拉重一点,就算是李世民折中处理,到时候也够罗彦喝一壶了。
李世民这个时候也是有些难做。对于罗彦,其实李世民一直抱着比较亏欠的心情。但是如今看这个架势,又不能不处置,这就让李世民有些难做了。
想了想,李世民突然就有了主意。
“贬罗彦为蓝田县县令,并罚俸半年。现在的蓝田县令调入京中,另有录用。”
一时的心血来潮,却成了李世民相当得意的一个决定。罗彦虽说有些懒散,但是真要是涉及到本职,其实并不会马虎。著作郎的事情,还是李世民下的口谕让罗彦不必多管。说起来,罗彦还是在为他背锅。
既然罗彦自己说自己的学生将来要狩牧一方,那就让他这个老师先带个头。而且蓝田距离长安也就数十里,快马一天能跑几个来回。李世民想看看,罗彦的本事,到底有多大。
至于对朝臣这边,蓝田县令也就是个正六品上的官,算起来也是处罚罗彦了,所以这会儿就想反对,似乎也找不出什么理由了,而且人家还被罚俸半年。(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六章县令的自我修养
为了让事情尽快地平息下来,李世民不得不责令罗彦即日赴任。
处置的结果已经成了定局,朝臣也不再有过多纠缠。谁都可以看的出来,这件事情李世民已近忍让到了极限,要是再要得寸进尺,恐怕面对的就是李世民的责难了。
待处理过其他的政务以后,李世民一甩袖子,在朝臣的恭送中离去。今天这些事实在惹得他心里有些窝火,所以这会儿想着早早离开,回去好好静一静。
朝会散后,大臣们三三两两做伴一起除了大殿,准备开始一天的公务。
只见天策府和罗彦交情不错的几个老臣一起走过来,叫住罗彦,就开始安慰他。
“进之啊,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你可不要以为陛下处罚过重了。”长孙无忌这会儿还不忘提李世民说好话。
“嘿嘿,蓝田县可是京兆府的上县,小子,你这次去以后,怕是就没有眼下这么轻松了。估计陛下心里也觉得你这懒散的性子该收拾一下了。好歹是个年轻人,怎么比好些老头都松散。”程知节向来是喜欢幸灾乐祸,但是说的话却是很有道理。
就连其他几个人也是一阵点头。罗彦看到大家这个动作,不由苦笑起来,这懒散也成了天怒人怨的事情。
刚要说话,尉迟恭就开口了:“姓罗的,你这事儿干的,老子很佩服。不过,到了地方,可要小心那些胥吏,论起奸猾,你小子十个都不如人家一个。到时候吃亏可别怪我没提醒你。”尉迟恭作为一员武将,对于地方的胥吏都如此警惕,可见这个情况确实很严重。
当年被贬斥出长安的房玄龄和杜如晦也是点点头,由杜如晦告诫说:“想要主政一方,进之如今的性子可是不行。去了以后,千万不要意气用事。熟读律法,同时多看少做,待有了把握以后,再图执掌大权。”
“地方政务真的复杂到这个地步了么?怎么感觉比这朝堂之中还累?”罗彦对于朝堂政务都是白痴,何况是地方庶务。
“这不一样的。朝堂乃是天下政务中枢,总揽天下大事,所以我等只需要去考虑大方向不出差错就好。但是地方庶务涉及到具体的实施,实务很多,一不小心就会出现差错。”旁边于志宁解释道。
地方官不必月月都在这皇宫之中来上十来遭,没有太多的严格礼制需要遵守,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相当自由的。但是有好的方面,就有不好的方面。尤其新官上任,这人生地不熟,最容易被那些胥吏给坑害了。
打断了罗彦的思考,程知节满是杀气地说道:“你小子鬼点子多,实在不行,到时候可以杀几个立威。当年老子在军中的时候,在粮草辎重的事情上没少和这些地方官员胥吏打交道,杀过的奸人也不少。”
很明显这些当将军的当初也没少吃亏,所以动辄杀人的事情都被当作是办法教给罗彦了。
这下可是把几个文官给惹急了:“进之别听这老货瞎咧咧,胥吏虽然不入品级,但是你也没有权利直接杀人。地方行刑都是需要报备刑部和大理寺的,你要是乱来,恐怕夺官削爵都是小的,甚至还会搭上性命。没有到危及性命的时候,不要做这种事情。”
言下之意,就是一旦有人的行事威胁到自己的生命,罗彦是有权力杀人的。这一点,不论是现在的武德律,还是正在编修中的贞观律,都有类似情形不坐的判定。
点点头,示意自己明白以后,罗彦向这些人躬身一礼:“谢谢诸位的提点,要是你们不说,恐怕我到地方要吃不少大亏呢。诸位的提醒在下记住了,到了蓝田,定然随时向诸位请教。”罗彦说这话可绝对不是为了客气,要是记的不差,接下来的几个月,整个关中地区日子都不好过,蓝田作为京兆上县,到时候也不能幸免。所以还是要及早为自己争取好处。
“请教不敢当,我等也基本没有在地方治政过。不过进之要是有什么难处,随时来信一封,我等也会不遗余力帮你。”
一番提点以后,由长孙无忌将罗彦带到了吏部。
罗彦下放到地方,还有些文书是需要办理的,正好长孙无忌就管着吏部,而且时间也赶,所以直接办完,不用再多跑一趟。
到了吏部,将一切事情处理好了以后长孙无忌对罗彦说道:“进之,你做的这件事情,本质上没有错,只是,你可知道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人会来攻讦你么?”
摇摇头,罗彦感觉自己并没有做错,所以心里也正纳闷呢。
“其实,是大家都怕了。你太受陛下宠信,居然连太子都让你带出去,陛下还要替你解围。这对于朝堂局势,还有太子的培养,都不是一件好事。”
长孙无忌不无提醒地说道。
长孙冲回到家以后,虽然长孙无忌看着确实也觉得很是心疼自己的孩子。但是毕竟长孙冲兄弟年龄大了,也会**思考问题。父子三人把罗彦在万寿县的所作所为一一理清,也是很佩服罗彦的手段。
只不过,自古以来朝堂就非常忌讳专宠这件事情。谁都觉得人君就应该不偏不倚,处事公正,这样谁做的事情都能看见,大家都有晋身的机会。
长孙无忌这些人虽然升的快,但是人家都用自己的本事,把自己管辖的一摊子事情做的滴水不漏。唯独罗彦,官小不说,还整天不务正业,偏偏又得到李世民看好。这样时间长了,别说是以前李渊的铁杆和李建成的党羽了,就连李世民的旧部心里头也有刺。
好在罗彦被攻讦的时间还算是早的,没有什么性命之忧。也是那些朝臣觉得罗彦拐带太子这件事情实在太大,想来能好好打压罗彦,只是最后失算了。要是再晚几年,罗彦能不能活着都难说。
接受了长孙无忌的好意,罗彦带着东西回到自己府上。等收拾好了东西,将府中一应事务吩咐管家好好打理以后,罗彦想着到了蓝田,怎么说也要好长时间是回不来了,打算跟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