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文宗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贞观文宗系统- 第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是这些人都不是最苦的。要论起忧伤,什么人能比得过李承乾这个作为榜样的太子。

罗彦昨天压根就没有给他安排什么搭档,这下好了,水要自己打,衣服要自己洗。那副可怜相,连站在一边的林泓渐都有些看不下去了,这会儿正凑到罗彦的耳边求情说:“罗助教,我看,要不太子殿下的洗衣水我去打好了。”

淡淡看了林泓渐一眼,罗彦说道:“你我能陪伴太子几年?你这么大一个人,夹在一群小毛孩子当中接水,你就不觉得脸红?正因为他是太子,今后的舒服日子很多,所以才更加要吃点苦头。连这点事情要是他都做不到,怎么让这些人心腹口服。林将军,我听说,你等刚刚到了新的任上,一般要么和部下同吃同住,要么就痛痛快快打一场。你觉得,哪个比较合适?”

这下子可是把林泓渐给噎得不轻,只能讪讪说道:“我也就一说,毕竟职责所在,太子殿下实在太过重要,我可不能让他出半点差错。”

笑看着这些小家伙抱着装水的木盆摇摇晃晃走进来,将水倒进大木盆,随后转身就往东跨院跑,罗彦说道:“放心,你见过这些富家子弟,哪个是干活累死的?到哪里都有内卫看着,你还不放心,实在不行,你跟在太子身后好了。”

想着罗彦刚才说自己的话,脑补了一下他一个大老爷们跟在一群小孩子身后,那个场景林泓渐感觉有些不好,所以也不再反驳罗彦的话。

花了大概有快一个时辰,这些小家伙算是终于把洗衣服的盆里头都填满了水。

看着大孩子们在这段时间也休息好了,罗彦就吩咐带进来几个綄洗衣服的女子,口头教着这些人怎么洗衣服,包括与抹皂角,揉搓衣服,漂净,晾晒。

嘴上教着自然速度很快,但是可苦了这些从来就没有洗过衣服的少爷们。尤其是几个打软泥仗厉害的熊孩子的衣服,基本上浑身没有一处地方是干净的。原本花了一个时辰才缓好的胳膊,这会儿是越发疼痛了。

晾晒好洗净的衣服,剩下的事情自然又轮到那些熊孩子了。

这回场面可热闹了,有些小家伙实在是受不住,就这样哭了起来。

所谓悲伤是会蔓延的,一个人哭,带动着所有人都哭起来。整座西跨院就被各种各样的童音淹没,罗彦都不得不塞着耳朵,看着这些孩子们大哭起来。

不过这里头也不是没有皮实的。程处弼这熊孩子就一脸茫然,看着周围长大了嘴巴嚎叫的小伙伴,眼睛滴溜溜地转。眼见他从地上捡起一块泥巴,捏成数块,就要往身边的小伙伴嘴里丢的时候,罗彦走过去一把揪住了他的耳朵。

罗彦绝对要说程知节这货把孩子给教坏了。

眼见着自己被罗彦抓了个先行,程处弼丢了手上的泥巴,眼睛秃噜一转,张大嘴也跟着嗷嗷大哭。要不是近距离看着这小子眼角根本就没有泪花,罗彦还真能被他给骗过去,那哭的叫一个混天黑地啊。

没好气地对着程处弼喊了一声:“别哭了,再哭就把泥巴塞进你的嘴里。”

小家伙还是被罗彦给吓住了,闭上嘴巴,也不出怪声了,挣脱了罗彦揪着他耳朵的手,抱着罗彦的腿就说:“罗叔,你这样不行啊,我确实想哭,你看他们哭的那么伤心,我要不哭就不合群了。”

罗彦被这熊孩子的回答给气乐了。

厉声喝道:“都别哭了,再哭今天没饭吃。”

只能说饭的吸引力还是蛮大的,罗彦这么一说,倒是让熊孩子们都闭上了嘴,不过好些人眼泪珠子还在脸上挂着呢。

“早上不是在田地里打的很热闹么,这会儿洗你们自己的衣服,怎么哭成这样了?你看这些年龄比你们大的,还要给你们洗衣服,难到他们就不累?”

这下子可是止住了所有人的哭声,就连大孩子们也是面露愧色。

“这几天,我不仅要让你们知道民生艰辛,更要让你们知道这一粥一饭一丝一缕的来之不易。”撂下狠话,看着那些大孩子不顾身体疲惫,帮着熊孩子们把洗衣水倒了,罗彦这才满意地点点头,让大厨们把午饭带了上来。

看着这些人狼吞虎咽地吃着大厨们草草做出的饭菜,罗彦看着林泓渐问道:“林将军,军中治疗跌打损伤的药酒带来了没有?”

原来,早上罗彦就知道有这么一出,所以让林泓渐派人取长安取了最好的涂抹药酒,快马送往这里。

点点头,林泓渐说道:“是陛下亲自发的话,取来的全都是宫中专门配好的上好药酒。”

“嗯,饭后吩咐下去,让你的人挨个给这些孩子们身上抹上药酒,顺便给揉捏几下。你们内卫肯定有处理这种事情的好法子,就在他们身上多用用,权当是练手了。”

听到罗彦说得这一句,林泓渐也是一阵苦笑,怎么就摊上这么一个只管挖坑不管填的主,这些事情不该是他操心么。未完待续。

原谅我再一次矫情

当蝉鸣声越发嘹亮的时候,时针和分针再一次重合,崭新的一天又到来了。

恰好码完三更,连续六个小时的码字让手指已经有些发麻。停下继续码字的想法,喝口水,回想了上架后这几天的历程,心里头,有好多话想对读者们说。

江郎山下大辰子书友已经不是第一次土豪般出手了,当我表示要加更的时候,告诉我,加更是意外之喜。是不是在书评中为我加油,时不时跟差评对刚,然后让我去码字,这些,我都记得。

一抹青丝换白发,书评区里说,每天把推荐票留给我。我很开心,真的,虽然嘴上在作者群说着我不在乎推荐票,其实哪能不在乎啊,我自己的推荐票都投给我自己了。风里雨里,推荐票只投你!依然是又一句,加油!

书友群有个妹子,每天熬夜,苦苦等着我那姗姗来迟的第三更。“困了,但是要等新章节。”这种煎熬无形中让我知道,不止是她,还有好多人,似乎也等在那里。我也追书,我也追更,所以这几天,不敢再群里多水。

谢谢我的好朋友,因为工作经常出差,在百忙之中还不忘我上架的时间。打赏,订阅,一天一天鼓励我坚持下去。当我一再表示不要打赏的时候,只是淡淡的跟我说:“书写的不错。”自家事自家知,正在进步,却还对不起这句话。我无言以对,只好借用英国诗人诺顿的一句话,表达我的心情:爱我少一点,爱我久一点。

有这么多的看重,却更加觉得,前路漫漫,我要做的不仅仅是加油,还有不断改进,谢谢你们给我的,而我,必不辜负。

加更的一章,我放到明天中午,希望江郎山下大辰子能够原谅。

第一百四十一章长安城中炸了锅

罗彦在万寿县使劲地折腾,但是长安城里这个时候却是炸锅了。

昨日下午,李世民将一众高官召进太极宫。很是舒服地喝了一口茶,面对着诸多的大臣,李世民说道:“弘文馆的学生,这几天就不归家了,被罗彦带到了万寿县。尔等回去安抚好家眷,不要暗自惊慌。”

李世民是说的轻松,但是下边听了他话的大臣们心里可不轻松。

那可都是自己的儿孙啊,不担心才是有鬼。最为惧内的房玄龄首先就站出来问道:“陛下,不知这罗助教带着我等孩子,去万寿县做什么,回去之后,也好有个交代。”

“嗯,是去万寿县种地。这是罗彦亲口跟我说的。”李世民也不好隐瞒,只能是把罗彦给卖了。反正这事儿本来就是他罗彦做出来的,李世民这么说是丝毫没有愧疚感实话实说嘛。

李世民一句话就把整个大殿给点燃了,本来这些人还是一副彬彬有礼的样子。这会儿听到李世民这么说,怎么能安静的下来。

自家的儿孙是个什么德行,自己能不知道么?大小就被自己等人的内眷娇惯着,不说锦衣玉食吧,日常的生活总是有人照顾,重活粗活基本上没有干过,就算是洗脸,那也得婢子把水给端进去。这会儿你告诉我被拉去种地了?

这事儿坚决不行。不说自己同意不同意,就自己那些家眷就坚决不同意的。

大唐的妇女可不是那么好相与的,地位虽说低点是没错,但是要是说闹腾,尤其是在这种时候,众大臣自己也扛不住。

所以这会儿开始就是一片求情的声音。

“陛下,我家孩儿今年方才六岁,你想,那是个能好好种田的人么?您还是让罗彦那小子把我家孩儿放回来吧。要不,您告诉我地方,我这会儿就派人接去。”程知节也不管什么礼仪了,跪在地上就是一阵假哭。

本来程处弼这个小儿他就异常疼爱,平日里都舍不得打骂。这会儿说让他去种地,小时候也经历过这个苦营生的程知节自然是万分的不愿。

不说程知节以孩子小为理由,长孙无忌也站出来:“陛下,冲儿的身体你是知道的,不算太壮实。要是被罗彦弄出个意外,我长孙家可就没啥指望了。”

关乎自己的孩子,一时之间这些后世赫赫有名的功臣们就失了方寸。

只见杜如晦咳嗽几声,也跟着说道:“陛下,微臣身体抱恙,自是希望杜荷能够时时陪伴在我身边。丈夫独爱幼子,微臣也舍不得我家那不成器的小子吃这等苦头啊。”

一时间的吵闹让李世民头大不已。这些人说的是都有道理,但是谁让自己当初就被罗彦说服了呢,虽然刚才甩锅给罗彦,但是自己的儿子也被坑进去了,李世民要是反对,那就两头都不是人了。

揉揉自己的鬓角,李世民轻咳一声,压下此起彼伏的求情声,说道:“莫说是你等的孩儿,便是承乾,也被他带走了,你们哀嚎个什么。”

想起自己的孩子也被带走,李世民其实这个时候也是有些担心。不过自己已经派了很多的人手过去看着,而且每个时辰都有人向自己汇报万寿县农庄的情况,所以李世民还算是安心一点。

不过还是没好气地说:“当初罗彦跑来跟我说,你等的儿孙迟早要狩牧一方百姓,要是不知天时不知民事,迟早也是鱼肉百姓的货色。听了这话,你想我能不答应。而且他还拿触龙说赵太后来说我,你觉得,我能不听他的?”

听到太子都被罗彦给忽悠走了,这下子众多的大臣全都失了方寸,慌忙拜倒在地,不停地劝阻李世民说道:“陛下,罗彦误国啊。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太子乃是国之储君,怎么可以轻易地出宫。要是有什么意外,我等可是万死莫辞啊。陛下,别听罗彦的,想要让儿女成器,也不在种地一件事情上,还是快快派人把孩子们接回来吧,顺便,拘了罗彦,看他有什么用心。”

很明显,说话的这些人也不是和罗彦有仇,但是李承乾的事情实在是太过重大,不能不小心。

听了这些话,李世民也有些苦笑不得。好嘛,这事情是自己同意的,临了又要让自己收回去,还得让罗彦顶缸。这事儿要是传出去,以后还能不能好好用人了。

摆摆手,李世民让这些大臣们起来,随后才说道:“这件事情我和皇后也商量过,我认为罗彦说的没错。想当初,太上皇虽然继承了唐国公,但是家中困顿,我也曾在那沃野之中捡过麦穗。正是有了那些困顿的经历,如今坐到这里,才事事都考虑着让百姓的日子过的好一些。”

这里头有些自幼就出身贫苦的大臣也被李世民的一番话给打动了,回想起那时的不堪,不禁点头赞同。

“太子正是一国储君,所以我才会让他早早见识一下,自己的子民是怎么生活的。不让他知道民生疾苦,我等打下的天下,怕是就要毁在他们的手里。”说到这里,李世民也是心有戚戚焉。这些年来静读史书,回顾历代的兴亡,百姓的作用李世民很是清楚。

这番话让大臣们都无言一对,可是,这些人还是忍不住担心啊。有些事情就是这样,明明知道有好处,但是就是做不了,只因为心中总是有些羁绊,束缚着自己。

“好了,我已经派出去数百内卫和千牛卫,从长安到万寿县,各处都有人看着,农庄就是罗彦前几年要的那个,经营了这么多年,已经是铁桶一个,不用担心。而且,内卫会每隔一个时辰前来汇报一次情况,你等不用太担心。有什么事情,我会随时告知尔等。”

“陛下,这晚上也会快马送来消息?”还是有大臣担心地问道。

“尽管放心好了,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都不会有差。也就这三四天,诸位多担待,又不是让孩子们出去打仗,干的是要命的事情。行了,好好回去休息吧,你等的内眷,想必自是有办法安抚好,就不用我来操心了。”看到这些人不再闹腾,李世民也是送了一口气,当下就准备送人。

只见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这些人说道:“还请陛下保重身体,这夜里收消息的事情,还是交给我等好了,正好也睡不踏实,还不如就此好好地等着,至少能心安一些。”

没办法,李世民也只好同意。

翌日也不知道是谁传出去的消息,罗彦带着弘文馆的学生去种地的事情就被御史监的人知道了。这下可是不得了了。

这些人可是整天恨不得有人出事呢,毕竟没人闹事,他们就成了闲散的路人,这朝堂的存在感就凸显不出来。这下好了,上到李世民,下到罗彦,全都成了他们抨击的对象。

要说罗彦吧,也是应该,毕竟拐带了弘文馆这么多的学生,这还不算,就连当朝太子都被他拐去了。这事儿完全不合礼制啊,太子出行,什么时候不是弄好了仪仗,早早准备好,还得大军护送着,才能出宫走走。如今一声不说就被带出长安,而且种地那种粗活,是太子可以干的么,实在是有失国体。

所以抨击罗彦就成了这些御史大夫次日的主题。

但是李世民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火就烧到自己的身上了。

原来,有些抨击罗彦的御史大夫和官员,顺带的就开始抨击起李世民。说他太过恩宠罗彦,所以才让罗彦有了今日的狷狂。然后揭起很多罗彦莫名其妙的失当之处,全都算在了李世民的头上。同时,李世民轻易答应罗彦带走太子,也没有和其他的官员商量,这也是一桩罪状。

这下可好了,瞬间就让李世民头都大了。御史大夫那都是些骂人字字带刀的主儿,就算是李世民都被他们骂的狗血淋头。到最后,李世民这一整天看到奏疏就头皮发麻,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