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文宗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贞观文宗系统- 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最终一番论战,大赦天下的旨意基本上就确定了,非十恶大罪,死者改徒,其余皆罪降三等。基本上这样天下的牢狱就能空一半了。

朝会过后,回到弘文馆,当值的学士也正安排着学生们的休假事宜。正月前后休假七日,官员们在家休息,学生们自然也要跟着过年不是。不过弘文馆的学士们可是没有心慈手软,似乎放假作业是古来有之,虽然没有布置什么具体作业,但是不论什么人,节后回来有一次小考。

小考的内容是之前讲授过的所有内容,不允许出错,要是不合格的,蒙学的手板二十,学经义的笞十下。

明显就是用体罚来恐吓学生,但是这招就是管用。罗彦一看从大到小都是哭丧着脸,可是开心的不得了。授课的时候他们是师徒,但是授课完毕罗彦就跟他们是朋友,尤其是自己教的这些小家伙,一个个都鬼灵精的,罗彦很是喜欢这些孩子们。所以这个时候幸灾乐祸也是完全有些闹着玩的成分。

等当值的学士出门以后,程处弼立马就跑过来抱罗彦的腿。“罗助教,快告诉我小考考什么,打手板很疼的,打完我阿爷还得骂我。”程处弼这么一说,蒙学的孩子们可是有了经验,二话不说,先把罗彦给围起来。大有罗彦不说,就不让罗彦走的架势。

强忍着笑,罗彦板着脸说道:“成何体统,尔等不想着怎么好好温习功课,却想出如此偷奸耍滑的办法,就凭这个,你等莫要等到小考了,我现在就判你等不合格。”小孩子,有时候是要哄着,但是也不能全都惯着,该收拾还是得收拾。

看着被自己呵斥了几句,程处弼松开了手,乖乖站在一边,其他孩子也是泪汪汪的样子,罗彦叹口气,说道:“回到自己的位置,近日,就再给你等多讲一课。”

听说还要授课,孩子们耷拉的脸就更加没了精神。反倒是那些学习经义的,见罗彦前后如此反复,却是来了兴趣,也不急着走了,等着听罗彦究竟要说些什么。

“弟子规前八句,”罗彦一向简洁的话,意思是让孩子们背诵前八句。

简短的几句,伴随着一阵清脆的童音,似乎让人感到这还没有到休假的时候。等孩子们背诵完了这八句,罗彦缓缓说道:“学以致用是为文。小考者,不过考察尔等进学之态度,提醒尔等,莫要整日嬉戏忘了。小考谓之术,术者,千般变化,或默写,或背诵,或帖经,形式而已。学问谓之道,道者,万世所不易也,万变之根本。”

“尔等若是能把刚才背诵的八句话,化为你等行事的准则,这小考,又何须我等出题。”看了看小孩子们,有转身看看听讲经义的,罗彦说道:“我在来弘文馆之前,我的老师问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我做到了哪样。我也无言以对。论记忆经义,虽然我没有过目不忘,但是熟读数遍,还是能够背诵下去。要论释义,我也曾做过论语集注。然而即使这样,我都感觉自己什么都没有做到,尤其是笃行。”

“知易行难,尔等今日只是读一册书。他日要是手握数万生黎之性命,尔等如此懈怠,岂不要祸国殃民。”询问这些人的同时,罗彦也是在自省,因此这个时候说话就没有对着一群孩子,而是抬着头,看着苍天。

“助教,我等知错了。”大孩子们露出深思的神色,而小孩子们则是把罗彦的话完全是当做了斥责,所以有些哽咽地认错。

看着自己一番感慨,仅仅是起到了呵斥人的作用,罗彦也是一脸的无奈。没办法,只能,让一群孩子们早早回家了。

回到陆德明的府上,罗彦兴致勃勃找到了陆德明。今天给孩子们上课,但是他自己所得也很多,所以这会儿恨不得立刻见到自己的老师,把自己所得讲述出来,好让陆德明品评。

听完罗彦的讲述,陆德明说道:“你这一句学以致用说得好。我等儒生,如果只是用来作为消遣,那么和喝茶闲聊有什么差别。便是修身养性,去谈道论玄也就够了。何必还要教书育人出仕为官。不过就是胸中所学,不仅内修德行,还要外修声名。声名从何而来,在其位谋其政,所谓鞠躬尽瘁者,不外如是。看来,你已经慢慢找到了自己的道路,这样,我也就放心了。”

老先生如今说话也越来越慢,年岁大了,身体也有些虚弱,这个时候,能够听罗彦说完,还一口气说这么多话,足见陆德明对罗彦的亲近。

罗彦听完以后,躬身一拜,说道:“弟子现在只是有些眉目,不过就像老师所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想必以我胸中所学,造福生黎,这就是弟子的道路了。”

陆德明有些满意地赞赏说:“既然找到了,就一直做下去。为师老了,活不了几年,是看不到你做出一番成就了,不论何时何地,勿忘初心。”

看着陆德明越发苍老的面容,罗彦低头垂泪。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第一百二十五章一个大时代开启

意想不到的赏赐

静候着新年到来,依旧是没有爆竹声声,更漏里的水滴一点一点落下,催促着子时到来。陆德明的儿子陆敦信此时任徽州的刺史,作为一地长官,必须在大朝会的时候来京述职,因此赶在腊月二十九的时候,罗彦见到了这位闻名已经五年的师兄。

陆敦信的年龄并不大,也就三十四五左右。在家中,无需像外边穿着那么正式,此时正式一袭青衫,伴着那发自骨子里头的儒雅,便和陆德明一样的和蔼可亲。

早就二十九那天,两人就在陆德明的介绍下相互认识,而且一边罗彦的大名在官场上可以说已经传遍了,而另一边罗彦作为陆德明的弟子,对于自家老师的独子,莺儿小姑娘的父亲,自然也是非常好奇。

两人一见如故。相比和陆德明整天讨论经义,罗彦和陆敦信谈起地方事务,反而觉得更加有兴趣。静静听着陆敦信不顾疲惫,说了一整天的徽州风土人情,罗彦感觉见识大增。他长这么大,也就在长安和庐州久居过。当初回庐州,虽说一路游山玩水,但是风土人情却是一点不懂。

讲完了风土人情,又开始聊起地方官的经历。相比罗彦一开始就在长安任职,陆敦信的经历可就丰富多了。对说有陆德明这个大儒老爹,但是刚开始当官的时候,品级和罗彦也差不了多少,而且还是下县的县令。

如今多少年了,升任一方刺史,陆敦信做地方官的经验可以算得上丰富了。师兄弟如此的熟络,自然让陆德明也是异常开心。

就这样在一片温馨的气氛中罗彦度过了他在大唐的第五个新年。

次日一大早,罗彦和陆敦信就赶着去早朝了。正月初一大朝会,各地长官都要入京城参会,汇报过去一年的各项成绩,总结得失,同时向皇帝进献贺表。这个时候的人是分外多,要是不早点出门,进皇宫都要熬一段时间。

好在罗彦本身就是个清闲的官职,工作一直由秘书监代管,反而是兼职的弘文馆助教成了正业,所以罗彦只需要带一份贺表就可以了。有人作伴,这会儿走路也不觉得闷,都不知道过了多久,就到了宫门前头,不过两人官职不一样,站的地方也不一样,所以就此分开。

庄严的朝堂,当李世民一袭龙袍盛装,缓缓走向龙床,一时间鼓乐齐鸣。而在这雅乐中,众臣三拜,进献贺表。

作为登上皇位的第一个大朝会,李世民也表现的异常激动。涉及到改元,所以接受了大臣们的贺表以后,李世民让礼官祝告上天以后,就吩咐宣读改元的圣旨。

对于这样一个时刻,罗彦内心满满都是激动。名扬千古的盛世,就在这个时刻开启。

圣旨宣读完毕以后,众臣又是一阵拜贺。然而这才是李世民大动作的开始。

接下来的一份诏书,是依照常例,对全国内的罪犯进行大赦。这下就轮到好些人开心了,这几年其实在官场上获罪的官员也不少,里头总是会有多多少少的亲戚朋友还在朝堂。一般来说,这样的官员大都是流放之类,只要是大赦天下肯定就有他们的份,所以这事儿绝对是众望所归啊。

原本以为这样就算是大朝会结束了。谁想到,李世民还有更厉害的消息。

看着兴奋劲儿还没有过的朝臣,内侍淡定地从盘中拿起第三份诏书,开始宣读起来:“门下:尚书仆射裴寂,自太上皇起兵之日,忠心耿耿,多有功劳。特加食邑百户。吏部尚书长孙无忌,颇具才德,特赐金百斤蜀锦五匹。……著作郎罗彦,有管子之才,具魏晋之风,特赐府邸一处,仆役婢子各十人,金百斤。望尔等勤勉柔顺,不辜吾望。贞观元年正旦。”

李世民好大的手笔,基本上所有的三品官员,不论文武,不论在京在外,全都赏赐了一个遍。这在经历了突厥的议和以后,府库空虚的情况下,李世民如此的手笔,绝对算得上大。不过让很多人惊讶的是,就在这所有的三品官里头,硬是就挤进去一个五品。

而且这个赏赐绝对不低。除了为了拉拢李渊的心腹,加了食邑的几位按下不提,在李世民的旧部里头,罗彦的赏赐反而是最高的。

不过接受了赏赐的人非但没有不服,反而是觉得给罗彦的赏赐还少了。

如今李世民的旧部,还有谁跟罗彦一样,到现在了还寄居在别人家里。罗彦接受了一个开国县公的爵位,但是到现在为止,罗彦其实还没有从里头收到什么好处。原因很多人都是知道的,罗彦的食邑,就收下了当初伸手向李世民要的那两百亩土地。

关于土豆的事情,现在已经有好多人都知道了。但是看过了以后,所有人都知道这些年李世民就是在里头砸钱,获得的好处,是一点也没有。还有几百户的食邑,罗彦的要求很是直接,那就是把钱全都砸在那两百亩土地里头。

说白了,其实就是找了个借口让李世民省点钱。在罗彦心里,反正自己这个时候也不用那么多钱,光是自己的俸禄,都能把自己养活好了。如今的李世民还背负着府库空虚的压力,没有像把突厥解决了以后那么奢侈,所以自己的钱肯定能用到实处。

但是外人不这么看啊,说出去都有些丢李世民的脸,所以现在李世民可不想让人说闲话,直接给你弄一处宅邸,你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好了。

至于其他官员,知道罗彦名声的人自然不会有什么想法。倒是有些不知道的,只是风闻罗彦如何厉害,但是又不信罗彦传言的,看向罗彦的眼神饱含了嫉妒。

封赏完毕,这才算是大朝会结束,退朝以后,大臣们三三两两见礼,这才各自回家。

罗彦拖着陆敦信,向自己认识的所有人拜年。首先就是文坛的那些大拿,虞世南褚亮欧阳询这些人,以前和现在都和罗彦共事过的,罗彦是一个也不会放过。这些人年岁普遍大一些,但是官职都不算高看,所以这个时候早早跟人家拜年,也好早点让人回家。

接下来就是长孙无忌这些秦王府旧部,和长孙无忌只是简单聊聊,随后转向房玄龄和杜如晦,还有程知节秦琼这些武将。

每见一个人,罗彦都会把自己的师兄介绍一遍。其实,这就是很简单的官场拉关系。房杜等人和陆敦信毕竟以前不是那么熟,虽然说陆德明当初在这些人里头威信很高,但是陆敦信常年在外,跟这些人关系不熟络,往后要是有什么好事,人家第一时间也不会想到自己这位师兄。

通过这两天的闲聊,罗彦觉得陆敦信的能力绝对足够,只是一直缺少机会罢了。想想再过三十年,自己这位师兄也能熬到检校尚书右仆射的位置,可想而知耽误了多少时间。这就是罗彦的一点小心思。陆敦信自然也是明白的,所以这个时候也是很配合罗彦,接着陆德明的名头,很快就被秦王府的旧部们所知。

一番拉关系下来,时间也过去了一个时辰,罗彦这才和众人告别,和自家师兄回了陆府。

走在路上,陆敦信有些感激地说道:“进之,此番谢谢你了,不然,师兄我恐怕和他们都搭不上话。”

罗彦笑了:“师兄这话就太过了。其实,不需要我多事,你跟他们搭话也就是这几天的事情。别忘了,老师在他们中间威望可是很高的,这一过年,谁会不来看望老师一番。所以这几天来来往往,老师身体又不好,接待这些人全都要看师兄的。”

“进之这就说错了,他们来访,自然是用访友的心态来看,就算是说到官场的事情,我也只不过是让他们认识了。但是今天又不一样,在这么多官员面前,你我跟他们如此熟络,往后我在江南,办起事来他们也会大行方便。”陆敦信一脸正色:“虽说这样可能有些违背君子方正的大道,只是身负一方百姓重托,便是有些许污名,也是值得的。”

陆敦信的这番话倒是让罗彦心生敬佩。

儒生,如果一味讲求自己的德行无暇,而丝毫不管旁人,那么只能算得上是个次品。后世有句话罗彦很是认同,有德有才是上品,有德无才是中品,有才无德是毒品,无才无德是废品。这也暗合了陆德明和罗彦那几天晚上讨论的学以致用。

读书如果不能造福他人,那跟喝茶下棋有什么区别。

当下罗彦很是恭敬地说道:“前几天老师跟我说过类似的话,就凭师兄今天的这句话,我的做法就是值得的。我等儒生,如果只想着洁身自好,那么读书跟市井俗人喝茶聊天有什么区别,只不过多穿了一身官服罢了。”

听到罗彦如此感慨,陆敦信笑着说道:“我原本以为,进之你久居长安,又做的净是些清贵的官,也是那些读书读傻的呆子。没想到看事情,反倒是和我这个****和穷苦百姓打交道的人一样。看来,你要是外放出去,也是一个好官。”

见自己的想法被别人认可,罗彦很是开心,笑着说道:“能不被人指着脊梁骨骂就好了。”

两人继续说笑着,走往陆府。(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六章听说李艺造反了

接下来的几天,果真如同罗彦所料,陆府来往的人不少。

陆府现在住的可是两尊大神,一位当代大儒,教过的学生成百上千,还是当朝太子的老师另一位也别说了,虽然就是个小小的著作郎,这个官职放在长安城里就像石子投入大海,浪花都翻不起一朵,但是这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