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文宗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贞观文宗系统- 第1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带着文书走出门外,只听他喃喃自语道:“这下子终于可以放开手做这件事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二章真有人阴奉阳违

朝堂上的一番激辩之后,罗彦的建议最终还是得到了实施。

对于这一点,罗彦还是有些得意的。防治蝗灾本身就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而且是自己在百官的反对下强行说服了李世民。放到谁的身上,轰轰烈烈做了一件大好事,心里都是极为舒畅的。何况,现在罗彦想起当时在朝堂上那庞峯城憋的有些发紫的脸,还有那些满怀恶意的官员心虚的表现,罗彦心中就更是痛快。

罗彦比较庆幸的是,自己没有被李世民拉出来当什么处置使。说是处置使,不过就是临时救火的官职。这京畿道有蝗灾的预兆,偏偏又是他罗彦发现端倪的,而且详细的处理办法也是他提出来的。按理说,这个职务是非他莫属。

可是罗彦自己还有任务在身,要是连续几个月去搞蝗灾处理,这学生还教不教了?任务是硬指标,要是错过今年,那就得再等一年。时间太长,罗彦可不放心。

而且蝗灾的治理办法自己在条陈中已经写的非常详细了。随便找个人上去,只要熟读条陈,基本上就和他亲自上阵没啥两样。

不过这舒服的日子也就是持续了几天,很快他便不得不带着阿全,动身回金州去了。这田假还是短了些,还没享受一下京城风光呢,就已经到时间了。策马回头看长安城门的时候,罗彦不禁感慨一声。

心里还牵挂着蓝田的百姓,罗彦这次没有直接从子午关前往金州,而是特意绕了路,想要在蓝田看一看,然后出蓝田关,取道商州,绕一个圈子返回金州去。

这样虽然路程是遥远了一点,可是一路上看看灭蝗的效果,同时见识一下其他地方的风情,也是极好的。

蓝田的灭蝗工作做的确实很好,一路走来的两三个县,也就蓝田做的更加细致和彻底,这一点罗彦感觉很满意。对于陈玉如做的事情,让阿全从乡民口中打听到的情况已经让他点头不已了。想来,就冲蓝田蝗灾治理的情况,今秋吏部核查的时候,就能够给陈玉如一个上上了。

没有打扰陈玉如,罗彦就这样静悄悄地和阿全主仆两人在蓝田转悠了一圈,然后离开。

蓝田关虽然依山而建,可是山并不高,一道关卡过后便是商州的治所商县。虽然不属于京畿,也不属于关内道,可是商州的旱灾情况和京畿地区也是如出一辙。毕竟这里可不像是金州一样,有着秦岭阻隔,气候条件基本上没啥太大的差别。

因为陈玉如的大手笔,如今在荒郊野外居然也能看到捉蝗虫的乡民。对于蓝田这样的情况,罗彦还是很开心的。站在关前等候核验身份过关,罗彦还有心思听那些乡民的谈话。

“我说,这罗县令还真是神了。我等活了这么久,今年才知道这蝗虫喂鸡比用谷糠喂鸡更好。这几天,我家那十来只鸡都能看出来肥了好几圈不止。”

“那是,罗县令是什么人,那可是百年难遇一个的好官。知道这点事情,还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可惜罗县令才在蓝田呆了几个月就走了。算了,还是说说今天收获如何吧?”

“今天收获不错,我这里差不多捉了一篮子。还是这关口处蝗虫多啊,县中如今能够捉住大量成虫的也就这里了吧。”

“是啊。这地儿毗邻商县。那些懒汉一个个的都在求神仙,哪里想着捉蝗虫的事情。因此这里每天都有大量虫子飞过来。嘿,要我说啊,这商县的百姓也是倒霉,据说新上任的县令是个不管事的。虽然朝廷下发了文书要灭蝗,可是没有县中的扶持,大家都没有那个心情。”

“嘿嘿,他们有没有心情我不知道,但是他们懒是肯定的了。我们捉蝗虫这么多天,田里的庄稼明显好多了。这事儿难道他们不知道。我看啊,都是想着吃朝廷的赈济,真是烂透了。从县令到乡民,没有一个是务正业的。”

几个农夫的谈话引起了罗彦的注意,他们口中商县的情况让罗彦有些担心。

商州毕竟不是京畿,要受了灾,表面上说各地都要发放赈济,可是到时候因为地域的不同其实也有差别的。比如蓝田和商县。虽然一个是州治所,一个只是一般的县,可是一墙之隔的蓝田,就是赈济条件要比商县好很多。

就是在这样的差别之下,商县的县令居然对于朝廷的公文置若罔闻,对于灭蝗的事情阴奉阳违。这已经不是不务正业可以解释的通了。简直就是在渎职。

想到这里,罗彦决定在这商县中好好看一圈,看看这商县到底是怎么回事。

轮到查验他的通关文牒的时候,罗彦从怀中掏出官凭。那小校看过官凭上的名字,正要下拜的时候,却被罗彦悄悄给拦住了。这里人太多,要是身份被揭穿,恐怕今天是别想着出关了。

和阿全牵着马出关之后,小校旁边的士卒悄悄问他:“校尉,方才过去的那个人是谁,我怎么看着你都要向他行礼啊?”

“他便是在蓝田大名鼎鼎的罗县令。我家也是种地的,这罗县令打压乡间豪绅,对于我家也算是有恩。如今见了他,便想着行礼感谢一番。只是没想到被他给拦住了。”小校略带遗憾地说道。

“什么,方才过去的是罗县令?”那士卒可没有小校这样沉得住气,乍一听说,就喊出声来。顿时周围捉蝗虫的乡民便围了上去,七嘴八舌地问道:“你说什么,罗县令刚从这关中出去?哎呀,你怎么不早说,我还想着见他老人家一面呢。”抱怨的声音顿时此起彼伏。

进入商县地界,罗彦感觉就像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眼前虽然还是荒郊野岭,可是此时已经是五月接近下旬,大量的蝗虫催生出来,虽然没有铺天盖地,可是也时不时能够看到蝗虫在天空中飞舞着。再加上那“嗞嗞”的嘶鸣声,顿时有种让人头皮发麻的感觉。这还不是农田附近,蝗虫便已经有了这个密度。可想而知,再往里走会是什么情形。

阿全想说什么,可是一时间又找不到合适的词汇。只能骑在马上哼哼着,跟在罗彦后头。

官道进入乡间,蝗虫的嘶鸣声顿时小了不少。

可是别以为这就是一件好事情。

恰好相反,虽然不知道蝗虫的数量,可是,因为有了庄稼可以啃食,蝗虫们此时哪里有时间去嘶鸣。看到有些刚刚结穗的庄稼上边,爬着三五只蝗虫,罗彦便有种揪心的痛。啃食的不是青草,那是百姓们秋后赖以度日的粮食啊。还没有长成,便已经被这些蝗虫给啃光了。

一阵大风吹来,惊扰了蝗虫们的好事。突然间,世界就像是被电锯锯木头的声音给填满。田间顿时飞起一个又一个黑点,随后这些黑点汇集成一道洪流,顺着风吹的方向飞去。

望着那洪流远去,罗彦暗自惊心之下都有些庆幸,还好不是冲自己这边来的。不然到时候马受惊不说,人恐怕也会被袭扰。

再往前走。罗彦希望此时能够有些人出现,拿一些罗网讲大片的蝗虫一网打尽。可是,他失望了。马匹大概走了有一刻,一直走到一处村落旁边,还是不见有人出来收拾一下残局。心里想着方才过关的时候蓝田百姓的闲聊,罗彦这才相信,他听到的那些,都是事实。

马匹继续往前走,罗彦想了想,还是准备到村落中去问问。难道大家都要眼睁睁看着庄稼被蝗虫这样糟蹋干净,难道就没有一个人出来和这所谓的天灾抗争一下?

阿全默默跟在他身后,欲言又止。他是知道自家主人对于蝗灾这件事情上的态度和付出的。冒着得罪朝中重臣的风险,罗彦提出了灭蝗的论调,就在方才也已经验证了这些论调是可行的,是对百姓有利的。可是就这样的好办法,到了这里居然被弃若敝履,挨到谁的头上都不开心啊。

“郎君,要不咱们还是尽快回金州吧。这里的事情,还是回去以后向朝中发一份文书汇报一下好了。”如今阿全跟着罗彦也算是懂了些事情,因此他想出了这个能够让罗彦心情好一些的办法。

但是,他的想法被拒绝了。“不,我还是想看看,这商县到底是个什么情况。百姓不出来灭蝗也就罢了,怎么连地里的庄稼都不管了。这村里的人都到哪里去了?”声音有些低沉,但是也充分表现出罗彦的固执。他要知道事情的真想,即便是要写文书,也要把最真实的情况禀告上去。

炎炎的烈日下,几排错落的土坯房拥挤地矗立在那里。阳光下焦黄的泥土看起来就像是在冒烟一样,村中土路两旁虽然也有几棵大树,但是叶片没精打采地低垂着。最宽敞的一条路上,居然没有发现半个人影。不过,倒是从不远的地方传来了阵阵锣鼓和唢呐声。

难道是有喜事?罗彦心里想着,但是很快就推翻了这种揣测。

这可不是前世,成婚什么的都在白天举行。所谓成婚,便是在那黄昏之时将新人娶了回来,乘夕阳余晖宴请宾客。这才什么时候,连申时都不到,能有个毛的喜事。

满怀着好奇,罗彦循声走去。(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三章若我手持天子剑

眼前的一幕让罗彦心中充满了愤怒。原本以为百姓们不务农事是因为谁家娶亲,但是谁想到居然是搞这醮法。

眼前的,便正是那祈雨九龙醮。醮法不是道教独有,佛门也有不少的斋醮之法,在道教谓之科仪,在佛家谓之法事。祈雨九龙醮是佛道两门都有的醮法。在佛家来讲,当年佛主出生的时候,有九龙吐水。这祈雨法事,便是由此取名,意之龙为行云布雨之神,有九龙醮,必然可以风调雨顺。

锣鼓声和唢呐声,便是这法事上乡民为了表示诚心,特意搞出来的舞乐。

当日在蓝田见过的祭祀,在这里看来,也不过是小打小闹。这些乡民不仅用了少牢的礼仪,便是那僧众也请来了三个。

等罗彦走上近前的时候,方才的鼓乐声已经暂时歇下,这个时候轮到那三个僧侣表演的时间了。

这三人倒是相当专业,整齐划一的动作,加上嘴里不停念叨一些别人听不懂的语句,在围观者看来,确实是像那么一回事。罗彦本来心中就有气,见三僧这样的表现,也想看的更清楚听的更真切一些。因此让阿全牵好马匹,自己则是硬挤着到了距离僧侣最近的地方。

这僧侣念叨什么,别人听不清楚,可是身体经过强化的罗彦可没有什么压力。

这一听之下,罗彦原本的怒火瞬间就消失了。

“老天啊,让这个地方再干旱几天吧。你老人家要是下雨了,我们三个这日子就没法过了。”

“天爷爷啊,谢谢你让我们三兄弟有这么多机会捞钱。往后的日子里我每天都给你老人家烧香磕头。”

“我不知道我在说什么我真的不知道我在说什么。”

即便这三人嘴里是含糊不清,可是听到罗彦的耳朵中,却将所有的噪音和模糊音都去除掉,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上边这样的三句话。虽然这三人念叨的声音语调不时在变化,可是这内容绝对没有改变多少。也就是说,这三货翻来覆去就是这几句话。无非就是你念完了我的就念他的。

一时间没忍住,罗彦顿时就哈哈大笑起来。

这么严肃的气氛被破坏,乡民们顿时满眼怒火盯着罗彦。那眼神,一个个就像是要吃人一样。三个僧侣脸色也不好看,原本表演都快要结束了,突然间出来这么一个二愣子。被这么以破坏,方才的表演就白费了。接下来还需要重新表演一次。这可不是个简单的事情。这次数多了,很有可能会被人识破。

殊不知,他们这会儿就已经被罗彦给识破了。

乡民中有个颤巍巍的老人走出来,对着罗彦说道:“哪里来的粗野后生,你不知道做法事的时候不能大声喧哗么?这样破坏法事,就不怕佛祖怪罪么?再说了,你搅扰了本村的祈雨法事,要是让本村招来祸患,又该如何处置?”一连三个问句,让周围的人更加敌视罗彦。

看了看周围那些要吃人的目光,罗彦摇摇头,指着那三个僧侣说道:“敢问老人家,这做法事的要是三个假僧侣,不知道你们又会迎来多少祸患呢?”

那三个僧侣率先脸色大变,随即急声对那老人说道:“老施主你可不要听信这蛮汉胡说。他分明就是想无赖我等,以便自己脱身而去。要我说,此人定要捉住好生教训一番。他破坏了村里的法事,我等稍后向佛祖请罪,必不让灾祸降到村中来。”

三人想以祸患为要挟,让这老人下令将罗彦捉住好生教训他一番。

就在老人要张口的时候,罗彦喊一声“慢”,随后将方才听来的三句话大声说了出来。三人大惊失色,而村民则是一脸茫然。“既然你们不知道这是什么,那么接下来的就要仔细听好了。”吸口气,将方才三人念叨的语调回想一遍,随后就像是重演一样,将三人刚才的声音模仿的一点都不差。

罗彦总共也就停了半刻,但是模仿他们不过几句,便有人听出来了:“这不是中间那个人念叨的东西么?怎么这个后生也会?”听到这句话,罗彦将语速逐渐放缓,随后将字也吐的越发清楚。当人们听着熟悉的调子和那有些想打死人的话之后,瞬间怒火便燃向三个僧侣。

见到自己已经洗白,罗彦也不多模仿,对那三个人说道:“骗取钱财,嘿嘿,要是还有度牒在身,那简直就是佛门败类。还想无赖我,找死啊你。”也不管这些村民是什么情况,罗彦处理完了自己身上的麻烦,便走出人群,乘着村民还在处置那三个假僧人的时候,骑马走出村外。

方才那一幕阿全都看在眼中,此刻满是好奇地问道:“郎君,你是怎么听出来那三个人念叨的是什么?”

罗彦嘴角一扬:“猜的。”让身后的阿全一脸懵逼。

看完了商县乡村的情况,罗彦还想去看看这县衙到底是怎么回事。

即便是知县附郭,这该有的职权还是在手中的。无非就是被上边的人盯得紧一些,有些出格的事情不好做,还需要不时向上官问个安送点礼什么的。

如今商县已经成了这个样子,要是说与附郭有关,罗彦是压根不会相信的。这个理由只能骗骗不懂行情的人,罗彦怎么说也算是油条一根了,怎么可能被骗到。

骑马进城,正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