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文宗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贞观文宗系统-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路上,几人还是不停地猜测罗彦两人到底会被授什么官,所以气氛倒是相当热闹。路上的行人听见这一行人去吏部,也是投来善意的目光。

很快罗彦几个人就到了吏部。

总算是没有小看罗彦这二十来个进士科的人才,吏部这次居然派出吏部郎中祖孝孙来为众人授官。这个时候吏部郎中基本上就是吏部的二把手了,套用后世的官衔,那也算是中组部副部长,这个待遇显然让罗彦等人有些受宠若惊。

这位祖郎中可是个人才,其人是范阳律历算学世家的传人,精通雅乐,也是两朝为官的人物。由于这位家世不是很显著,而且官职也并不重要,所以也没有派系拉拢他,倒是让他一阵逍遥。此时此刻,只见他笑眯眯地勉励了几句,便拿出早已拟好的名册,按照顺序念了下来。

进士科甲等的好几位,被派出去当了上等县的县尉,基本上都有实权在手。差一点的也是匠作间录事这些。唯独罗彦,校书郎。

校书郎是干嘛的?校勘宫中所藏典籍诸事,说白了就是订正错别字的。

这个时候还没有贞观时期的弘文馆,所以校书郎属于秘书省,就是国家图书馆。这个职位倒是很清贵,但是很明显地,没有实权。估计是太子党觉得一个整天在秘书省呆着校对错别字的罗彦,对于秦王一系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但是,这恰恰符合罗彦的需求。

对于投靠秦王一系,罗彦并不觉得只要身处实权部门就好了。不见过几年争斗到最激烈的时候,房玄龄立马就被调离长安。只要身在长安,能够实时掌握朝堂的动态,其实就足够罗彦大展身手了。

校书郎这个职务,其实挺清闲,而且又不引人注意,所以安全系数特别高。

想到这里,罗彦笑了。

第十九章天然居里饯行宴

手里捧着小吏送过来的浅青官服和身份文牒,罗彦内心是各种吐槽。从九品虽然也是流内官,但也是最低级的流内官。这个官服,好歹也是代表着国家荣誉啊,怎么简单到如此地步,直接和道袍也没啥区别了吧。

不过也是罗彦想多了,他能想到的那种带着补子花里胡哨的官服,也是辫子王朝特有的,正所谓衣冠禽兽就是打这里来。要是罗彦知道这些事情,他绝对要为现在的官服点32个赞。土就土些,胜在没有各种令人遐想的空间,不是么。

不过接下来接到的通知让罗彦脸都绿了,这衣服是需要扎衣带的。以前罗彦作为平民百姓,衣带自然草草用根布条扎上就行了。但是如今居然要求自己去买那什么石做的衣带,简直了,发福利到底能不能发全套了。

这祖郎中说完各自去见主官正式就职的事情,就匆匆走了。

既然该办的事情都办完了,那么也该回去了。在长安的官员,吏部给了一旬的时间让各自安排居所,办理日常用需等私事。十天之后就要各自去拜见主官,然后走马上任。至于被安排到外地的官员,则允许在长安滞留半个月。

在场的人里边只有罗彦是被分配到了秘书省,所以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好跟别人套交情的,周晋的官职早已经定好了秦王府势力下的一个录事参军,所以两人就早早离开了吏部。毕竟,门口还有他们的同窗在等着。

出了吏部门口,陈琦几人一直盯着吏部往来的人,所以刚出门就看到了罗彦两人。很快几人走到一起,边回客栈边聊着罗彦两人的官职。

周晋的自不必多说,在场的士子基本上都知道他已经被天策府看中,所以做了录事参军,众人都替他高兴。反倒是罗彦的官职,让大家都大吃一惊。秘书省的校书郎,基本上如非有修史这类的功劳,不然官路蹉跎到不成样子。

看着众人一副惋惜的神情,罗彦反而笑了起来:“诸位仁兄这是怎么了,虽然秘书省官路蹉跎,但是也别忘了,秘书省毕竟是在宫中,比平常的九品官更加容易接触到国家大事。而且,见到皇上的机会也多,万一哪天小弟有幸得到陛下赏识,怕是也不是没有一飞冲天的机会。这大概就是福祸相依的道理吧。”

听到罗彦如此坦然地面对自己的官职,众人倒是心里面轻松了不少。想想罗彦说的,也挺有道理。于是都纷纷点头称是。

想想没有考中的几人明天就要回庐州,罗彦便提议为众人饯行。对于罗彦的提议,众人倒是拍手叫好。不过很快问题又来了,这到底是去哪里吃这顿饯行宴,倒是让几人陷入了争论。有说这家酒好的,也有说那家菜好的,还有直接说去教坊司喝酒看美人的。

罗彦和周晋相视一笑,随即就由罗彦张口说道:“昨日与周兄去天策府拜会于大人,倒是见识了一处吃饭的好去处,只是路有些远,不知道几位仁兄有没有兴趣。”

没错,罗彦口中说的就是天然居。昨天的菜不但给罗彦,就连周晋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虽然说仅仅是七个菜,而且有着于志宁的面子,所以才有机会吃到。但是说真的罗彦还是想再去吃一回,哪怕味道稍微差一点,罗彦也可以忍受。

看着众人欣然同意,罗彦也就当仁不让做了向导。一行人徒步走了好长一段时间,终于到了天然居楼下。

只见今日的天然居倒是有些奇怪,楼里边因为看不到所以不知是什么情况,但是这天然居门口竟然堵了一群人。罗彦等人费了好大一番力气,才从人群中间挤到了天然居门口。说来也是可笑,这天然居派了两个伙计,求爷爷告奶奶让围在门口的人都散去。天下往走了赶人的酒楼,怕是也就天然居这一家了。

罗彦在挤进来的时候也大致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其实罪魁祸首还就是他。

昨天罗彦写的对联,今天居然就被制成牌匾挂在了天然居门口的两根柱子上。说来这制匾师傅还真是位高人,罗彦的书法基本上诶原汁原味刻了上去,甚至几分神髓也没漏掉。因为知道这是自己的手笔,所以罗彦关注的反而是这位不知名的大师的技法。

但是其他几人就没有罗彦这么淡定了,能够把酒楼的名字写成这样一幅遗世**的对联,而且书法水平这么高,罗彦的几位同窗好奇心可是爆棚了。于是乎也忘了此行的目的,跟着旁边的陌生人讨论起这幅对联来。

看着劝人离开快要劝干口的伙计,罗彦笑了一下,便走上前去。这边正好有昨日为罗彦搬桌子铺纸的伙计在里边,见了罗彦到来,眼睛一亮,匆忙迎上前来:“罗相公到来,可是让小店蓬荜生辉了。”听着或者这般没有下限地奉承,罗彦又气又笑地说:“你这要是小店,我要是能让你这里蓬荜生辉,怕是明天我就要被于大人赶出京城去。”

伙计忙是讨饶:“小的错了,只是罗相公前来,小的实在是惊喜,却又找不出什么好词来打比方,是小的失言了。”

原谅了伙计的乱说,罗彦指着门外的人问道:“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还要赶他们走呢?”

“说来还是罗相公的那副字引来的,自打我家掌柜的赶制出来之后挂在门口,这围过来的人就越来越多。这会儿吃完饭的客人出不去,想吃饭的客人也进不来,所以小人就自作主张让大家散去。”伙计如是回答,想来这也是个出来挡事的。

不过这样下去终究不是个事,想着自己还要请几位同窗吃饭,罗彦就有了主意:“你也不要赶人家,分出几个伙计,在门口每一遍留出一个口子,左边的供人进来,右边的供人出去,这不就好了么。”罗彦之所以这么吩咐,一方面是为了方便自己几人能好好的吃顿饭,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自己的声望值增加的快一点。正好有这样的机会,人都是喜欢凑热闹的,这围的人越多,想过来看的人越多,滚雪球一般就把这事情传出去了。虽然这对联上自己没有题字,但是掌柜的恐怕不过几天就会放出风声。

而且,最重要的是,就算是人多了,最后还是闹不出事情。想必金吾卫很快就会过来驱散人群,虽然等金吾卫走了还是会有人过来看热闹,但是有了这样的震慑,也就没有什么隐患了。

给伙计出完主意以后,罗彦就说明来意。当知道罗彦是为了给同窗饯行之后,伙计当即就把天然居三楼预留的雅间拿出来供罗彦使用。见伙计这么上道,罗彦倒是很郑重地给他道了声谢。把同窗们都叫过来,跟着伙计上了三楼。

待座位安排妥当之后,由于众人都知道罗彦和周晋两人来过,所以就把点菜这项光荣的任务交给他们两人。罗彦和周晋也是毫不客气,在昨天吃过的几样菜的基础上,考虑到人数已经是昨天的好几倍,因此又点了不少菜品。但是最主要的,这次饯行的酒肯定是少不了,待周晋点完菜之后,罗彦摸摸自己的荷包,紧接着就对着上来伺候的伙计说道:“兰陵来的封坛酒上六坛。”

看着伙计面露难色,罗彦又说:“我知道这个数量会让你作难,你可以对管事的讲,庐州罗彦谢过了。”

听了罗彦的名字,伙计反而淡定了不少:”早知道是罗相公,小的怎会如此作难。六坛封坛酒,别人来了没有,但是罗相公来了,就是十坛,小的也给你送来。“显然,在这天然居里,罗彦也算是凶名赫赫了。这伙计连罗彦都没有见过,只是听了他的名字,就敢做这样的主。

这伙计倒是也没有吹牛,点了菜之后,毕竟要操作一番,所以很快酒倒是先上来了。

这伺候的伙计刚把酒坛开封,正要挨个为几人斟酒,罗彦就让他下去。叫起周晋,两人挨个给陈琦几人斟酒之后,罗彦端起碗:“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低声念完这首诗,罗彦怅然道:“小弟侥幸得中,自今之后便要客居长安。很快周兄也要走马上任,这偌大的长安城,便只有小弟一人了。期待明年,我等再聚之日,便是诸位仁兄平步青云之时。今日,我等不醉不归。”

罗彦一番先是陈郁后是昂扬的话,倒是让在场的诸人都一阵莫名地惆怅。待一碗酒过后,离别的忧伤更加感染了众人的心。于是乎,没有美味,也没有酒令,就这样几个人斟酒、举杯、饮尽,再斟酒,再举杯饮尽。

等待伙计上菜来的时候,几个人已经把十斤装的封坛酒喝完了一坛。看着这些人如此牛饮,伙计也是一阵咋舌,这些书生也太猛了,连下酒菜都没有,一坛酒就喝完了。

第二十章灞桥送别时的两颗炸弹

天然居的菜确实是一绝,这会儿上了菜,罗彦作为东主自然是招呼众人先吃点东西。果然,仅仅是吃了一口,这菜的味道就彻底征服了众人。

不过,今天虽然是饯行宴,但是吃菜总归不是主题。很快这一桌菜吃完,喝酒的序幕继续拉开。因为是即将离别,一怀愁绪之下,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理由让大家举杯。吃过东西之后,也没有空腹饮酒易醉的担心,刚开始还是一杯一杯小酌,到后来直接高呼杯子不过瘾,硬是让伙计拿来大碗。

对于这些把斯文扔到爪哇国的同窗,罗彦是彻底无奈了。什么人啊都,这放浪形骸的行径,和长安城里的游侠儿有什么分别。不过罗彦没发现,这首先高呼杯子不过瘾的,还是他自己。这低酒精度的封坛酒,喝起来不烧喉咙也不容易醉,所以对罗彦这样酒精杀场的人来说,确实是不够看。

六坛酒也只不过是让罗彦几人喝到申时,几个人也有了薰薰醉意,于是罗彦付过银子之后,顺便就请掌柜的帮忙叫了马车送几个人回去。

这次因为看到罗彦也仅仅是留了一分清醒,这掌柜的也就没有多纠缠,直接按照罗彦的吩咐去办。很快,罗彦就睡到了自己客栈的床上。

等酒醒之后,已经是深夜了,虽然这个时候肚子是有些饿了,但是酒楼已经打烊,去找吃的也是空想。无奈之下,罗彦只好饿着肚子继续睡觉。

想着同窗要回去的事情,罗彦第二日很早就起了床。想起一直以来默默资助他的义兄,罗彦这个时候反而有种也跟着他们回去的冲动。读书多年,这个时候终于有了结果,虽然仅仅是有了官身,但是也算是多年的辛苦有了回报。他特别想当面把这个消息告诉他的义兄。

只是现在罗彦也是刚刚入仕,还远远没有达到富贵还乡的程度。再等几年,义兄,我一定把你们都接过来。罗彦暗暗决定。

“叮,长期任务: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吃水不忘打井人,宿主能有今天的成就,与宿主义兄的资助是分不开的。请宿主务必在五年之内,让宿主一家人定居长安,福荫三代。奖励:宿主义兄夫妇二人长命百岁四世同堂。失败惩罚:宿主身败名裂,永无翻身之地。”

这是系统第一次开出这么严厉的惩罚,说真的,罗彦倒是有些不解了。

系统的终极任务完不成最多就是收回自己借助系统获取的一切,但是不包括自己凭借努力得来的东西。但是这次直接就是无条件的身败名裂,这个惩罚可以说除了抹杀就它了。

不过看了接下来系统给出的解释,罗彦算是理解了。

“正所谓身不正则名不顺,系统帮助宿主成为一代文宗,不是身死名灭的那种。一个人的品德有问题,只会被一代又一代的人遗弃,最后消失在历史的浪花里。德才具备,才是文宗的前提。”

罗彦似乎明白了,欣然接受了系统这突如其来的任务。

翻出一张纸,罗彦解释了自己不回庐州和暂时不能将他义兄一家接来长安的各种原因写明,同时将自己正月回庐州的打算也写进去,然后装进信封里封好。

自从隋朝无名氏的一句“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之后,正好长安城外灞桥边上杨柳依依,所以每每送别之时,都要在这灞桥之上一番话别。带上一壶好酒和几个酒杯,几人就这样坐着马车到了灞桥。

此时各地的士子陆续回乡,所以灞桥上也不是只有罗彦一行人。不过好在来此送别都是图了一番意境,因此也没什么人会去故意折一枝杨柳送人。更多的反倒是举杯相送依依话别。

等几人一番离愁别意诉说完之后,罗彦走到陈琦面前,拿出一个包裹,对着陈琦说道:“这里边是两封信和一些老大人们赠送的银子。信,一封是给州学的夫子,另一封给小弟的义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