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导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最牛导演-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非常普遍的、正常的现象。

最终,林飞鸿还是抵不过王蓉的“攻击”,答应住在王蓉那,只不过前提是,要付费,即林飞鸿是与王蓉合租,而不是寄她篱下。

当然,房租是先欠着,而且也相对便宜点。

王蓉住在三环附近,交通方便,她所住的小区就在公交站旁边,从家里出发到公交站点也不过五分钟的事,只是这里离王蓉上班的土酷网总部有些远,大概坐公交要半个小时左右,所以她经常提前一个小时就出发。

剧组散了,王蓉又得回到公司上班,等公司又有安排新的电影拍摄,她就又得跟着去,她就像婚纱摄影店里的补妆师,新郎新娘走到哪里,她就得跟到哪里。在土酷网,像王蓉这样的制片人很多,他们名气小,通常没有选择的余地,出差是家常便饭。

王蓉虽然也能从影片中获得抽成,但很少,而且,像她这样没有名气的制片人无法与大导演合作,无法参与拍摄著名导演、著名演员、著名编剧的影视作品,只能与像林飞鸿这样毫无知名度的导演合作。

不过,像王蓉这样低等次的制片人要获得与大明星、大导演、大编剧合作的机会并不是没有,而且也很多···只要稍微施展一下潜规则就可以轻易获得那些大牌人物的青睐,这娱乐行业的潜规则是非常普遍的一件事,就好像这个社会男女合租的事一样普遍。

王蓉身边很多人都运用了这娱乐行业的潜规则,她们与王蓉同一批进入土酷网,现在已经是土酷网首页经常出现的、大影院里经常出现的大牌影视作品的制片人,她们的名字家喻户晓,只是影视前的观众并不知道,这名气的背后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

以王蓉的资质,美丽,完全可以运用这潜规则,但王蓉没有。她不如此做法,并非她是死板的人,恰恰相反,她不是死板的人,她的思想很超前,也很开放,但她的思想对这种事并不开放,而是保持保守的态度···这一切只因为她不是随随便便的人。

也正因为王蓉保持的这种保守态度,令她工作五年了,还是在最底层做着最不起眼的制片人。

虽然王蓉从来没有对林飞鸿说过公司内部这种潜规则的事,但林飞鸿当然知道王蓉现在还在底层苦苦挣扎的原因,这娱乐行业的潜规则虽然没有公之于众,但只要涉及这个行业的人都知道这其中的一切缘由,只不过大家心照不宣罢了。

起初,林飞鸿还对王蓉有所看法,他认为,在娱乐行业上班的人,多半都是有故事的人,但在这五个月的了解接触,他在渐渐知道了内幕的同时,也对王蓉有所了解,知道她不是他所想象的那种人,尤其是当他看见王蓉简单的家具,简陋的房屋及每rì要坐公交车上班后,他的想法彻底改变了。

林飞鸿走进王蓉的家才知道为什么王蓉这五个月来都没有开车去过基地,像其他的制片人,不是开奔驰去基地就是开宝马,还有甚者,开宾利,法拉利等等。林飞鸿忽然感觉,王蓉很不容易,真的不容易,她虽是B市本土人,但现在还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工作五年多还是在基层挣扎,还不如那些外来者,那些外来者现在至少在B市已经有房有车,还有家庭,可王蓉什么都没有,孤苦伶仃不说,而且还自己租房···她的生活过得并不好。

她把五年的青chūn都献给了土酷网,但土酷网没有给予她相应的回报。

看着这些,林飞鸿于心不忍,他感觉他与王蓉有种同病相怜之感,他问王蓉:“你的青chūn都献给了土酷网,却什么也没得到,值得吗?”

王蓉淡淡一笑,“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生活就是如此。”

林飞鸿再度讶然。

第27回希望成失望

生活,不知让多少人感到很无奈,让多少人失去了原有的青chūn年华,让多少人放弃了最初的梦想···可是自己呢,生活压力不是也让自己压得有些窒息么?

王蓉似乎没有林飞鸿这么忧愁伤感,或者说,她将这份伤感深藏心底。她显得很开心,她在为林飞鸿整理房间,很认真的整理,就连她自己的房间也没有那么认真的整理过。

林飞鸿看着这一切,看着王蓉的背影在他面前飘来荡去,他忽然有种感觉···一种冲动的感觉,这种冲动不是人类最原始的那种冲动,这是一种想要呵护、保护她的那种冲动。

这种冲动虽不是魔鬼,但林飞鸿还是没有将这种冲动实施起来,因为他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他只好将它深埋心底。

当林飞鸿体内的热血冲动降下来后,王蓉也刚好整理好房间。

房间很美,很整齐,整个空间透露出淡淡的惬意。睡在这么舒适惬意的房间里,很舒心,舒心到林飞鸿都忘了自己是留宿在王蓉家里,以至于在最初的四天时间里,林飞鸿过得非常舒畅,都忘了S市聚焦影像节已接近尾声,就剩下最后一天,直到那天他打开电脑看见了《平淡一生》和《果然是你》两个剧本的电子稿,才记起还有参赛这一事。

“最后一天了。”林飞鸿坐在电脑前发呆。

看来,真的又是无望而归,又是徒劳一场。

对于这两部微电影,林飞鸿是不会抱以多大的希望,他现在担心的不是这两部微电影能不能获奖,他担心的是后面的路该怎么走。

从《人在囧途》发布到现在已经两个多月,除了第一个月的赞数和订阅会相对好点外,过年那一个月的订阅量和赞数却是往下降,总土酷币还没有第一个月的一半。近来林飞鸿发现,订阅《人在囧途》的用户少了许多,有时候一天一个,有时候一个都没有,最多的也就三个,从来没有超过四个、五个或更多的,至于赞数,基本显示的是零,而排名却也是往下降···这也就是说,《人在囧途》的人气基本已经定型,或者可以说已经没有什么人气可言,或者更确切的说,《人在囧途》已经扑街,而且还是扑得很惨的那种,通常,这种局面无法再挽回,要力挽狂澜已不可能。

林飞鸿实在没有想到《人在囧途》竟会是这样的反响,这样的成绩,在前世,这部电影的成本也就八百多万,但上映后前三周票房就直接飙到近四千万···林飞鸿忽然感觉太对不起这部电影了,在前世那么辉煌的电影在他手里竟是落得如此下场,如果前世那些演员、导演知道这件事的话,他们又会多么伤心?

林飞鸿长叹一声,他在问自己:难道自己就这样完了?难道《人在囧途》命绝于此了?

他不知道怎么回答,或者说,他不愿回答,不想回答,因为他不想就这么完了,梦想刚刚开始,事业刚刚起步,又怎能气馁?又怎能认命?

林飞鸿不认命,因为他知道一个人不可能随随便便就能成功。一个人的成功,一,与运气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你进入某个行业越早,你可能就有更多机会创造出新事物,反之越晚,很多你本来也可以想到的事早已被别人开创出来,当你再想创新、再想创造新事物时,你就会发现很难,很多事都已不再新鲜,这种先后顺序的优越xìng不管是在什么行业都是一样的道理,不论是影视行业,还是小说行业,尤其是小说行业,如果你的书别人从未写过,那你的书不红都难,还有可能会一直红下去,而且同时,你还被冠以开山鼻祖的身份。

运气重要,但成功最重要的还是坚持、奋斗,唯有历经磨练、屡战屡败过且能坚持下来的人最终才会走向成功。

影视行业不像小说行业,它的创新元素不大,从来没有说一部小说还有多少系列,但影视作品就不一样,一部电影或电视剧拍出一部后,成绩如果很好,商家就会翻拍,用不同演员、不同地点翻拍出一部剧情相似的影视作品。像电影,还可以拍好几个系列,就好像林飞鸿前世的那些电影《速度与激情》、《笔仙》、《四大名捕》等等;就连一些电视剧也会拍出很多系列,如前世的《吸血鬼rì子》、《仙剑奇侠传》。何况,这个全新世界的电影发展得已经够快,很多流派、先锋都被开创出来,要想再创新并非你能想象得到就可以,而是要用高科技技术,就像3D流,3D已经出来了,要创新就是开创出4D、5D或者更多,但目前的技术还是没有一个国家有达到这种新流派的程度。

所以,林飞鸿要成功,不能靠运气,他已经来得晚,运气已经不可靠,他想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坚持。

好在林飞鸿没有什么其他优点,就是有一个比牛还掘的倔脾气,这种倔脾气令得林飞鸿从来不服输,从来不肯轻易低头。

“一定要成功。”他紧紧的握紧拳头。

“又在想什么呢?”在林飞鸿正为自己打气时,王蓉走了进来。

“明天就是比赛的最后一天了。”林飞鸿道。

“结果不重要,重在参与。”王蓉这般安慰林飞鸿。

“如果这次又失败,未来的路就更加渺茫,更加艰难。”林飞鸿摇摇头,尔后看着王蓉,“不过不管结果怎么样,我都要继续走下去,我一定要成功。”

王蓉点点头,“我发现你并不像你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柔弱,反倒有种超越你实际年龄应该有的那种坚强与成熟。”

林飞鸿笑了笑,默然。

“你真的只有十八岁吗?”王蓉问林飞鸿。

“确切的说,现在过完年了应该是十九岁。”林飞鸿笑道。

“可能你是因为生活的磨练才有这种同龄人所没有的坚韧与成熟吧。”王蓉认真分析道。

“那在你看来,我是不是既年轻帅气又成熟稳重的绝世好男人呢?”林飞鸿眨眨眼。

“好男人?目前还未看出来。”王蓉撅撅嘴,脸上一副轻蔑的样子。

“以后你就知道了。”

“······”

(ps:新的一周,继续求收藏、推荐、会员点击,希望大家支持下这周能冲进前十,一起努力再往前冲吧。)

第28回绝望

与王蓉开玩笑的乐趣,远没有林飞鸿刚刚接到的电话那般兴奋···因为他接到通知:他的微电影《平淡一生》获奖了,三等奖!举办方那边让他明rì到S市领奖。

虽然《果然是你》没有获奖,但这个消息还是很出乎林飞鸿与王蓉两人的意料之外,他们原以为,他们所拍的微电影是无望获奖了。

两人都很高兴,未来又充满了希望,怎能不喜?

翌rì一早,林飞鸿便飞往S市,按照网上查找的地址,找到了S市聚焦影像节创办地。

当林飞鸿抵达现场时,这里已经人山人海,许多记者或拿着照相机或扛着录像机围绕在中间领奖台周围,等待领奖者上台领奖时狂拍。

在领奖台旁边不远处,有一处帐篷,里面坐着数十人,各式各样的人都有,有的人打扮得很有个xìng,和导演的身份非常相配,有的人学生样打扮,有的则普通着装,有的是孑然一身而来,有的是一家子包括小孩子都带来,有的是与女友相拥而来···

林飞鸿走进去时,每个人都在看着他,其实林飞鸿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根本没有什么引人注目之处,按理,他是不会成为众人的焦点的,他现在之所以被众人盯着,只是因为他空着手···真的是孤身一人而来。

其他人的手上或多或少都带着照相机或者摄影机。

林飞鸿不介意这些人的目光,在众人鄙视的目光中,他很淡定的找了一个空位坐了下来,目中投向领奖台,旁边的一切似乎与他无关。

林飞鸿当然知道这些人为什么要带设备,无非就是想炫耀炫耀自己有多么先进多么好的设备,互相比拼,为了满足一时的虚荣心而已。

林飞鸿的举措令得其他人在注视了良久后,便也纷纷忙自己的事。

很快,颁奖仪式就已开始,刚才那些以异样的眼光看林飞鸿的人也纷纷放下手中的摄影设备,上了台。

林飞鸿是最后一个上台的,十个人排成一排,台下的记者狂拍。

奖品是一张银行卡,卡上有对应的奖金。在颁奖者发放奖品时,记者就会问这个领奖者一些问题,如获奖感言、拍这部微电影的意图所在等等。

林飞鸿的《平淡一生》是三等奖,所以在后面七名说完领奖感言时就轮到了林飞鸿。

“请问你当时参赛时有没有想过自己的作品会得奖?”记者问。

“没有,就在昨天,我还以为我的作品就要石沉大海的时候,却接到电话通知说我的作品获奖了,而且是三等奖,这真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林飞鸿道。

“请问你的下一部作品会是什么题材?”另一个记者问。

“不知道,在拍下一部之前,我也要等我的处女作《人在囧途》上映后再说。”

“你还有其他作品?请问是什么题材的微电影?”又有一个记者问。

“不是微电影,是时长有一百五十分钟的电影,现在正在土酷网上销售,大家上土酷网就可以搜索到。”林飞鸿道。

记者没有再问,说了一句恭贺的话就转向二等奖领奖者。

领完奖后的林飞鸿显得相当的高兴,他来领奖本不是真正为了领奖而来,而是为宣传《人在囧途》而来···他的目的达到了。

林飞鸿相信,通过这次的媒体宣传,《人在囧途》的成绩必定会有所好转,他相信媒体的力量远比其他广告的力量强得多,毕竟,媒体是面向大众化、传播效率最高的一种传播方式。

当天下午回到B市后,林飞鸿睡了一觉,到了晚上十一点多钟的时候,才带着兴奋与激动的心情点开了《人在囧途》的页面。

顿时,林飞鸿傻眼了。

确切的说,绝望了。他发现,订阅、赞数、收藏、潜力指数等数据依然与前一阵子的没什么两样,而《人在囧途》的排名还更加落后了,前半个月还在一百名左右徘徊,现在却是降到一百二十名左右···按这样下去,《人在囧途》估计就会被顶出新人新投资者新作品榜单,饶是如此,要挽救《人在囧途》的局面可就难于登泰山了。

怎么成绩没有什么改变?按理,媒体的效应应该很快的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林飞鸿非常纳闷。

会不会是早上的新闻还没发布?

林飞鸿这般猜测,他也希望是如此,带着心中的疑虑,林飞鸿上网输入关键字“S市聚焦影像节”搜索了一番。

在弹出的页面上有很多这方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