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个飞机去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开个飞机去明朝-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对对对,王龙,伢仔就叫王龙。”王老汉呵呵而笑。后面的五郎站起来,道:“王爷也帮我起个名字,五郎五郎的不好听。”

“啥,五郎不好听,我打断你的狗腿。”王老汉话间就抄起一个凳子。

朱常渊阻止住道:“算了,那就再起一个吧,五郎可有什么志向?”

五郎被老王赶到一个院的角落,听到朱常渊询问,陡然间眼中现出凶光,任由老爹捶打两下,道:“我要杀鞑子,鞑子杀了我娘。”

王老汉停住手,愕然在场。

朱常渊沉吟道:“那好,就叫破虏吧,王破虏你看如何?”

“不好听。”五郎垂头丧气的道,这名字听起来还不如自己的三个侄子有气势。

朱常渊耐着性子又为他解释了半天,才把这名字的意思清楚,五郎听后,高兴的接受了。从此,世界上多了一个叫做王破虏的人。

吃完饭,朱常渊命大郎将两头耕牛喂饱牵到旱田旁边,让二郎三郎和破虏将房间内的犁子拿到田头,道:“老王,你看看这个犁子行不行?”

不用朱常渊,老王在看到那犁子的一瞬间就已经跑了过去。

“好,好,好。这犁子,省劲。。啧啧。。”在老王的啧啧声中,大郎和二郎分别扛起一个犁子给牛套上,开始赶牛犁地。

“叮。。。”就在犁子入土的一瞬间,朱常渊脑海中响起了久违的声音。

“宿主改变平行世界生产方式,获得贡献度两万,获得大郎崇拜度,增加贡献度一千。”

“获得二郎崇拜度,增加贡献度一千。”

。。。

声音过后,系统中的贡献度又增加了两万五千。

这么多。

朱常渊打破脑袋也想不出来,为什么仅仅是更换了一个犁子而已,就改变了这个世界,就获得了这么多的贡献度。

不过,想不清楚的事情他不去想,此时此刻正一个人狂喜的算着回到过去的时间。

加上之前的贡献度,现在的总值是681,两万六千八百啊,算成时间的话足足有五十多分钟。

“驾。。。”

还没有等朱常渊兴奋完,一声呵斥从山谷的另一边传来。朱常渊微微一愣,这个山沟沟里一般情况下不会来什么人,今天怎么有人来了,听起来好像还是个官兵?

马蹄声出来,不用猜了,一人二马从山谷中转了弯,来到朱常渊的面前。

第4章王府寿宴

“朱三?”

朱常渊还没有话,阿九就已经挡在了他的面前,来人他们都认识,是渤海王王府的一个下人,现在恐怕是王府的管家了。

朱三,以前跟着朱常渊的叔叔。现在主子水涨船高的做了王爷,他的地位自然而然的要跟着提升了。

“吁。。。”朱三下马,脸上洋溢着笑容,看向朱常渊,不失礼貌的行了个礼道:“六公子好。”又看了看正在耕地的几个下人,脸上竟然闪现过一丝嘲讽,不过很快被他隐藏了起来。

还好,朱三没有注意到耕地的铁犁子。

“你好。”朱常渊不敢怠慢,虽然自己是王府的公子,对方只是一个下人,但是起来,人家比自己混的要好一百倍都不止。别的不,就面前的这二百亩地,估计朱三这个下人都看不上。

“六公子,今日正好是王爷的四十岁寿诞。都是王府出去的,王爷想念你的很,要我过来接您过去。”

朱三指了指自己骑来的两匹马:“知道您没有脚程,都给您准备好了。走吧,今天宁远参将金将军也会到。场面热闹着呢!”

朱常渊了头,对王家的人吩咐了几句,特别叮嘱种地的时候要用自己带过来的那些麦种子,便骑马跟着朱三而去。

渤海王府,本来并不在辽东,而是在遥远的湘潭地区,由于某些原因,后来渤海王一家被迁徙到此处戍边,在此生根已经三代,也算是半个辽人。至于朱常渊的叔叔朱翊钒这一辈,已经在辽地建立了广阔的根基,有田地无数,家兵五百有余。

朱翊钒的渤海王府并非在宁远城,而是在宁远后方的高台堡,属于宁锦防线的后方,基本上来战事不算太多,只有到了鞑子全面进攻的时候才偶尔会打到这里。

高台堡的地理位置,算是一个镇,非常时刻,一个王府坐落在镇上,在大明朝来渤海王府是头一号。但是,这是皇帝的谕旨,体现皇家和将士同守国门的决心,渤海王就算是有一万个不愿意,也没有任何办法。

高台堡离朱常渊所在的山头并不是太过遥远,骑马也就两个时辰的距离,这也是朱三一大早就能赶到请他的原因。

渤海王府,在整个高台堡的中间,外面一圈是明军修筑的防御工事,看起来异常牢固。不过,朱常渊可不是这么认为,通过这几日的了解和那个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的原主人的记忆,他了解到,现在已经是大明崇祯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67年的春天。

此时,距离明朝灭亡只剩下了整整七年的时间。

七年之后,李自成便会踏破北京城,崇祯皇帝便会吊死。

但是,朱常渊却不怎么担心,因为不管怎么,对于一个老百姓来,七年还是一段很长的时间,这一段时间中,他可以做很多事,有了这个神乎其技的金手指,就算是在这乱世中发展出一股自己的势力,也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进入王府的高门,虽然仍旧是春寒料峭的时节,但也明显的感受到了一股热烈的气息。

吹弹不停的乐器,和院子中满满的酒席桌,虽然还没有开席,但已经能够闻到酒香和肉味了。

“六公子朱常渊到,恭祝王爷千岁千秋鼎盛。。。”刚刚进入内院,就听到一个唱诺的厮在门旁高喊,差吓得朱常渊一跳。

面前一个红色的桌子,桌子上放置这一张红纸,笔墨纸砚俱在。有一个老学究坐在桌子后面,抬眼看了一眼朱常渊,问道:“六公子可献礼?”

朱常渊早就准备好了,随手拿出一块看上去还算高端的玉佩,丢给那老者道:“就这个,我父亲在的时候给的,送与王爷做寿礼,祝王爷千岁。”

老学究接过玉佩看了两眼,大声道:“渤海王府六公子,送和田玉佩一块,并祝王爷千岁。”

老学究这么一喊,却引来了几声爽朗的笑声,只见一个年纪轻轻比朱常渊还要上一二岁的男子从内门中出来,道:“原来是六哥到了,怎么这么寒酸,带个什么劳什子玉佩。”

男子话间走上去,伸手抓过老学究手中的玉佩,道:“你先别入账,六哥的礼物我准备好了,替他付了,这东西是伯父送与他的,留给他。”又从自己的胸前摸索出一个碧绿的翡翠扳指递过去,“这是前朝的时候缅甸国王进贡的扳指,皇帝赏与爷爷的,今日给了二伯,也算是归了王府了。”

“七弟,你这是干嘛?”朱常渊有些不悦,但是心中微微感动。

这个七弟叫做朱常宁,是三叔家的次子,从便和朱常渊要好,当年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时候,他还帮着出头,不过王府中各种关系错综复杂,俨然一个朝廷,就算朱常宁再怎么帮衬,也终究是一个孩子,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别管了,你跟我来。”朱常宁拉着朱常渊的手走进最里面的一个院,呵呵一笑,指了指满院子的人道:“看到了吗?都来齐了,就差你自己了。”

朱常渊顿时整了整衣襟,走到自己二叔也就是现在的渤海王面前,恭恭敬敬的跪在地上磕了几个头,道:“侄儿恭祝王叔千岁。”

“呵呵呵呵。好,起来,赶快起来。”渤海王亲自起身将朱常渊扶起来,道:“好孩子,你受委屈了。不过,现在国难家仇当前,千万莫要心存怒意。他日全辽收复,王叔定然给你一份大大的家业。”

渤海王四十岁,是个大胖子,面白无须,看上去精气不足,有些病恹恹的样子,精神也不是很好,一看就知道是过度沉迷酒色而致。

“侄儿先行谢过王叔。”

“好,你去那边坐着,一会有贵客要来了。”

朱常渊了头,看朱常宁身边还有一个座位,走过去坐下,不料旁边的一个玉带锦衣少年皱了皱眉头,拉起凳子往后撤了好大一段距离。

“常渝哥,你干嘛?”朱常宁脸色有些不悦。

朱常渝是渤海王朱翊钒的儿子,不过不是长子,只是个三子,平时为人倨傲,在王府中就很不得人心。但是,朱常渝却能得到一个人的宠爱,那就是渤海王。

当然了,这也是他倨傲的资本。

朱翊钒有四个儿子,长子早夭,次子朱常淋、三子朱常渝,四子也是早夭,排名老五的是朱常宁的亲哥哥朱常汀,老六是朱常渊本人,老七朱常宁。

一辈中,只有这七人。除去早夭的两个,朱常淋和朱常汀又在军中效力,家里只剩下朱常渝和朱常宁二人,朱常渊自然是老早就被赶出了家门。

之所以老早被赶出家门,是因为渤海王看他不顺眼,朱常渊的父亲是曾经的王府世子,后来不明不白的死了。

“呵呵。”朱常渝摇了摇头:“我不和乡巴佬坐一起。”伸手拉起身边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女,道:“表妹,我们坐在对面。”

少女长得明眸皓齿,脸上红扑扑的很可爱,肌肤细腻,洁白如雪,年纪便已经是个美人胚子了。

不过,让朱常渊感到失望的是,这女子脸上的倨傲之色甚至比朱常渝更重,撅着嘴看向他,微微仰起脸道:“好吧,我不喜欢乡巴佬,连个寿礼都要别人代出。”

朱常渊自嘲的摇了摇头,深深的舒了一口气,没有和他们一番见识。唉,是没有底气和人家一番见识,打架么,不成,打脸么,没有资本。

剩下的,只有打酱油了。呵呵。

“砰砰砰。。。”外面突然响了几声枪炮声,随即,一声爽朗的哈哈大笑之声传来:“王爷啊,老金我来叨扰了吼。”

“哈哈哈哈。”老金还没有露头,渤海王却早早的站了起来,走到院门前亲自将一个身穿甲衣的将领请到内院。

此人一到,院内坐着的所有有威望的人士全部起身和他打招呼。

“金将军。”渤海王笑眯眯的指着金将军,“宁远城的参将,同时也是吴总督的手下爱将。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听金将军马上就要高升总兵了。”

金将军有些不好意思,将自己身上最外面的一成盔甲脱下来坐在椅子上,自有一队兵士将盔甲拿在手中。

“王爷客气了,哈哈哈哈,金某人也不矫情了,副总兵的事情基本上已经定了。不过官职无大,上战场只为杀敌报国,保一方平安。”到这里,语气有些沉重:“金某人惭愧啊,沙场征战多年,国没保住、地没守住,官却是越来越大了,每念及此,后背冷汗涔涔。辜负圣恩啊。”

朱常渊听了这金将军的话,心中暗自佩服,又想来想去想不到明末有哪个姓金的名将,便问朱常宁道:“这家伙什么来头?”

朱常宁刚刚口中不知道偷吃了什么东西,低头凑在朱常渊的耳朵边道:“宁远参将金国凤,是个猛将,以前跟着袁督师,后来跟着祖大寿,再后来给孙督师打下手,到现在变成吴啊衡的参将,听马上要升副总兵了。”

“金国凤?”朱常渊摇了摇头,从来没有听过这个人。

第5章鞑子来了

不过,朱常渊虽然没有听过金国凤,可是对于袁督师、祖大寿和孙承宗却是印象极深。袁督师不就是那个冤死的袁崇焕吗?祖大寿是一员猛将,最后无奈投降了清朝,至于孙承宗,则是一个比袁崇焕还要牛叉的人物,这个人是关宁防线的总设计师。

场面上,朱翊钒做了个请的姿势,将金国凤拉到自己身边坐下,看了看他随身带带来的一百多名军士,道:“金总兵这部下,个个威武不凡。”

金国凤坐下了,脸上有些尴尬的道:“要和步兵一对一的战斗是没的,可是如果碰到了鞑子的骑兵,就不行了。”

有下人专门招呼这些兵士,去外面的院子坐下吃酒。

金总兵过来,并没有出示什么贺礼,只带了一百多名亲兵,喝了一杯酒,道:“王爷千岁,吴总督军务在身,实在不便前来,命了在下给王爷赔罪。在下替总督大人自罚三杯。”

金国凤完,又拿起杯子喝了两杯。

渤海王朱翊钒大声叫好,又道:“吴总督客气了,国事为重。我陪将军一杯。”一饮而尽,摸了一下下巴,不无忧虑的道:“现在各地总督都不好过,吴总督这边的压力尤大。”

叹了一口气,金国凤也道:“是啊,川陕之地,河南地之地,贼兵不死,剿之不灭,皇上的日子也不好过。为将者不能替君分忧,真是莫大的罪过。”又哈哈大笑:“算了,今日王爷寿诞,不提这些不高兴的事,人生在世,快意恩仇,唯将残躯报国,但求马革裹尸而已。其余,则尽欢尽兴。我敬王爷一杯。”

酒桌上面的气氛渐渐热烈起来,虽然朱常渝看不起朱常渊,但是常宁倒是不断的劝酒,一来二去之下,朱常渊也喝的微微有些醉醺醺的。

不过,虽然有些头晕,但是意识尚且清醒,忽然听到门外一阵嘈杂声,还没有明白过来怎么回事,突见金国凤从座位上蹭的一下起来,道:“不好,有鞑子骑兵。”

旋即,不到十个呼吸的时间,就听见蹬蹬的马蹄之声传来。

门外正在喝酒的亲兵此时已经丢掉了酒具,同时冲进来护在金国凤的左右。

“鞑子来了。。。”

一名王府的下人跑进院子,正在吃酒的不少人都惊慌失措,不知道如何是好,朱常渊也是胆战心惊。

本来还可以借助系统返回现代躲过一劫,可惜的是,凌晨的时候刚刚用过一次,现在不满一天无法重复使用系统。

“真是倒霉。”朱常渊从座位上站起来,抓起桌子上的牛肉塞了几大口,又不顾朱常渝和那表妹不屑的神色,将剩余的牛肉一股脑打包在自己的怀里。

乱世之中,最珍贵的就是食物,哪怕现在衣食无忧,一旦遇到兵事,谁能料想到下一刻的事情。

“六哥你。。。”朱常宁也是不解。

朱常渊一把拉住常宁的胳膊,拖到金国凤所在军地的后面,道:“鞑子骑兵到了,不知道有多少人,我们跟着他走。”

“好。”常宁了头。

朱常渊之所以跟着金国凤走,是有道理的,一则金国凤身边有百十名亲兵,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军队都能够抵挡一阵子,二则他了解历史,知道这些鞑子过来无非是掠夺一些辎重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