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为战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13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认为在补给线如此漫长的情况之下,敌军在河北战场投入的坦克数量,绝对不可能太多。因为敌军进入河北之后,所有的油料和弹药等物资,都要从北满转运。这个消耗量,是敌军不可能负担的起的。

所以大本营一直认为敌军在河北战场,会投入坦克作战。毕竟冀中大平原,是坦克作战的天然最好的战场,但投入的数量绝对不会太多。因为热河与察哈尔的地形,会大大的限制敌军后勤补给线的承受力。

结果没有想到,人家居然能集中上万辆卡车。不仅保证了在无铁路依托的情况之下,前线的物资补给,还大大的增加了自己部队的机动能力。说实在的当抗联的穿插部队,出现在冀中平原的时候,内山英太郎也吓了一大跳。

自己的对手,清一色的都是利用卡车机动。不仅保证了部队的机动力,也保证了部队不被长途行军而过大的消耗体力。敌军清一色的美制大载重量卡车,让内山英太郎在郁闷之余,不禁感叹敌军今非昔比了。

在一个战场上投入上万辆卡车,帝国即便是在当初只是面对国民政府一个对手的时候,也没有这个能力做到。甚至整个中国派遣军,也很难凑出来这么多的卡车。没有这么多的卡车,敌军根本就无法保证在冀中战场如此大的投入。不说别的,单单这么多的坦克所需油料,就将敌军的后勤给压垮了。

的确大本营也想尽一切办法,给华北方面军调集了大批的坦克。甚至可以说,将整个帝国陆军的大部分装甲实力都调给了华北方面军。但是双方的坦克性能差距实在太大了,战术运用也远不如人家熟练。

人家的坦克集群,是为了发起进攻准备的。而华北方面军的装甲部队,却是为了防御以及反击准备的。这一点在战术上,就可以说是落了下风。再加上双方对坦克战术运用上的差距,才造成了日军自己的坦克部队根本就没有能发挥出,大本营期待他们发挥的作用。

一系列的判断失误,造成了整个全局的被动,进而快速的糜烂。大本营的后续决策,又是出现了连续的失误。增援的速度拖拖拉拉,明知道海运现在已经不安全,还不一次性增援足够的兵力。

手中只有一个师团的援军,内山英太郎简直可以说一筹莫展。这么一个师团,想要恢复冀鲁豫边区治安,保证冀中战场身后安全都不太可能,那还有能力救援冀中战场。华北共产军的那个该死的冀鲁豫军区,简直就是坑人无比。

大部队通过时除了打几下闷棍,根本不进行大规模的拦截。可等你大部队一通过,除非身后留下大量的兵力保证身后安全,否则他们就好像从地底下钻出来一样。将整个后方,搅和的一个稀巴烂。物资补给上不去,伤病员撤不下来。

前线各个师团只能依靠自身携带的弹药,以及有限的空中补给。至于粮食,也只能就征发。眼下的六十四师团,几乎从师团长到下边的士兵,每天只能吃上一顿饭。二十二师团更糟糕,有的中队甚至三天都无法得到任何的补充。

整个河北战场帝国陆军,现在是顾此失彼。顾得了前边,就管不了后方。而如果在后方投入太多的兵力,那么前线本就不够的兵力,会更加的不足。前线的战局打的糟糕,后面的情况一样不容乐观。这种战局在维持下去,不用打自己就把自己饿垮了。

第1945章日落冀中(四)

面对援军数量不足,战局日益窘迫的局面。前线还在坚持作战的六十四师团和二十二师团,从枪炮到人几乎都在饿着肚子。尤其是六十四师团处境已经是异常的危险,如果再无法摆脱周边敌军的撕咬,将会全军覆没的情况之下。

内山英太郎除了不断的下达撤退命令之外,几乎是一筹莫展。但眼下的他真的不知道,按照眼下这个态势发展。等到大本营最新答应的援军抵达之后,整个冀中战场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

不,应该说在敌军庞大的坦克攻击之下,眼下参战的几个师团还能撤回来多少兵力?已经是黔驴技穷的内山英太郎中将,看着面前的地图几条南下速度越来越快的蓝色箭头,心中不由得产生了一股子浓浓的悲哀。

在冀中这样的平原地带,在无任何永备工事依托。自己有限的装甲力量,早早的便出局,只能依靠步兵作战,在兵力和火力都不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之下。与敌军的坦克集群打一场会战,这样的结局也许早就注定了。

面对着六十四师团几乎是一个小时一封的求援电报,此刻手中已经连一个大队兵力都凑不出来的内山英太郎,唯一能做的就是拼命下令六十四师团,不惜一切代价向南突围。命令二十二师团,放弃原有所有的作战计划,立即撤回冀鲁交界地带。

同时命令滹沱河南岸的六十四师团留下的一部工兵,不惜一切代价要想方设法,在滹沱河上架设一道浮桥,打通六十四师团的退路。命令增援的一个师团,全力向指定地点进发,赶到献县阻击敌军已经渡河部队,掩护工兵架桥。至于其他的方面,至少在大本营答应的新援军抵达之前,实在是已经无任何的办法。

但他的对手,明显不可能会留给他太多的时间。以杨震的风格,这个战机如果把握不住,他也就不是杨震了。重庆方面既然主动为自己分担了部分日军援军的压力,那么自己还在等着什么?

杨震给杜开山下达了死命令,最迟不过四十八小时之内,必须完成对六十四师团残部的围歼。在沧州战场,要在十二个小时之内完成对二十二师团的合围。除沧州战场之外,在中线战场所有参战部队,在一月五日之前必须渡过滹沱河,将整个战线向南推进到冀鲁交界地区。

命令西线的陈翰章指挥的西集群,在得到增援之后停止原来修整的计划,以主力钳制正太铁路。同时以一部兵力南下,尽快的配合冀鲁豫军区部队,控制邢台至石门的平汉线,彻底的切断日军下一步增援冀中战场的通道。

而在天津外围战场,杨震也一改之前以围困为主。命令参战部队。利用渤海湾已经完全封冻,日军大型舰艇已经陆续撤往青岛,剩余的进驻天津的小型舰艇火炮口径小,威力也小,对攻城部队威胁不大的有利局面。

集中所有的兵力发起天津战役,在航空兵的掩护之下,彻底的夺取天津并钳制塘沽港。彻底的剪除,日军在整个平津一线眼下最后的一个据点,取天津这个华北最大的工商业城市,锁住日军重新窥视华北的出海口。

在冀东的一个纵队外加冀东军分区主力四个团,集中兵力向唐山、秦皇岛一线发起攻击。牵制关东军在冀东兵力,无法增援天津战场并截断北宁铁路。包抄并保障天津战场的侧翼,瓦解在冀东的日伪军。

这次杨震一改之前不愿意打天津的部署,最终命令发起天津攻坚战。并非是他愿意在这个时候分散精力和兵力。而是因为接到天津地下党付出很大心血,才想方设法在日军已经封城的情况之下,传递出来的一条情报。

在天津被围困之后,为了保障自身的粮食供应。日军采取了杀民养军的办法,整个天津城所有居民的存粮,已经被日军收刮的一干二净。天津城内的所有居民,除了少数大汉奸之外,包括一些富裕的家庭,绝大部分已经接近断粮。

如果天津城被围困的局面,短时间之内不能得到改变,整个城内的居民将会因为缺乏粮食大量的饿死,局面将会不堪设想。天津地下党希望抗联能够尽快的攻城,解救城内的几十万中国百姓。

为了能将这条情报送出来,在地下秘密电台被日军天津宪兵队特高课破坏之后。天津的地下党启动了潜伏在伪军之中,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冒着整个天津地下党被破坏的危险,将情报送了出来。与这条情报送出来的,还有日军在城内的城防工事大致分布情况。

只是日军并不信任中国人,即便是那些汉奸也是一样。日军在天津城内构筑的城防工事,天津的地下党只能想方设法的摸清楚部分。部分核心工事群,却因为日军控制过于严密,而无法查明。这份日军城防工事图,最多也就是一个半成品。

而且在整个平津战役打响之后,尤其是抗联拿下了天津外围大部分地区的情况之下。日军严密封锁了天津城内外交通,中国人一律不许进出天津城,并加紧了对天津城内的秘密电台的搜查力度。甚至将伪军政机关的电台,也全部都收缴。

抗联的侦察人员,想方设法也无法进入城内。城内的地下党几部电台,几乎全部遭到破坏。就连潜伏在伪政府机关和伪军内部的电台,也因为被日军控制而无法发去任何的情报。抗联前线部队,对天津城内的情况掌握的并不是很多。这也是杨震为何在拿下北平城后,迟迟未动天津的主要原因。

除了日军在天津的兵力很强,同时可以在未封冻之前,驱逐舰以下吨位的军舰,可以直接从北塘直接上溯到天津河港,全力支援天津守军作战之外。就是因为对天津城内的城防工事部署,始终未能摸清楚。

而眼下的天津又与过去的新京不同。去年的新京,在抗联攻城的时候,已经是一座空城。绝大部分的中国人,被想要切断抗联兵员补充的关东军都迁往了南满。抗联无论采取什么战术,都可以放手施为。

而眼下的天津,因为是原来整个华北最大的工商业城市。虽说人口的总数比不上北平,但也相差并不多。城内还有几十万的中国人,还有大大小小的几十座工厂。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个攻坚战不好打。在没有详细的城内工事部署情报的情况之下,攻城投鼠忌器。

但接到天津地下党传递出来的情报,杨震知道除非自己放开对天津的包围,否则这场攻坚战,自己无论情愿与否都是要打的。城内几十万的中国百姓性命和安危必须要保全,这是自己作为一名中国军人的责任。

天津城不仅要打,而且还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之内拿下来。但考虑到天津这个华北最大的工商业重镇,城内的大量工厂以及几十万百姓的安全。杨震在下达攻击令的同时,还加了一道命令,在城内作战严禁使用一百毫米以上口径火炮。

在居民区以及工厂区作战,严禁使用除了无后坐力炮和火箭筒之外所有的火炮。要尽可能的保障将这座华北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城内的大量工厂完整的回到中国人的怀抱。如果有可能,要尽可能的将日军主力歼灭在城外。

接到杨震的命令,负责指挥天津战场的陶净非。利用之前已经逐步肃清天津外围的态势,集中五个师的兵力。在总部加强的一个重炮团,以及坦克部队的掩护之下,对天津城发起了总攻击。

但固守天津的日军,依靠多年修建的牢固工事拼命的抵抗。攻击部队每前进一步,都要遭遇到日军疯狂的反冲击。尽管外围日军大部分已经肃清,但是面对着日军的顽强抵抗,攻击作战打的还是异常的艰苦。

相对于天津战场打的异常艰苦,在冀中战场战斗也打的并不畅快。杜开山虽然已经将六十四师团残余部队,压缩到滹沱河一线。并在围追堵截之中,尽可能的削弱了六十四师团的实力。但六十四师团残部,依靠日军特有的惯性和韧性,还是在拼命的顽抗。

原本杜开山是准备想要将其困在滹沱河岸边,采取以围困为主。日军六十四师团残部,虽说逃脱了自己的合围。但从俘虏的日军战俘口供,以及日军战死的尸体和遗弃的物资来看,该师团余部已经粮弹两缺。

每人平均每天只能下发二十发子弹,只能吃一顿饭。医药和其他的物资奇缺,伤兵连绷带都已经没有。所有的后勤补给,几乎已经全部断绝。即便在河间战场,大部分时间之内都要抽调出部分兵力,下去征集粮食,也就是说明抢才能勉强维持作战的最低补给。

在活动范围更大的河间战场都如此,现在已经将其围困在滹沱河北岸巴掌大的,连一个大一点的村庄都没有的狭小地域之内,日军就算想要抢也没有地方去抢。杜开山认为六十四师团仅剩的这点兵力,实际上已经处在崩溃边缘。守着河边这水虽说不缺,可没有粮食他们还能坚持几天?

只要困上他们几天,不用打他们自己就饿垮掉了。这样时间虽说拖长了一些,但可以你最大的限度的减少伤亡以及弹药的消耗。现在整个冀中战场,虽说依托富裕的冀中平原,粮食已经不用在从东北千里迢迢转运过来。

但是整个冀中,能够解决的补给只有粮食。其余的弹药、油料,都还需要东北转运。总部和一号,在冀中战场投入这么大规模的装甲部队,每天所需要的油料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如果能够尽可能的减少消耗,这对于缓解后勤压力还是有很大好处的。

至少可以节省部分弹药,用到其他的战场上去。所以杜开山原来的计划,还是认为将这个六十四师团残部困死在滹沱河北岸,这块巴掌大的地方比较合适。只要封锁住日军突围路线,切断滹沱河南岸日军接应的路线,六十四师团剩下的这点兵力就不会翻起什么大风浪。

第1946章日落冀中(五)

杜开山当初的决心是以一部兵力,在上游渡过滹沱河向献县迂回穿插,就是为了切断滹沱河南岸日军,救援六十四师团残部的通道。同时彻底封锁住六十四师团残部,最后可能撤退的通道,从心理上彻底的打垮日军突围的希望。

作为一名老兵,在与六十四师团这样的特设师团交手后。杜开山明显感觉出来这个六十四师团,不要说与当年的那些日军精锐师团想比。就是与去年在晋北交手的日军相比,士气与军事素质,都有很大的差别。

眼下战役已经打到这个时候,部队连续作战未得到修整,已经是异常疲惫的同时,各个参战部队因为连续作战伤亡也都很大。杜开山还是想要对六十四师团残部,打算采取围困战术,也算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可眼下一号却下达了两天之内,必须要解决六十四师团剩下的这三个多大队的残余兵力。杜开山也只能改变原有的围困计划,下决心发起攻击。不过在战术运用上,杜开山还是仔细考虑了很多。

作为一线指挥员,他知道部队现在经过一个月的连续苦战,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