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为战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10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虽说羊肉吃的部队和根据地内的百姓,都到了提起羊肉反胃的地步。但是相比一旦受潮便变得死沉,而且在行军、作战之中,极为容易挂坏和破损而降低保暖性的中式厚棉袄来说。

这些羊皮短大衣不仅保暖性更好,而且相当的抗磨、轻便。同时白色的外表,在东北的冰天雪地之中,也是一个很好的保护色。同时全羊皮构成的大领子,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立起来,用上边带着的纽扣扣住,保证脸部不被冻伤。

有这些与旧式扎线棉衣相比的优点,使得这种原本只是临时作为一种手段而采用的冬装,相当的受到部队的欢迎。至于小小的两样白色不耐脏,以及还有下摆在必要的时候,不能收进棉裤内两个缺点,倒也算不上什么了。

而且羊这种生长期短,耐粗饲料的牲畜,也适合部分代替东北本地并不生产,只能全部依赖外援和进口的棉花。再加上进口的棉花,还要纺织成棉布供应部队夏装和保证百姓日常所需,棉花始终供不应求的情况之下。

来源最容易,也是可提供数量最大,加工也简单的绵羊皮,也就成了抗联制作冬装的一种重要原材料。毕竟这种苏军样式的短大衣,不是高档的皮夹克,用不到进行精细加工。只要完成粗加工,甚至一些小的裁缝铺也能够制作。

只不过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杨震以保守军事秘密为由,坚决拒绝后勤部发动根据地内所有的群众为部队制作冬装。坚持以刚刚完成扩建还不到两个月,连扩建后需要新召的工人还没有找齐的军区被服一厂和二厂进行。

尽管这两个被服厂刚刚完成了扩建,生产能力比原来翻了两番,但所需的工人却是与所需的数量相比,还相差悬殊。再加上还要生产棉裤、冬季军帽和军鞋的情况之下,在一个月的时间之内要完成几十万件羊皮短大衣,却也是相当困难的。

羊皮短大衣虽说是短大衣,但是那是分跟什么样的大衣相比。与原来抗联制式到膝盖以下的棉大衣相比,自然算是短的。但是与棉袄相比,这种在杨震的要求之下,加长到膝盖上的大衣,却也着实不能算短。

而且羊皮并不是剥下来就能使用,还要进行一系列的深加工。虽说不像制作高档皮装那样费事,但工序一样很多。单靠抗联的两个人都没有招齐的被服厂,自身是很难在短时间之内完成这么大一批冬装准备的。

但是在杨震的坚决要求之下,后勤部长张镇华却是无可奈何。他怎么也搞不明白,一个简单的为部队发放冬装的问题,怎么搞出什么经济战方面还有战略伪装的问题?在张镇华看来,这都是那挨着哪儿啊。

尽管不理解,但是对于杨震的理解也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的命令。无奈的张镇华只能将部队的家属,动员起来一部分到被服厂工作,不分昼夜的几乎忙了一个月,才总算将打将的将所需冬装赶制完成,保证了部队在上冻之前的及时发放,没有耽误什么事情。

但尽管这样,在全力保证冬装制作的前提之下,棉鞋和棉手套的制作也没有能在下发之前全部完成。好在缴获的日军制式冬季棉鞋,还有一定的库存。将这批棉鞋调拨给航空兵地勤,后方高射炮部队等非一线战斗人员,才勉强满足了需要。而棉手套,则机关等非一线战斗部队,则晚了半个月才发放。

不管怎么说,在第二批订购的物资未能按时抵达的情况之下,抗联在上冻之前总算将今年的冬装全部按时下发。虽说后续引发一些或是好的,或是不好的事情,但总算解决了关键的问题。至少没有让部队因为物资的不足,而在这冰天雪地的北满挨冻。

而在整个东北抗联作战之中,一件苏式的短羊皮翻毛光面大衣,加上一件作为二层保暖使用的毛衣或是薄棉袄、一条厚棉裤以及一个兔子皮或是狗皮制作的棉帽子,外加一双日式高筒大头鞋和三指山羊皮手闷子。

这种极受欢迎的冬装搭配,几乎成为了抗联在整个战争期间,冬季的时候制式的冬装样式。这种新式搭配的冬装,抗联则一直穿到新中国成立,棉花危急得到彻底的解决之后,才从部队之中撤装,该为两件套式新式的冬季作训服。

在四三年底,抗联部分部队入关之后。华北的日伪军一见到这身装束,甚至不用刻意侦察,就知道被他们称之为东北虎的抗联来了。这件事情,倒是当时只是作为一种应急办法的杨震没有预想到的。

至于苏联人索要白俄一事,开始倒是没有杨震与李延平想象的那么复杂。不想在这件事情上得罪那有事那到的美国人,以及引起在部分根据地工作的白俄人陷入混乱的杨震,最后给苏联人出了一个馊主意。

抗联将苏联需要的白俄,以苏联领事馆召开战争情况通报会,以及苏联方面统计一下在哈侨胞数量,为不想回国的通报提供去美国通行证等一些对这些白俄诱惑力很大的乱七八糟名义,连同家属全部集中到哈尔滨以北的一个原日军军营。

至于后续的问题,则由苏联人自己解决。考虑到可能出现的突发和意外情况,杨震在经过请示中央之后,同意苏联人调集其远东军区内务部一个团,在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暂时驻扎在哈尔滨。只是杨震没有想到,这件事情居然也会出现了一些偏差。

等抗联将白俄集中起来之后,前来接收的苏联人,待白俄青壮年集中到足够数量之后。其配合行动的领事馆官员,便直接宣布他们报效祖国,补偿在沙俄时期欺压和背叛足够的罪孽的时候到了。

然后不管那些白俄同意与否,直接出动进驻哈尔滨的那个内务团,用机枪逼着所有的青壮年换上军装之后,直接在营区之内就地送上火车全部统统的拉回了国。也许人力损失越来越大的苏联人,真的是对这些兵员求知若渴。不仅仅三十岁以下的,甚至一些十六七岁的孩子,或是三十多岁的中年人,也在苏联人强行拉兵的名单上。

实际上对北满渗透同样很深的苏联人,对这些白俄底子摸的很清楚。当集中到一定规模之后,都不用抗联统计数量以及移交名册。其熟悉的程度,甚至连办理移交的抗联干部,都远远的比不上。而且压根就没有经过挑选,直接将符合条件的给带走。

而其中那些哈尔滨白俄中有一定地位或是威望的人,则在领事馆的官员配合和指点之下,直接当着抗联交接人的面,也不管别人感受如何,直接拷上手铐丢进一辆从国内带来的焊上铁栏杆的大客车,派专人押送到机场使用飞机运回国。

不过也许是真的急需补充兵员,也许是认为妇女、老人、孩子对他们已经没有威胁。前来接收这批白俄的远东军区内务部,只是带走了青壮年男子,以及部分特别提出名单上的人之外,老人、妇女和孩子他们则全丢了下来。

第1378章移交时的勾心斗角

在给集中起来的白俄家属,每个人发给一张标示了每个月可以领到的一定数量的面粉、糖、油脂等物资的,苏联专门在战时经济管制时期内国内作为军属发放的战时物资供应凭证之后,直接全部留在了那所集中的军营之中一个都没有带走。

将这些老人、妇女、孩子全部都丢给了当时负责交接,而被苏联人此举目瞪口呆的抗联人员。看着前来接收这批白俄的苏联人此举,无论抗联交接人员再三交涉,苏联人却只是回答莫斯科的命令,只要适合服兵役的人和特别名单上的人。

而那些现在对他们没有什么利用价值,回去还要特别看押的苏联侨民,现在正在进行一场残酷战争的苏联方面实在无力全部接受,还请中国同志帮助照顾一段时间。等到战争结束之后,苏联方面会选择恰当的时间接收这些同胞回国的。

至于苏联人给青壮男人被拉走之后,剩下的老弱妇孺发放的那张物资供应凭证,只是为了安抚被拉走那些人的军心。至于那张盖着苏联远东军区内务部大印,足够三年配给量的,原来只能在苏联国内使用物资供应凭证上的物资。

在哈尔滨这个异国他乡,到哪里去领去必要生活物资,苏联人就不操心了。这张物资供应凭证,在抗联的根据地之内,根本就不被承认。北满抗联根据地,是抗联自己打下来的,又不是你们苏联人的傀儡国,没有义务和职责在自身也困难的情况之下,承担这些负担。

几万人数量的白俄,虽说并不是什么太大的数目。但是时间一长,养活这些人所需的物资,对于抗联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苏联人的主意打的很明显,有着在国内作战的家属牵制,这些人想跑也跑不了。

而在苏联本身也正处于异常困难的时候,这些人还是让抗联先养活着可以减轻苏联人的负担。所以苏联人在此次只是将适合服兵役的人拉走,甚至就连普遍的国际国籍惯例都顾不上,中苏混血儿也要强行索要。但是将那些老弱妇孺,却丢在给了抗联。反正中国同志,也不会让他们饿死。

在几番交涉苏联人却压根就不理会的情况之下,东北局只能先将这批人又送回了在哈尔滨的家中。否则还能怎么样?将那些老弱妇孺丢在那所军营之中不管,任由他们就在哪里自生自灭?

苏联人提供的那些物资供应卡,抗联自然无法承认。但是在苏联方面同意可以抵消一部分欠苏方债务的情况之下,也算是默认了。而这些白俄回国的事情,却是直到战后才完全的解决。

不过双方虽然对人员交换问题上,尽管达成了一个相互之间还是大致都能遵守的协议,但是除了这件事情之外,中间交换的时候因为其他的事情却也纷争不断。甚至有几次在涉及到关键问题上,因为双方互不让步,闹到了抗联要将进入哈尔滨接收的苏军内务部的那个团缴械的地步。

实际上双方在这件事情上,最大的分歧不是那些老弱妇孺的安置,而是那些分布在哈尔滨各地的东正教神职人员。杨震担心苏联人用这些神职人员,作为在白俄撤离之后打入抗联根据地内的楔子,所以坚决要求全部遣返或是对根据地内施加影响。

利用宗教的问题对别国下手,并不是没有什么先例,苏联人也不是没有干过。苏联人插手新疆的时候,就曾经利用过宗教方面的某些借口。尽管他们在中亚地区,对中亚民族原有信仰的宗教采取了高压的政策。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以宗教为借口,插手其他国家的内政。为了以绝后患,彻底的切断苏联人插手抗联的借口,杨震坚决要求将所有在北满根据地的东正教神职人员,全部移交给抗联。

杨震这个人虽说讲究宗教信仰自由,更不太干涉宗教信仰。但是对于别国利用宗教作为借口插手自己内部,却是相当的提防和敏感的。尤其是北满根据地内的东正教会,与苏联国内的东正教会,并未彻底的断绝联系。

表面上是独立于苏联教会,实际上的联系还是相当密切的。事实上没有苏联人的支持,这些东正教会根本存在不下去。即便在日踞时期,日本人也是因为这些东正教会或多或少的背后有苏联方面的影子,而对于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严格禁止哈尔滨东正教会在中国人之中发展信徒。

所以杨震提出要求在北满的所有东正教会的俄籍神职人员,除了在哈尔滨保留三名为留在根据地内的白俄继续服务之外,全部遣返回国。而留在哈尔滨的这三人,苏联方面在战争结束之前不得更换。

苏联方面不得在对留下来的神职人员和教堂,继续提供财政上的援助。由东北人民政府每年从财政上拨付一部分资金,作为其活动和维修教堂所用。作为交换,抗联并不干涉中国人中东正教徒的信仰问题。这是杨震的坚决态度,也是不可更改的态度。

但是对于苏联人来说,则早就接到了命令除了老弱妇孺,那些俄籍东正教的神职人员是一概不要的。很明显眼下正在全力进行战争的苏联方面,一样担心这些人回去会给他们捣乱。尽管很多在东北的东正教会,背后都有苏联人的影子。

不过将他们放在中国是一回事,接回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即便是因为目前处于战争时期,苏联方面为了鼓舞士气适当的放松了对国内东正教的控制和镇压,但是他们却明显不希望这些神职人员回国。

在苏联方面现在又无力顾及怎么处置这些人情况之下,还是将他们留在中国比较放心一些,至少不用担心他们回国之后捣乱。至于将这些神职人员留在中国还有没有其他的心思,那就是杨震目前还不知道了。

最后还是杨震发了火,警告来接受的苏联人不把这些人带走,他们所需要的白俄一个也别拉走,苏联人这才同意接收抗联遣返的全部神职人员。至于这些在苏联领导人眼中一贯的坚定反苏分子回国之后的遭遇是什么就无人所知了,而对于杨震来说,他更不想知道。

不仅仅是神职人员的移交,双发出现了对立和冲突。甚至苏联人还强行要求将那些白俄流落到中国,与中国人结婚之后生育的,已经到了其所谓服兵役年龄的混血儿,也全部移交给苏联方面。

这与抗联原来制定的,对于这些跨国婚姻产生的后代来去自由,认为自己是苏联人的,愿意返回苏联的提供手续。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不愿意返回苏联的。抗联则给予中国国籍,并就地安置,除了就业有一定的限制之外其余按照中国人相等待遇的政策采取了一定的冲突。

而在移交那些坚决不去苏联,坚决要去美国或是留在东北的波兰人的时候,也出现了大量的麻烦。经过数次秘密谈判、相互威胁和无数私下的交换,这些人的去向问题才得以逐步的解决。

苏联方面不在要求这些波兰人坚决去苏联,而是可以允许他们经中国内地转到欧美。但是抗联要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将这些波兰人送走,而且在中国境内绝对不许出现任何反苏的事情,或是发布一些反苏言论。

至于相对于波兰籍侨民,留在哈尔滨的那一千多犹太人的事情,苏联人反倒没有太过问。抗联方面拒绝移交,他们也没有坚决要。只是要求抗联要限制他们的言论,不许禁止他们参加或是发起反苏活动。其他的倒是没有像处理那些波兰人那样,提出那么多的要求。

尽管苏联方面放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