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只是华若翰的想法,英法两国公使布鲁斯和布尔布隆二人也是这个意思,他们也想借结盟机会从李卫国手中得到卫国式步枪和五九步兵炮的技术。
当结盟条约签署后,华若翰立刻开门见山的向李卫国洽谈购买武器装备一事,同时布鲁斯和布尔布隆也表达了这方面的意愿。
李卫国早就猜到了他们的意图,不过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既要帮助美国南军抵挡美国北军,阻止美国统一,又要把中国武器推向全世界,赚钱一直都是第一位的。
卫国式步枪和五九式步兵炮都耗费了李卫国大量的资金和心血,反正欧美列强早晚都会研制出来这两样武器装备,倒不如趁着此时英法美三国渴求之际大规模出口赚取外汇,将当年的投入连本带利的收回来,大赚一笔才是王道。
洋人的钱不赚白不赚,但李卫国还是故意“矜持”了一下,是在拿捏他们。
“卫国式步枪和五九式步兵炮都可以卖给你们,不过价格吗……可不会便宜!”
“没问题!价格好说!”
华若翰似乎怕李卫国反悔似得,立刻承诺。
布鲁斯和布尔布隆却趁机提议道:“如果产能不够,可以将技术转让给我们,我们帮忙扩大生产,毕竟战争期间的消耗是非常巨大的。”
想得美!
李卫国心中冷笑,技术虽然早晚会被你们得到,却不是现在。若是把生产技术转让给英法两国,以英法两国的强大工业能力,很快就可以大规模投产,到时候在国际市场上跟江南制造局竞争,会损失很多钱的。
“这个你们大可放心。只要你们有钱,要多少有多少!”
李卫国很自信的说道,因为跟英法进行大规模雅片战争,所以导致江南制造局日夜不停的大规模生产军火。战争结束后至今一年多时间里,产能没有停下,反而被李卫国要求继续扩大生产,增开了几十条生产线,使得现在卫国式步枪的年产量达到了二十万支。五九式步兵炮达到两千门,即便是库存量,也足够支撑美国南军打几场高强度的大规模会战了。
华若翰自然是高兴的,他们美国南军可没有像样的兵工厂,也没法生产先进的卫国式步枪和五九式步兵炮,甚至连配套的弹药都无法生产,只能依靠从李卫国这里进口,显然李卫国这里的库存越多越好。
“钱我们有的是,吴王殿下手中的全部卫国式步枪和五九式步兵炮,包括配套弹药在内。我们全要了。”
华若翰底气十足的承诺道,他甚至都没有问问李卫国给他什么价钱。
一句话,就是不差钱。
李卫国惊讶,旋即明白了,美国南方全都是大种植园经济,全都是地主老财,他们依靠种地为生,跟美国北方的资产阶级不同,资本家挣了钱会重新投入工厂扩大生产,而地主老财则不需。他们挣了钱只会换成各种金银放在家里存着。
可以说,美国南方全都是有钱人,穷的就剩钱的那种。
李卫国于是将陈静南叫来,拟了一份武器清单。交给华若翰。
“卫国式步枪十一万三千七百五十支,子弹一千四百五十万,五九式步兵炮八百二十门,炮弹十一万四千,总价三千九百二十万人民币,折算成美元是一亿五千六百八十万。再送你们一百箱手镭、地镭和水镭,你直接支付一亿五千七百万美元即可。”
华若翰拿着这份武器清单顿时一个趔趄,差点没站稳。
尽管美国南联盟有钱,可是一下子就拿出一亿五千多万美元购买军火,还是有点难度的。毕竟南方七州加起来的财政收入也不过每年一千多万美元而已。
只是,大话说出去了,此刻如果说买不起,华若翰丢不起人啊。
“这个有些小贵!”
李卫国摇摇头,笑道:“一点都不贵,我这是给你们成本价了。”
见华若翰为难,李卫国于是劝他道:“你知道这些武器装备一旦运回美国装备给你们南军之后,能够给你们带来多大的好处吗?”
华若翰没打过仗,自然不明白。
李卫国于是解释道:“你想想,你们美国人都是有钱的大奴隶主,随便找几个借一借就凑够了。再说,你们南军拥有这些先进武器之后,北军将不是你们的对手,你们可以轻松攻占北军的城市,光是掠夺一座城市内的资产,也不止一亿美元吧?”
华若翰被李卫国说动了,尽管是一笔巨款,但他临行前得到过总统的授权,不惜代价得到这笔军火。
“太贵了,能不能便宜一点!”
“这几乎没有利润空间了,因为我们是盟友,否则我会卖至少两亿!”
李卫国坚决不让价,因为全地球只有他一家有货,垄断吗,就得贵。
“好吧,成交!”
“不过必须保证可以立刻装船货!”
“没问题!但必须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华若翰知道李卫国不见兔子不撒鹰,好在此前已经跟英法两国公使沟通过了,他们也有心得到这批武器装备,所以华若翰可以跟他们先借款。
交易确定后,华若翰、布鲁斯和布尔布隆离开,却筹措资金,李卫国也纷纷陈静南通知江南制造局开始揽货。
陈静南看到交易金额后,顿时大惊道:“一亿五千七百万美元?主上您是怎么做到的?这简直是卖了个天价,高出成本二十多倍。”
“凯子么,不坑他们坑谁?”李卫国哈哈大笑。(未完待续。)
第0203章 第一艘铁甲舰海试
同治元年三月,摄政王奕欣请旨令李卫国、曾国藩、李鸿章出兵四面兜剿太平军,不灭太平天国誓不罢休。
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为了树立威信,需要一场大规模的胜仗来巩固统治,于是同意奕欣请奏,明旨通告天下。
李卫国处理了同英法美俄四国的《北京和约》,北方的俄军已经彻底从中国的领土上离开,李卫国花五百万两银子买了阿拉斯加,不仅全世界各国都在笑李卫国人傻钱多,花五百万两银子买了一块终年冰雪覆盖的不毛之地。就连大清国内,不论朝野上下,都暗地里嘲笑李卫国脑子有问题。
对此李卫国也不予解释,他希望所有人都嘲笑他,轻视他,这样等有一天他们真正愚蠢的是他们自己时,就让他们自己抽自己大嘴巴。
沪军第二镇停止了对俄军的进攻,但也没有被李卫国召回,而是就地驻扎在了海参崴。按照李卫国的命令,第二镇在海参崴开始修筑海参崴要塞,防范来自北方的俄国威胁。
另一边,李卫国在直隶组建了阿拉斯加建设兵团,人数约一万人,作为第一批前往阿拉斯加创业的华人。这些人当中大多数都是贫困者,在雅片战争中家破人亡的失独者和失业者,李卫国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到阿拉斯加寻找金矿,开启对阿拉斯加的殖民进程。
沪军第一镇和第五镇继续驻扎在直隶地区,其中第一镇驻扎天津,第五镇驻扎保定,向北对北京形成夹击态势,向南则威胁山东和河南两省。
直隶地区的汉族地主武装尽皆被改编,先是作为直隶保安团存在,经过大半年的严格训练后,暂编为沪军第十七镇和第十八镇,从第一镇和第五镇抽调精英官兵们补充,使得第十七镇和第十八镇迅速形成战斗力。
这样一来。直隶地区便有四镇沪军,足以震慑各方势力了。
李卫国安排好直隶事务,令张小六和陈静南二人留守,而他则带着苏三娘返回上海。
此时朝廷旨意已经下达。沪军、湘军、淮军合击太平军,发起灭太平天国的最后战役,李卫国为这件事谋划了很久,既然曾国藩和李鸿章已经放弃造反念头了,那么他们就是李卫国的敌人了。这次灭太平天国之战时,沪军将同时做好跟湘军和淮军开战的准备,这需要李卫国亲自坐镇指挥。
另外,英法美俄四国分别跟李卫国建立了合作关系,俄国以五百万两银子将阿拉斯加卖给了李卫国,放弃了所有侵占的领土,重新回到了清俄尼布楚条约时代。
俄国的远东野心被李卫国扼杀在摇篮之内,德意志联邦正在进行统一战争,令俄国感觉到了切身的安全威胁,迫使其将重心重新放回欧洲。
几十年内俄国不会是威胁。相反俄国还得提防李卫国随时可能的对远东西伯利亚地区的军事入侵。
不过暂时李卫国还没有兴趣入侵西伯利亚地区,毕竟那里是不毛之地,得之无用,反而会刺激俄国的军事政策向亚洲倾斜,于国于民都不利。
所以李卫国暂时不会出兵西伯利亚,他也没那个精力,未来十年内,李卫国的敌人将是英国,同英国争夺亚洲制海权,巩固中国的亚洲霸权。
由于俄国也是英国的敌人。所以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李卫国都不会去侵略俄国,反而会拉拢俄国一起对抗英国。
因此在购买了阿拉斯加之后,李卫国反而批准了亚投行对俄国的第一笔优惠贷款。
这笔贷款总额五百万人民币。分三年三期支付给俄国,利息千分之三,作为条件,双方在上海秘密签署了中俄上海确保互不侵犯条约,规定缔约国一方如与第三国(中国附属国除外)交战时,另一方应保持善意的中立并尽力使战争局部化。避免卷入战争之中。中国承认俄国在地中海沿岸、中亚地区军事存在的合法性,支持俄国向土耳其的领土声索。俄国承认中国对周边附属国的宗主权,未经中国允许不得干涉其内政等。
这项秘密条约有效期十年,被称之为中俄之间的保险条约,避免中俄间爆发军事冲突。
俄国正在进行农奴制改革,克里米亚战争耗光了俄国国库,因此李卫国的五百万人民币贷款无疑是雪中送炭,俄国沙皇非常高兴,对于中俄保险条约没有任何异议,双方很快签署条约,使其正式生效。
此时的人民币已经成为大清帝国的国家货币,在李卫国的提议下,摄政王和两宫太后批准成立大清帝国银行,人员全部由李卫国从亚投行选派,由吏部和户部派官员监督,自统治元年六月开始在全国发行人民币,各省停止印制铜钱,限国民在一年之内将手中的全部金银和铜币拿到帝国银行或者亚投行兑换相应的人民币纸币和硬币。
这样一来,人民币终于统治了大清帝国,而大清帝国银行尽管名义上是朝廷的,但实际上只有李卫国说的算,帝国银行只有北京一家总部,各省皆没有分部,全部由亚投行代为执行,发行货币的权利依然在亚投行内执行,因此等于李卫国掌握了大清帝国的金融命脉。
俄国从亚投行贷款五百万人民币,基本上只能在大清国内购买各种物资,因为欧洲暂时还不接受人民币,李卫国跟英法等国的相关谈判还在进行当中。不过《北京和约》规定中国沿海、沿江全面对外开放,欧洲的货物都可以国内买到,所以俄国人完全可以用人民币买到他们所需的商品。
抛开俄国,英法两国跟大清签署了《北京和约》之后,大清沿海、沿江各地口岸均对外开放,使得英法两国的商品可以低关税进入大清国内,这令英法两国商人非常高兴,使得原本第二次雅片战争给英法两国造成的创伤迅速愈合,大规模的商业往来,使得中英、中法两国间出现了短暂的蜜月期。
尽管英法两国依然视大清为敌人,但至少在短时间内英法两国不会再跟大清开战了,他们忌惮李卫国的军事实力。在没有完全吃透沪军的那些新式武器装备之前,他们都不会再跟李卫国开战。
同时英法两国的精力都放在美国内战上面,所以在美国内战结束前,英法对华态度都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李卫国需要这个短暂的蜜月期。欧洲还有大量的先进技术需要学习和引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英法两国的大型战舰用的蒸汽机锅炉系统和传动装置。在铁甲舰降临的时代里,这两项技术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江南造船厂虽然也仿制出大型战舰用的蒸汽机和传动装置,但热效率很低、功率不足。
李卫国一方面向欧洲的英法大规模派遣留学生。学习欧洲各种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也对其进行大规模引进,迅速提升国内相关领域的技术和经验,缩短跟西方的差距。
只是英法两国政府因为雅片战争战败一事很恼火,对华技术转让和出口不可避免的设卡刁难,所以对于一些国之利器方面的先进技术交易,李卫国只能用同等技术去跟英法两国交换。
比如大型战舰用的蒸汽机系统和传动装置,就是李卫国用卫国式步枪和五九式步兵炮等技术转让换回来的。
李卫国正在大规模发展海军工业,第二次雅片战争期间有怀特指挥的几艘英国大型蒸汽战列舰搁浅在长江内,后来被沪军打捞出水。被送回江南造船厂进行拆解和仿制。
一年后的今天,当李卫国的官船抵达上海时,正赶上徐寿和华蘅芳测试新研制的铁甲舰下水试航。
李卫国下船后亲自登上这艘铁甲舰参观,向徐寿和华蘅芳询问各种细节。
这艘铁甲舰虽然由徐寿和华蘅芳主持建造,但设计师却另有其人,是瑞典船舶设计师约翰…埃里克森一手设计。
埃里克森是中华神盾局从欧洲高薪聘请回来的第四批专家中的一员,一开始李卫国对他并没有印象,直到徐寿和华蘅芳二人将这艘铁甲舰的整体情况告诉给他后,他才想起埃里克森是何方神圣。
历史上美国北军建造的莫尼特号铁甲舰,便是出自埃里克森之手。只不过如今历史发了变化。正当埃里克森不满瑞典皇家海军的待遇准备去美国碰碰运气时,中华神盾局的特工们找上了他,高薪聘请他来到江南造船厂,协助徐寿和华蘅芳开战铁甲舰的设计和研制工作。
经过九个月的设计和研制工作。中国历史上第一艘近代意义上的铁甲舰诞生了。它的干舷极低,整个舰体的主体部分完全在水线以下,舰身在水面上只露出1米,这种船体结构只适合近海浅水,因为到了深海,如此低的干舷很容易被巨浪打翻。
不过这也巧合了。李卫国当初把徐寿和华蘅芳叫道跟前吩咐他们研制铁甲舰时,就曾经叮嘱过他们,东海舰队当前的重要任务是从风帆战舰向铁甲战舰过度,全舰队在未来五年内的首要目标是实现铁甲舰的更新换代。
李卫国很明确的做出规定,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东海舰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