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报道顿时让人们对美国制药公司的道德素质产生了质疑。
而对于中国的中医,世界各国通过这些报道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
第三更到
今天万字更完
明天第一更的更新时间是0点56分。
谢谢各位兄弟的大力支持,小菜向所有支持本书的兄弟们~鞠躬
第一卷第两百九十四章:中医振兴之路
第两百九十四章:中医振兴之路
书荒的同学们,小菜为大家推荐三本老乡写的书,一本是由断桥残雪大大写的《修真老师生活录》,走的是一贯的风格,喜欢看都市修真类的同学们可以前去瞄一眼。一本是由远征士兵写的新书《浴血奋战》,远征士兵刚写完了《决战朝鲜》,这本新书将的是抗日战争,与本书类型差不多。还有一本是正在强推的《洪荒之无限兑换》,是一个小老乡写的,走的是和本书差不多的兑换流,文笔十分过关,实属爽文,喜欢看洪荒类型的不容错过。
好了,一段长长的推荐之后,进入正题,本章正文3162字,本段不计费。
————
压制真相是需要很高成本的,美国长期压制一些真相,和对社会有益的文化、科技,这些文化和科技无一不是损害到了美国垄断资本的利益。
此时中国强势崛起,却是与美国建立的科学体系我那全格格不入。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垄断资本能做到的就是在美国本土压制真相,但在世界其他各国,却是愈发的吃力起来。
面对中国的崛起,以及积极向国际扩张,美国的国际资本家们压制真相的成本急剧上升,而且是防不胜防,中国极有可能明天又在其他领域弄出了什么损害到他们利益的东西出来,谁又能提前知道呢?
在中美舆论战斗中,中国华夏会的舆论力量突然发力,来了个出奇制胜,让美国的舆论力量还没反应过来,中国的舆论力量就在国际上取得了胜利。
着实吃了个闷亏。
这次舆论交锋,表面上是中国的医学界与美国的制药公司的舆论战争,实际上却是两国之间的交锋。
美国制药公司在此后走上了下坡路,他们的国际市场逐渐在中国医学的竞争下而萎缩,只能躲在美国本土。
中国医学却是走上了复兴之路,中医开始在中国大范围的振兴,并且积极的向世界各地扩展。
中华帝国政府对中医的发展给与了非常大的支持力度,不仅集合和多数名医来修遍医书,整理医理,同时对于中医给出了一个行业规范。
中医协会建立起了一个中医考核体系,各地中医必须经过考核才能行医,特别是出国行医,必须持有帝国政府颁发的执照,以免坏了名声。
帝国的中医考核随时都可以考,同时行医执照有分类和等级制度。
中医是一个庞大、复杂的体系,很少有医生能够完全学完这个复杂的体系,因此帝国中医协会对中医进行了分科。
西医后外科、内科,中医也分诊断科、经络科、骨科等等科目。
中医在分科之后,医师对其他科目只要略微涉及就可以了,其他精力专心的用来学习和实践所在的科目。
同时帝国中医协会也培养一些传统的全面型中医,因此证件都不一样,各种不同的中医有不同的证件和等级。
这种细分有个好处,那就是不会把那些有一些本事,却不太全面的中医医师给取消了行医资格。
很多中医医师可能医理学得不太全,有点庸医成份,但在某些领域却是极有建树的,特别是对一些疑难杂症方面,一些乡下的郎中往往最擅长对付。
每个医师在考核的时候,可以自己选择考试科目,如果所擅长的方面被有在考试之列,可以向中医协会申请,中医协会将对其申请做出认真的考虑及验证,如果证实这种中医技术有效,可以专门成立一个新的分科。
中医医师培养除了学校里教,同时还保留传统中医的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学生在学校里学完医理还是不够的,因为医理能否用到实践中去,还得有一定的经验,例如病人出现这种症状,是虚热还是实热,是虚寒还是热中带寒,有的病人可能很好诊断,但有些病人的症状却是雾里看花,必须有足够的经验才能对付。跟着有行医经验的医师学习经验,这是一个将医理转变为实践的过程。
在诊断手段上,中医协会积极采用现代科技进行辅助诊断,有的时候医师也是会看走眼的,但设备却不太可能。
中医虽然达到了能量这一西医拍马都赶不上的层面,但其他的方面,如同诊断方式方面都是人工判断手段。
也这种原因,让神医很神奇,几乎各种病症都难不倒神医。而庸医则坑得很,用下药人反而挂掉了……
中医和西医,其实只要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两种医学都会变得非常相似,只不过是两者发展道路不一样。
中医是直接就跳到很高的层面,西医是从低级往高级发展。
中医既然已经发展出了极高层面的技术,那么就应该往低级层面的技术发展,从而形成一个更加完整的医学体系。
同时在看病的时候,帝国中医协会也做出了改变。
传统是医师写完药方,病人抓药回去自己熬。而此时帝国中医协会则是改变了这一模式,病人看病抓药后,药直接由医院负责煎好给病人。
中医的普及与推广,即能节省帝国在医药费方面的支出,也能更好的保障帝国国民的身体健康。
因为中医使用的药材多是自然药物,因此副作用小,成本也非常低。加上中医的调理,能够使人长期保持一个健康的状态。
减少人工药物的使用,是对所有国民都有益处的,就如抗生素,滥用的后果很严重,而自然药物则不存在这个问题。
同时中医协会大力倡导‘医德’,所谓‘医者父母心’,这是中国医学几千年一直提倡的行业准则。
此时帝国的医疗全部由国家掏钱负责,初期采取的是西医,一度使中医差点一蹶不振,而如今中医获得了官方编制,并且帝国已经打算用中医取代大部分的西医。
同时允许中医自主经营,但自主经营的条件比较苛刻,首先必须是取得了一定社会认可及通过考核的中医才能自主经营,同时还得有一定的医德。
也就是说,必须是名医才能开医馆。
不是名医的中医,乖乖去医院里待着,等闯出了名气,并且通过了考核,才能自己开医馆。
取得自主经营权的中医,开设的医馆必须是与国家合资的,制药公司不能进行参股,就连非制药公司也不行。
开设医馆的资金,中医协会为他们提供。
这些优秀的中医也不代表着脱离官方编制,医院里碰上棘手的病例,他们也需要出马进行治疗。
而他们的自主经营主要是面向富人,门诊费非常高。
这是帝国增收的一种方式,所赚到的钱私人与国家各一半,同时还要一些税款。这方面的赚到的钱,则将补贴到全民医疗费用之中。
这样的制度有多好处,首先作为一个中医,在全面医疗免费制度下,有了名利双收的机会,但这种机会是给有能力的医师的,因此可以加强医师的奋斗动力。
再则,可以为全民医疗提供更多的资金。而付不起钱到医馆看病的公民,可以到医院进行免费治疗,不容易治疗的疑难杂症,这些名医也是会被叫去解决的。
在中医人才的培养上,一律只招收华人,中医技术被列为民族垄断型技术。
中医是具备向世界推广的一个技术,但中医推广出去了,自然是要能给中国创造利益。
如果所有中医医师都是华人,那么首先可以给国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第二可以在世界上赚取钱财。
可能利润不如直接制造药品来得高,但却是能促进世界和谐的,同时这是中国所具备的东西,是西方国家很难复制的。
而在药品制造上,中国也要抓住,但其他国家也可以造,他们很容易复制。
中医之所以难以复制,那就是因为西方人没办法进入中国的医师培养领域之中,他们就算是看医书来摸索中医,那的确能摸索出一些东西,但问题是很不成熟,要想消化掉高深的中医,在没人教的情况下难度非常大。
而且中医的行医执照由帝国管理,其他国家发展起来的中医,帝国不予承认,在国际上也威胁不到中国中医,而他们自己学习的中医最多只能在本国流行,在国外流行不开。
只要中国在全球取得霸主地位,中医也就会随之成为世界医学的霸主。到时候整个世界的医学,等于是大部分被中国所垄断。
同时中医取代西医成为世界医学主流,也将更好的造福于世界人民的健康。
风翘散只是中医开始向世界推销自然药品的第一步,在国际范围所取得认可的速度虽然缓慢,但夏钧并不急。
得到世界认可又如何?中国在未取得世界霸权地位的时候,一味的去寻求西方国家的认可,那有什么意义?不过是证明我们的东西真的有效,而且还得看西方人的脸色。
他们不相信就算了,等中国获得了世界霸权之后,中医则将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向世界普及。
因为流感的扩散,风翘散在世界上的销量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现象,在黑市中风翘散的价格甚至上涨了十倍。
而在中国,沿海省份的居民陆续开始注射疫苗了。
因为这次流感是从美国传播来的,加上帝国政府进行了疫情控制,因此向内陆省份传播的可能性极小,因此沿海居民先注射疫苗。
但内部省份的居民也要注射疫苗,不是说不容易传播到内陆去就不用注射的,保险起见还是在十月到来前让全民都注射上疫苗。
疫苗培育规模每天都在扩大,每天出产的疫苗数量都在大幅度增加。
十月份前,华东制药公司必须制造出最少十亿支疫苗,其中五亿支是帝国自己用的,除了给国内的国民注射以外,还提供给南洋共共和国、缅甸王国以及全球各地的华人,同时拉希德阿拉伯王国也需要疫苗,其他的帝国准备扶持的国家也可以支援一些来联络一下感情。
至于其他五亿支疫苗,则是用来卖钱的。
——————
第一更到。
第一卷第两百九十五章:华人渗透下的澳大利亚
第两百九十五章:华人渗透下的澳大利亚
恭喜帕塔亚同学晋升粉丝榜第一位,同时也感谢帕塔亚同学长期以来的大力支持。
——————
流感爆发期间,中国非常稳定,不仅是因为帝国的防疫能力让国民有信心,也因为疫苗的出现而使得社会秩序很快恢复正常。
这次疫情的爆发,也让很多国民学到了许多防疫知识。
根据统计局的统计,第一波流感只给中国造成了三十二例感染者,被感染死亡病例没有一例。
这三十二位感染者全被治愈了,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随着疫苗的出现,流感在中国的传播迅速失去了生存土壤,使得整个国家都恢复了正常的运转。
工人照常上班,农民照常下地,商人照常满世界到处跑。
移民局照常向各地移民,同时移民局也安排公民向澳大利亚移民,虽然加入澳大利亚国籍,但却有澳大利亚华夏会的照顾。
中华帝国此时试图用人口占领澳大利亚,因为澳大利亚的白人目前也就只有八百多万,而且还放宽了对中国华人的移民限制。
政策一放松,中国就开始不断的向澳大利亚移民,此时澳大利亚的华人数量突破达到了一百万大关。
占澳大利亚人口的十分之一以上,澳大利亚华人高度团结在华夏会周围,澳大利亚华夏利用一百万华人在澳大利亚组成的人脉,以及帝国提供的先进农业、工业技术,开始在澳大利亚快速扩张。
澳大利亚华夏会内部吸收了各地华人领袖,然后通过这些华人领袖来完成各地华人的行动统一。
这些澳大利亚华人虽然加入了澳大利亚国籍,但心中真正承认的是祖国,他们永远都是中国人,因为他们就是帝国移民过来的。
他们来到澳大利亚的任务,就是占领这片大陆。
在澳大利亚的华人开始经营农场,以满足国内对皮毛的需求,特别是羊毛。
同时澳大利亚华人在华东政府的矿山工作,并且在澳大利亚各地经营商店,这些商人主要出售中国商品。
这些中国商品的进口税极低,而且澳大利亚的工业很不发达,加上英国受战争影响而对外出口大受影响,几乎停顿,所以此时澳大利亚的大部分工业商品都是中国商品。
这些华人开设的商店不仅有一百万华人的支持,澳大利亚的白人也有光顾华人商店的,加上帝国通过华夏会的运作,在商品的批发价格上给了澳大利亚华人优惠价格,因此同样的商品,总是华人商店的更便宜。
每当华人进入某个行业的时候,澳大利亚华夏会总是想办法帮助其取得竞争优势,也许普通的华人没什么文化,不懂太多的经营道理,但却有专业人士给他们提供意见,并传授给他们管理之道,以及想办法利用华夏会的资源,帮助他们竞争。
例如一群华人到了一个新的城市去谋生,那么这个新的城市没有华人商店,那么华夏会就会组织华人去开设商店,从中国来的华人到了一个地区,优先光顾的就是华人的商店。
不同的地区的华人,都会推举出一名代表作为领袖,能够成为代表的无一不是在当地华人群体中拥有较高威望的华人。
这些华人通过华夏会给与的便利,又使得当地华人听从指挥,进行统一行动。
如果不愿意遵守共同的规则,就无法得到华夏会的帮助,在这异国他乡,最要紧的就是抱团生存,因此都会听从华夏会的统一指挥,澳大利亚华夏会则扶持华人在澳大利亚的商业竞争中取得胜利。
同时华夏会也会给每个华人发放中国公民享有的福利,子女上学、看病就医都是以华夏会的名义出的钱,实际上是由帝国拨款。
在澳大利亚的华人因此高度抱团,而且还成立了黑社会组织,与澳大利亚的黑社会火拼不断。
澳大利亚的白人黑社会当初经常敲诈华人,当时在华夏会还未成立的时候,澳大利亚华人就用祖国提供的军火以及退伍兵组建了黑社会组织。
同时澳大利亚华人随着来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