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战胜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唯一战胜国- 第2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废气涡轮发动机的研制上,增压器的轴承以及滚针都换成了耐高温、耐磨损的合金来制造。

在对近三十种合金的实验后,终于选中了一种合金配方来制造增压器的轴承及滚针,解决了增压器因高温及疯狂的转速下损坏的现象。

增压发动机竟然就被硬生生的研发出来了,周春海为此还想继续研究复合型增压发动机。

复合型增压发动机为机械增压与废气涡轮增压相结合,这种复合型增压发动机造价显然会很高。

夏钧接到申请报告,不由楞了半天,竟然这么快就研发出来了?

——————

第一更到,同学们,月票哇今天继续万字更新。

第一卷第两百八十三章:七月流血事件爆发

第两百八十三章:七月流血事件爆发

既然研发出来了,不过技术是否成熟还不一定,因此夏钧想了想,即批准了复合型增压发动机的研发,但并未给多少经费,而是让研发小组先进行初期的攻关。

毕竟此时研究出来的废气涡轮发动机是否成熟还不一定,其散热、耐磨损方面是否达到实用要求也不一定。

毕竟在实验室里的环境与飞机在天上飞的环境是不一样的,美国的第一款增压飞机就经常着火。

因此夏钧的意思是想检验一下废气涡轮发动机,然后等技术完善之后再来研发复合型发动机增压技术。

时间还是很宽裕的,帝国并不需要太急着去装备复合型增压发动机,这只是一个军用技术储备的要求才进行的研发。

夏钧这时打开兑换平台,发现在周春海把废气涡轮增压技术研发出来之后,这个技术的兑换价格从原来高达十亿点积分的程度降低到了一亿点积分,兑换价格下跌了90,显然非常给力。

不过在复合型增压技术方面,这属于非常遥远的技术,其兑换价格高大五十亿点积分,要想让其兑换价格下降,那得看自己的研究程度,如果研究出了一半,那可能只需要一半的积分就能兑换了。

从兑换平台的兑换价格上显示,现在的废气涡轮增压技术还是不够完善的。

因此,夏钧毫不犹豫的兑换了完整的废气涡轮增压技术,然后让人送到了发动机增压技术研究小组,让研究小组继续完善废气涡轮增压技术。

周春海接到夏钧发去的资料后发现,此时的废气涡轮增压技术的确还是不完善的,主要的问题就出在轴承上。

虽然此时的轴承采用了耐高温和耐磨合金来进行制造,但却没有采用全浮动轴承,这是技术上的问题,而不是合金上的问题。

如果采用全浮动轴承,轴承的使用寿命也就大大增加,解决了当前使用合金制造的轴承依旧不够耐用的问题。

而在冷却液方面则比较成熟,与上面传达下来的资料是一致的。

发动机增压研究小组随即又对轴承进行了研究,打算采取全浮动轴承,来解决轴承依旧不够耐用的问题。不过全浮动轴承是一个全新的技术,还得进行攻关,不过技术难度不大,因为图纸上都画出来了。

历史上第一个使用增压技术的是美国B…29战略轰炸机,这种轰炸机向日本投放了两颗原子弹,最初B…29因为增压发动机而极为容易着火。

而此时中国在发动机上的增压技术研究,已经达到了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的水平。

发动机研究院此时也在大力研究气冷式发动机,气冷式发动机刚性强、重量轻、可靠性好,而且发展潜力大,未来有取代水冷式发动机的发展倾向。

航空发动机上,此时中国的发动机功率已经达到630KW,独有向发动机汽缸内喷水和甲醇的混合液可在短时内增加功率三分之一的技术。

同时陆续研究出了‘高辛烷值燃料’,这个技术提高了燃油的抗爆性,使汽缸内燃烧前压力由2~3逐步增加到5~6,甚至8~9,既提高了升功率,又降低了耗油率。

内充金属钠的冷却排气门解决了排气门的过热问题。

在废气涡轮增压技术方面除了全浮动轴承,还有一个增压空气再冷却技术还未完备,这个技术出现后才算真正完善,可以完全解决增压器过热的问题。

发动机研究院正在和空军研究员联合设计变距螺旋桨,以提供螺旋桨的效率以及发动机功率。

帝国在发动机与航空技术上的发展正在以任何国家都无法相比的速度向前年迈进,而中国在飞机制造上所取得的利润,也为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资金,使得中国的飞机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中国的飞机不仅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且各种飞机类型齐全,民用飞机正在快速发展,客机、运输机、农用机、教练机等飞机中国都取得了最领先的地位。

一战过后,飞机制造商们将面临一个严峻的生存问题,因为战争已经不再继续,制造商们找不到出路只能停产。

从军用转为民用是一个唯一的出路,中国飞机制造业已经初步开始尝试向民用领域发展。

但现在还在打仗,军用订单都造不过来,因此也没有花费太大的力气去发展民用飞机,只是初步试水了一下,让中国飞机先占领了制高点。

人们如今知道的最先进的民用飞机就是中国制造的,只要以后中国继续保持领先技术,就能占据大部分的市场。

虽然此时中国的高端人才还很稀少,但以夏钧提供的方向进行研发,已经搞出了不少东西。

很多东西其实并不难,只是人们想不到,当一种高科技的东西出来后,其他国家看到了技术方向,也随之可以研究出相同的技术。

空军在技术研发上,此时已经开始进行突破音速的研究了,也就是喷气式飞机,除了发动机与螺旋桨飞机不同外,主要的不同就是后掠翼技术,不过以当前的科技实力还是不太容易弄出喷气式飞机的,只是提前开始研究,慢慢积累经验。

帝国陆军与空军此时都在加紧进行军备,主要将面对未来几年内与俄国苏联的战争,这是一次没有外部干预的战争,因此在外交压力上将会很小。

陆军除了继续加强北方三大军区的建设,则在抓紧进行严寒气候的适应训练。空军的机场也修了起来,飞机正在逐步到位。

帝国在与俄国临时政府的谈判进行了几个月,俄国临时政府在外交上非常笨拙,不过帝国也陪着俄国临时政府玩,几个月下来没有任何进展,不过帝国高层并不急,而是时刻关注着俄国内部的局势发展。

俄国临时政府于7月1日冒险向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军队发动进攻,试图用战争消灭**。

俄国内部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沙俄军队在前线不断失败而造成的,如果能够在前线获得振奋人心的胜利,那么内部的**就会消停下去。

然而俄国临时政府的这次冒险进攻遭到惨败,十天内俄军损失六万人。

事实证明俄国的战斗力实际上并不强,特别是在境外的战争中,特别是国内刚经过了**,沙俄军队在前线的战斗部署全被打乱了,而此时冒险的进攻,基本上是在撞向同盟国联军早已准备好的铁板之上。

结果在十天之内就损失了六万人,这是帝国高层预料之中的结果了。

前线失利的消息传到俄国首都,工人士兵群情激昂。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和其他**群众在1917年7月16日在俄国共产党的煽动下走上街头,举行示威,要求全部政权归还苏维埃。临时政府派出军队进行镇压,600多名工人死伤,这就是著名的七月流血事变。

七月流血事件意味着俄国即将迈入十月**的进程了。

帝国这时开始与俄国共产党开始接触,列宁为了夺取政权,马上许诺中华帝国,只要取得了俄国政权,立即废止中俄之间的一切不平等条约,但在高达三十亿元的赔款上,列宁则选择了沉默,这东西不能随便乱答应的。

消息不知道怎么搞的,就泄漏到了临时政府的那里,俄国临时政府顿时有些慌张,如果中华帝国支持俄国境内的工人**,那么对于临时政府来说将是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

俄国临时政府随即决定同意废止中俄之间的一切不平等条约,但前提是中国放弃三十亿元复兴币的索赔要求。

这下中华帝国不乐意了,三十亿元的索赔是底线,不容改变。

对于俄国临时政府来说,废止中俄之间的不平等条约并非是不可接受的,但那三十亿元索赔要求却是万万不能答应的,这也是底线,如果答应了这个要求,那么临时政府将被愤怒的俄国民族主义民众所唾弃,而临时政府的主要支持力量就是这些具备民族主义意识的群体以及俄国资本家们。

谈判在继续进行,俄国政府不愿看到谈判破裂,一旦谈判破裂,那么中国可能将在远东地区采取军事行动,而俄国临时政府在远东地区的力量此时还非常的薄弱,在这样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拖。

中国这边,夏钧也在拖,正在等待十月**的爆发,等十月**一爆发,俄国临时政府再想和中华帝国讨价还价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因此,双方都在拖,谈判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期间吃喝玩乐,优哉游哉,双方都察觉到了对方的意图,但都不点破。

双方就这么一直拖到了秋收的到来。

秋收了,各地都开始忙碌起来了,沿海的渔民了经过近半年的休渔期,也开着大渔船出海了。

一年一度的近海捕捞,是沿海渔民们最高兴的时候。

此时很多渔民已经转业了,保留下的渔民都是换了大船的渔民,这些渔民的捕捞工具换代之后生产力马上提高几十倍。

————————

第二更到

第一卷第两百八十四章:中日海军装备竞赛

第两百八十四章:中日海军装备竞赛

在黄海,成群的带鱼一头咬着一头的尾巴被愚民们用钓钩拉了起来,这些带鱼十分贪吃,一咬就是一大串,一头咬着一头。

在金色的夕阳下,渔民们辛勤的撒着网,一网网的鱼被捕捞了上来,数量之多让他们乐开了花。

若是在以前,哪里能一天捕捞到这么多的鱼,现在船和网都更新换代了,比以前捕的鱼多得多了。

不过税收也高了,这是一个很现实的状况。

海洋捕捞的利润比较大,特别是在换上了大船、大网之后,每艘渔船可以捕捞到不少的鱼。

在渔业方面出现了很多渔业公司,他们有资本进购大船,而且有资本建设一条完整的捕捞、加工链条,因此这些捕捞公司是目前捕捞业的主导。

有些渔民则是自己贷款买船,但竞争力不强。

中盛集团和华盛集团两大集团是目前渔业方面的两大霸主,他们有资金,又有融资渠道,更有捕捞设备购买渠道,确实没什么企业能与他们竞争的。

两大集团的渔业公司目前不仅在中国沿海渔场进行捕捞,也开赴印尼、缅甸、朝鲜沿海进行捕捞,有时候甚至会在军舰的保护下进入日本海域进行捕捞作业。

其中与日本争端最严重的就是北海道渔场,因为库页岛的一半属于中国了,这里的海域靠近北海道渔场,两大集团的渔业公司经常蹿入北海道渔场,日本海军在中国海军面前基本上缩了头,不敢前来驱逐。

而在远洋捕捞方面则是华东集团的经营范围,华东集团的捕捞范围在南海、白令海、太平洋公海、南极海域、印度洋公海、大西洋公海这些地区进行捕捞,其中大西洋公海的远洋捕捞竞争基本没有。

此时欧洲陷入战争,各国的远洋捕捞船只都不出港了,中国的远洋捕捞船只挂着中国的旗帜在公海捕鱼,德国潜艇不会去攻击这些中国渔船。

这些渔船很多都是夏钧直接从兑换平台上兑换的,这些渔船的价格非常便宜,而造船厂此时又没太多的精力去制造渔船,因此夏钧直接靠兑换。

大量的先进渔船被兑换出来后,捕捞业走上了的高速发展的道路。

捕捞业高速发展的结果就是大批廉价的渔产进入了中国百姓的餐桌,由于捕捞量大,渔产价格可以说是非常便宜的。

从各海域捕捞的渔产在运回中国后,随即进行集中加工,随后被加工成各种海产品,不仅供应国内消费,还大量出口国外。

渔业及渔业加工的发展,带动了不少就业岗位。

而在渔业上的冲突,中国与日本时常发生。日本海军虽然缩了,但他们的外交部却时常向中国提出抗议之类的行为。

今天抗议中国渔船进入朝鲜海域,明天抗议中国渔船进入北海道渔场。

中国坦然承认渔船进入了朝鲜海域,但朝鲜作为中国传统的藩属国,中国对其海域拥有管辖权。

今年捕捞期一到,中国海军立即大规模开赴朝鲜海域对日本海军进行军事威胁,日本政府上下咬牙切齿,却徒呼奈何。

日本联合舰队的元气还未恢复,而中国海军方面,不仅有福建号战列舰,还有刚下水的浙江号战列舰,以及三艘海盾Ⅲ型重型巡洋战列舰,分别是闽江号、赣江号、钱塘江号,同时还有传说中的航空母舰‘始皇号’,以及其他轻型巡洋舰、护卫舰若干艘。

阵容之强大,让日本海军望风而逃,连出去与中国海军对峙的心情都没有了,万一人家突然开火怎么办?

日本政府也对中华帝国那位年轻的元首的冲动性没有丝毫把握,日本海军好不容易恢复了一点家底,要是再被打掉,那怎么办?

出于这样的考虑,日本海军对于中国海军在朝鲜海域进行演习只能不断提出抗议,不过中国外交部置之不理。

中国海军前面过,就是一大群的渔船跟在后面,到达朝鲜海域后随即开始捕捞作业。

为此还有一批渔船没有在朝鲜进行捕捞作业,而是跟着中国海军往库页岛去了,中国海军到达库页岛军港,随即又在日本北海道渔场边缘进行了军事演习。

那群渔船就直接冲进了北海道渔场,在日本渔民的众目睽睽之下在北海道渔场进行渔业捕捞。

而且这些渔船用的还是断子绝孙的大型拖网,一网拖过去就连小鱼苗都不放过,这种拖网在中国近海是禁止使用的。

日本政府上下都快被气炸了,在他们看来,他们从来都没有输给中国海军,只是输给了中国空军。

中国海军在他们眼中只是一个跳梁小丑,大有一股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之感升上心头。

中国海军不仅支持中国渔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