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战无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道战无敌- 第1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三日之后,在九曜列岛一旁一支数百艘船组成的庞大船队,浩浩荡荡,整装待发。

在船队的最核心处,是一艘长大百丈的巨型帆船旗舰,白城独站船头,身后站着匡大可、周主管等人。

凝视九曜列岛良久,白城沉身说道:“出发吧!”

见白城下令,身旁船员连忙挥舞手中旗帜,打出旗语,偌大船队见旗舰发令,方才缓缓起航,慢慢离开此处,向南海北面进发。

……

三个月后,这只船队来到陈国最南面琼州。

这支船队体量极大,又都是精兵强将,路上并无不开眼的海盗敢上前骚扰,故此一路极为顺畅,并无半分波澜。

船队在柳州靠岸之后,白城率领匡大可、周主管等寥寥数人,快马加鞭往建业赶去,其余军士则驻扎在柳州沿岸,一应用度全部由柳州太守府供应。

在海上这一段日子,白城不断试探九曜列岛众人对楚西鲁的印象,不断修正自身行为,待到柳州时,神态动作已与当初的楚西鲁毫无二致。

除去白城是炼神宗师不提,其余几人也俱是高手,由柳州出发,日夜兼程,歇人不歇马,一日两千余里,不到一个月的功夫,便已赶到建业城外。

九曜列岛之事,已在数月前通过种种途径传到京城,只是当事人未至,说的不大仔细罢了。

来到建业城后,白城并未进城,而是驻留城外的一场驿馆内,匡大可独进皇宫禀报陈曜,周主管进大将军府禀报卫大将军。

楚西鲁一向性情孤僻,此时不愿进宫,也在情理之中,并不足为奇。

匡大可进宫不到一日,当日清晨出发,不到傍晚便回到驿馆。

“启禀楚统领,陛下并未怪罪您老人家,请您老进宫一叙。”匡大可毕恭毕敬,他对当今陛下陈曜极为了解,知道此人并非宽厚之人,本以为今次进宫就算不死也要扒层皮,不料陈曜竟丝毫不怪罪于他,反而好言安抚,倒是让他有些难以置信。

“唉,陛下就算不怪罪,楚某又怎么面目去见陛下?”白城长叹一声,摆了摆手说道。

陈曜的态度早在葛道长的算计之中,陈曜虽然贵为陈国陛下,但手中可用的炼神宗师却极少,他已经损失了梁九功,若是再责怪楚西鲁,只怕要捉襟见肘。

更何况楚西鲁与北方佛门瓜葛极深,他此时正要依靠北方佛门的势力,自然不会狠狠得罪楚西鲁。

“楚统领说的哪里话,此事本就是由梁总管一手操办,若是事有不妥,又怎能怪在楚统领身上?”匡大可急忙说道。

“梁总管已然以身殉国不说,楚某又岂能将罪责推在一死人身上?”白城脸色一沉。

匡大可的话,恐怕不是他自己的意思,而是陈曜借他口中传出的消息。葛道长说的不错,陈曜果然是薄情之人,只看梁九功对他忠心耿耿,他却对梁九功弃之如敝履,将一切罪责推在梁九功身上便知。

“唉…”匡大可一时词穷。

白城一拂袖袍,冷声说道:“皇宫大内我是不会去的,陛下我也是不会见的!”

他虽已做好万全准备,但能够不进皇宫,还是不进的好。皇宫之中阵法重重,万一陷入宫中,只怕无法脱出。

“楚大人!你…”匡大可心惊肉跳,他临行前已得到消息,此行必须请楚西鲁进宫,否则再次回去,恐怕讨不了好。

白城冷哼一声,转身拂袖而去,似是不想听他再解释。

匡大可刚要去追,便觉得手臂一麻,浑身上下如触电一般,抖如筛糠。他还以为是楚西鲁怒极出手,刚要张口解释,忽然发现双手之中捧了一纸信笺。

白城身形渐远,口中淡淡说道:“这是楚某的一纸请罪书,还请匡副总管转呈陛下,楚某今次犯下大错,再无颜立足朝廷之上,只愿青灯古佛长伴终老。”

匡大可目瞪口呆,拿着手中信笺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许久之后,方才长叹一声,转身离开驿站。

匡大可手中信笺,并非白城所写,乃是葛道长寻找丹青妙手,模仿楚西鲁的笔迹,莫说是陈曜,就算是楚西鲁在世,只怕也看不出不同来。

……

三日之后。

白城一袭灰布衣裳,腰间一柄断剑,孤身一人,来到长江边上,向江边渔人买了一艘小船,打算渡江北去。

一条大江将神州大陆从中分开,南面是宋、陈、晋、梁,北面是周、魏、齐。因为南北双方时常交战,故此大江之上并无船只横渡,要想过江只能自行渡过。

白城独坐船头,小舟无风自行,缓缓向江北驶去,面上虽然沉静,心中却有些忐忑。他在信中自称有罪,说是要归隐林泉,其实不过是以退为进的说法。

九曜列岛失陷,梁九功战死沙场,却只有楚西鲁独存。就算陈曜再蠢,也会怀疑楚西鲁有些问题。

他此时若是一头扎进宫去,恐怕不但得不到陈曜的信任,顺利刺探机密,恐怕还会被百般提防,说不好便会被识破身份。

与其如此,他与葛道长、风诺道长一番商议之后,决定以退为进,引诱陈曜主动来留他。

只是这法子却有些弄险,万一陈曜对他怀疑过重,并不挽留于他,前面的种种计划,就全都付诸流水。

第十章 阴差阳错(四千字大章)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霸先望江兴叹。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陈郎当年,峨眉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白城盘膝坐在舟楫之中,面对滔滔江水,口中放声歌吟。

这首词本是他前世在地球时所学,由北宋一代文豪苏东坡游赤壁所做,慷慨激昂,技压千古!

这方世界的历史与地球完全不同,白城也不是照搬原词,将其中几处稍作改动,将原词中提及周公瑾的几处词句,俱都换成陈国开国皇帝陈霸先!

这首词的上半阕讲的是南陈开国皇帝陈霸先起兵之初的事情。

当年,陈霸先不忍神州陆沉,率领陈族上下三千子弟在长兴郡起兵,一时之间,应者云集。他收拢豪杰十万,与北魏开国皇帝拓跋宏接连三战,虽然期间偶占上风,但终究难敌北魏百万猛士,最终只得率军南渡,在江南打下一片基业。

陈霸先渡江之时,曾在长江边上洒下血泪,声言有朝一日,必要打过长江,只可惜大厦将倾非一木可支,他虽一世英雄,却再无渡江之日。

下半阙却讲的是陈霸先平生最为珍爱的皇后孙峨眉!

陈霸先当日渡江南下之后,人困马乏,粮草不济,前有豪强堵截,后有北魏追兵,几万大军眼看就要溃散。在这关键时刻,一名奇女子孤身来到陈军大营,连向陈霸先献出三大奇谋,讨粮草、破豪强、伏追兵,这才解了几万大军燃眉之急。

这名奇女子便是日后陈国皇后孙峨眉,稚川真人当年在江边见过孙峨眉一面,对其大加推崇,言起乃是“天下第一奇女子”!

北方拓跋宏曾指挥大军与她隔江交手三次,都未能占取分毫便宜,对其亦是十分佩服,称“峨眉一出,六宫女子无颜色”!

啪、啪、啪!

白城一阕新词尚未唱完,便有清脆的拍掌声从前方重重浓雾中传来。

大江之上,雾气昭昭,纵然眼力再好,也瞧不出多远去,只能隐约看到远处似乎有舟楫缓缓驶来。

随着清脆的拍掌声音,一叶轻舟从前方缓缓驶来,轻舟之上只有三人,其中两人站在舟前,一人蹲在后方。

为首的一位是一名锦袍中年人,年纪约在四十岁上下,锦衣一袭,金环束发,气质雍容,温润如玉。

在他身后是一名黑衣人,此人面色枯槁,犹如多年老农,紧紧站在锦袍人之后,双眼不错眼珠,紧紧盯着锦袍人背心,神情茫然发呆,似乎除了锦袍人之外,世间再无一人能引起他的兴趣。

除了这两人之人,轻舟后端蹲着一名老者,虽然头发花白,一身筋肉却极为强健,身高约在九尺以上,虽然是蹲在船后,却比寻常人站着更高。

锦袍人面上含笑,朗声说道:“来者可是楚统领否?区区只知楚统领乃是天下豪杰,却不知楚统领文采横溢,这阕新词可谓尽显风流,天下无双!”

白城瞧见这锦袍人面貌极为熟悉,与陈国皇帝陈曜有**分相似,确有有些不但细微的不同之处,当下心中明了,朗声说道:“来者莫非琅琊王?”

琅琊王陈道子乃是陈曜一母同胞的兄弟,自幼便极受陈曜信任,如今更是陈国朝中第一权臣。他此时出现在此处,不问可知,必是陈曜的安排。

见到此人出场,白城心中顿时一定。

陈道子拱手含笑,说道:“不才正是陈道子!”

白城急忙拱手说道:“琅琊王大驾光临,楚某有失远迎,还请王爷恕罪!”

陈道子呵呵笑道:“明明是小王来的冒昧,岂敢怪罪楚统领?只是不知楚统领乘舟北去,却是有何打算?”

白城轻叹一声,说道:“不过青灯古佛、终了残生罢了,还能有何打算?”

陈道子似是一惊,问道:“楚统领乃是当世豪杰,如何早早便要退隐林泉?岂不是可惜吗?”

白城长叹说道:“楚某无能,未能抵挡逆贼反扑,连累梁总管殒命当场,以至于九曜列岛一败涂地。一来有负陛下厚望,二来连累门徒殉国,岂有面目再立足朝堂之上?”

陈道子眉间纹起,摆手说道:“楚统领此言差矣!”

白城面上露出惊讶之色,却未出言反驳。

陈道子见白城不语,接着说道:“九曜列岛之失,实是梁九功妄自尊大酿成的苦果,岂能与楚统领扯上关系?”

白城轻轻哦了一声,嘴唇微微张开,似是有话要说。

陈道子不等他张口,便已说道:“梁九功罪责在二,其一,陛下对他一向多有信任,将九曜列岛全权交于他维持,他却不知进退,一味粉饰太平,明知有大敌在侧,列岛危若累卵,却失口否认,报喜不报忧。其二,陛下对他恩泽深厚,不惜耗费万千资源,将他一身修为推到炼神境界,他却自持修为高深,一味养尊处优,从不与人实战,以至于数次与人交手,全都落在下风,竟无丝毫用处。”

白城听到这里,微微点了点头。只是他表面虽然在附和陈道子的说法,心中却是微微冷笑。

梁九功固守九曜列岛,固然不是上策,但也绝非下策。有风诺道长这等大敌在外,任是谁做主帅,也不敢轻易抛弃岛屿,率领船队北归,否则被风诺道长追上,便是船毁人亡的下场。就算白城带领众人北归,也是先告诉众人,他已将风诺道长打伤,一时之间无力追击,这才打消众人疑虑。

至于梁九功战力不足,轻易被人杀死,就更不是他自身的问题了。梁九功本是宫中宦官,虽然自有习武,但既没有经历江湖厮杀,又未从上阵杀敌,一身用资源堆起来的修为在纸面上虽然好看,但真打起来全不是这么回事。

话说回来,难道陈国朝中没有精于格杀的高手么?那自然不是,莫说朝中高手无数,就算是白虎外营也有不少高手,至少沈崇天手下几位统领都是一等一的搏杀好手。只不过这些人都不受陈曜信任罢了,换句话说,受他信任的都不是有用之人,有用之人却不受他信任,九曜列岛之败又能怪谁?

白城心中虽然这么想,嘴里却不能这么说,沉吟片刻,说道:“这么说陛下无意怪罪楚某?”

陈道子轻叹一声,说道:“楚统领不辞辛苦,由北方借来佛门至宝,虽然未能成功,但也只有功绩,如何来的罪责?”

白城轻轻啧了一声,试探问道:“不知这是琅琊王的意思,还是陛下的意思?”

陈道子听到这里,知道白城已然意动,当即说道:“小王的意思就是陛下的意思,陛下的意思也是小王的意思。”

白城双目微闭,再次沉吟许久,方才说道:“陛下宽宏大量,真令楚某惭愧。”

陈道子面上笑容更盛,说道:“楚统领何愧之有?此事只有朝廷对不起楚统领之处,却无楚统领对不起朝廷之处。”

白城闻言,长长叹息一声,说道:“陛下果然是仁德之君,楚某…唉…”

陈道子不等白城继续往下说,接着说道:“当今朝廷内忧外患,情势可谓险恶至极,陛下身边无人扶持,正是用人之际,楚统领如何能够一走了之?依小王之见楚统领还是重归朝堂的好,一来可以建立一番功业,以此慰藉平生,二来也可以扶持陛下,度过这一番危难。”

两人说到这里,陈道子再不掩饰今日来意,终于将话语说的通透。

白城沉思许久,方才说道:“陛下与琅琊王的美意,楚某已然知晓,只是还请琅琊王恕罪,楚某还是无法重归朝堂。”

陈道子不由一怔,他本以为说得到此处,白城必然会答应此事,却没想到白城居然会一口回绝,不由脱口问道:“却是为何?”

白城轻叹一声,说道:“自古未闻大败而不加责罚之臣,楚某若是重归朝堂,只怕天下人皆以为陛下赏罚不明,恐怕陈国并非好事。”

陈道子听到这里,忽然放声大笑,说道:“小王还以为是何缘故?楚统领岂不闻‘诽满天下,誉满天下’一语?陛下岂会为区区流言所动?”

白城摇头说道:“陛下虽然仁德,但恐怕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陈道子略一沉吟,说道:“楚统领若是执意如此,小王倒有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白城眉头一挑,说道:“楚某恭听王爷教诲。”

陈道子笑道:“不知楚统领有没有听说过一个叫做‘潜龙’的组织?”

白城心中一动,说道:“楚某略知一二。”

陈道子微微一笑,说道:“不知楚统领对这个组织知道多少?”

白城捋了捋思路,说道:“据楚某所知,‘潜龙’虽然势大,但却隐秘的紧,只是略有耳闻,与皇室有些关联,却不知真实情况是否如此。”

陈道子笑道:“楚统领所闻不虚,小王实话实说,‘潜龙’乃是当今陛下所创,如今执掌潜龙之人便是小王!”

白城闻言,心中不由一惊,脸色骤然一变,好悬没有卸去周身力道,恢复本来面目。

此事不由白城不惊,“潜龙”与他之间的纠缠可谓极深,授业恩师白铁寒之死便与“潜龙”有关,飞星门前任掌门柳青山亦被潜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