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枭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末枭雄- 第4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亚战争,不但夺取了贝尔加湖以东的大片领土,而且还趁机和俄罗斯签订了边界划分条约,把以往的胜利果实全部名正言顺的纳入囊中。

如今帝国可以自豪的宣称,中亚之浩罕省,巴尔喀什湖以东、西伯利亚之贝尔加湖以东、勒拿河以东的领土都是大中华帝国的领土,其他国家也都承认。

而不是和以前那样,只是帝国单方面的宣称,不过其他国家却是只认为这些地区都是帝国的军事控制区而已。

站在叶临青这个旁人的角度来看,二皇子林抲应该是刻意的学习效仿陛下,不管是性格还是看待事务的看法,都是有着极大的相似性。

如此一来,陛下选择二皇子也就不意外了。

陛下是一个帝国的统治者,而身为统治者,最好的继承人就是继承了自己意志的继承人。

叶临青回想着这些,再看看下面诸多还陷入迷茫状态的同僚们,不由得暗自得意起来,偌大一个帝国,能够深入的了解这一次立储事务的人,放眼帝国也就只有自己一人而已。

由此可见陛下对自己的信任。

叶临青和很多大臣们不同,他并没有什么担任地方官员或者内阁官员的经历,他这一辈子就是在秘书处里工作,从早年的三等秘书科员干起,再到二等秘书、一等秘书,然后是副科长,科长,再到副处长,总务副处长,最后是熬到了宫内秘书处处长这个权势显赫无比的位置。

能够走到今天,他靠的只有三样,一个是尽心办事,第二就是对陛下的忠诚,第三就是远离政斗。

身为秘书处官员,他比旁人更加清楚陛下对秘书处官员忠诚的看重,因为秘书处的工作比较特殊,很多时候会直接影响到陛下的抉择,所以你在才华和忠诚之外,保持自身的**性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和外面的官员有过多交往的话,不可避免就会受到外面人的影响,最后在处理事务的时候就会带有私心和偏见,而这种偏见最终有可能影响到林哲的抉择。

而林哲对这种事是严禁杜绝,凡是秘书处里的官员如果和内阁各部或者地方官员交往过于密切的话,基本上很快就会被外放,根本就不可能在秘书处内部持续升迁。

叶临青也很清楚这些,所以他从来都是对内阁各部大臣都是不搭理的,别说一起吃饭喝酒的交往了,就算是在新华殿里看到了,也是不说话,点头而已。

就在叶临青自诩自己为帝国里深的陛下信任第一人的时候,宣读甚至的人也是开始宣读了第四份圣旨。

这份圣旨到现在可以说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意外,简短的一份诏书就是正式册立二皇子林抲为太子。

接旨的过程里,林抲没有和旁人想象的那种惊喜,虽然嘴角有着笑意,但是却一直都是保持着镇定和平静。

因为他在昨天晚上的时候,就已经被林哲叫了过去,两父子并没有过多的交谈,林哲只是说:明天会册立他为太子,让他做好准备!

如果是换了旁人,昨天知道此事后,估计早就欣喜若狂,然后把消息传的满南京都是了,但是他却是没有人对任何人说,就连亲生母妃庄贵妃来旁敲侧击询问,他都是没有透露丝毫的口风。

颁布正式的诏书后,自然还有着一连串的仪式!

除了封林抲为太子外,还封了林抲的正妻李氏为太子妃,又封林抲生母庄贵妃为皇贵妃,这个皇贵妃的封号在帝国比较特殊,只能由储君之母,而且储君之母不是皇后,只是普通嫔妃的情况下获得。

其他嫔妃是不能获得皇贵妃称号的,顶多就是生下皇子的贵妃称号了。

太子册立仪式的同时,册立太子的诏书也是通过电报传播到全国乃至全球范围,然后以报纸或者官方文书等形式全文刊登,以便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帝国有了正式的储君,皇帝有了继承人。

林抲被册立为太子,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已经被封为郡王的林晔看着远处的平仁堂,他不由得深深的叹了口气,他不甘心,他不服气。

他才是公认才华最为杰出的皇子,他才是这个帝国唯一的嫡皇子,这太子之位本来就是属于他的,也只能是属于他的。

但是现在,这老二却是坐上了太子之位,而自己只能和其他两个兄弟一起沦为看客。

把视线从平仁堂收回来,再看看左前方不远处的一座空荡荡的皇子所,那是原本林抲的所住的小楼,但是现在林抲被封为太子后,林抲夫妇已经是搬到了新华殿东侧的新居所,和皇子所里的小楼没有正式名称,只有一号楼,二号楼不同,那栋新居所不管是面积大小还是格局都是要大的多,而且有着正式的名称,称之为东仁殿。

只看这名字,就知道是专门为太子准备的居所。

东仁殿,乃是太子的居住、学习之所,为了加强太子的实际政务能力,林哲也是准备给林抲在新华殿安排一个办公室。

不过尽管现在林哲对林抲的能力已经比较满意,但是距离林哲的要求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林抲的学习将会一直持续到下去到二十七八岁为止,一边学习一边工作。

林抲搬走了,这皇子所里就剩下了他林晔和四皇子林煊了,至于皇长子林碃,他在十八岁的时候就已经正式成婚,当时就被赐予了一栋府邸,不过需要修缮,所以他在皇子所一号楼继续住了一年,在去年的时候就是搬离了一号楼住进了他自己的府邸。

本来林抲没有被封太子之前,也是因为去年年底刚结婚,所以也是被赐了府邸,不过还没来得及搬进去,就已经是成为了太子。

而他自己林晔和四弟林煊,则是年纪还小了些,暂时还没成婚,所以还得继续待在皇子所里,一直住到十八岁大婚为止。

只是以往这感觉住的很舒服的皇子所,现在却是感觉如同牢笼一般,他迫切的想要离开这里,和老大林碃一样,在外面单独居住,如此他才有可能建立自己的力量,这样才能够在未来机会到了后重新谋取太子之位。

“不要以为现在就结束了,现在只是刚开始而已!”林晔看着远方那座空荡荡的二号楼,面露不甘自言自语着。(未完待续。)

p

第六百八十六章 陆军革新

1878年之际,对于帝国来说最大的事情毫无疑问就是册立太子了,尽管朝中诸多军政大臣都是不太理解林哲为何要册立二皇子林抲为太子,但是以林哲这个开国皇帝一贯以来的强势态度。

他做出的决定是任何人都无法反对更改的,就连江道泉这个最坚定支持嫡长制的人都是不敢在林哲册立太子时说上一句话。

后宫之中的太后乃是最喜爱大皇子林碃的,但是得知林哲册立二皇子林抲为太子后,也只能是在宫内佛堂里暗自叹气。

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没有一个人敢反对林哲的决定的!

正式册立林抲为太子后,林哲就是在新华殿的二楼里给林抲一个办公室,并让他以太子的名义署理农林事务。

当然了,虽然说是署理,但实际上林抲也是非常清楚自己的现状,他现在是没有足够的能力单独承担其某一部重任,就算是有这个能力,也是不太好直接插手。

因为这涉及到了权力之争,历朝历代里,太子和皇帝的关系都是非常复杂的,绝对不是说简单的君臣或者是父子关系,这里头掺和了太多的权力之争。

所以林抲是非常老实的以学习为主,在农林事务上,他纵然是太子之尊,但是也是老老实实的只听不说,农林部事务依旧由农林部大臣具体负责。

林抲的这种表现也是让林哲比较满意,尽管他并不介意林抲的权力**,但是在林哲的培养计划中,现在的林抲还没有到具体负责某些大事的时候,现在他的重点还是学习。

按照林哲的预定计划,在未来的十几年内,林抲将会轮番学习各个部门甚至军事事务,这个过程不仅仅是让他深入了解帝国各大部门的运转,更是让他学习处理政务的实际经验。

毕竟就算林抲有所天分,但是毕竟只是一个十八岁的年轻人,要想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储君,他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随着册立太子一事慢慢落幕,帝国也是重新归于平静,1878年的下半年,帝国没有对外战争,甚至因为中俄签订了条约后,以往持续多年的中俄边境冲突都是暂停了下来。

因此等到1878年后,帝国的6军也是开始趁着这一次机会进行比较大规模的调整,根据西伯利亚战争的经验,6军方面认为尽管帝国拥有庞大的常备兵力,但是预备兵力却是严重不足,帝国6军想要建立更大规模的动员机制,以求在战争爆时,能够在最短时间里扩张军队。

此外,西伯利亚战争还暴露出来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在使用大量火炮以及连步枪的情况下,对弹药的消耗度过了6军自身的估计。

西伯利亚战争严格上来说持续了不到三个月,但是这三个月里,6军却是把储存在北方地区的战略弹药储备消耗一空,而且更重要的是有时候后方就算有弹药储备,但是受限于后勤运输能力的限制,也无法即使把弹药运送到前线。

对此,6军方面是提出了诸多多个解决办法,一个是加大投入修建战备铁路,尤其是通往贝尔加湖的北方铁路以及通往中亚方向的西北铁路。

此外,云南方向因为宁王国以及英国人的存在,所以压力也不小,为此6军将会推动西南铁路的修建。

除了扶持战备铁路的建设外,6军方面也是准备加大物资储备规模,在靠近边境的边远省份建立战备物资仓库,在一些交通枢纽或者战略大型城市,比如上海、、广州、徐州、天津、湖北、西安、重庆、沈阳等建立大型的战略物资储备基地。

随后对后勤运输体制进行改革,除了后勤部直辖的运输体系外,加强一线部队自身的物资携带能力。

毕竟部队在作战的时候,一个军级部队在出时,所携带的弹药物资,基本上就是直接决定了这个军在未来短时间内的作战时间。部队在西伯利亚战争时期的时候,在战争爆的半个月内基本就把所有作战物资消耗完毕,部分承担了攻坚任务的营团部队,他们的弹药有些甚至在短短一个星期内就消耗完毕,只能被动的等待后方运输上来的物资。

为此,6军方面准备大幅度的加大,改进一线部队的后勤能力,比如炮兵团,6军方面就是决定把炮兵团自身携带的炮弹增加至少一倍以上,而要增加自身携带的炮弹数量,那么就需要配属更多的后勤人员。

如此也就导致了炮兵团的人数以及骡马数量大幅度攀升。

师属辎重团也是大规模扩编,满员编制从以往的一千五百人增加到了两千人。

此外还在团、营这两个级别增加辎重部队的编制,提高基层部队的物资携带能力。

经过改革之后的步兵师,满员编制将会从一万八千人提高到两万人左右,如果是战争时期额外配属部分后勤工程保障部队的话,兵力甚至有可能达到两万三千人甚至两万五千人以上。

不过这种编制的改动,由于是集中在后勤辅助部队的改动上,故而对部队的现状改变不大。

因为部队那么多,除了少数常年驻扎在边境的备战一线部队外,其他大部分都是保持和平编制,只要到战争时期才会补充动员兵力,达到满员编制。

这也是为什么帝国6军拥有高达四十八个步兵师、以及十二个骑兵师以及十来个炮兵旅等诸多独立部队,但是6军的总兵力依旧没有过百万人的缘故,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部队除了少数一线战备部队外,其他部队基本在和平时期只保留必要的军官以及骨干士兵,是不会常年保持满员编制的。

尤其是后勤、工程等辅助部队,平日里可是非常小的,比如一个师属辎重团,和平时期的人数也就四五百个人而已,甚至连骡马都不足,等到了战争时期进行充分动员后,将会补充大量的预备兵力以及临时征召的骡马。

到时候,这一个师属辎重团才会膨胀到两千多人的满员编制。

这么做固然会因为需要动员时间,进而导致在战争初期的很多部队战斗力不足,但是这也是属于没办法的事。

毕竟军费是有限的,军方总是更愿意在和平时期里保留军官和骨干士兵,这样等到战争时期,就能够迅补充预备兵力,然后把军队的数量迅扩张。

这样总比在和平时期就养着一大群无所事事的辅助兵力强得多!

6军那边除了对后勤相关体系进行改革外,也是根据西伯利亚战争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提出诸多改革方案。

比如说,6军方面认为在西伯利亚战争期间,1872年型北方步枪虽然射够快,挥了极大的作用,但是因为使用栗色火药作为******,射后的烟雾会严重影响士兵的视线,战斗激烈的时候,往往是不用多久士兵就会因为被自己枪支射出来的烟雾阻挡视线。

因此,经过西伯利亚战争后,不用林哲去指点,军方的那群人就是对军械部那些人正在研究的无烟火药重视无比。

1878年的下半年,军方那边一口气是投入了至少上百万的资金,用于资助国内的数大相关研究机构,包括江南化学公司、帝国大学化学系、皇家科学院等。

军方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那可用于实战的无烟火药给研出来,当然了,研出来还不算,还需要可以大规模量产,并且成本也要在军方的接受范围之内。

无烟火药之外,6军还关注了诸多新书技术的研,并提供相关的研经费。

这种事,几乎是每一场大规模战争之后就会出现,而且也不仅仅是在帝国如此,在其他国家也是同样如此,比如普法战争后,德国人就是迫不及待的研并服役了毛瑟1871步枪,而其他国家,包括帝国在内,都是迅跟进,研并服役了钢制后装线膛炮。

这一次战争里,帝国的1872年型北方步枪大方异彩,战争还没有结束的时候,俄国人那边就已经是开始了相关新式步枪的研究,到了1878年的时候,基本上拥有自主研能力的国家都已经展开连步枪的研,甚至有的国家都已经开始小规模的试验服役了。

近代的战争,对科学技术促进是拥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就当帝国6军吸取了西伯利亚战争的经验,进行多项改革的时候,帝国海军也是没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