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枭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末枭雄- 第1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满清那边都是一群愚昧至极,夜郎自大的野蛮人。根本就肯睁开眼睛看世界,和他们打交道的苦难不会比和非洲的野蛮黑人打交道容易多少。

而反观林哲主导的中华帝国,却是一直支持对外交流、通商的,而商贸区的建立更是林哲和各国洋人友好合作的典范。

依靠上海商贸区,各国洋人,嗯,以英国人为主收获了大量商业利润,那些大洋行们在这几年一个个都是赚翻了。

而同样的,依靠商贸区的发展。林哲或者说中华帝国也从中获得了大量的好处,首先是扩大了出口量,而其次也能够利用通商口岸,进口大量的机器设备,引进各国的技术人员,从而建立起初步的工业体系。

那些太高大上的先不去说,只说生丝产业!

依赖商贸区的便利,上海这边的生丝产业已经完全从手工作坊转化为了机器缫丝的模式,生产出来的生丝不仅仅质量好。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非常强,而且还通过生丝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

比如说最开始,同时最基础的机械制造产业,就是从维修缫丝厂里的蒸汽机、纺织机等机器设备开始。然后再逐步仿制生产,最具代表性的林德机械公司就是这种发展模式。

如今他们已经能够生产出纺织产业的一部分机器设备,当然了性能是没办法和进口货比。但是胜在价格便宜,此外他们还在仿制蒸汽机。只是目前还不够成熟,尚未推出市场。

依靠商贸区的对外通商。林哲正在一步一步艰难的打造近代工业体系。

可以说商贸区的成立和发展,是林哲和各国洋人的一个合作典范,而林哲也是一直和各国保持了良好的关系。

自从去年正式造反后,到今年成立中华帝国,林哲始终都没有忘记拉拢这些洋人,尤其是拉拢英国人,为了拉拢英国人,林哲甚至让外务部的人向他们暗示,未来杭州、镇江等城市也不是不可以开放通商。

听闻中华帝国在开放更多通商口岸这一点上可以谈,让英国人高兴不已,这不,最近一段时间里,外务部的协办大臣宋关前就一直在上海和英国人、法国人就开放更多口岸一事进行谈判。

但说是谈判呢,但实际上就是扯皮和拖延时间,因为林哲的打算就是先放一块肉在各国洋人面前,但是各国如果不拿出实际利益来,林哲可不会轻易放出去。

毕竟林哲虽然说支持对外通商贸易,而新生的中华帝国也需要对外贸易来维持工商业的发展。

但是相对于林哲以及中华帝国的需求而言,这些洋人更急迫,他们为了获得更多的通商口岸,都已经准备抽调兵力来中华打仗就可以看得出来,此事对于他们而言是非常急迫的事。

所以林哲的打算就是先拖时间,拖到这些洋人让出更多的利益来。

而林哲希望获得什么利益:首先一个就是鸦‘片问题,第二个就是关税问题。

根据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以及后续诸多附加条约,实际上是并没有解决鸦‘片问题,条约上并没有说允许鸦‘片合法进口,但是也没明文说不允许进口,所以最近十几年来英国人的鸦‘片贸易一直都是这么不上不下吊着。

而中国这边则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是默认了这种事实,而地方官员以及海关官员们,往往还会私底下把鸦‘片作为洋药征收关税。

所谓的查缉鸦‘片,实际上一般都是特指没有缴税的走私鸦‘片,缴了税后随便怎么样都可以卖!

而这个鸦‘片问题也是英国想要解决的问题,他们要的自然是合法化!

此外就是关税问题,根据南京条约以及后续条约,进出口关税的制定是协商制定,而此举就是让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以至于关税税率只有平均百分之五都不到,而有些更是只有百分之四点几。

关税无法自主。以及如此不正常的低比例,不仅仅是国家海关关税的收入大幅度减少。而更重要的是会对国内的一些产业造成极大的冲击,比方说如果洋布大量进口。关税又低,使得洋布的价格低廉,那么后果是什么?

后果并不是说中国人民可以欢天喜地的穿上洋布新衣了,而是无数自产自足的家庭手工纺织业的毁灭,如果这不算什么,那么接下来有一点就值得注意了,那就是在大量廉价洋布的冲击下,国内的近代机器纺织产业就会遭到破灭性的毁坏,这些国内的小规模。技术还不够先进,无法做到更廉价的民营纺织企业就是破产。

关税,实际上并不仅仅是征税,它还有着一个更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关税壁垒!

如果要扶持国内的纺织产业,那么从关税角度上来说就是加大洋布的进口税,从百分之五调整到百分之二十甚至五十,那么不用多久,国内的纺织厂就会遍地开花一样冒出来。然后抢占原来洋布的市场。

同时如果己方有着需求量极大的出口商品,比如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外国人是万里迢迢都要来求购的,那么商品价格提高的同时。关税方面完全也可以再加收,从百分之五提高到百分之十,十五。那么将会为国家带来更多的财政收入。

所以对于现代国家而言,关税可以说是把控着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事项。

而现在中华帝国新生。虽然以往都是沿用南京条约以及附加条约的一系列对外条约,但是中华帝国毕竟是全新的帝国。林哲是绝对不愿意平白无故全盘继承前清的各种丧权辱国条约的。

林哲不愿意承认南京条约等一系列条约,这就是目前中华帝国和列强之间最大的外交矛盾。

宋关前最近几个月里,一直都在和各国领事进行扯皮讨论这些事情,不过谈来谈去都是没个结果,以至于现在还拖着。

“唉,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带头!”宋关前收回心中的这些忧虑,把注意力放在了街道上。

这里乃是上海的核心区,即商贸区,虽然说近年来上海地区发展迅速,但是只局限于商贸区内而已,商贸区外的上海其他地区,目前的发展还是远远不如商贸区的。

马车上行走在由花岗石碎片、黄沙铺筑的道路上,这种道路虽然也说不上什么多高级,,但是比起其他城市的泥土路面还是要好得多,再加上商贸区专利有专门的道路维护机构,每天都有工人在维护着这些道路。

道路的两侧店铺林立,街面上的行人脚步匆匆,在这里你看不见国内其他地方的优先或者慵懒气息。

在这里,不管是那些大洋行,大公司的经理,高级办事员们,还是普通员工又或者是最底层的体力工人,缫丝厂的女工,他们都是忙绿无比。

街面上的人除了进入店铺的那些,在外头走着的人大多脚步匆匆,似乎赶着时间一样。

很快,宋关前的马车就是离开了方才一片繁忙的街道,而后进入了行人较少,道路更为平坦的外滩大道。

所谓外滩大道,即原英租界的沿江部分,这里汇集的清一色是各大商行,企业的政府机构,唯一的服务行业建筑,应该就是那栋还在建造当中的外滩饭店了。

外滩大道的路面虽然还是用的碎石和黄沙,但是碎石却是更细,而且这条道路和路灯一起,都是进驻外滩大道的各大企业出资维护的,所以维护情况还要更好一些。

马车轻快的走上外滩大道后,宋关前继续看着街道两边。

这里的行人不多,而且多数也都是各公司的职员们。

抬头看远了些,正好看见几个身穿马褂长袍的读书人正在摇头晃脑,偶尔还可以听见他们的大惊小怪。

这不,刚好一家商行总部里出来一位穿着袒胸露臂的金发碧眼贵妇,这几个书生立即就是露出一阵唏嘘声,说着蛮夷不知礼教之类的话。

偶尔又有几个穿着汉服素裙的华人年轻女子走过来,一边走着还一边发出笑声,这几个书生先是一愣,然后一个个摇头:“世风日下啊,还有她们穿的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把汉家祖宗的旗袍都丢了!”

刚好这时候宋关前的马车路过他们,听到那一句祖宗的旗袍后,宋关前眉宇微皱!

而此时恰好对面那几个穿汉服的女子已经是走了过来,听见了这几位书生的话后,为首的一个瓜子脸,年约十六七岁的女孩子当即就是双手插手:“哪来的狂书生,自己忘本就算了,还说我们!”

那书生把手中折扇一收,当即挺胸朗声道:“光天化日之下,尔等流连街市……”

但是这书生还没说完话呢,那瓜子脸女孩就冷哼一声:“阿来,放狗!”

话音刚落下,就是传来一阵狗吠声,紧接着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一只足足半人高的黄色鬃毛大狗!(未完待续。。)u

第两百三十一章 吏治突显

宋关前刚好看到这一幕,不禁笑着摇起了头来,那几个女孩子里他倒是认识其中为首的那人,乃是商贸区现任区长齐瑄云的幼女。︽,

齐瑄云乃是太仓州知州齐瑄边的堂弟,不过这两个人在仕途上并没有什么直接联系,因为齐瑄边是以举人的功名谋得实缺,然后一步一步在清朝官场混起来的,反正之前,他就已经是嘉定县的知县了。

而他的堂弟齐瑄云一开始却是为官,而是在上海这边从商,从事进出口生意,不过规模不算大,在上海这个洋商华商遍地的地界里,只能说是上不了台面的小商人而已。

不过也好在他的生意规模不大,这才在1855年下了决心放弃生意,然后依仗自己通晓中外事务被举荐进入林哲幕府中,算是彻底投入了余胜军这个体系里,而后他一直在商贸区里任职,组织部对他的考语是“处事开明,善于洋务”。

两个月前,他被升为商贸区的第二任区长,掌管商贸区这个中华帝国控制区里最重要的城市。

宋关前在上海商贸区的时间待的比较多,而和洋人打交道的时候也经常带上商贸区的官员,所以时间久了就对商贸区的官员比较熟悉。

而来往的多了,对彼此的家眷也就略知一二,而对其中一些比较凸显的几个后背也知道的多一些。

此女名为齐琳,长年跟着她父亲齐瑄云住在上海,听说前几年一直被他父亲送进了玛利亚女子学校。

玛利亚女校一开始只是几个洋人领事夫人闲着没事搞的过家家。以满足心理的空虚,但是随着商贸区的开办。很多和洋人接触较多,视野较为开明的人也是把女儿送来学习。现在的规模已经不算小,中外的女学生加起来也是数十人之多。

算得上是目前商贸区里,乃至整个中国内规模最大的一家女子学校了。

宋关前看着外头的几个女孩子似乎和那些书生起了争端,也没有下车插手的意思。

此地乃是外滩大道,治安管理自然是不用说的,宋关前只是略微闭了闭眼,就是看见不远处小跑着过来了两个身穿黑色制服的警察。

那些书生看见两个腰间别着腰刀,背上还背着一把洋枪,穿着黑色制服的人跑过来。当即也是没敢乱动,这些书生乃是从湖北那边过来游学,当然了说好听些是游学,但实际上就是跑到上海这边来躲避战争。

这些人都是第一次到上海,其中一个同伴在商贸区外的上海县城那边,就是因为仗着读书人的身份喝骂这些穿着黑色制服的公差,结果被人家以‘袭警’的名义直接关进了巡警局,他们几个好友上下奔走,花费了不少银子才请了个据说是在官家里注册的讼师。嗯,他们这边不叫讼师,叫什么律师。

然后又是花了整整二十圆才把人给保释了出来,这三天后还得去上海县法院过堂呢!

当然了。不去也行,但是立即就会被当成逃犯处理,抓到就是严惩。就算一时半会抓不到,但是今后你就别指望在上海地区堂堂正正的生活了。

这见识过了这些巡警公差的厉害。这几个书生虽然说不会折腰,对他们眼中的贱役投以和色。但是一个个也是没说话了。

不过那两个巡警过来只是略微扫了一眼,当即就是把那几个书生扔到一边,为首的巡警堆满了笑容走到那几个女生中,低声下气道:“可是这几人惊扰到几位小姐了,如果是,我们必定严加惩办!”

那巡警说着,还带着一脸的谄媚神色,这巡警都是整天巡逻这一片外滩大道的,对这里的达官贵人都是了如指掌,只看这几个女孩子的穿着他就知道,肯定是那家的权贵之女。

今年虽然说都要复古,穿汉服的人不少,但是同样是汉服你只一身麻布棉衣,甭管你穿的飘逸都甭想这巡警多看一眼,但是眼前这个几个女娃穿的汉服却是全身上下都是绫罗绸缎,那料子一眼看上去就知道起码值自家一年的薪饷。

俗话说狗眼看人低,捧高踩低是这些在常年待在街面上的人的本能,要是没这一身本事早就被打发回家养老去了。

齐琳看着那一脸谄媚的巡警,黛眉微皱,这巡警和那几个书生一样,都是让人看了就生厌!

这出门闲逛的心情都被他们破坏的一干二净,当即她也不说话,冷哼一声抬脚就走,身上的几个闺中好友也是急忙跟上。

那巡警吃了个自讨没趣,当即也是不跟再追上去,别看那只有几个女孩子,但是后头还跟着好几个壮汉呢,一看就知道是护院保镖之类的,其中一个人手里还牵着一条大黄狗。

此时,这中年巡警转了过身来,看着这几个书生,先是扫视了他们一眼的外貌穿着,心中料定这些人也就是一些普通书生,不是什么权贵子弟后,他当即脸色就是一摆:“哼,好大的胆子,竟然敢光天化日之下调戏妇女,都跟我回分局一趟吧,让你家大人请了律师来领人!”

那几个书生一听,差点没吓的当场晕倒,这前头刚去了一趟巡警局呢,没了好几十大洋不说,这回头还得去过堂呢。

现在又有再来一次,他们这几个书生那里还有钱保释和请律师啊,当即一个个原本挺直了的腰杆就是弯了下来。

为首的一个年约三十的书生当即上前一步,手持折扇拱手道:“学生乃湖北汉阳府生员陈东波,方才我等和前头的几位了几句话,但是我等届熟读圣贤书的人,怎会做出调戏妇孺之事!”

那巡警却是也不和他争辩,执意要把他们押回巡警分局详细审问,后来那为首的书生深叹一口气,然后才从怀中掏出了两枚银圆,然后不落痕迹的塞进了那巡警手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