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施清瑄的第一军真正兵力只有三万五千人,其中作战主力,即皇家陆军只有一万七千人。
自家兵力不多。这一点施清瑄是非常清楚的,面临着清军从宿迁,淮安、沐阳等地增援过来的大军,施清瑄可没打算过让他们完成汇合,然后整合出将近十万人来和自己打。
“明天应该就能够抵达桃源县城下了,不过从时间上来看,恐怕宿迁的清军估计也能够在后天抵达桃源县城。淮安城过来的李鸿章所部估计也能明天抵达桃源县!”
宿迁、桃源、淮安这三个地方是一条直线上的,彼此间的距离非常短。从淮安到桃源,地图直线距离不过三十公里,实际行军日程不会超过两天。宿迁到桃源的直线距离也就四十五公里上下,大规模部队行军的话顶多也就三天时间。
所以说,第一军抵达桃源县城的时候,清军的援军基本上也快到了!
施清瑄此时却道:“我们先不去桃源县城!”
许鹏安面露疑惑之色:“不去桃源县城,我们先前的计划不是进军桃源县城,然后在桃源县城和敌军援军展开决战吗?”
施清瑄道:“桃源县虽然城不大,敌军也不多。但是一时半会也很难拿下,而看如今清军大举援救桃源,到时候桃源城下敌军恐怕要超过十万人,到时候可就不好打了!”
“所以,我们改变计划,不去桃源,直接北上迎战宿迁来援之敌!”
施清瑄当初说要进攻桃源。固然有着拿下桃源,然后合围淮安之敌,另外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够把宿迁方向的清军吸引出来,然后在野战中击败他们。
如今既然清军敢主动来援,那么桃源县就不用急着打了,先北上把从宿迁南下的僧格林沁所部打掉再说。
而就在这个时候。外头突然传来报告,一个少校快步走了进来:“第二骑兵团来报,第三师已和北面敌军前锋接战!”
施清瑄一听不惊反喜:“看来他们的速度比我们预料的还要快一些!”
他没有再和在座的将领们商讨,而是快速下了命令:“立即传令全军,北上支援第三师,各部队的侦骑都散出去,严密监控桃源县以及其他方向的敌军动向!”
施清瑄的命令一下。原本朝着桃源县行军的第一师等部队立即转向北上,准备和北方十公里外的第三师汇合。
于此同时,第三师一个位于左翼的步兵营已经是收拾起了战场,该营的少校营长正在听着属下军官的战报。
“由于接战仓促,而且敌军中大半都是骑兵,所以战果不大只歼灭了敌军一百余人,余者已经北逃,我方阵亡三人,伤十三人!”
少校营长点点头:“嗯,让部队原地休整,清理战场,等待师部主力抵达!”
没多久,第三师的新任师长付林阳就是率领第三师主力部队抵达,而抵达后,付林阳就是下令全师择地扎营。
因为既然已经和敌军前锋接战,那么就代表着敌军的主力部队已经不远了,付林阳必须让部队休息,同时等待后方第一师等部队的抵达,如此才能够以最完美的姿态迎战宿迁之敌。
于此同时,第三师的师属骑兵连已经是分散了开来,然后前出侦查,此外第二骑兵团也是派出了一部分骑兵外出侦查,试图找到并随时监控僧格林沁的主力部队。
两个小时后,侦骑回报前方东北方向五公里外发现敌军一部,兵力约三千人。
三个小时后,侦骑再一次回报,正北方向十公里外,发现敌军主力,人数至少有三万人以上!
邻近午后时分,第一军传令兵抵达,说军长施清瑄已率领第一师、第九协防师等部队北上,并带来了施清瑄的最新命令,要求第三师等待第一师,不得提前浪战!
二十五号的这一天,以第三师为核心,中华军的侦骑们四出,严密监控着越来越近的僧格林沁所部,于此同时骑着马匹的传令兵也是快速来往于第一军各部队之间,传递着一个又一个的命令。
傍晚时分,第一军第一师各部成功和第三师汇合,但是同时侦骑也传来消息,说敌军主力已经在七公里外停止南下,并扎营。
“看来他们也谨慎的很。一看势头不对就停止南下了!”许鹏安如此道:“停下来也好,现在临近夜色,我们正好休息一晚上,明日一早继续北上,直接击败他们!”
但是许鹏安的话落下没多久,侦骑又是传来消息:桃源县敌军已大举出城北上!
施清瑄一听皱眉,没想到桃源县的清军竟然还敢主动出城。看样子是想要来这里和宿迁之敌汇合了。
但是自己忙和了这么久,那里能够让他们成功汇合了。当即道:“传令全军,举火赶路,继续北上!”
虽然夜间行军多有不便,但是后头桃源县的敌军已经开始北上,自己等一晚的话,估计就被人追到屁股后头了,到时候前后受敌可不好打,所以哪怕夜间行军多有不便,但是也不是无法忍受的。
第一师和第三军以及第九协防师等开始举着火把。继续北上,而他们的目的就是七公里外的僧格林沁所部。
夜色的原野中,第一军如同一条巨大的火龙,弯弯曲曲的向北移动着,而在北边,则是一座延绵数里,同样灯火通明的清军大营。
大营中军营帐所在。僧格林沁同样是听着侦骑探子的回报,而越听是越皱眉:“他们竟然要连夜赶路!”
都兴阿道:“逆军如此狂妄,竟然敢夜间行军,大人,您看是不是派出一队精兵进行夜袭!”
僧格林沁听罢点头:“可!”当即就是转头对一个穿着戎装的将领道:“你率本部精骑一千,去试上一试。切记事不可为的话立即回来!”
僧格林沁也没指望能够夜袭成功之类的,人家虽然是夜间行军,但是都是举着火把,而且肯定会在四周派遣巡逻队,己方人数少的话,趁着夜色说不定还能突进去,但是人数少了也很难有什么战果。反而会把自己折进去,如果去的人多了,人家又不是傻子,估计连人家的外围巡逻圈还没闯过就被发现了。
如今最为重要的,还是中军主力这边!
所以僧格林沁除了派遣一千骑兵去看看有没有便宜可捡的时候,也是传令大营严加警惕,同时又让部队分批休息。
因为他知道,今夜看似风云涌动,但是今夜是打不起来的,真正的战斗是在明天,所以他必须让士兵们提前养足了精神。
而事情也和他预料的差不多,他派出去的一千骑兵尝试了两次都没突破中华军的外围警戒线,第二次袭击的时候好不容于看到了人家大军的阵型,结果被王吕云的第二骑兵团绕道了后头,下马用米尼步枪进行了打击,虽然被直接打死打伤的没有多少,但是夜间作战很容易混乱,等到第二天黎明时分清点人数,这出击夜袭的一千清军骑兵已经少了近两百人,这两百人也不是说都是被打死或者俘虏了,而是大部分都是走丢了,收拢不回来。
次日天色还没亮呢,僧格林沁就是传令全军提前埋锅造饭,并下令米肉不限!
无独有偶,两公里外的一个小山头后方,第一军的伙夫们也已经是开始准备早饭,不过更多的士兵们却依旧还睡着,昨晚后半夜他们才赶到这里也不扎营了,直接就地休息,士兵们都有着自己随身携带的毯子,虽然夜间有些凉但是也不至于冻着。
为了让士兵们更好的恢复体力,一直到军中的伙夫们把饭都做好了后,施清瑄才是把士兵们都叫醒,然后统一吃饭。
清军和中华军在大战来临之前,第一件事惊人的一致,那就是吃饭!(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p
第两百一十八章 桃源大决战(一)
彷佛双方有着极大的默契一样,僧格林沁所部的清军和施清瑄的第一军在十月二十六号的早上,都是不约而同的早早埋锅造饭。 新奇中文。xiniqi。
而士兵们吃饱了肚子后,也是开始列队,中华军那边,炮兵已经是用马匹把火炮拉上了两个小山头上,众多的炮兵正在挥动锄头铲子紧张的构筑炮兵阵地,这些炮兵阵地除了前头的掩体外,实际更重要的还是火炮后方的斜坡。
这道斜坡是用来抵消火炮发射后的向后冲力以及使火炮迅速复原到原炮位上!
炮兵构筑炮兵阵地的时候,趁着大战爆发之前,后方的民夫也是赶紧把众多的火药、炮弹搬上炮兵阵地,然后在火炮附近堆垒起来。
炮兵们在山头上忙绿,而山脚下的大量步兵已经是在军队的指挥下列出队形,这些扛着枪的士兵们列出一个个方阵。
步兵的旁边,王吕云带着第二骑兵团的骑兵们正牵着战马缓缓前出,为了让战马保持最佳的体力迎战,大战之前骑兵们是严禁骑马的。
第一军的各兵种的士兵们做着战前的准备时,第一军的高级将领们也是被施清瑄叫到了一起,然后商讨着接下来的作战计划。
帐篷会议室内,黎明时分紧急绘制的方圆五公里的详细地图放在一个墙架上,由绘图参谋们绘制的这副地图,不仅仅标有乡间小路,溪流,而且还对各个山头标示了等高线。
“你们看,这里,还有这里两处小高地,虽然距离我军和敌军都有些偏,但是这两个小山头却是练成了一片,其后方又是一片平缓的原野。”
宋向堂用指挥棒指着地图边上的两个着:“如果我军能够在这里部署一支部队,等到战况激烈时从该处进攻敌军侧面,极有可能建立奇功,摧毁敌军的侧翼!”
施清瑄道:“调兵到这里的话。和主力部队相距过远,难以相互支援!”
此时,在军事会议中很少说话的王吕云开口了:“如果是步兵的话,距离是远了些。不过如果让我们骑兵去的话,区区三四公里不足为虑!”
施清瑄听王吕云如此说,也是点了点头,对王吕云的说法表示同意。
他知道王吕云在军事会议上一般很少说话,同时也算得上是中华军里比较异类的人。这个王吕云是个大老粗,早年是绿林悍匪,后来是林府的护院头子,被林哲带到余胜军后,一直都是带着骑兵作战,虽然他也尽力了想要跟上其他军官的步伐,但是首先文化水平实在有限,连字都认不全所以在中华军的诸多高级将领中,越来越显得不合群。
不过王吕云这样就不要以为他是边缘角色了,王吕云不仅仅是中华军仅有的三个骑兵团的团长之一。同时他还是中华军的骑兵总监,陆军少将军衔,在中华军内是首屈一指的骑兵将领。
这说话虽然少,但是没有把握的话王吕云是不会胡乱开口的!
当即施清瑄道:“第二骑兵团如果部署在这里的话,倒是可以,不过这样的话,我们的步兵方阵预定交战地点,就要向前推移五百米了,不然的话还是难以打好配合!”
就当施清瑄、宋向堂、王吕云、许鹏安等中华军高级将领们商讨着如此进行后续战事的时候,清军那边也是进行着紧张的准备。
大量清军士兵已经列出了阵型。然后缓缓向前压上,在外围,四千骑兵分成了两队,一左一右。
不多时。清军正前方的中华军也是开始动了起来,数万人分成了数十个小型方阵,而小型方阵又组成一个个大方阵,形成中军,左翼,右翼的基本阵型。
得益于苏北地区的平原地形。以至于双方交战的区域都是非常平原,只有一些平缓的小山头,不过这些小山头很难作为战略或者战术据点而存在,顶多就是稍微阻挡远距离敌军的视线而已,但是走近了的话,这些小山头是不会成为双方交战的阻碍的。
整体而言,双方预定交战的区域是一片广阔的平原,顶多中间就是有一些小溪流以及平缓的山头而已。
而此时从天空俯视的话,那么就会发现清军和中华军一南一北,排成了一个又一个巨大的方阵缓缓靠近,而这些步兵方阵的两侧,不时有着骑兵来回掠过。
中华军的步兵方阵之后的两个平缓的山头上,则是部署着四十余门十二磅的野战炮以及大口径的臼炮,双方的距离原本就只有两千米左右,如今清军又是靠近了数百米后,中华军的火炮就是开始持续开火,十二磅的野战炮发射实心弹为主,大口径臼炮则是发射榴散弹和榴弹。
当然了,对面的清军也是有着火炮的,尽管他们的火炮没有什么新式的洋炮,但就算是旧式的火炮也是炮,严格上来说和中华军的火炮对比并没有性能上的代差。
僧格林沁南下,所属的那些练军也是带着诸多火炮南下,了,这些劈山炮的作用实际上就和中华军里的四磅步兵炮一样,都是只能推到最前线,直接和步兵一起作战的。
此时在后方部署并也开始射击的乃是清军中的三千斤以上的大炮,这些火炮由于重量非常的重,清军一路南下也没带多少,也就只有十几门而已。
不过这十几门的火炮持续开火后,以清军炮手的水平发射的炮弹虽然大多数都落空了,但是对面的中华军有着好几万人呢,对着密集的方阵打过去,怎么得也会取得命中啊,于是乎,中华军那边也是开始出现了死伤。
随便一枚实心炮弹命中哦中华军的步兵方阵,都能够带走十余名士兵的死伤,但是区区十余人的死伤对于中华军来说连一点浪花都没能掀起来。
相反,中华军的炮击却是给对面的清军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四十多门火炮一起射击,不管十二磅野战炮发射的实心弹,还是说臼炮发射的榴弹、榴散弹,都给对面的清军带去了极大的伤亡。
如果说实心弹还好,对面那些清军也是见识过的,但是面对大量在头顶上爆炸的榴散弹或者在地面上爆炸的榴弹。就是让清军发生了一些骚乱。
骑在马上的僧格林沁看着前方的部队持续伤亡,心中也是有些着急了,这么挨打下去可不行,那些练军还好说。估计能撑得住,但是那些绿营和八旗以及其他团练部队就很难说了,搞不好就是不战而溃。
“这些逆军的火器果然犀利,看他们的炮都是三千斤以上的,而且数量足足比我们多了两三倍!”纳德看着前方不断落下的炮弹。面上带有一丝忧色。
不过都兴阿却是道:“无妨,不过些许炮击而已,不足动摇我等大军的根本!”
虽然说是这么说,但是都兴阿看着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