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枭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末枭雄- 第1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话愀璧募鄹穸急冉嫌呕荩热缧诺卵笮胁晒荷虾7闹镜纳系壬浚浼鄹褚壬可袒岬淖畹拖藜垡喑鲆坏搅礁霭俜值恪1鹂匆涣礁霭俜值闶詈苄。巧棵骋锥偻蛄揭樱庖桓霭俜值憧删褪呛眉竿蛄揭拥睦罅恕�

这些大洋行都是不差钱的主,付款非常痛快。常常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直接交付好几十吨的现银充当货款。

如果生丝商人自身没有足够的实力,那么就很难和这些大洋行建立优惠的交易关系。甚至连平等交易关系都难,正所谓店大欺客。你只拿着百来包生丝就想要和兴德洋行做生意,人家分分钟几万两上下。都懒得甩你。

所以实力小的国内生丝商人要么是把货物卖给中小洋行,要么是干脆转售个上海纺织公司这种实力顶尖的大商行。

当代的生丝产业里,虽然有足够多的客户,但是客户也有好坏之分,而现在缫丝厂们竞争的就是这些优质客户,尤其是兴德洋行,怡和洋行这些超大规模的实力洋行。

冯宝才管理的上海纺织公司虽然起步早,麾下已经有四家缫丝机器厂正投产运营,但是商贸区里里富豪实在太多,砸起钱来一点都不手软。如此情况下,上海纺织公司也是面临着后面多家缫丝厂的步步紧追。

稍有不慎就会失去行业老大的地位,没有行业老大的地位,今后和各大洋行议价的时候就会占据劣势地位,这是林申边不能容忍的。

不过大量富商携带资金投入生丝产业,导致大量机器缫丝厂兴建起来后,也是直接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服务行业这些就不说了,其中较为重要的就是由于缫丝厂的迅速增加,这些缫丝厂可都是采用机器设备的,一旦坏了总不能拆回去到欧洲维修。

所以商贸区里已经出现了几家专业化的机器厂,不干别的,就专门给那些缫丝厂修理机器。

其中发展最好的乃是信德洋行和林氏商行合资兴办的林德机械公司,信德洋行从欧洲挖来了大量高级技术人员,不仅仅修理机器,而且还尝试着自造蒸汽机以及纺织机器。

年初他们仿制了一款织机,虽然性能和国外进口的产品要落后一些,但是胜在便宜啊,林德机械公司主打价格战,愣是把织机的价格压低到了只有进口产品的七成左右。

有部分资金匮乏的中小纺织企业已经开始试探性的采购他们的织机。

至于蒸汽机这种技术含量更高的科技产品,林德机械公司的那些洋人工程师们带着一群工人搞了一两年,虽然说去年年底搞出来了一样样机,但是稳定性和效率实在差强人意,根本无法投入市场,现在他们还在继续埋头苦干呢。

为什么搞这么久,失败了好几次依旧投入资金研发蒸汽机呢,这里头可和什么振兴民族工业,复兴国家之类的没什么关系,纯粹就是利益驱使。

要知道现在中国甚至整个远东地区的蒸汽机市场都是一片空白,只能从欧洲进口。如果林德机械公司能够率先制造出合格的蒸汽机来,凭借价格优势就能够迅速抢占大量市场。

别的不说。仅仅是中华帝国海军的战舰,商用船只所需要的舰用蒸汽机就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市场。只要林德机械公司能够把蒸汽机搞出来,海军部二话不说立马就下订单!

面对庞大的市场前景,丰厚的利润,林德机械公司的另外一个大股东信德洋行比林氏商行更加积极,恨不得立刻就搞出蒸汽机来为他们创造丰厚的利润。

虽然第五分厂发生了一次事故,导致损失不小,不过林申边还是硬着头皮递上了报告,不过不用两天,他就是接到通知。说宫务厅的财务处处长,整个皇室产业的掌舵人潘立宣将会抵达上海,预计会召集皇室产业的诸多负责人进行会议。

林申边得知此事后,心中带有一丝疑惑,第五分厂那边事故虽然有些严重,但是也不至于惊动潘立宣这位大佬啊。

难道说潘立宣来上海不是因为第五分厂的事,而是为了其他事?

林申边有些忐忑的等着潘立宣的到来,而潘立宣此时刚从海军的一艘运输船上下了船,然后带着一群人直奔商贸区政府。

宫务厅财务处虽然总部是在南京。但鉴于皇室产业大部分都是在上海这边,所以也是在商贸区这边设立分处。

这个分处就是设立在商贸区政府里头。

商贸区政府的建筑群随着中华帝国定都南京,早已经开始划分,原来的林则官邸则是继续由皇室保留。作为皇室在上海的官邸所用。

而原来的左右两侧的建筑群,右侧的继续被商贸区政府使用,而左侧的由那栋建筑则是充当苏松太道政府使用。

不过很多中央部门的都在这里设立了分支机构。比如说财务部下属的上海财务局、工商部下属的上海工商局,宫内厅的财务处也是在这里设立有上海分处。

至于原来在这里办公的军方机构已经陆续搬迁到了其他地方。比如说海军的第一舰队司令部已经是在商贸区内的苏州河北岸择地,准备修建海军第一舰队司令部大楼、皇家陆军第七步兵师司令部则是直接迁入了上海县城靠东北方向的军营之中。

其他一些军方分支机构。比如军械部驻上海办事处,军需部驻上海办事处都是各选地方办公。

抵达宫内厅财务处上海分处后,潘立宣先抽时间拜访了苏松太道薛焕,又是拜访了商贸区区长萧昌中。

这两个人里,薛焕是早早投靠了林哲的前清高官,用传统的话说就是早期的从龙之臣,成立帝国后,他依旧担任苏松太道员这个在中华帝国里最为关键的道员一职。

如今中华帝国的版图虽然扩大了许多,也有省一级的建制,但依旧是没有任命省级官员,江苏巡抚、浙江巡抚都是空缺的,由中央直接管辖下面的各道。

而皖南、苏南、浙江各道中,其中最为关键的自然是苏松太道,仅仅是这个地方可是维持着中华帝国的生命,贡献了绝大多数的税收。

说起单纯的税收,整个浙江省都不如苏松太道下属一个松江府多。

而潘立宣自然是不会轻视身为苏松太道的薛焕。

至于商贸区区长萧昌中,他虽然是洋行买办出身,但是从商贸区总务处普通科员做到会办,再到总办,然后被林哲任命为首任商贸区区长,掌管着中华帝国乃至整个远东地区的唯一一个工业城市,其治下的商贸区供应了中华帝国近半军费,所有军械。

可见此人在中华帝国的文官体系里,也是不容忽视的存在。

他潘立宣虽然是整个皇室产业的掌舵人,但是面对他们也是得客客气气的。

先后拜访了这两人后,他才是召见了皇室产业的各企业负责人,包括林德机器厂总经理秦申云,上海纺织公司总经理林申边,上海造船厂总经理石丁,林德机械公司总经理程童建等人。

等众人坐定后,潘立宣就是率先开口道:“之所以把诸位大忙人都叫过来,是因为要想诸多通报一件,近期内我们财务处有一个大动作,需要各产业的大力配合!”

“大动作?”林申边放下了心,看来潘立宣不是因为第五分厂的事而来,只是他口中的大动作是什么?

只听潘立宣继续道:“多天前,财务部向陛下上奏,请求筹办一所官方银行。陛下已经批准了这一项计划,但是财务部那边虽然收钱花钱有一套,但是怎么办银行,做企业却是一窍不通的,而且你们也都知道,帝国并不推崇官办企业,所以多方考虑下,这银行由我们财务处来办!”

“开银行?”林申边听罢有些疑惑,皇室产业的前身,林氏商行不管从那个角度上来看他都是一家实业性质的企业,不管是主业生丝产业还是近几年涉足的军械产业又或者是机械制造,造船产业等,这些可都是正儿八经的实业,可和金融行业没什么关系。

这要开银行的话,还得是商贸区里那些钱庄,外国银行们才搞得起来,你要要让皇室产业里的一群实业家转行去搞银行,这隔行如隔山啊,怎么搞?(未完待续。。)u

第一百七十六章 银行和货币

不仅林申边疑惑,旁边的秦申云也是面露疑惑之色:“让我们皇室产业来做银行?这跨度有些大吧?”

潘立宣却也是露出苦笑道:“没办法,我们是不熟悉,但是财务部的那群官老爷就更加不懂这个,而且新办的银行也不仅仅会是一个单纯的商业银行,而是还需承担起稳定金融市场,为工业发展提供资金等重任,具有如此鲜明政治任务的银行自然没办法商办。≥≥,”

说到这里,潘立宣也是随之脸色一正:“我们财务处下属的各产业身为皇室产业,其经营理念并不是为赚多赚少,而是如何更好的为皇上效力!”

“而引领帝国工商业的发展和前进,就是和我们皇室产业不容推测的责任!”

听到潘立宣这么说,下面的一群人都是没敢继续说话了,是啊,在座诸人都不是简单地企业负责人,而皇室产业也不是单纯的企业,身为皇室产业就要有皇室产业的觉悟,不管经营模式如何商业化,但是也摆脱不了浓厚的政治影响。

其实别说银行了,实际上之前皇室产业的前身林氏商行,就已经早早和政治关系密切了,其投资建设发展林德机器厂,金陵兵工厂,上海造船厂这三大投资项目,完全就是为了军方而服务的。

要不然的话,你看商贸区里资产超过百万的大商行何其多,人家为什么不大大规模投资造船、造炮等国防工业呢?

虽然说武器行业算得上是暴利,利润非常丰厚,但是前期投资的规模实在太过巨大。动辄数十万两以上的资金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拿得出来的,而且这类重工业往往是永远都缺乏发展资金的。前期投资只能开个头,而开始五六年的利润别说给股东分红了。股东不继续追加大额投资都是幸运的,想要收回投资还不知道猴年马月呢。

如如其把大量资金压在投资额巨大、收回成本期长的重工业上,他们还不如投资在纺织产业等轻工业上,这些轻工业投资额较小,市场需求强劲,利润丰厚的同时成本收回也非常快。

资本都是逐利的,林哲不可能拿枪逼着那些商人们去投资重工业之类的事。

但是又不能不做啊,这个时候,林哲唯一可以依靠的就只有皇室产业了!

这从金陵兵工厂的项目就可以看得出来。皇室产业在林哲制定的产业布局中,发挥的作用相当大。

现在办银行,林哲自然不能让皇室产业置身之外,这倒不是他想要让皇室产业赚更多的钱,实际上钱多钱少都是其次,更关键的是他想要执行货币改革,稳定金融市场的话,就需要一家实力雄厚,同时影响力强大的银行。

而再也没有什么比同时兼顾了商业和政治这两个要素的皇室产业更加方便来做这事了。 所以不管皇室产业的这些企业管理人以前有没有从事过金融行业。但是他们都得硬着头皮上。

潘立宣的一番话,让众人都是陷入了沉思,片刻后秦申云开口道:“如果要办的话,我们这边也没有搞过钱庄或者银行的人。那么下一步我们最重要的就是找到大量的银行业的人才!”

秦申云开口了,其他人也是陆续接上话头。

上海造船厂总经理石丁道:“这方面,也许我们可以直接收购一个银行以获得直接的银行体系!”

“资金方面也是个问题。虽然我们的现金流水不少,但是都是固定项目需要投入。现在要抽出大量资金搞银行的话,恐怕有些难度!”说话的是上海纺织公司总经理林申边。

虽然皇室产业下属企业众多。但实际上也只有上海纺织公司才能够源源不断的提供丰厚利润,至于其他几个大企业,比如林德机器厂,林德机械公司和上海造船厂,现在都还处于大规模投入阶段,根本无法再拿出多少钱来。

然而上海纺织公司也是在继续扩张中,试图扩大并稳固自己在厂丝产业的龙头老大地位,让他们拿出几万两银子来不成问题,更多就非常难了。

但是几万两银子去办个银行?别搞笑了,那些在商贸区开银行,开钱庄的哪一个不是资本几百万上千万的。

潘立宣这个时候道:“前期投入我皇室产业凑一凑,不过财务部那边也已经答应了,如果我们可以搞出来的话,那么他们就可以把大量的税收,尤其是海关关税交给我们代管,只要有了现金流那么后续发展,尤其是发放贷款就不是问题!”

就在潘立宣带着一群皇室产业的负责人商讨着该怎么开办银行的时候。

南京临时行宫内,林哲也正在听着财务部大臣鲁向秉的汇报。

“样币已经出来了,按照我们先前制定的计划,首批新币分为铜元和银元,铜元分为一分、五分两种,银元为一角、两角、一圆三种。

一枚面值一圆的银圆计重七钱二分,两角为一钱四分四厘,一角为七分二厘,十角币可兑换银元一圆,铜元一分当制钱十文,五分当制钱五十文。”

说鲁向秉已经是递上了一个锦盒,盒内就是装有五枚样币,林哲捡起里头个头最大的一圆面额的银元。

该银元有花边,大小和重量以及含银量和那些洋圆一样,正面的花纹印着的乃是他的头像,头像上刻有‘大中华宣武元年’

背面则是龙纹环绕,中间刻有‘壹圆’字样。

这看上去卖相还不不错,而且摸上去触感也可以,放下这枚银币,他再按顺序拿起两角、一角的银币,这两种银币要小的多,其正面同样印有他的头像。背面也是龙纹,分别是壹角、貳角等字样。

这套银币总体上和已经广泛流通在上海地地区的外国银元差不多。

不过林哲对这套银币只是略微看了看后。就是放下了下来,然后拿起那两枚铜元仔细观看。说实话林哲对这两枚铜元比那三枚银元更加看重。

银元由于是按照含银量来计算,用一两还是一圆其实差别都不大,民众也容易接受,也不会引起太大的波动,但是铜元就不同了,由于受到制钱、白银之间的汇率波动极大,要是乱搞烂币的话,很容易让刚发行的铜元失去民众的信任,从而难以流通。

而新版铜元的流通对于新生的中华帝国货币体系而言。比银币的发行更加重要。

一方面由于铜元、制钱才是普通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