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官人咳嗽一声,对瞎厮铎心道:“小军主,最近过得可还得意?”
瞎厮铎心使劲把口里的肉咽下去,嘟囔道:“得意什么!秦州在搞什么并帐为村,让我们这些放牧牛羊的蕃民没了活路,看看就到我们这里了。可恨我阿爹被吓怕了,不敢说一个不字,只想着把我那秦州城里做质子的弟弟招回来,给族里挣些好处。我哪里还有活路!”
乔官人凑上前来低声道:“那小军主就这样眼睁睁看着?不想办法?”
“有什么办法可想?族里的事情都是我阿爹作主——这且不说,现在我们族里周围驻的有大军,若是稍有异动,就会被他们夷了族帐!大军当前,怎能不低头?唉——”
“大军?”乔官人神秘地笑,“若是朝廷的大军没有了呢?”
“说笑!那可是成千上万的大军,哪个对他们有办法!”
“这周围的蕃落当然对付不了大军,但是,如果是北边来人呢?”
乔官人凑到瞎厮铎心身边,压低了声音,抬手指了指北方。
“北方?北方什么人?”瞎厮铎心随口嘟囔一句,见乔官人紧盯着自己,猛地警醒过来。“官人是说,北边的党项人?他们远在会州,怎么会到秦州来?”
乔官人微微笑道:“我这此次,就是要送给小军主一番天大的富贵!”
说着,从怀里掏出细赏者埋给的宝带来,放到瞎厮铎心身前。
瞎厮铎心看着面前这宝带,纯金打造,上面还镶了为知多少各色宝石,在灯光下流光溢彩,煞是好看。这样一条宝带,最少能卖几十贯钱吧,能买多少酒来?
………………………………
第70章 蜀兵入陇
太阳刚刚升起,秦州西城门便就传来隆隆的马蹄声,大队人马涌出了城门。
春狩秋猎,古以有之,国君以此观武。秦州边塞之地,作为这里的太守,徐平选在这个秋高气爽的日子,前往三都川秋猎。同时招集附近蕃部,进行检点。
秦州到伏羌寨的渭河谷道极为险峻,不利通行。此次出行徐平并没有沿着渭河,而是沿着渭河的支流洋水西行,到朱圉山附再北上,进入伏羌寨。
到了朱圉山脚下,已经天黑,徐平吩咐扎营,在这里歇一晚。
看着周围的士卒在忙碌,徐平对身边的曹克明道:“这条洋水,便是当年诸葛武侯出祁山之后进军天水郡的道路,正是在离此不远的木门道,伏杀了张郃。”
曹克明点头:“不错,此次我带蜀军北上,路上不少武侯北伐遗迹。”
“你现在人马驻于祁山一带,过一段日子,禹藏花麻一出西使城,你便带本部人马沿当年武侯旧道,入伏羌寨,而后沿渭河西进,进驻古渭。那一带朝廷的堡寨不少,我已在哑儿峡寨安排了粮草,足够你使用。古渭地方有几个大族,你要仔细谨慎。”
曹克明想了想,有些为难地道:“我带的兵马不多,只有一万人,不知道能不能震慑住那些大族蕃部。蜀兵不善战,对上这些蕃羌,心里总有些不踏实。”
徐平笑道:“当年武侯出祁山,带的难道不是蜀兵?哪个敢说他们不能打!就是未与曹魏大军正面对阵之前,也只是说他们稍弱于魏国的精锐,天水本地的边军可不是他们的对手。等到祁山与司马懿正面交锋,斩获颇丰,就连曹魏的精锐都不是他们的对手了。千年过去,怎么到了现在,能不能打就反过来了!”
曹克明苦笑:“武侯一世英杰,岂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能比的?”
徐平连连摇头:“不能这样说,我们比不了武侯,只是说做不到以川蜀一隅之地,能够威逼陇右,不落下风。但如果说带的蜀兵,就比秦陇这里的蕃部兵差了,那只能怪我们太过无能!三国之时,不管是魏是蜀,随便一只偏师就可以横扫诸羌,到了我们这个时候竟然认为蕃羌善战,还要借助他们的兵威,说起来真是让人汗颜!子孙不肖,连带着祖先都蒙羞,都护,不能这样啊!一千年蜀兵能做的,没道理我们就做不到了。”
曹克明只是苦笑,又能够说什么?一千年前确实是这样,但现在的现实就是,西北的兵比中原的兵能打,而且是越西北越能打。其中必然有道理在,不过这道理他还想不清楚。
徐平看着不远处的朱圉山,叹了口气道:“大军交战,不是街头泼皮相互厮打,要的不是力气大,而是万众一心,令行禁止。一千年前的蜀兵能战,是因为诸丞相用了九年的时间,把那支蜀军练成了一支铁军。我们呢?还在斤斤计较士卒能披多重的甲,能开多少石的弓,唉,这之间差的不可以道理计。打仗靠的是弓弩刀枪,又不是比拼力气,纵然身体差上些许,两军对垒的千军万马之前,又能有多大用处?都护,等到这次回去,你从军里十人中选一人,送到秦州来整训。我在京城建的新宅颇大,周边多有空地,曾经在地里种过西瓜。当时请去下种的人,据说便是从川峡一带流落过去。他们在地里做活,都用薅鼓田漏,做起来极是有秩序,极是整齐,便如行军打仗一般。汉人不能打仗?极是可笑!不是汉人不能打仗,而是现在我们带兵的人不会打仗了!汉人相比蕃羌,天生守秩序,应该是最合适的兵源才是。这一点反过来,只能说我们相比一千年前,没有半点长进,军制退化到了一千年前蕃羌的地步!”
这些日子曹克明在秦州见到了这里驻军的样子,跟以前自己带的兵完全两个面貌,他不知道这是不是一千年前中原王朝军队的样子,但比自己带的兵能打是确定的。
军事制度和文化的退化并不稀奇,不管是怎么发生的,反正就是这个结果。最近徐平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比较多,也不由得他不多用心思,自己对军制的改革毕竟还没有经过实战的检验。思考来思考去,还是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按照前世学来的知识,与汉朝大致同期,欧洲是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崩溃于蛮族的入侵,但公认的,没有人认为蛮族比罗马更加强大。在蛮族入侵之后,欧洲实际上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军事文化和制度大幅度退化。骑士制度的崛起,笨拙的战斗过程,极端强调个人武勇,散漫的军纪,一样是那个时代的主流。与之前罗马军团清晰而近于艺术性的战役指挥,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欧洲的军事革命,火器固然是一个标志,从散漫的近似于部落兵的军队,转化为纪律严明依赖整体作战的近现代军队,才是其根本。
同样的事情在中国又何尝没有发生?安史之乱算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从那以后军事文化和制度都发生了重大改变,强军的标准也慢慢转到了武将和士卒的个人勇力上。这种文化甚至到徐平前世还是依然兴盛不衰,论起这一千年军队能不能打,还要去执着于比较披多重的甲,开多少石的弓。在千军万马之前,那有多少用处?
“此时臣僚论兵,不离口的就是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然而观之史书,从来没见过说兵将不相知是什么重大的弊病的。汉武帝经略西域,大将军卫青和冠军侯霍去病两人立功最多,他们跟属下的兵将难道相知吗?两人俱出于外戚,因为卫子夫骤然拔至高位,按照现在人说的,他们兵将不知,应该丧师失地才是。结果呢?”一边说着,徐平一边连连摇头。“为什么一千年后我们会认为蕃羌的兵能作战,汉人反而孱弱不堪战?因为我们自己去用蕃羌部落的办法带军队,用他们的办法去作战,可不就是这样吗?卫霍能建功,是因为强汉当时兵制健全,主将军令能够顺利的转变为军队的行军和作战,现在还做得到吗?”
曹克明隐隐猜到了徐平为什么今天反复说这个问题,试着问道:“节帅要用蜀兵?”
“不错!枢密院前几日行文下来,说最近鄜延、环庆两路报,党项今年秋冬可能在那一带大举进犯,调往西北的禁军,只能优先拨往那里。我们秦凤路要用兵,只能从川峡四路的驻泊禁军调来。打禹藏花麻,我们现在的兵力是够的。但一旦进占西使城,进逼兰会二州,则就会直面党项,兵力就不够了。我们现在的兵马,连你带的一万人算上,顺德军的兵马算上,将将到五万人而已。这还是已经整训了秦州的驻泊禁军和厢军、蕃兵,再没有别的兵力可用。要想在兰会两州与党项正面放对,没有十万人怎么算都不太够。”
徐平也不想跟这个年代的传统观念作对,只要有办法,何必惹这个麻烦呢?但现在到了这个地步,不得不调普遍认为不能战的蜀兵入陇,去跟党项作战。西去的蕃羌部落倒是还有兵源,但徐平却不想用。无他,以蕃治蕃,风险太大了。罗马亡于蛮族雇佣军,开元盛世结束于胡兵胡将,徐平可不想有朝一日被自己手下的人给卖了。西凉潘罗支也是一代英杰,结果却被同盟的党项羌诱杀,死得实在窝囊。
只要恢复到强调纪律性,强调整体作战,强调战役指挥的旧路上来,就没有汉人不善作战的说法。与游牧的蕃羌比起来,汉人天生守纪律,就连种田也大多有军法。
徐平在秦州大半年的军队整训,已经初见效果,宣威和归明神武两军面貌一新。做事情最怕的就是无章可循,现在制度已经立了起来,编新军就容易多了。徐平前世军队的新兵期才多久?三个月到半年而已。相对于他们用的武器的复杂程度,现在编练新军用半年时间怎么也够了,只要有老兵作骨干,战力应该不会相差太多。
还是那句话,不是汉人不善打仗,而是这种落后而怪异的制度下汉人不善打仗。
曹克明想了想道:“节帅,要调蜀兵入陇并不容易。本来川峡四路兵马就不多,那里又徭蛮聚落不少,不敢把驻泊禁军调拨一空,能入陇的没有多少人。”
徐平道:“募新兵吧。让蜀地州军招募良家子从军,不刺字,可以许他们五年之后解甲归田,入当地的营田务。如果有军功,则在营田务里安排同样职级的差事。这件事我已经报过中书和枢密院,他们已经同意,只是要我们最好拿着兰会两州做个投名状。候我们这里战事结束,便就从各军抽得力人员为招兵使,前往蜀地。由州县帮着编成队伍,到了秦州之后我们再整训。具体方略,到时再议。”
………………………………
第71章 战场
徐平站在三都川谷底,看着鲁芳带人测河水。
西北一带山川破碎,山是土山,沟是深沟。春夏耕种,秋冬作战,不仅仅是为了适应农业生产,还有这里地理限制的原因。这种地形大部队行军只能沿着川谷,只有平襄道等少数几段路段是在山岭行进。川谷行军如果河里水多则难以前进,遇上一场暴雨,山洪爆发,更是毁灭性的灾难。秋天雨水减少,依然不是适合作战的季节,一是河里的水多,限制行动,再一个经过夏季雨水的浸泡,谷底和两岸的土壤松动。少数人行走没有什么,大部队行军就会出各种意外。禹藏花麻属下的部落军是本地土著,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不到谷里土地干燥,他们是不会南下的。
今年的雨水较多,依徐平估计,大战爆发约是在初冬季节。如果在雨水较少,天气干燥的年月,最理想的作战时间约是九、十月间,冬天可能会有大雪,同样对行军有不利影响。遇到今年雨水下得多,战事就只能推后,适合作战的时间窗口只有一两个月的时间。
如果出了大山,到党项境内,不再受川谷的制约,则就几乎全年都可以作战了。
天时地理,是无法克服的困难,只能够适应。
此次到三都川秋猎,一是在伏羌寨检点附近蕃部,予以震慑,让他们在战事起来时不敢作乱。再一个便是到三都川来,亲自检验王凯带人制定的作战计划。
测过水文,鲁芳上前叉手奏报:“节帅,谷中水流已经平缓,且水已不深,预计再有半个月的时间,就可无碍大军通行。”
徐平点头,指着两侧道:“你派人到两岸去,看一看有没有松动。”
鲁芳应诺,派人去谷中两岸看崖壁是否坚实,利不利于攀爬。
王凯拿出一幅地图,指给徐平看,口中道:“节帅,前方不远的西岸,有一处崖壁比较平缓,若是士卒身手敏捷一些,可以从那里下到谷里。”
徐平看那处缓坡,说是平缓,其实只是堪堪能容人从上面下来而已。这一带都是黄土高原的土山,沟谷被水流年深日久切得非常深,两岸陡峭。两岸伏击,免不了从山上冲到谷里切割包围敌人,能够上下的缓坡每一处都要标记。
掏出望远镜来,徐平对着那处缓坡看了好一会,才道:“那地方有些风险,若不是非不得已,还是不要安排士卒从那里上下。——这些上下的缓坡,你要订个甲乙丙丁的次第出来,如甲级的可以通行无碍,次一级就有些风险,最下一级则非万不得已不要用,让统兵官有所选择。到时候按着战部,再决定利用哪一些。”
王凯应诺,把徐平的话记下来,准备再次详查。
望远镜徐平早就让人制了一大批放在秦州的甲仗库里,不过只有桑怿、高大全等少数高级军官用过,其他人还不知晓这种东西的存在。要等到战事开始前的十天半月,再突击发下去,进行练习。在秦州周围山地望远镜的作用其实不大,等到出了大山,面对党项境内平坦的沙漠草原,望远镜才能发挥最大作用,没必要现在大量使用让党项有了准备。
一路沿着三都川逆流而上,看着谷里地形,重新检视王凯等人做的战役计划。包括桑怿、高大全和曹克明等一众高级将领,对计划做最后一次的检查。
两岸多是树叶落光的树木,枝桠横生,乱糟糟的,比不了附近秦岭和小陇山多是高大的松柏之类。这种树林军队通过极其困难,也不利于人马掩藏,要想在两岸击,要花些功夫和心力。碧玉关以下,三都川谷道约长一百里,禹藏花麻军马前来,在谷中行军的时间就要有两三天。利用黑夜的机会,移动布置伏兵,相对要容易一些。
行到一处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