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武衔是归德军节度使,那叫归德朝?不是这个意思,归德军的治所在今河南商丘,古称宋州——好,就叫宋朝!
宋这个国号的产生似乎已经在告诉大家,这不会再是一个贵族帝国,而将是一个平民化的新社会。
赵匡胤即为宋太祖,改元建隆。周恭帝降为郑王,还柴姓,符太后改称周太后,移居西宫。百官皆有封赏,原后周的行政班子并未受到太大影响,范质等人继续为宋朝宰相。似乎除了换个国号,真的什么都没发生。
宋取代后周恐怕是整个中国历史上秩序最好的一次改朝换代——没有君臣勾心斗角,没有权臣相互杀戮,甚至连最基本的纵兵劫掠都没有,受点损失的只有那些收到消息逃出开封的空头。新皇帝发个公告,全国上下跟着换个logo,就ok了,生态环保低碳到了极致。以往有人篡位,必须经过长期积累,往往是家族几代甚至十几代持续积累才结出硕果。比如曹魏,别以为曹操是白手打天下的,曹氏、夏侯氏可是汉初功臣曹参、夏侯婴的后代,历经四百年积淀,终才铸就权柄。不过五代的情况着实又很特殊,不能积淀久了,积淀得久只能被人宰而已。汉晋以来长期的门阀贵族社会体系早已凋零,现在台上只剩下两种人:一种是战场上浴血立功的武将,一种是考场上题名入仕的文官。而就算他们能凭自身才能权倾一时,也很难传承后世,形不成稳固的家族势力。所以,到最后中国人发现,所有的汉唐旧族都已经被历史清退,最终只能由一个平民来建立新朝。
但一个平民要从亿万人中脱颖而出又何其不易,宋太祖的成功也有很大的偶然因素和运气成分。严格地说,他根本算不上权臣,实力比他强的大有人在,周世宗选择他出任殿前都点检正是看中他没有实力,结果他还是通过陈桥兵变登上帝位。
一个实力并不太强的归德军节度使能凭一次表演就登上帝位,一方面要靠他的影帝才华,一方面这确是一次经典的策划,幕后导演也功不可没。后世很多人喜欢把宋太祖和后周太祖黄袍加身混为一谈,认为是五代武人拥立篡位的共同模式,但实则有很大差别。
第一,郭威是后汉权臣,不篡位反而有点说不过去。赵匡胤的实力在后周恐怕排不进前五,很多人(周世宗、范质等)根本就没想到他还会篡位。
第二,郭威其实在主观上未必真想篡位,他当时应该确实是被贪图拥立之功的部下强行拥立。而宋太祖完全不然,他和拥立的人显然早已达成默契。
第三,郭威事出仓促,而赵匡胤则经过了精心策划。澶州兵变是契丹袭扰北方边境,所以派郭威率兵御敌,然后这些兵强行拥立了他。契丹这次军事行动在许多史料上可寻,并非捏造。而赵匡胤的陈桥兵变在任何史料上都找不到辽出兵的记载,赵匡胤篡位后便宣称这次辽、北汉联合出兵的大型军事行动自行退散了,很显然边警非实,就是为了给他一个机会把兵带出去上演兵变罢了。而从后来叛军入京的井然有序来看,显然早就策划停当,组织完备。
完整地看陈桥兵变,从边防告警,到赵匡胤带兵出城,到兵将拥立,到约法三章,到有序进京,到更有序的改朝换代,无一步不是经过精心策划并有序实施的。所以宋太祖篡位并非靠强大的实力,很大程度上是靠陈桥兵变这个经典的策划。
中华帝国怎么决定谁当皇帝
这个题目或许有点大,可能有人已经想一耳光扇过来了:“这么简单的问题你在这儿装模作样的讲个屁呀!你死了遗产给谁还不是你说了算。”但您看了半本书,您觉得真有那么简单?公权力和私权力可不是一回事。这个可能有的人估计又会急不可耐地说:“中国人的权力观就是独裁专制,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独裁。既然宋朝是封建社会的顶峰,那么君主独裁也就达到顶峰,绝对是一个人说了算?”
是的,很多书上都是这么说的。
但一个先进、科学,并能传承两千余年,始终推动世界第一帝国引领人类文明高速前进的公共管理体系,又怎么会朝着这么落后、简单得像是没通过正常人类大脑的方向发展呢?我们还是先别扯太远,来看看宋太宗怎么当上皇帝,以及怎么传位的实例,或许更容易讲清楚道理。
陈桥兵变是完全不同于澶州兵变的精心策划,主要策划人有两位,一位是宋太祖的弟弟赵匡义(宋太祖登基后改名赵光义),另一位是赵普(碰巧也姓赵,并非亲戚)。正史关于赵光义年轻时的记载不多,初次登场便是陈桥兵变,而他在这场经典策划中体现出惊人的组织策划才能,精彩程度丝毫不亚于唐太宗孤身吓跑突厥、救下隋炀帝的青史首秀。
宋太祖在位十六年间,赵光义一直坐镇开封,鲜有攻城略地的表现,不过将后方治理得井井有条。宋太祖开宝六年(973),赵光义封晋王、同平章事、开封府尹,班秩在宰相之上。尽管没有立下值得一提的战功,但长期担任开封府尹,结交军政高层,也培植了不小的势力。
开宝九年(976)十月二十日凌晨,宋太祖驾崩。皇后宋氏令宦官王继恩前往召宋太祖第四子贵州防御使赵德芳前来继位,但王继恩出宫后找到晋王赵光义,力邀他前往继位。赵光义突然接到这样的邀请,大吃一惊,但其实又很想去,非常犹豫。王继恩说:“再过会儿就是别人的了!”于是赵光义随王继恩和医官程德玄冒雪前往寝宫(冒雪算什么,冒血也要去啊)。到了宫门王继恩说:“晋王请稍等,我先进去说明情况。”程德全却说:“直接进去便是,还等什么!”于是三人直接入宫。宋皇后一见来的不是赵德芳而是赵光义,莫名惊诧,但很快明白过来,哭着说:“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赵光义也哭着说:“共保富贵,无忧也。”
于是赵光义即皇帝位,史称宋太宗,改元太平兴国。
正史对此记载并无太大出入,但后人对此提出诸多质疑,持不同意见的野史更是数不胜数。事实上,宋太宗继位确有不少疑点。
宋太祖死前没有任何征兆,很多人怀疑是赵光义杀死了他。各种资料对其驾崩的情况记载不一,如《湘山野录》称宋太祖夜观天象,自知命不久矣,遂请赵光义到寝宫交代后事。侍卫们在门外只见烛影中兄弟俩似乎在争执甚至扭打,之后宋太祖用斧头戳着雪,大声说:“好做!好做!”之后便听他鼾声如雷,赵光义也留宿寝宫。次日,赵光义宣布宋太祖已驾崩,遗诏由他继位。这便是所谓“烛影斧声”之谜,若按此说宋太祖确实有可能是被赵光义弑杀,很多人认为宋太祖的身体素质不应在四十九岁突然无故死去,被杀是最合理的解释。不过此说演义色彩较重,尽管深受明代小说家欢迎,但正史一般不予采信。
理性地讲,宋太宗动手弑杀皇兄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宋太祖极有可能是腹疮(在当时并非小病)发作而死。问题真正的焦点其实并不在于宋太祖的死,而在于他到底有没有传位给宋太宗。
中国自古坚持父死子继,如果实在没有亲儿子,把侄子过继为子都不会传给弟弟。周世宗的儿子只有七岁,尚要在乱世中勉强传位给他,宋太祖的两个儿子都已成年,何须传弟?但反对者认为,宋太宗也是宋朝的创始人,军功章上有宋太祖的一半,也有宋太宗的一半,作为亲弟弟,不无资格继位。
然而宋皇后最初确是召赵德芳继位,是王继恩擅自做主召来赵光义,这应该说也是一种温和政变,至少是抢夺了宋太祖儿子的继承权。宋皇后被史家一致誉为贤良,如果宋太祖真有遗诏让赵光义继位,她应该不会违背。不过客观地说,宋太宗合法继承的依据恐怕更多一点。
首先,宋太祖若要传子,也应传给年长的赵德昭而不是赵德芳。但宋后妈比赵德昭还小一岁,可能相处比较尴尬,据信她更喜欢比她小的赵德芳一点,所以召赵德芳即位应是她个人意见而非宋太祖遗诏,宋太祖很可能确是突然驾崩,没有留下遗诏。
其次,既然没有遗诏,那有没有事先约定?说到这个赵光义的腰板就有点硬了。赵德昭、赵德芳虽是宋太祖亲子,但从未册为皇太子,而反观赵光义:晋王、同平章事、开封府尹——别以为这几个职衔毫不相干,其实五代以来,这几个职衔凑在一起就是皇储的意思。周世宗是正常继位的吧?但他并未当过太子,继位前就是晋王、开封府尹。朱友贞、李从荣、刘承训等明确为皇储的方式都不是太子,而是亲王加开封(河南)府尹,这正是五代确立并实职锻炼皇储的一种惯例。宋太宗登基后明确其弟赵廷美(曾用名赵匡美、赵光美)为皇储,形式也是齐王、中书令、开封府尹。这样看宋太宗早已确立皇储,本就是合法继承人。
而宋太宗继位后六年,突然又曝出一起金匮之盟事件。据称宋太祖、宋太宗之母昭宪皇太后杜氏在宋太祖即位不久便要死了,将宋太祖和宰相赵普召来。她问宋太祖:“你知道你的天下是怎么得来的?”宋太祖哭着说:“托爸妈的福。”太后说:“行了,我都要挂了就别来这一套了。我告诉你,你就是靠周末帝年幼才搞赢人家,如果周有长君,哪有你的份儿。你和光义都是我亲生,你以后定要传位给他,国有长君,社稷之福。”宋太祖流泪叩头,发誓谨遵母命。赵普也表示遵命,记下誓约并签署“臣普书”。这份誓约被藏在一个金匮之中,由谨密宫人保管,即所谓金匮之盟。
金匮之盟表面上看是宋太宗合法继承的一个有利证据,但此事漏洞百出,基本可以确定是子虚乌有,反而成了一个不利证据。试想杜太后为何会在宋太祖三十多岁时就提这样的盟誓?咒自家儿子早死吗?而且宋太宗即位之初为何不提,六年后才提?关键是六年后赵普也只是嘴上说说,这么重要的文件为何不拿给大家看看?种种疑点都分明在说:这是假的,是宋太宗为了证明自己继位合法性编的谎,赵普则是合谋。
不过,光义造出这种谣是不是傻得有点过分?其实此谣非他本人所造,而是赵普为了巴结他所为。宋太祖在时曾与赵普商议皇储,赵普说太祖自有亲子,无需由弟弟继位,所以宋太宗继位后不太给他好脸色看。到太平兴国六年(981),新兴宰相卢多逊几乎要把赵普挤下台,所以他就编了这么一个谎来讨好宋太宗,并借机打击卢多逊及其背后谋求帝位的赵廷美。所以此事实为赵普争夺相权的一个把戏,却总被误记在了赵光义头上,有点冤枉。
除了这些,关于宋太宗继位之谜的说法还很多,但这些说法都是宋人留下的,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宋太宗,都难免带有主观色彩,那我们来看看别人的记载。《辽史·本纪第八·景宗下》:“宋主匡胤殂,其弟炅自立。”
注意看“自立”二字。辽人站在第三方角度,并不认为宋太宗是按宋太祖指定继位,而是自立。辽人的视角或许更加客观,事实上,宋太祖到底有没有指定谁继位恰恰并非头等重要。清以后的中国人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认为皇储的选定必须由上一任皇帝来指定,他的指定便是法理依据。然而我们细究宋朝的君主确立模式,却会发现上代皇帝的指定至多只能算一种较强支撑,而绝非充分条件。宋太宗就算没有得到宋太祖的指定,以他当时的势力也足以问鼎皇位,唯一的问题就是自立为帝看起来脸皮有点厚。
为了说明中华帝国宋明时代的君主确认模式,我们有必要看看宋太宗之后的继承情况。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宋太宗驾崩,第三子赵恒(原名赵元侃)继位,史称宋真宗。宋太宗当初以皇弟继位,并以四弟赵廷美为储,这很可能是他加强兄终弟及合法性的一种宣传手段,很快他又把赵廷美赶出朝廷,最终传位给儿子。如果按传统,嫡长子是唯一合法继承人,但隋唐以来这种礼制便已破坏,继位者的选择面很广。那这么广的选择面,由谁、以什么标准最终决定呢?五代就好说,谁心狠手辣实力强做掉老爹,谁就继位了,但宋朝显然不行。
谁当皇帝,这是关乎国家民族前途气运的大事,早已不是一家一姓之私,而是天下万姓之公,自然就要由朝议决定。尽管有些皇帝、皇后会提出继承是皇室私事,不应由外臣过问,但很显然,中国特色封建社会发展到唐宋明这样的较高阶段,皇室已无私事。私事涉及的公共利益太多,私权力自然就会被公权力覆盖,这是公共管理学最基本的原理。
宋太宗其实最喜欢长子赵元佐,一度封楚王、开封府尹,准备接班,但令人费解的是赵元佐居然和赵廷美感情很好,宋太宗驱逐赵廷美时他还竭力营救这位主要竞争对手!后来赵廷美郁郁而终,赵元佐竟然悲伤得发了狂,发狂后当然就很令人讨厌,最后被贬为庶人。说实话,贵叔侄不至于感情好到这种程度吧?都谈到皇位继承了,亲父子也可能反目啊,你们这种程度那就只可能是……算了,这里不是《男人帮》,就不深入探讨了。
赵元佐被废后,经诸臣议定,宋廷又以宋太宗次子赵元僖为许王、中书令、开封府尹。本来赵元僖与众臣都相处得不错,很有希望继位,却不幸死在了宋太宗前面。后来被查出来是被侍妾张氏毒死的,这好像是前面出现过的桥段,真是每家的不幸总是相同的啊!
连续两位皇储的失败让宋太宗有些心灰意冷,但众臣明知宋太宗非常忌讳,还是屡次上表请立储君,即便有些重臣因此被贬斥也前仆后继。最后,在名相寇准的力主下,宋廷终于议定由宋太宗第三子寿王赵恒为检校太傅、同平章事、开封府尹,还专门册立为皇太子。但也不要以为这样就可以自然而然地继位了,就连宋太宗崩后都还发生了不少波折。
尽管朝廷已经议定赵恒继位,但也有些人不喜欢他,这其中有一位看似很危险的人物——王继恩。
唐朝是宦官专权最严重的朝代,唐朝二十个皇帝有九个是宦官所立,其中两个还被宦官所弑。他们大多借助废立翻云覆雨,成为权宦。王继恩曾成功拥立宋太宗,或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