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当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我当皇帝- 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两家,在南、北城区,分别开设了一家卖油条、米粉的铺子。

    最后三家,一家卖布匹,这些布匹都是夏侯家送的。

    另外两家是粮店,不卖粮。

    只负责收粮和换粮。

    换粮就是用去了壳的五谷,换没有去壳的粮食。

    有专门的大小斗来衡量,童叟无欺。

    只要衡量的大小斗,没有问题。

    赵风就不担心没人换。

    因为去壳也是需要人力、物力的。

    对于世家之人来说,花费了人力、物力,把五谷去了壳。

    得到的可食用粮食,跟赵风交换所得的粮食,重量是一样的。

    那么他们为什么还要去费力不讨好呢?

    世家之人,包括在世家做杂役的人。

    是不会吃那些,在去壳过程中,被碾碎的碎米。

    这些东西都是下等人吃的。

    也就是佃户之类的人吃的。

    一般年景好的丰年,特别碎的碎米,连农民自身也不会吃。

    灾年是没办法,只要能吃,什么都吃。

    这些碎米,对于赵风来说就不是问题了。

    小麦是直接磨成粉末,制作成包子、馒头、油条。

    栗米则是直接磨成粉末,制作成米粉。

    以后可能还会分出河粉、米粉等各种粉类。

    人工舂米去壳,大约是六成完好的粮食,三成半的碎掉的粮食,半成无法去壳。

    赵风发明了用脚踩的方式舂米,节省了大量人力。

    舂一石米,时间上也节省了一点。

    改良后的舂米去壳,大约可得完好的粮食五成半,其余全是碎掉的粮食。

    对于其他人来说,赵风这种改良技术没什么卵用。

    但是对于赵风自己来说,就挺有用的。

    因为赵风会把碎掉的粮食,再次加工碾成粉末,之后二次加工制作成包子、馒头、米粉等。

    在制作技术不泄密的前提下,赵风觉得粮店是一个双赢的店铺。

    当然,两家粮店具体会带来多大的效益,赵风现在也不清楚。

    但赵风认为,应该会比较可观。

    翌日。

    赵风一大早就去了军营。

    辰时三刻。

    田元、伏承就带着人和契约来到了军营。

    见到赵风。

    田元行了一揖:“根据我们商量好的。”

    “我现在带人来挑人了。”

    “地契就放在这里,赵县令可以自行查看。”

    赵风点了点头,一挥手:“你们去挑人吧。”

    说完,赵风就没去管他们了。

    自顾自的教学和训练。

    至于地契,赵风也不急着查看。

    这时一守卫跑过来,拱手:“回禀家主。”

    “西城门守卫,前来请示。”

    “田家、伏家等,几家联合车队,现在已经到了城门处。”

    “是否放行?”

    赵风点了点头:“通知他们,放行。”

    守卫一拱手:“遵命。”说完,就小跑了出去。

    一直到训练结束。

    赵风才回到军营议事厅。

    抽时间看了下地契。

    地契才看到一半,门外守卫,大声通报道:“田元求见。”

    赵风对外回道:“请进来。”

    田元一进议事厅,对着赵风一揖:“县兵已经沟通完毕。”

    “一共五百七十九人,愿意随老朽前去曲周。”

    说完,田元还特意看了下赵风的脸色。

    发现没什么特别的变化,心里才松了一口气。

    四分之三的人,都愿意跟着他走,还真担心赵风会不同意。

    赵风点了点头:“既然他们都愿意跟你走。”

    “那就都带走吧。”

    赵风听完,心里还是稍微吃了一惊。

    虽然自己,已经做了大概推断,要走一半以上的人。

    但是听到有四分之三要走,还是有点吃惊的。

    不过这些人走了也好。

    所以索性全部放走。

    田元行了一揖:“如此,便谢过赵县令了。”

    赵风挥了挥手:“没事就退下吧。”

    田元笑道:“还有一桩好事,要说与赵县令听。”

    “伏家、孟家等几家,都愿意随老朽前去曲周。”

    “他们几家也分别有田地、店铺要出手。”

    “不知,赵县令,对此可有兴趣?”

    赵风琢磨了下:“我倒是有兴趣。”

    “可惜,钱财不够,置办不起。”

    田元摇了摇头:“不要钱财。”

    “只要粮食、兵器。”

    听到只要粮食和兵器,赵风又有点意动。

    粮食自己还有一万五千石,兵器二、三千。

    赵风带的这些人,这几天的吃喝用度,全部都是用的九门份额。

    现在一共两千九百人。

    等田元这些人一走。

    赵风就要划拨一千人,去挂名县兵,这些人以后就可以安心吃九门的粮饷。

    按照后世的说法,就是吃空饷,只是又不同于吃空饷。

    因为人数上是对的,只是名义上是县兵,实际上是赵风的兵。

    还有就是八百县兵的饷钱,赵风也暂时停止发放了。

    这些钱财,一个月就是六十几万钱。

    够买三千石的粮食了。

    只是停发几个月,之后制定好了制度,还是会发放的。

    但这几个月,也能多出上万石的粮食。

    兵器方面,赵风可以把那些黄巾贼的制式兵器都给他们。

    然后在从府库,调拨出一批兵器,先用着。

    当然,最主要的是。

    赵风虽然是要走争霸天下的道路。

    以后天下可能都会是自己的。

    但前期,还是需要,自己有一些土地。

    用来安置,以后受伤的,伤残士兵。

    这些天赵风通过甄黍、甄宁等人的多方了解。

    战场上坑杀伤残士兵,还有另一外的隐情。

    那就是这些人,无处安置。
………………………………

第一百三十二章 世家庞大

    还有就是。

    赵风现在低价买过来。

    等抢播结束。

    赵风就会,开始清剿九门附近的,各种贼寇。

    等把九门理清了。

    再把这些田地卖了,也不会吃亏。

    反正清剿附近的贼寇,是自己分内之事。

    赵风前后思索了一炷香,才开口道:“你们所有田产、地产、房产。”

    “一共值多少钱?统计完没?”

    “准备折价几成?”

    “需要换多少粮食、兵器?”

    田元笑道:“这个我们早已统计完毕。”

    “所有产业,一共价值四千七百六十余万钱。”

    “占据九门的三成以上。”

    “现在折价六成,一共两千八百五十六万钱。”

    “换成粮食十万石,各类兵器六千件。”

    赵风听完,一万头草泥马呼啸而过。

    十万石粮食是什么概念?

    足够十万士兵吃二十天。

    足够二十万百姓吃一个月。

    足够给一县之地,所有受灾百姓赈灾的了。

    以赵风的之前的扶风亭为例。

    大丰收才三千两百石。

    十亭为一乡。

    一个乡才三万两石。

    十万石粮食,就差不多,是三个乡的全部产粮。

    而且还是大丰收。

    如果年景一般,可能就是四个乡的全部产粮了。

    一个县才多少个乡?

    如果按照赋税来算。

    五抽一,就是百分之二十。

    赵风之前的扶风亭,就需要缴纳六百四十石粮食赋税。

    一个乡才六千四百石。

    加上百分之二十的杂税,就是一万两千八百石。

    整个县城半年的赋税、杂税加一起,都不知道有没有十万石。

    何况这些地,是需要人力来耕种的,是人就都需要吃饭。

    世家也只是靠隐匿人口,来减少杂税。

    赋税还是要照常缴纳的。

    按后世的说法就是偷税漏税。

    这样的话,这些地方真正的产值,并不高。

    没个三、四十年,都赚不回地钱。

    这还是六折的价钱。

    要是原价。

    没个五、六十年,根本赚不回地钱。

    当然如果是世代传替下去,这些田地肯定值。

    想要回本的速度快,就只有无尽的压榨、盘剥。

    这些田地,肯定还有大量的佃农、家奴。

    否则,哪来的人力耕种?

    佃农就是去田地帮忙种地,拿一点点工钱。

    家奴就是卖身为奴的人,都是被压榨、盘剥的人。

    按照土地规模来看,一万家奴是肯定有的。

    至于隐藏多少家奴,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赵风摇了摇头。

    把这些乱七八糟的思路摇出脑袋。

    然后才开口说道:“十万粮食,兵器六千件!”

    “别说我没有。”

    “就算我有,你们有能力运到曲周吗?”

    田元笑道:“这就是我们的事了。”

    赵风暗自猜测。

    可能是要用六千件兵器,去武装家奴。

    然后运输两、三次,就差不多了。

    而且有了六千武装的家奴。

    想想都恐怖。

    当然,能不能持久,就要另说了。

    如果按照袁术后期那样。

    直接搜刮百姓的粮食,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赵风越了解。

    就越觉得世家的恐怖,乱世的根源。

    叹了一口气:“那就没办法了。”

    “十万石粮食,六千件兵器。”

    “我想,应该没有谁能拿出来。”

    田元自豪道:“那当然。”

    “占据整个九门三成以上的产业。”

    “赵县令以为,只是说说而已吗?”

    赵风摇了摇头:“好吧。”

    “你们家大业大,我无能为力了。”

    然后挥了挥手:“恕不远送。”

    田元笑了笑:“赵县令是少年人,就是容易冲动。”

    “这都是第二次赶老朽出门了。”

    “听我说完。”

    这时,门外守卫大声喊道:“县丞甄黍求见。”

    赵风直接回道:“请进来。”

    甄黍走进来,对着赵风行了一揖:“甄黍见过赵县令。”

    赵风点了点头:“何事找我?”

    甄黍看了眼田元:“此事跟田家主也有些关联。”

    赵风来回打量了下两人:“说吧。”

    甄黍:“那我就直说了。”

    “今天上午。”

    “甄家宗族之人找到我。”

    “要我联系赵县令。”

    “看有没有兴趣一起联合起来。”

    “把田家等人的地产、田产,吃下来。”

    赵风点了点头:“刚刚就是在和田家主讨论这个事情。”

    “不过没谈拢。”

    “十万粮食,六千兵器,我是拿不出的。”

    “不过,一起联合嘛?”

    “还有哪些人?”

    甄黍吃了一惊:“十万粮食?六千兵器?”

    说完,看了田元一眼:“看来田家主,是欺负赵县令年少啊。”

    “十万石粮食,整个九门、真定、毋级。”

    “所有有兴趣的家族,联合起来,也很难吃下啊。”

    “况且跟我宗族之人,说的完全不同。”

    “我宗族之人跟我说的是。”

    “六万石粮食,两千件兵器。”

    然后对着赵风一揖:“赵县令,千万不要被他欺骗了。”

    赵风一拍案己:“田元。”

    “你还有什么话说?”

    田元行了一揖:“老朽刚刚就说了。”

    “听我说完。”

    “结果还没说,甄黍就进来了。”

    赵风点了点头:“继续说。”

    田元笑道:“十万石粮食,确实没有人可以一口吃下。”

    “所以,老朽只好变通一下。”

    “根据寺库的做法。”

    “老朽等人把地契,典当给赵县令。”

    “赵县令按照六万石粮食的价格,先交三成的粮食。”

    “剩余的粮食分十年偿清。”

    “十年本粮加上利粮,差不多就是十万石粮食了。”

    赵风听完,心里一惊。

    虽然不知道他们怎么算的。

    但是典当一词,还有高利贷的雏形。

    这么早就出现了。

    赵风记得,后世贷款买房,就是首付三成。

    剩余的钱找银行贷款三十年,差不多就翻一倍。

    这里才十年,就翻一倍了,确实算的上高利贷。

    赵风好奇问道:“寺库是做什么的?”

    “我怎么没听过?”

    “还有,有谁这么做过?”

    田元笑道:“寺库。”

    “就是寺院库房的一种经营方式。”

    “甘陵相刘虞奉命攻打幽州,与部将公孙瓒发生矛盾。‘虞所贲赏,典当胡夷,瓒数抄夺之’”

    “如今刘虞已经当上了幽州牧。”

    “怎么样?”

    “刘州牧当年都这么做过,可见还是行得通的。”

    赵风听完,开始沉思了起来。
………………………………

第一百三十三章 打牢基础

    赵风听完,开始沉思了起来。

    既然刘虞当年都做过。

    可见这种做法在某些圈子里,已经开始流行了。

    赵风没有进入那个圈子,所以之前都不知道还有典当、高利贷,这种事情。

    这些都可以算是早期的金融行业。

    虽然不知道,刘虞的具体操作方式。

    但说的有板有眼,应该是有这么一回事。

    如果先支付六万石粮食的三成,就是要一万八千石。

    目前勉强可以凑出来。

    武器也就六百件,毫无压力。

    之后十年,粮食虽然差不多翻了一倍,但是对于赵风来说,问题也不大。

    而且,他们能不能活十年,都是个问题。

    赵风一边用食指敲打的案己,一边思考。

    如果自己全部吃下。

    那么其他联合起来的世家会怎么想?

    他们会同意吗?

    自己瞎想,也没什么用。

    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