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舅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好舅子- 第3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会馆?”

    “对,会馆。长安城中有专门制订的律法,会馆依各族民俗而建,会馆内民俗大于法,除十恶之外,会馆内发生的一切事情先民俗后唐律。所以各家会馆平时也不喜欢其他各族到自家会馆来,除了交好的人之外。”

    渊盖苏文懂了,当下追问:“那么有新罗会馆吗?”

    “有,不过新罗会馆这几日关门整修,听说新罗那边出了乱子,有人叛乱所以新罗会馆借整修为由把门关了,真正的新罗人过来是从后门进的,不接待叛乱区的新罗人。新罗商人可是这会馆街的大商圈。”

    渊盖苏文立即问道:“那我们高句丽商人呢?”

    “你一看就是头一次来长安的,长安城没有高句丽商人。就算有,也只是几个小商贩,一年最多万八千贯的生意,这叫贩子,不叫商。新罗商人的几个顶尖大商,合起来一年百万贯货物过手。”

    问完后,门前小厮又问道:“你来长安想作什么生意?”

    “我,是作药材的。”渊盖苏文随口编了一个。

    “药材,这是大生意。不过我怎么听说高句丽的药材全是靺鞨人收购,然后卖到大唐来的,你们打算自己过来卖了,倒是挺好的。”

    渊盖苏文越聊越惊。

    因为他发现,记忆中的大唐与现在完全不同,此时的大唐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

    不仅各种规矩不同,而且唐人的衣着打扮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什么时候贵族开始穿短衣了,什么时候连普通百姓都有问政权。

    更惊人的是,长安城每年至少有三百多万贯的药材生意,是靺鞨、契丹人从高句丽收购,然后再贩运到长安,而且挣的是高句丽人的两倍以上。

    渊盖苏文又问道:“那么我们高句丽为何没有会馆?”

    “那要问你们高句丽那些短智的官,还有没脑的王。大唐去年的时候平康坊大改造,柳驸马提出会馆的这个想法。我们王子武州都督为我们突厥族最先抢到了这块地方,这可是平康坊最中心的街角位置。”

    “那高句丽呢?”

    “这事会馆的人没有不知道的,高句丽有个小官跑到礼部去要求免费给他们划一块地,礼部的人不知道这会馆的事,等问清楚了再告诉高句丽那个官,不行。”

    门前小厮说到这里大笑着:“那傻官,大伙的地皮都是自己买的,他还以为大唐是前隋呢,国库空虚还要充场面,什么都白送。这买的好,买来的地皮自己盖,这院内就和自己家一样。”

    “他没买?”




第0767节 陌生的长安

    武州会馆的小厮大笑:

    “他到最后都没买,等他看大伙盖起来了,想买的时候,最后一块地皮让铁勒一个只有三千户的小部落咬了咬牙,又借了其他部落一些钱币买了下来。没钱盖,眼下只修了一圈围墙,等着今天羊毛季过了挣到钱再盖。”

    渊盖苏文已经了解了这会馆的真相,在他眼中这就是大唐长安给各族的一块有相对特权的领地,难怪迎宾馆没有其他的使节团,这些使节团怕是更愿意住在自家的会馆内。

    问明位置,渊盖苏文特意跑去看了那块仅修了围墙的地块。

    相比起街角的位置来说,是差了一点,面积比起其他会馆来说也小的许多。这一路走过来,渊盖苏文看到仅突厥族的会馆就有六个,其中有占地面积巨大的突厥会馆,然后是各部落小会馆。

    渊盖苏文又在平康坊内走了一圈,他看到了新罗会馆。

    眼下已经换了新的牌子,叫新罗居漆山会馆。

    正当渊盖苏文准备离开的时候,却看到一间关的会馆的门突然打开,然后有人出来将会馆的牌子摘了下来,在门前贴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转让。

    渊盖苏文快步上前:“敢问这转让是何意?”

    “就是连地皮带这些屋子,我们都不要了。谁愿意出钱就卖给谁,已经在长安府作过备案,允许转手。转手之后长安府那边再备案换地契就好。这上面的屋,想用想拆,谁买下来就自己去长安府那边办公文。”

    渊盖苏文往门内看去,这院内都是旧建筑,并非是新屋。

    当下问了,对方回答道:“这原本就是一处酒楼加客栈,去年的时候我们畲族没钱,就买了这一块。今年有钱了,在长安不能弱了我们畲的声势。总舶司特批了西市旁延康坊一块空地,所以这里就不要了。”

    “那么,多少钱转让?”渊盖苏文感觉这里还不错。

    “两千五百贯。”

    “这么多,不是听闻去年的时候只要一千一百贯?”渊盖苏文不解。

    对方回答:“这是平康坊,这一块在土地用途上写的明白,可作为会馆、酒楼、客栈、居住用地。你还是去打听一下这些个区别再来问价,不送。”说完,这人回院子后将门径直给关上了。

    渊盖苏文想再去问,却听坊内有人高喊,坊门半个时辰后关闭,若路远的赶紧离开了。

    从这里走回迎宾馆还有些距离,渊盖苏文无奈只好先行离开。

    越是看眼下的大唐,渊盖苏文越是感觉陌生。

    回到迎宾馆,留守在长安的高句丽小官也到了,正在向渊太芋汇报他在长安的所见所闻,以及这些天来长安百姓一面倒的声讨新罗朴氏为叛逆,请求大唐发兵攻打伪新罗。

    渊盖苏文回来,什么也没说,安静的坐在下首先听着。

    那小官继续汇报:“长安城中最近有一条消息,是听报社印坊的人传出来的。估计明天就会正式见报。说是吐谷浑派兵偷袭肃州,被驻守在肃州的唐军包围,唐军为报复攻打了吐谷浑,杀敌十数万,已经攻下多玛城。”

    “十数万,大唐那边有多少兵马?”渊太芋不动声色的问道。

    “不知,但还有两条消息就是,高昌打劫唐人商队,唐军前去交涉无果,攻打高昌。听说高昌已经灭了,至少长安城都这么传。而后还有就是吐谷浑王子正带人前来长安,准备向大唐皇帝请罪。”

    渊盖苏文吓了一跳:“高昌灭了?”

    “这消息估计是真的,因为唐商人已经开始召集组队,初步打听这次大商团的人数有五千人以上,货物无数。眼下泾河码头仓库都已经堆满,只等着大唐总舶司伊吾转运使被正式任命,商队就会出发。”

    五千人的商队并不算惊人。

    大唐的西域商队就没有小规模的,在前隋的时候往西域去的商队就是武装商队,要防着路上的强盗、土匪等。

    商队有加入的规则,有公选的商队会长,还有公选的总护卫等等。

    一路上从吃喝驻行都有着严格的规矩与条例。

    渊盖苏文原本想问关于那土地用途的事情,可眼下似乎还有比土地、会馆更大的事情。

    “你认为唐人有没有可能派兵去新罗?”

    “唐人不会派兵,不是因为唐人没兵没粮,而是唐人眼下的利益在西域。这几天丝绸、瓷器、铁器等各种民生贵重物品市面上越发的少了。听到长安几位大工坊区域已经是日夜在加班,长安城的熟食价位上涨了一成。”

    说罢,这位小官拿出一份详细的数据。

    原本渊盖苏文还想指责这位在长安都不知道购买一块会馆用地,可看到这数据他只能选择称赞,能把这些数据打听如些详细,确实是有功的。

    “叔父,长安城一个熟练的鞋匠收入已经超过了我们大高句丽一位城主了。长安城有个叫工匠技校的学馆,各家工坊派人日夜守望,竟然连没有学成的学徒都抢着要。这确实惊人,大唐比前隋富足。”

    “何以见得?”渊太芋有些不理解。

    要知道,论奢华,前隋的大兴城比现在的长安更华丽。

    大兴城就是长安,在前隋叫大兴城,战乱让这座城市失去了许多光彩,十几年的时间并不能恢复这座伟大城市的荣光。

    至少在渊太芋眼中是这样的。

    渊盖苏文却说道:“前隋是集仓,将天下的粮食集中保存在官仓之中。国富民穷,看起来繁华却有些外强中干。唐不同,唐富在民,但国更富。叔父难道真以为,唐人的总舶司是非官办?”

    “这……”渊太芋反应过来了:“唐人的总舶司听闻拥有财富数千万贯。”

    “我们大高句丽每年还给这数千万贯至少贡献百万贯。”渊盖苏文缓缓的开口。

    “什么意思?”

    “高句丽每年输出的药材、皮毛国库的账册上是四十三万贯。我听说辽东一带仅药材就贩运到长安三百万贯,那么辽东最大的药园在那里?”

    渊盖苏文一句话就让渊太芋脸色大变。




第0768节 小人物的进言

    辽东,眼下最大的天然药园就是高句丽北部,现长白山脉一带。所以渊盖苏文有理由相信,是靺鞨一族从高句丽购买了大量的药材之后,再贩卖到长安。

    是靺鞨一族将原本属于高句丽的利润装进了他们的口袋。

    渊太芋吃惊的问道:“难道我大高句丽就没有与大唐交易?”

    “叔父,大高句丽每年依然是按照旧的传统向大唐送来贡品,而后依贡品的数量再由大唐回赐许多礼物。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就侄儿打听到的情况是,各族依然有贡品,贡品只是精美而特别的礼物。回赐也同样,是精美而特别的礼物。”

    “继续讲下去。”渊太芋也感觉眼下的大唐是那么的陌生。

    渊盖苏文继续说道:“各族、各国。他们与大唐有着数额巨大的贸易,新罗的朴氏一族他们真正的动机不是控制新罗王位,而是为了每年超过五百万贯的交易额!”

    “五百万贯!”渊太芋感觉自己的心脏差一点裂开。

    这个数字实在太吓人了,大高句丽自大唐立国以来这十数年的国库存余也没有五百万贯。而新罗一年就五百万贯以上,这实在太可怕了。

    渊盖苏文赶紧解释:“叔父,五百万贯是交易额,不是利润。”

    “这也很惊人了。”渊太芋用力的深呼吸着。

    “新罗朴氏,吞下的原本属于新罗金德曼公主的工坊,这工坊我们无法了解到详细的内幕,但事实上数额也是相当巨大的,有可能也是百万贯级的产业。”

    “若是每年我大高句丽与一百万贯的收益……”渊太芋脑海之中已经有一副很美好的画面了。

    那位长年驻守在长安的高句丽小官立即上前说道:“长安城有一个说法,普通的百姓也都认可这个说法,但却没有人其说到表面,只是私下的议论着。”

    “说说。”渊氏叔侄异口同声的问道。

    “打高昌,事实上并非是大唐朝堂之上的国策,高昌并没有对大唐不敬,也不敢攻打大唐。推动攻打高昌之战,事实上是柳驸马的利益圈,以及长安许多富商的诉求。”

    “讲详细些。”渊盖苏文来了兴趣。

    “是。唐对突厥,那是突厥不断的攻打大唐,这是生死国战。但对高昌却不同,高昌对大唐的没有威胁,但因为高昌在往西去的要道,大唐的大量货物路过高昌的时候多次被高昌人抢劫,其中损失最大的就是柳驸马。”

    渊盖苏文点了点头,任谁的货物不断的被抢劫,这口气也咽不下。

    高句丽驻长安的小官继续说道:“我得知,大唐尊贵的翼郡王曾经秘密的前往伊吾。而后回来之后,唐就开始策划对高昌用兵,而且发行了债券,长安城无数的商人、百姓购买了上百万贯的债券。”

    “债券?”渊盖苏文无法理解这个名词。

    “就是柳驸马要借钱,公开向全长安借钱,长安的富商与百姓借给他了大量的钱币。而这笔钱到手之后,大唐就秘密对高昌用兵了。”

    讲到这里,这小官又补充到:“当时债券发行的时候非常的惊人,长安万人空巷都涌到了梧桐坊外,无数人拥挤着拿钱换债券,下官看了一整天,许多人因为没有用钱币换到债券而伤心落泪。”

    “竟然还能这样?”渊盖苏文想不出,还有自愿去把钱借给别人的。

    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此事有着共同的利益。

    渊太芋不解:“一个驸马,他凭什么就敢对外挑起战争?”

    “柳驸马没有,挑起战争的是几个人,分别是他的大姐夫翼郡王,二姐夫燕王,义兄李元帅,以及他大姐夫的好友程将军等数位将军,随军前去的还有与他家订过亲,交换过文书的,四妹夫与五妹夫。然后还有参与他各种投资的三十以上的名门望族。”

    “三十以上?”

    “是的,大唐最尊贵的五姓七望中,六家派了子弟随军,三十六名门都拿出了钱粮等。”

    渊盖苏文走到这名小官面前:“我问你,唐灭高昌,对唐朝廷且不论,对这些世家名门豪商百姓们,有多大的好处?”

    “市井传闻,西域商队今年就会有近千万贯货物的往来,三年内这个数额会超过两千万贯,五年内有望达到三千万贯。”

    这名小官正说着,有人进来汇报,说他的部下有急事来找他。

    这小官跑出去问明情况后,快步走了回来。

    “我的部下来汇报,长安朱雀大街已经封街,长安城中超过两万名百姓开始在朱雀大街排队。有报坊传出的消息,今晚上的晚报就会登出伊吾转运司股票发售,下,下官也安排人去排队了,希望可以抢购到一些。”

    渊盖苏文神情严肃的说道:“看来高昌被灭,唐最受益的还是这些名门的利益,不过唐的大族名门倒是很有手段。他们吃肉却不忘记普通百姓喝点汤,所以对高昌的征战根本就不是国战,而是这些名门为了打通并且保护他们的商路。”

    渊太芋开口对这小官说道:“你有功,可想要什么样的赏赐?”

    “下官想讨一官职。”

    “噢。”渊太芋感觉很有趣,笑着一摆手:“说来听听,是什么样的一个官职。”

    “大高句丽堂驻唐长安大使。这个官职最初是西突厥设立,是一位西突厥的贵族代表西突厥常驻唐长安城,其日常工作是处理西突厥的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